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六十八章 酷吏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六十八章 酷吏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洪公公一行人的到来,就意味着鄜洲城的事情,要画上一个句号,得出一个结论来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洪公公在离开驿馆之后,一行人就兵分数路,分别去几大世家传旨,洪公公径直去了鄜国公府邸。

相对于在李承德面前极好说话的洪公公,到了唐家,脸色就阴沉下来,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进门之后,拿出圣旨就开始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唐家身为国公,不思皇恩,勾结敌国.......”

这道圣旨,措辞严厉,字数很多,忠孝仁义礼智信,唐家是一样都不占据,可以说是把唐家批的体无完肤,是那十恶不赦之人,而在前面一通痛批之后,就是对唐家人的处置了。

一切都跟李承德猜测的一样,剥夺鄜国公的爵位和官职,抄没家产,以充国库,唐居中和其几个子女下狱,押解进京,等候处置,其他人贬为贱籍,流放西北,服苦役,女子打入教坊司,后世三代不得踏足玉门关以内。

这个结果出乎预料,又在情理之中,唐家倒了,这个崛起了五百多年的大世家,就此倒下,不过,犯了如此叛国谋逆的大罪,除了唐居中为首的几个人下狱之外,其他人只是流放,这跟前面措辞严厉的话语有些不符,有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意思。

但是,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很严厉的惩罚了,炎武帝把唐家流放到西北,而不是北方,其中用意可想而知,西北苦寒自不必多说,若是一般人被流放到西北,只要操作得当,舍得付出代价,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可唐家去了西北就不一定了,以许一凡在西北的声望,若是让他们知道,唐家居然敢对许一凡出手,这些唐家人估计到了西北,就得横尸街头。

即便这些人活下来了,可沦为贱籍,可是比直接杀头还要恐怖的惩罚,贱籍是不得参加科举,不能做官,不许购置土地产业,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唐家就会泯灭与众,想要崛起基本是不可能了,除非是他们能脱离贱籍,才能获得喘息机会。

只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宣读完圣旨,洪公公把圣旨交给老泪纵横,一夜就苍老了二十余岁的唐居中手中之后,就径直离开,而随着洪公公的离开,之前包围唐家的一千守城军也犹如潮水一般退去。

唐家已经不是以前的唐家了,面对这个结果,唐居中没有感到意外,在接过圣旨,颤颤巍巍的站起身之后,就对转过身,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几个子女,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最终目光落在唐芳歌身上,轻声道:“孩子,唐家以后就靠你和正归了,必要时候,正归也可以舍弃掉,你一定要活下来。”

“爹......”

唐芳歌此时已经是泣不成声,尽管她已经知道是这个结局,可还是忍不住痛哭起来,而在听到唐居中这番话之后,她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唐居中却仿佛没有看到一般,他只是盯着唐芳歌的眼睛,说道:“跟着他,不管他让你做什么,都不遗余力的去做,不但要做,还要做好,只有这样,我们唐家才有一线生机,明白了吗?”

“我知道了爹!”唐芳歌一边哭泣着,一边点点头。

唐居中闻言,还想再写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只是叹了口气。

恰好,此时官差拿着枷锁和镣铐进来了,唐居中整理了一下衣裳,任由这些官差将枷锁附加在身上,然后就大步走出了家门。

当唐居中走出鄜国公府邸的时候,他站在埋着唐知理人头的位置,转过头,看了一眼大门上的匾额,叹息一色,低下头,看了一眼脚下,喃喃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话果然说的不错,你当年若是听了爷爷的话,唐家何来今日之祸呢?”

“瞎嚷嚷什么呢,快点走!”

一旁的官差看不过去了,朝着唐居中的大腿就是一脚,把这位老人踹的一个踉跄,唐居中没有什么表情,可他几个儿子见状,却看不过去,就挣扎着想要上前,而换来的却是一顿的拳打脚踢,唐居中见状,除了苦笑,更多的还是默然。

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凉,亘古不变的道理,这些平日里见到他们唯唯诺诺的人,此时正是他们扬眉吐气的时候,打骂几句,踹几脚都算是轻的了,若是遇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手上,他们那才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真小人有时候被伪君子更让人放心。

这一日,这个从蓟州走出来,扎根鄜洲城数百年的大家族,数百年来唯一一个国公爷,就这么倒下了,唐居中等人镣铐加身,被下了大狱,其家族当中的其他人,不管是直系,还是旁系,都在诸多官差虎视眈眈的注视下,离开了国公府,被迫西迁,去往那苦寒至极的西北。

唐芳歌也被下了大狱,女子有时候就是一种灾祸,尤其是长得漂亮的女子,在其家道鼎盛的时候,她们就是豪门千金,可现如今,家道中落,那就是落草的凤凰不如鸡,人人都能欺辱一二,而这些官差看到年轻貌美的唐芳歌,还有唐家的一些女眷之后,就起了邪念。

只是,还不等他们有所行动,驿馆那边来人,带走了唐芳歌和半死不活的唐正归,至于其他人,驿馆的人没有理会,可也让这些很懂得审时度势的官差们,知道不能做的太过分,虽然唐家倒了,可余威尤在,还是小心为上。

相对于比较温和处置的唐家,剩余三大家族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张家被李密直接给灭门了,当圣旨送到的时候,连个接旨的人都没有,可宣旨的小公公,还是站在一地尸体面前,宣读了圣旨,圣旨上的内容简单明亮,就四个字,抄家灭族。

朱家大部分的人,都被下狱,男丁发配充军,这次没有流放到西北,而是发配到镇北军当中,其下场只会比到西北更惨,因为镇北军是最痛恨叛徒的,而女子则沦为贱籍,打入教坊司,世代为妓。

谢家是三大世家当中待遇最好的,也是最惨的,家中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都押上囚车,浩浩荡荡的从鄜洲城出发,直奔长安而去,他们现在还不能死,因为朝廷要通过谢家,挖出更多的鼹鼠,现如今,国库是很空虚的,正缺钱呢,打瞌睡就有人递针头,那正好拿他们开刀。

至于从谢家查抄出来的家产,当众清点造册,然后随着囚车一同送往长安,那场面无比的浩大,单单查抄出来的白银,就足足有两千多两,是大炎王朝小半年的税收了,这还不包括那些古董字画,奇珍异宝,房契田契等等。

在处置完这四大家族之后,圣旨的矛头又指向了鄜洲官场,从刺史到下面不入流的小吏,几乎人人都受到了责罚,降职的降职,罢官的罢官,下狱的下狱,直接来了一场大换血,而补缺的官员,更是随着传旨队伍一同前往,几乎是前脚才宣读圣旨,后脚新任官员就直接上位,而这些官员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内部整顿。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把鄜洲大部分的官员给烤的外焦里嫩,鄜洲城烂成这个样子,这些官员肯定脱不了干系,而凡是跟这四大家族有染的官员,不分轻重,概不任用,即便是那些跟这些事儿无关的官员,在这个时候,直接都是靠边站。

而此次接任鄜洲刺史一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在安民镇担任了十几年县令,在许一凡离开安民镇之后,回到京城任职的宋洪-志。

宋洪-志在安民镇的那十来年的时间里,讲究的是无为而治,一来,安民镇不大,人口不多,民风淳朴而彪悍,外来者很少,除了因为一些家长里短的矛盾之外,在其就任的那十来年时间里,安民镇就没有发生过啥大案件;二来,大部分的老百姓都不愿意见官,一方面是出自内心的恐惧和敬畏,另一方面则是不信任。

宋洪-志的无为而治,在安民镇还是非常适合的,而他到了京城之后,也没有太大的作为,每天就是按时点卯,属于混日子的那种,可是,当他这次来鄜洲之后,其展现出来的手段,让人明白了酷吏二字的含义。

酷吏,有两个极端,一个是严刑峻法的正直官员,这种人以严格执法而著名,起初源于法家一脉,还有一种就是不问是非黑白,以酷刑草菅人命的官员,前者让人敬畏,尤其是官员,对其往往是畏之如虎,而后者则是让百姓对其咬牙切齿,却敢怒不敢言,宋洪-志属于前者。

俗话说,乱世当用重典,在鄜洲被李承德和许一凡给捅了个通透,到处都是窟窿,需要有人收拾烂摊子的时候,必须得有一个镇得住场面的人出现,而宋洪-志就很好的充当了这个角色。

一般官员到任之后,都会吃什么接风宴,然后拜访当地的各大豪阀世家,可宋洪-志却没有,他来到鄜洲之后,既没有吃宴席,也没有拜访这些豪阀世家,甚至连李承德都没有去拜见,他直接开始着手查抄四大世家的家产。

这四大世家,都不是什么小虾米,其家族经过无数代人的积累,财富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而负责查抄家产的官员,只要稍微动一动小心思,就能吃的饱饱的,一个人如此,还不算什么,若是所有人,或者说一部分只要这么做,朝廷就会损失不小。

宋洪-志亲自出面盯着,其身边更是有从京城而来的禁军,还有不良人协助,任何人敢在这个时候伸手拿东西,那就是太岁头上动土,找死的行为。

不是所有人都是有大局观的,也有不少人喜欢盯着手上那点儿利益,其中就有不少官差和官员,趁着抄家的时候中饱私囊,认为那么多东西,拿一点点儿,应该没有人会发现,可想法是好的,可最后还是被发现了,然后结果就不言而喻,直接被当场打死。

其中就有两个官职五品的大员,只拿了几幅字画和珍玩,就被直接罢免官职,当场就被拿下,跟那些死囚关在一起,在被下狱之前,这二人还被当众庭仗三十,还没打完,这二人就昏死过去,然后被人像拖死狗一般拖走。

此时的鄜洲官场,就是一个一言堂,只有宋洪-志一个声音,意见可以有,但是得保留,如果不爽,上奏弹劾也可以,但是在弹劾之前,必须把事情做好,不然就以渎职,办事不力来治罪。

另外,真正让所有人佩服宋洪-志的,还不是在这些事情上,而是他在京城之后,第一件事先是掌握了鄜洲城的兵权,然后又掌控了鄜洲军的兵权,接着就把李承德麾下的贪狼军给礼送出城。

要知道,贪狼军是越王为这个小儿子专门训练的军队,把贪狼军赶出鄜洲城,那无疑是撅了李承德的面子,很多人都以为李承德会因为这件事而翻脸的,可是,并没有,对于宋洪-志的做法,他没有丝毫的表示,就仿佛不知道一般。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鄜洲官场是格外的忙碌,除了查抄四大家族的家产,解决李承德他们留下的烂摊子之外,主要还是尽快恢复鄜洲城的秩序。

鄜洲城连续封城三天,然后就打开城门,使得很多战战兢兢的人,终于舒了一口气,不过,虽然接触了封城的命令,可宵禁却没有解除,到了晚上,暮鼓响起之后,任何人不得出门闲逛,违令者,可以当街诛杀。

掌握了兵权,又理顺了官场,宋洪-志就开始着手解决各大行业,先是对青楼勾栏画舫赌坊这些地方,来了一次严打和整顿,然后就是对鄜洲各大商铺进行重新洗牌,鼓励商人开门营业,其中就约谈了鄜洲的万宝商会,让这些大商人出面解决这些问题。

之后又对鄜洲城还有其他城池的帮派势力,展开了一次洗牌,听话的就留着,不听话的虽然找个由头就给灭了,亦或者是充军,反正现在军队正缺人。

如此一来,在多管齐下,快刀斩乱麻的雷霆手段之下,短短数天时间,鄜洲城就重新恢复生机,一切就像是没有发生过的一般。

当然,在这些手段背后,还有很多流血事件在持续不断的发生着,比如一些潜藏鄜洲多年的敌国探子,在这次动-乱当中暴露出来,然后就被铁血清洗,相对于以前抓大放小,放长线钓大鱼的手段,这次基本上都是发现之后,就来了个一勺烩,无论大小,全都拿下。

还有一些四大家族流落在外的余孽,趁着鄜洲官场现在人手不足,展开的暴乱,劫狱等行动,也迎来了更多的流血事件,总而言之,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任何敢破坏鄜洲和平的人和事儿,都会在第一时间被针对,被打压。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鄜洲每天都在死人,死的人身份有高有低,有心人统计了一下,在这段时间,被宋洪-志下令斩首示众的人数,不亚于贪狼军在鄜洲城杀的人。

而在这段时间,驿馆那边格外的沉寂,计家和欧阳家也格外的沉寂,这两大家族在这场动-乱当中,虽然也多多少少被殃及池鱼,但整体而言,还是没有遭到多大的打击,反而因为唐家在内的四大家族倒下,这两大家族更是趁机吞并了不少市场,这才是闷声发大财。

不过,就这件事而言,计家和欧阳家出手还是晚了些,在圣旨还未抵达鄜洲城的时候,百货楼那边就率先行动起来,而在圣旨来到之后,百货楼更是趁机以低价从很多想要离开鄜洲的势力手中,购得大量的房产田地。

以前的鄜洲城是三足鼎立,现如今,唐家倒下了,可百货楼却顶替上来了,还是三足鼎立的局势,只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百货楼可比唐家的根基要深厚的多,只怕在未来,百货楼这个后起之秀,会后来者居上。

就在鄜洲这边因为宋洪-志而大刀阔斧的展开一系列行动的时候,驿馆这边却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鄜洲城,去往长安。

得知这个消息的众人,都暗暗地松了口气,这群煞星终于要走,真是不容易啊,若是再让他们待下去,估计有很多人要得失心疯的。

说实话,现在很多人看许一凡的眼神,都极其的复杂,都觉得这小子绝对是孤狼星下凡,他娘的,这小子走到哪儿,哪儿就出事儿,东海城、兴安城、西洲城、关城、鄜洲城......凡是这小子到的地方,就没有安生的时候,真不知道,这小子入京之后,会不会又在京城掀起更大的波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