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八十一章 东海城诡变、长安和谈

温玉是日暮时分才回到家的。

温玉,人如其名,温润如玉,长相不俗,看起来不像是武将,反而像个读书人,在温宏方三个儿子当中,最像读书人,也最应该读书的还是大儿子温玉,只是,温玉的志向不在读书上,反而是在军事上,既然儿子想参军,那就依着他好了,反正两个小儿子也不差。

温玉回来的时候,除了老二之外,其他几个人都回来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吃饭闲聊,毕竟是在军队打磨过的人,即便是在家里,也保持着军人作风,看到比以前黑瘦许多,也壮硕许多的儿子,妇人是无比心疼的,而温宏方却无比的欣慰,儿子大了,有出息了,至少比他这个当爹的有出息。

难得回来一次,可聊的话自然很多,在吃完饭之后,一家人就围拢在火盆旁边聊着闲话,基本上都是温玉在说,其他人听着。

温玉说的都是军队的一些事情,主要是从他跟着殷元魁去往长安,然后又去西北的那段经历,温玉跟众人讲述了京城的繁华,听得弟弟妹妹们一阵的惊呼和向往,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出趟远门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自己所在的州郡,至于说长安,大多数人都只是听说过,以自己有限的想象力去想象那座城池的样貌。

但是,说的更多的还是西北的情况,关于战场厮杀的事情,温玉说的不多,说的最多的还是关于许一凡在西北的所作所为,而这正是一家人最想知道的事情,尤其是大丫和二丫。

不知不觉,已经是深夜十分,即便在高兴,也是要睡觉的,于是,待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家人也就陆续睡下了。

第二天。

一大早温玉就起来了,在院子里练刀,看的早读小弟,一阵的拍手叫好,而温宏方看到这一幕,也是一阵的欣慰。

虽说温玉回来了,可一家人该忙什么还是要忙什么,在吃过早饭之后,一家人基本都出去了,而温玉也离开了家里,他这次回来,探亲只是一方面,另外还有事情要做。

第一,这次跟着他回来的,都是海洲的老卒,西北的战局惨烈异常,殷元魁带到西北的班底,更是战死大半,他们这次回来,就是负责把这些袍泽带回家乡,也算是让他们魂归故里。

第二,他们此次回来,主要是联系镇海军的旧部,顺便解决一些镇海军的叛徒,这里说的叛徒,指的是那些在海洲沦陷之后,在海洲胡作非为,败坏镇海军名声的人,虽说现如今镇海军是名存实亡,可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第三,温玉此次回东海城,是有大将军的亲笔书信要交给东海城官员的,至于书信上说了什么,自然不是他能知道的。

第一件事在温玉回家之前,就做的差不多了,因为早在他们之前,军中就有人先行一步,开始做这些事儿了,对于朝廷的这种举措,方士这边并没有阻拦,只是冷眼旁观。

至于第二件事儿,这个暂时不着急,殷元魁给的期限是在明年开春之前完成就可以了,他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谋划。

温玉在离开家之后,就去了崔府,见到了海洲刺史崔东海。

崔东海还是老样子,精神面貌都很好,相对于以前崔东海反而显得更年轻一些,正所谓无官一身轻,自从海洲沦陷之后,他这个海洲刺史就名存实亡,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去处理,人轻松下来,精神想不好都难。

在温玉说明来意之后,很快就被管家带到书房,而温玉在见到崔东海之后,直接把密信交给了崔东海,崔东海看完密信之后,站起身来,在房间来回的踱步,思忖良久,这才说道:“这件事我答应了,我会跟方士那边说清楚的,你放心去做你该做的事情。”

得到这个答复之后,温玉也没有废话,转身离开了。

在温玉离开之后,崔东海回到书案之后坐下,拿起手中的密信,又看了几遍,然后付之一炬,口中喃喃道:“等了这么多年,这一天,终究还是要来了啊,时间不多了,得抓紧啊。”

做完这一切,崔东海就站起身,对门外喊道:“备车,去日月斋。”

很快,一脸马车离开了崔府,来到了日月斋,见到了方承运和姬如雪,双方密谈数个时辰,崔东海脸色凝重的离开了日月斋。

在这之后的几天,东海城的局势悄然开始发生变法。

首先是很多原本隶属于镇海军的将士,被温玉他们找到,接着就有不少出身镇海军,却已经背弃镇海军的将领遇害,他们要么是当街被人斩杀,要么是死于各种意外,总而言之,这些人遭到了一次清洗,这使得已经沉寂近两年的东海城突然变得喧闹起来。

东海城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在东海城这边展开行动之后,海洲其他城池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并且开始朝着海洲之外的大洲蔓延开去。

很多人都认为,方士在这个时候,应该会出手制止的,然而,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方士选择了袖手旁观,任由这种事情发生,很显然,双方达成了一种默契。

这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事情,还有一些人们看不到的事情,比如东海城闻名遐迩的黑甲兵,陆陆续续的开始离开东海城,至于他们去了哪里,没人知道,还有海通岛这段时间,有无数船只,载着大量的将士扬帆出海,去向不明。

同时,原本停缓运转的东兴工厂,突然开始加工加点的赶工起来,一切宛如回到了战时时期一般。

当然,这些事情跟大部分的老百姓是没有啥关系的,日子该是如何依旧如何,但是有一件事儿,在东海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百货楼开始抛售手中的产业,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对百货楼而言,无关紧要的产业,这让很多一直眼馋觊觎百货楼产业的人,宛如是猫儿见到了鱼一般,纷纷开始出手抢购。

-------------------------------------

长安。

自从那日早朝之后,长安的气氛就变得异常诡异起来,当然,这仅仅指的是官场,百姓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

李建泽担任了鸿胪寺的少卿,负责跟西域、北蛮、南夷还有海外王朝的和谈事宜,这段时间,鸿胪寺成为了话题的重心,凡是从鸿胪寺流传出来的消息,都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和谈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最无关紧要的还是海外王朝,扶桑国只是海外王朝的一个代表而已,在东海之滨,王国其实不少,只是都不大而已,海外诸国此次来大炎王朝,一方面是来建交,希望双方可以展开贸易等活动,另一方面则是想要让道教重回内陆,展开传道活动。

第一件事,很快就谈拢了,没有太大的波折,其中主要还是就福州的事情,双方开始扯皮,大炎王朝这边的态度很明确,想要和谈,首先必须得对福州的兵祸负责,赔款是肯定的,而且数额不小,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代表国的扶桑国答应下来,诚意很足。

至于第二件事,这个暂时才刚刚开始谈,估计难度不小,不过道教这次是有备而来,而大炎王朝这边既然跟对方展开和谈,想必是有这个想法的。

不过,即便是答应下来,道教想要重回中原传教,也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再加上之前的灭道行为,这件事上,肯定会有很大的波折。

南唐这边的使团,主要就谈了三件事。

第一,双方修好,罢兵言和,双方不再开战,对于这个要求,大炎王朝自然是欣然答应的,不过,南唐要退出巫州。

巫州目前是属于两国各自占领的状态,而大炎王朝提出的这个要求,显然是要独占巫州,就这个问题上,双方争论不休,不过,在几天的交涉下来,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南唐的势力,不管是朝廷方面的,还是民间的势力,都会撤出巫州,但是,在两国边境开开通集市,互通有无。

第二,南唐是南夷近些年,建立起来的唯一的王朝,在自己的地盘建立王朝属于自家事儿,可也需要其他王朝承认,第二件事就是大炎王朝要承认南唐存在的合理性。

在这件事上,问题不是很大,而这件事之后,就意味着,曾经山寨林立的南夷,即将迎来有史以来的大一统,而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如果单论地盘的话,南夷无疑是所有王朝当中地盘最大的一个,不过,南唐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统肯定没有那么容易。

第三,如果和谈顺利的话,南唐打算和大炎组建一支军队,共同探索南海。

南夷的疆域是很大,可是,不管是现如今的南唐也好,还是巫蛊教也罢,其实对南夷的掌控并不大,就南唐而言,他们现在估计也就掌握了南夷三分之一的疆域,巫蛊教要多一些,可也最多也只有三分之二,甚至可能只有二分之一,而剩下的地方还有什么,在南夷十万大山的南方还有什么,谁也不清楚。

这个提议虽然是南唐提出来的,可主导者却是大炎,而且就探索南海这件事而言,大炎王朝表现的异常积极,几乎是出钱出力还出人,显然,大炎对那所谓的南海是志在必得。

相对于海外诸国和南唐的谈判,西域和北蛮的和谈就困难的多,尤其是北蛮。

西域在跟大炎王朝狠狠地干了一架之后,没打过,说话底气不足,可该说的还是要说,西域这次来,一共提出了四件事。

第一,归还被炎军占领的十八座城池。

这个要求被提出之后,自然是遭到了大炎王朝这边的反对,炎军将士浴血奋战,死了那么多人,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疆土,怎么可能归还,想屁吃呢。

第二,允许佛门进入中原传教,弘扬佛法。

西域的这个要求跟道教一样,但是,大炎王朝对这件事的态度,反应却很有意思,大炎王朝允许佛门传教,但是,只能弘扬大乘佛法,而所谓的大乘佛法,自然就是从许一凡这里捣鼓出来。

说起大乘佛法,就不得不提一件极其有意思的事情。

许一凡第一次提出大乘佛法的时候,是他在离开东海城,去接应齐若兮他们的路上,当时是赶路途中,闲着无聊,他跟胥承业瞎掰扯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快许一凡这番关于佛法大小之分的言论,就传到了不良将那里,然后就到了不良帅耳边,接下来就是一场精心布局。

大炎王朝是泱泱大国,能人异士很多,虽然说大炎王朝对佛门和道教展开了打击活动,可是,在朝廷当中,还是有道士和和尚存在的,其中还有不少人在不良人当中,当许一凡的大乘佛法被提出来之后,这些为大炎王朝服务的和尚,就在其原有的宏观理论上召开的拓展和完善。

被改造出来的大乘佛法的教义,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在西域传播,大乘佛法说人人皆可成佛,这让很多人在听闻这个新的佛义之后,就对原来的信仰产生了动摇,经过不良人将近两年的运作,在西域其实已经有不少大乘佛法的信徒,之前,许一凡在西域浪的时候,遇到的了尘等人,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大乘佛法的出现,西域佛门是很抵触,要知道,这可是颠覆性的佛义,若是让其生长下去,那对佛门的地位是有很大冲击的,其实,在双方展开决战之前,达摩院主要的职责,就是铲除这些信仰大乘佛法的人。

大乘佛法不但在西域传播,在今年秋祭的时候,朝廷就开始着人修建寺庙,虽然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说辞,可朝廷想做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现如今,双发和谈的时候,把这件事摆在桌面上谈,把佛门置于尴尬境地,如果佛门答应了,那就相当于承认了大乘佛法存在的合理性,可若是不答应,大炎王朝自己传播大乘佛法,佛门也无可奈何,这让佛门是答应也不好,不答应也不好。

于是,双方在争论一番之后,这个问题就暂时被搁浅了。

第三,大炎王朝不归还十八座城池也可以,但是要答应一件事,现如今酆都已经出世,倘若有一天酆都跟西域开战,大炎王朝必须驰援西域。

对于这个问题,大炎王朝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酆都可不是什么小角色,能够跟佛门在西域僵持对峙近万年,没有深厚的底蕴是不可能的,酆都跟佛门势同水火,可大炎王朝跟酆都,或者是历代中原王朝跟酆都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贸然答应下来,就意味着是酆都的宣战,得罪这样一位大势力,对大炎王朝而言,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不过,即便大炎王朝不答应,占领的十八座城池也不可能还给西域,西域想要,派兵来打就是,而以现在佛门面临的情况和局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跟大炎王朝继续开战。

第四,西域打算跟大炎王朝组建一股力量,去探索塔撒哈沙漠,塔撒哈沙漠出问题了,现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这一切很可能跟流放的阿修罗一族有关,因此,这次探索行动,名义上是去解决被流放的阿修罗一族,至于真实目的,暂时还不得而知。

按理说,塔撒哈沙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跟大炎王朝没有什么关系,没必要掺合进去,就利益而言,大炎王朝还是站在阿修罗这边的,倒不是觉得阿修罗可怜,或者是其他的,而是因为被流放的阿修罗一族的存在,可以极大的遏制和削弱佛门的力量,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必要的时候,是可以联合起来行动的。

然而,大炎王朝却一反常态,答应了这个要求,据说之所以会如此,是纵横书院那边传来的话,至于儒家为何要掺合进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说北蛮,就很让人头疼了。

北蛮虽然也是一个王朝,可它是一个流动性的王朝,整个草原都是北蛮的,可谓是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咋耍,想要彻底消灭北蛮,很难,或者说是不可能,因为北蛮太大了,而其部落也极其的多,只要给他一点喘息和休养生息的机会,北蛮就能死灰复燃。

即便北蛮被打散了,去往了北荒,他们也能在经过一段岁月的休息之后,再次回到北蛮,历代王朝的君王,不是没想过要彻底解决掉北蛮,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唯一算是成功的,也只有当年的武朝,即便是强大如汉朝,也没能彻底收拾掉北蛮,只是让北蛮低头称臣而已。

北蛮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在这次何谈当中提出了很多无理的要求,让李建泽无比的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