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七十四章 早朝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七十四章 早朝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二月六号。

又是一次大朝会,满朝文武早早的起床,于天色晦明交集之时,纷纷离开高门府邸,去往御道,来到皇城之外汇集,准备上朝。

长安很大,皇宫更是占地极广,传闻皇宫内房舍九千九百九十九间,事实上,真正的皇宫内没有如此之多的房舍,真实的房舍大约有三千余间,可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出皇宫之大,而民间传说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也来源于此。

长安城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外城、内城和皇城,外城只要是很多贫寒之家,或者外来人员居住的地方,内城一般是长安本地人和满朝文武居住办公的地方,至于皇城自然无需多说。

长安城是六朝古都,前前后后经历了十余次的扩建,最早一次是汉朝的时候,之后每一个定都长安的王朝,都在其统治期间对长安城进行扩建,而到了大炎王朝的时候,长安城先后扩建了两次,这才有了现如今人们看到的长安城。

人们常说的三省六部,就紧邻着皇城建立,左文右武,依次设立,而在这些府衙之后,才是各大街市和府邸,以供满朝朱紫贵居住,凡是能够在这些街市购买府邸的人,无一不是既有钱又有权的人,不过,这些府邸大部分都是皇帝赏赐给那些文武大臣居住的。

每年,这些府邸都会更换主人和姓氏,其中荒废的府邸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曾经声名显赫的许府,当然,此许府非彼许府,一个是大柱国的府邸,一个是五品参将的府邸,二者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从这些街市到皇城门口,有一条御道,御道极长,总计十八里,取那二九之数,是自武朝以来,历史上最宏伟壮观的一条中轴,而分布御道两侧的建筑历史更是悠久,比历代王朝还要厚重几分。

此时,天还未明,在御道两侧就停满了各式马车,马车旁边站满了奴仆杂役,在那寒风当中瑟瑟发抖,却无人交谈,做奴仆的就该有做奴仆的样子和觉悟,要知道,这条近二十里的御道之上,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呢。

为官之道就是做人之道,马车的样式、规格都是极有讲究,而停放马车的位置,更是如此,按照官职大小,勋爵高低,官职越高,马车自然越是靠前,位置是绝对不能错的,稍有不慎,那就会在无形当中得罪人的。

那些朝中重臣,每次上朝的时候,往往都是踩着点来的,而那些没有跳过五品这道门槛的官员,就得早早赶到,而这些官员居住的地方,往往都距离皇城极远,需要提前一两个时辰起来,赶到这里等候着。

住在内城的还稍微好些,尤其是那些住在外城的官员,他们需要等待内城的城门打开之后,才能进来,而赶到之后,更是需要步行数里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们常说长安居大不易,不是什么空话。

乘坐马车前来上朝的人,分为两个极端,一种是四品以上的官员,这些都是朝中重臣,乘坐马车是彰显他们的身份,还有一种则是六品以下的官员,这种官员往往都是距离皇城极远的官员,必须乘坐马车,不然就赶不上上朝时间,至于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官员,看心情而定,可以乘坐马车,也有选择步行来的,毕竟,这种官员往往都是不上不下的存在,彼此之间官职差不多,权利也差不多,很难说谁更大一些,若是乘坐马车前来,因为一个位置而发生争执,不管输赢如何,都有些得不偿失。

上朝这件事,因为朝代不同,在位的皇帝不同,规律也不同,最勤政的是汉朝皇帝,在汉朝的时候,可没有小朝会,大朝会之分,上朝就是上朝,一个月除了三天休沫日不用上朝之外,剩下的二十余天都得上朝,坐值的时间还极长,从卯时开始一直到酉时结束,整整十四个小时,有时候遇到紧急情况,加班那是肯定的,这可比九九六还要变态的制度。

在汉朝的时候,大部分的官员基本都是吃住在衙门,只是在休沫日的时候,回家一趟,其中心酸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然,百官如此勤政,皇帝也无比的勤政,其中汉惠帝更是创造了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记录,连续三年不放假,天天上朝,他如此,百官亦是如此,不过,汉惠帝也是汉朝诸多皇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一共只有十二年。

不过,汉朝这种严苛的上朝制度,到了后面的王朝,也逐渐被放宽,其中,上朝最轻松的还是秦朝,五天一个小朝会,半个月举行一次大朝会,甚至有的时候,是一个月才举行一次大朝会,至于休沫,那可名目可就多了。

正常来说,是五天休沫一次,一个月休息六天,有时候是七天,若是遇到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这些节日,差不多一个月只上半个月的班左右,而秦朝官员的坐值时间也很宽松,一天只需要坐值五个时辰就可以了,而这还包括吃饭、午睡,真正做事的时间,也就两三个时辰而已。

虽然秦朝的这种制度看宽松,可其做事儿的效率却很高,只是,到了秦朝后期,很多官员都变得懒散起来,做事效率几乎为零,很多事情往往需要很久才能解决,一件事儿拖上个一年半载的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而且秦朝的官员,当官只是副业,真正的主业还是各种经商、著书、以文会友等等,可以说秦朝的灭亡,跟这种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当秦朝灭亡,炎朝建立之后,这种宽松的上朝制度就被废除了,当然,在炎高祖在位的时候,废除前朝上朝制度不是没有人反对,还很多,毕竟,在炎朝初期的时候,大部分文官都是前朝之臣,可惜,他们的反对也只能是反对,炎高祖建立炎朝的时候,就建立了三天一小朝,五天一大朝,后来又经过了多次改变,最终还是沿袭了炎高祖订立的规矩。

炎朝一个月只有三天休沫日,可以轮休,也可以连休,不过,他们坐值的时间没有那么久,只有六个时辰,辰时坐值,酉时下值,时间很宽裕,足够这些文武百官回家,就时间而言,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徐肱每次都是提前半个时辰前来,跟其他官员不同的是,徐府距离皇城很近,也就几步路的事情,他每次来都是步行起来,几十年如一日,极少有例外。

今天,早朝的时候,徐肱还是按照惯例提前半个时辰来到这里,一路上看到他的官员,纷纷抱拳行礼,而徐肱也都微微颔首,双手拢袖,慢慢的走到最前面的位置站定。

房巨鹿今日也来了,自从李建泽从皇陵出来之后,这个十几年都没上朝的仆射大人,也隔三差五出现在朝会之上,其出现之后,也极少开口,更多的时候还是选择静默。

一辆简朴而显得有些陈旧的马车,沿着御道缓缓而来,马车很普通,不管是样式还是规格都跟他的身份不搭,可他偏偏就没换过,这辆一看就很有年头的马车,是炎惠帝赏赐给他的,历经三代,修修补补了几十年,一直沿用至今,看似朴实的马车,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房巨鹿今日来的有些早,几乎是跟徐肱前后脚的功夫到的,马车停下之后,以往都待在马车内取暖的老人,今日也是如此,坐在马车之上并没有下来的意思。

在这两位重臣抵达之后,大部分的官员都已经到了,文武百官,派系林立,除了以徐肱这个宰相为首的徐党,以房巨鹿为首的房党和世家集团的世家党之外,朝中还有勋爵党、外戚党、皇子党、言官党、恩荫党、科举党等等,总而言之,整个官场,派系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在这些党派当中,以世家党势力最为庞大,世家党在建国初期,就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千年来,一直如此,不过,自从五百年前炎宗帝上位之后,世家党的地位就逐渐衰弱,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基本上自炎宗帝之后的历代帝王,登基之后,都会拿世家党开刀,不过,也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世家而已。

当然,这里所谓的小世家,只是就长安而言,若是把他们放在长安之外,那绝对是一洲一郡的执牛耳者,可即便如此,世家党还是明面上最大的党派。

除了世家党之外,就是外戚党,稳居外戚党魁首的自然是南宫家族,其他外戚家族随着在位的帝王不同,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南宫家族却始终屹立不倒,由此可见南宫家族的底蕴之深厚。

外戚党和皇子党还有世家党,往往都是纠缠在一起的,诸多皇子党当中,为首的基本都是外戚党,而外戚党当中除了南宫家族之外,大部分又都是世家党,或者是勋爵党。

在建国初期的时候,除了世家党势大之外,勋爵党的势力也非常强大,毕竟那是和敕封的各种勋爵太多了,只是,随着王朝的稳固,还有爵位随代递减的缘故,勋爵党的势力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如今基本都沦为了吉祥物般的存在。

在诸多党派当中,世家党和言官党还有科举党,是亦敌亦友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在五百年前发生改变的,在五百年以前,科举党的人基本都是出自世家,寒门仕子极少,即便有,也只能选择依附在世家党的羽翼之下,或者投靠其他党派。

可是,在炎宗帝之后,皇家有意打压世家,使得很多寒门仕子有了出头的机会,于是,一个新的科举党也因此诞生,科举党是寒门仕子的代言人,跟世家党是相看两相厌,这树百年来,双方可是斗的你死我活。

至于说言官党,是人人都不喜欢,却又必须存在的党派,他们以谏言而出名,也是唯一一个敢得罪所有党派的党派,即便是皇帝,他们也会隔三差五的怼一怼,给其上点眼药,总之就是怎么让别人不舒服,他们就怎么来,让人极其的痛恨,却又奈何不了他们。

在等待城门打开的时候,大部分官员就选择闭目养神,上朝是个体力活儿,也是个脑力活儿,稍有不慎,那可就会出事儿的,轻则是被训斥几句,或者庭仗几下,重则直接被拖出去砍了,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善于钻营的官员,会趁着这个机会,穿梭在一众官员当中,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为官之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为官之道,在这个盘根交错的大鱼塘内,没人敢说自己可以左右逢源,也没人敢说自己能独善其身,清廉也好,贪腐也罢,溜须拍马也好,还是刚正不阿也罢,很难说孰好孰坏,孰高孰低。

在距离城门打开还有一炷香的时候,房巨鹿终于走下马车,看似老迈,却步行稳健的他,倒背着手,缓缓走到了队伍前面,无人上前寒暄,自然也没人敢无视这位老人。

在房巨鹿走下马车的时候,有两人姗姗来迟,一个是李建泽,一个自然是越王之子李承德,而李承德穿着则有些扎眼,蟒袍,挎刀,这可很有嚼头了。

蟒袍一般是藩王才能穿的,若是李穗前来,或者是李承贤前来,如此穿着,自然没有问题,可李承德作为越王的小儿子,如此穿着,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至于说挎刀这件事,越王是唯一一个可以挎刀上殿的存在,可李承德今日不但身穿蟒袍,还挎刀而来,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看到这二人的到来,一众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些意外,不过,也不算太意外。

李建泽自从从皇陵出来之后,就基本没有上朝,主要还是他无官无职,又不是皇室成员,算是一介布衣,无需上朝,但是,在前段时间,李建泽又回到了皇室宗谱当中,虽然还是无官无职,可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李建泽今天之所以来,主要还是陪着李承德这个侄子前来的。

说来也很有意思,李承德昨天入城之后,还未曾回到越王府,就有无数官员前来拜访,不过,都不是什么重要的官员,李承德没有见这些人,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在这些拜访者当中,有一个人是个例外,那就是齐若兮。

齐若兮在从许一凡那儿出来之后,就带着玲珑公主去了越王府,双方见了一面,交谈的时间不多,可也是唯一一个见到李承德的人。

李建泽并没有去越王府,而李承德也没有去李建泽的府邸,可在今日上朝的时候,李建泽还是出现在御道之上,陪着这个不曾见面的侄子来上朝。

二人联袂出现之后,原本还杂乱无序的队伍,瞬间分开让开一条道路,让二人通过,跟房巨鹿一样,所有的官员都不曾主动跟他们寒暄。

李建泽复起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在炎武帝没有明确的旨意传达下来,还是没有人敢主动靠近他的,所有人对他都是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李承德也是差不多的光景,越王是炎朝极其特殊的一个存在,没人敢小觑这个藩王,可要说如何高看,在建国初期那会儿,那肯定是这样的,可现在嘛,很难说。

越王镇守蓟州近千年,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越王始终是一个类似于孤臣的存在,从不跟朝堂上的官员来往,即便是那些出身蓟州的官员,也他们离开蓟州之后,就再也入不了越王府的大门。

二人径直走到了队伍前面,在房巨鹿身后站定,房巨鹿只是微微侧头,瞥了一眼二人,就重新闭上眼睛,而徐肱没有理会李建泽,只是朝李承德微微点头,露出一个长辈的笑容,而李承德自然是两名拱手还礼,把一个晚辈的姿态摆的十分的清晰。

李承德选择站在武将这边,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越王虽然是藩王,可也是武将,可李建泽也站在武将这边,那就有些意思了,这二人从出现到现在,虽然是一起来的,却始终没有交流,这就更有意思了。

看到这一幕的一众官员,都微微眯起眼睛,细细的打量着这二人,眼神晦暗不明。

待到二人到来之后,恰好宫门此时也打开了。

当午门缓缓打开,在执鞭太监的鞭子落地之后,文武百官从左右两边,依次穿过宫门,进入广场,然后就看到了那座雄壮巍峨的大殿。

李承德从穿过宫门开始,就低着头,盯着脚下,嘴唇微微蠕动,似乎是在说些什么,可没有声音发出,李建泽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微微眯起眼睛,笑了笑。

“一,二,三......”

李承德每走一步,都在心中默念一个数字,待到他走到大殿之前的时候,恰好是九十九步,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