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四十九章 万宝商会,通宝钱庄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四十九章 万宝商会,通宝钱庄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久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唐正归是个很有趣的人,倒不是因为他立志要成为海王这件事,而是因为在这个少年身上,许一凡他们看到了一个少年该有的模样,无忧无虑,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酒至半酣,在这个寒冷的夜晚,三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就这么喝醉了,相互搀扶着同塌而眠。

当唐正秋带着唐芳歌携带着重礼前来的时候,三个人早已经沉沉睡去,这让唐家这对兄妹有些无语,也有些庆幸,于是,他们把东西留下之后,就告辞回家。

一夜无话。

翌日。

尽管经历了宿醉,可许一凡还是到点之后,就早早的起床,在院子里走桩练剑,许一凡是一个很自律的人,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如此,无需他人提醒。

待到巳时左右,唐正归率先醒来,走出房间之后,看到整个院中走桩的许一凡,唐正归愣了愣,随即笑着说道:“许兄起的真早啊。”

正在走桩的许一凡,闻声望去,看了一眼唐正归,笑了笑,打趣道:“听闻唐兄也习武,要不切磋一下?”

唐正归闻言,连连摇头道:“还是别了,我虽然也习武,可都是些花拳绣腿的假把式,就不在许兄面前献丑了。”

“简单的切磋而已,就当活动活动筋骨了。”

“还是别了,我怕你把我打死。”唐正归玩笑道。

对于唐正归说自己是花拳绣腿,许一凡自然是不相信的,一个能够在武举当中斩获前三名的人,若没有真功夫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武举考试可是全国武人的考试,只是见唐正归不愿切磋,许一凡也不在勉强。

“安然,他不是怕你把他打死,而是怕他把你给打死咯,他看不上你嘞。”

不知道何时也起床的李承德,双手拢袖,整个人斜跨跨的倚靠在门框上,开始煽风点火起来。

“李兄这话就不对了,我可没有那个意思,我是真的怕许兄把我打死。”

“呵呵......”

对于唐正归的说辞,许一凡和李承德都是哈哈一笑,没有在意什么。

二人既然起来了,自然要去洗漱一番,而许一凡也恰好走桩完毕,也跟着去洗漱一番,然后三个人就去前院吃饭。

许一凡他们起来的晚了,西域使团的人早已经用餐完毕了,听谷歌说,西域使团的人在用餐完毕之后,就离开驿馆,去鄜洲城各地转转去了,对此,许一凡也不觉得意外,鄜洲城有小小长安城的美称,很多初到鄜洲城的人,都会选择在鄜洲城游玩一番。

只是,在听到慧缘也罕见的出面,离开驿馆出去游玩的时候,许一凡稍微的愣了愣,不过,也没有在意什么,对于这个佛门金刚尊者,许一凡对其的态度始终是不远不近,而慧缘对他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血炎谷一战之后,慧缘就停止了对他的种种试探。

在吃饭的时候,谷歌又说起了两件小事儿。

其一,自然是昨晚唐正秋携带着妹妹唐芳歌前来驿馆拜访的事情,许一凡得知之后,只是微微点头,看了一眼正在大快朵颐,毫无吃相可言的唐正归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第二件事,就是鄜洲城的官员,得知小王爷到来之后,在天不亮的时候,就有人拎着礼物前来拜访,只是被谷歌和司棋他们给挡在了门外。

“要不要见一见?”许一凡一手拿着馍馍,一手端着热汤,一边吃一边问道。

李承德撇撇嘴道:“不见,有啥好见的,都是一群老狐狸,见面也聊不出什么来。”

许一凡闻言,想了想,却摇摇头,笑着说道:“你难得出来一次,还是见一见吧,虽说蓟州距离鄜洲很远,可人情往来还是要有一些的,见一见也无妨。”

李承德听完,微微蹙眉,但是在看到许一凡那饱含深意的笑脸之后,心中微微一动,点点头,说道:“那好吧,你陪我一起去见见。”

然而,许一凡却摇摇头,说道:“我就不去了,我还有事儿。”

“啊?!”

李承德闻言,顿时愣了愣,说道:“我一个人去啊?”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我去不去都一样,都是一些官场上的客套寒暄,你也知道,我不喜欢这种场合。”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李承德有些不情不愿的说道:“那好吧。”

“若是觉得无聊,你可以让正归陪你去,鄜洲城他熟的很,有他在,想必你就不会觉得无聊了。”

说完,许一凡和李承德都看向唐正归,而唐正归闻言之后,抬起头,看着二人,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合适吗?”

“哈哈......”

此话一出,二人都是哈哈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合适,非常合适,有唐正归这个鄜洲第一纨绔在,那些官场上的老狐狸,说话做事肯定都会讲究一个分寸,李承德也不会吃亏的,当然,以李承德的城府,他也不会吃亏,而这些人也不敢让李承德吃亏,这次见面,无非就是跟这些官员打了照面,混个脸熟,拉拢一下感情而已。

事情决定之后,早餐也吃的差不多了,在唐正归的提议下,二人带着扈从和侍女离开驿馆,前往四季楼喝早茶,顺便见一见鄜洲城大大小小的官员,而许一凡也离开了驿馆。

-------------------------------------

百货楼和四季楼现如今是全国遍地开花,每个州的州城都有这两家商铺,而百货楼每到一个洲,都会举办分销权拍卖会。

之前,在东海城和附近几个洲的时候,拍卖会都选择在包袱斋举办,后来,在秋歌和墨刀营学生的提议和策划之下,他们又新建了一个以拍卖和经商为主体的商铺,准确来说,是一个商会组织,万宝商会。

商会这种机构组织,其实很早就有了,比如在鄜洲,就有鄜洲商会,长安也有长安商会等等,每个洲,甚至每个郡都有自己的商会,而所谓的商会,都是本地的商人联合组建的一个比较松散的机构,负责划分和瓜分一洲一郡的商业利益。

不过,商会也很分为两种,一种是官家商会,一种是民间商会。

官家商会就是以朝廷为主的商会,其中大部分都是皇商作为主导者,其次就是一些依附皇商而生存的商人,这种商会做的生意往往都很大,其每年产生的利润是很大,毕竟,凡是跟皇家扯上关系的,利润不可能不大,而这个商会的背后,真正的掌控者是内库那边,还有不良人七十二司当中负责赚钱的钱财司,二者共同掌管。

民间商会是由各州郡的本地商人组建起来的,其主导者往往都是那些在本地极有名望的大商人,像包袱斋这样的商人,也会参与进去,但是,他们往往只是参与,并不怎么上心。

皇家商会往往瓜分掉一半左右的利益,当然,这是指那些顶尖的生意市场,剩下不到一半的市场,由民间商会瓜分,若是外来者想要进入各地做生意,就需要通过这些商会的同意才行,说白了,这些商会就是本地的地头蛇。

当然,也不是所有经商的人,都能进入商会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进入商会的,一来,想要进入商会门槛不低,需要有一定的实力才行,还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入会资金;二来,商会虽然名义上是保护本地商人的利益,可其真正保护的还是大商人的利益,想要在商会内出人头地,非常困难,因此也有很多人选择不加入商会。

万宝商会是一个更大的商会,包含面和覆盖面很广泛,无论是大生意市场,还是小生意市场,但凡是能赚钱的,都囊括其中。

万宝商会最早是在海洲成立的,在其成立的时候,许一凡已经离开海洲,在前往康城的路上,这件事他知道,也支持,而海洲的万宝商会成立的时候,加入者很多,其中以东海城三巨头和皇商为主,外加四大隐形势力,还有其他的一些商人。

万宝商会的管理模式跟其他两种商会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掌权者不同,万宝商会是以百货楼为主,而其生意覆盖面很广,凡是百货楼有的东西,其市场划分都需要经过万宝商会,说白了,万宝商会的成立,就是对商界的重新洗牌,利益归拢再切割。

这样做,虽然不能确保每个人都是利益的既得者,但是却能保证大部分商人的利益,这其中主要就是百货楼分销权的划分。

由墨刀营全权掌控的百货楼,分舵只有四十个,大炎王朝有三十六洲,外加国都长安,还有一些特殊的城池之外,百货楼在每一个洲都只在州城建立一个分舵,而州城之外的其他地区的市场,都有商会的各大商家自己去划分,在分销权拍卖出去之后,除了拿到分销权的商家之外,其他商家都不能再从事同样的行当。

若百货楼只是经营一种货物,这样的划分自然是会引起众怒的,但是,百货楼以百货而闻名,其种类繁多,不管是大生意,还是小买卖,都很多,每个人都有机会,而那些大商家自然看不上那些小买卖,这就给了很多小商人机会,因此,万宝商会当中,占据人数最多的,还是那些中小型商家。

万宝商会在建立之后,是在不触动皇家商会和民间商会基本利益的情况下展开的,属于是二者的结合体,虽然多了一家商会,让这两大商会很不适应,很不习惯,可万宝商会崛起和蔓延的速度非常之快,可以说是百货楼开到那里,万宝商会就建设在那里。

而万宝商会又不损坏两大商会的既得利益,反而还能带着他们一起赚钱吃肉,虽说也遇到一定的阻力,但是整体而言,还是进展的非常不错的。

当然,万宝商会之所以能够崛起的这么快,除了百货楼手里掌握着很多货源,能够带着众人赚钱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得到了朝廷的默许,因为万宝商会每年都需要向朝廷缴纳一笔不菲的赋税,单单就这些赋税,就是以往朝廷收取赋税的一倍还多,最开心的自然就是户部那些官员了,而有了朝廷的默许和暗中支持,万宝商会想不崛起都难。

除了万宝商会之外,墨刀营还跟三大钱庄联合,开办了一个专门为商人提供贷款的机构,通宝钱庄,三大钱庄出资,百货楼做担保,然后给商人贷款,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这样就可以让这些商人不用找各大地主世家高息借贷了,从而孵化出一批崭新的商人。

通宝钱庄的利息比较低,贷款时间毕竟长,就像现代的各大银行一般,这使得有不少想经商的人,看到了希望,一时之间,有不少新的商人涌现出来。

但是,相对于万宝商会的成立,通宝钱庄从建立到推广,障碍重重,阻力极大,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百货楼动了世家和地主的既得利益。

很多世家都是从地主慢慢发展成世家的,而所谓的地主,就是持有大量土地的人,他们无需劳作,把手里的土地租赁给农民耕种,而这些农民按期给他们缴纳赋税,或者是雇佣百姓给他们耕种,然后给他们一定的报酬,而一般的百姓手里也有土地,但是都不是什么良田,而想要耕种良田,要么是租赁地主或世家手里的良田,要么就是从其他人手里购买土地。

只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一个普通百姓手里能有多少资金呢,他们想要富裕起来,完全是靠天吃饭,年份好的时候,能过个好年,可若是遇到年份差的时候,别说交租了,活下去都难,可租子必须得交,没钱怎么办?自然就是找地主和世家贷款了,而作为抵押,往往都是他们手里的薄田,利息更是高的离谱。

如此一来,就导致地主和世家手里的田产越来越多,而百姓的田产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寒苦,而通宝钱庄这种低息放贷的做法,直接触动了这些世家和地主的利益,遭到反对是必然的事情。

不过,压力和阻力虽然很大,可是,在百货楼和万宝商会的斡旋之下,还有三大钱庄暗中的调和之下,这种矛盾并没有过于激烈,因为很多世家和地主也是万宝商会的一员,他们想要赚取更多的钱财,就必须就服从商会的安排,相对于放贷的那点儿利息而言,分销权显然更重要,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通宝钱庄才得以成立起来。

现如今的百货楼,可以说是把能赚钱的门道,发挥的淋漓尽致,为许一凡聚拢了很大的财富,不单单许一凡自己富起来了,他还带动了更多的人富起来了,而在之前西北战局糜烂的时候,西北能获取那么多海量资源,单单依靠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其中,万宝商会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宝钱庄的崛起,不在中原腹地,而是在西北,现如今,西北凭空多了三洲之地,这些土地虽然贫瘠,可也是可以耕种的,但是,西北的人口并不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宝钱庄跟朝廷联合起来,从中原各地迁徙了大量的人口前往西北,其中就以兰州、福州这些经常出现天灾人祸的百姓为主。

有了土地,百姓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同时也给西北带来了极大的发展,而这些地方又是那些世家和地主看不上,也够不着的地方,如此一来,有不少之前因为天灾和兵祸,导致流离失所的百姓,纷纷出关奔赴西北,可以说,许一凡为了西北的发展,是穷尽所能,不遗余力。

除了这些之外,海上的贸易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以海角楼和朝廷海军为主,在沿海一带,开始开辟多条航路,把很多海外的特产,带回中原,销往全国各地,还从海外俘获了大量的土著,而这些土著除了被当做奴隶售卖之外,也可以组建成军,在海军当中服役,而更多的土著,则是被迁徙到大炎王朝的三大边境。

一方面是充实了这些地方的人口,开垦更多的良田,发展当地的经济,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各大边军的实力,在这方面朝廷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虽然现如今乱世降临,可是一种崭新的生机,正在悄然生长,以一种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始不断的增强大炎王朝的实力,只是,想要真正看到成效,就像西北的发展一般,这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而且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行。

除此之外,百货楼正准备为进入他国经商做准备,从西北战事平息之后,北蛮和南夷也识趣的回到了各自的国度,战事不会再起,而贸易自然也就可以进行,以百货楼现如今的实力,进入他国经商,赚取更多的钱财是必然的,只是,这种操作需要慎之又慎,不然的话,很容易招来灾祸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