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三十八章 炎朝第一言官沈言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三十八章 炎朝第一言官沈言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在宴席刚刚进入高-潮的时候,鄜国公的扈从就敲门进来,在其耳边耳语几声,然后这个说话不多,从头到尾都很低调,让人很容易忽略的鄜国公唐居中,就起身告辞,而众人也没有阻拦和挽留什么。

在鄜国公唐居中离开之后,勾古也借故离开,于是,包厢之内就剩下欧阳奇和诸葛独孤,还有许一凡这三方人马了。

“许兄,今日之赌石,让我大开眼界,在下敬你一杯。”欧阳奇站起身,双手持杯说道。

许一凡并没有站起身,而是把玩着手里的酒杯,斜眼看向这个从一开始,就异常活跃的公子哥,嘴角微微翘起,笑着说道:“欧阳公子可知我们的身份?”

“嗯?”

许一凡的话让欧阳奇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说道:“不知。”

“当真不知,还是假装不知啊?”许一凡看着欧阳奇有些咄咄逼人的问道。

欧阳奇闻言,挑了挑眉头,径直坐下,也笑了笑,然后说道:“当真不知。”

“哦,这样啊。”

许一凡听完,点点头,放下酒杯,转过头,对李承德说道:“吃饱没?”

“嗯。”

李承德点点头。

“那我们走吧。”

说着话,许一凡就站起身,李承德也跟着站起身,其他人也纷纷起身,这让刚坐下的欧阳奇有些无语和无奈。

“许兄,李公子,你们这是作甚?”

许一凡看着欧阳奇,说道:“欧阳公子若真心想跟我们交朋友,那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何必如此扭扭捏捏,惺惺作态呢,我们很忙的。”

此话一出,欧阳奇的脸色微微变了变,盯着许一凡的眼睛看了几秒钟,然后长叹一口气说道:“唉......也罢,既如此,那我就实话实说了,对于二位的身份,在下确实知晓,之所以如此,只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还望二位大人海涵。”

说完,欧阳奇就站起身,对着许一凡他们深鞠一礼。

本来作势欲走的许一凡,闻言之后,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坐下,整个人慵懒的斜靠在椅子上,斜眼看着欧阳奇,静等下文。

见许一凡他们再次落座之后,欧阳奇也跟着坐下,不过,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转过头,朝身边之人使了个眼色,而始终跟随在欧阳奇身边的四人,见状之后,连忙起身,告辞离去。

看到这一幕的钟离辰和马??等人,也站起身,告辞一声,走出了包厢,而李承德身边的司棋和侍书,都不用李承德说什么,就径直离开,转眼之间,整个包厢之内,只剩下许一凡他们四人。

待到所有人离开之后,许一凡把玩着手里的菩提石,眼角余光看向欧阳奇,嘴中缓缓道:“说吧,如此大费周章,你到底要作甚。”

“咚!”

许一凡话音刚落,就看到欧阳奇径直走到许一凡和李承德面前,噗通一声跪下,然后沉声道:“还烦请二位大人,救救我欧阳家。”

“嗯?”

欧阳奇这突如其来的诡异举动,让许一凡二人大吃一惊,彼此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一会,回过头后,李承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欧阳奇,想知道这位在人前风光无限的公子哥,为何要出此言呢?

许一凡盯着跪地不起的欧阳奇,微微眯起眼睛,说道:“欧阳家族是鄜洲城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你爷爷欧阳睿在户部担任主事一职,官拜四品,位列中枢,是朝中重臣,你叔叔担任鄜洲知府,也是朝中大臣,你父亲欧阳鹤轩担任家主,经商多年,现如今,半个鄜洲城都算是你家的,何来救你欧阳家一说啊。”

听到许一凡把欧阳家的情况如数家珍,欧阳奇丝毫不觉得意外,若是不知道许一凡的身份,他若是说出此话,欧阳奇肯定很震惊,可他偏偏知道,以许一凡现如今的人脉和身份,别说一个欧阳家了,就是鄜国公唐家,他想要知道些什么,也是极其简单的。

“欧阳家危在旦夕,还望二位大人能出手援助一二。”欧阳奇声音颤抖道。

“危在何处?”

“长安,朝堂之上。”

“哦?既然是官场上的事情,你应该去长安找人,找我二人作甚?”

许一凡说完,又说道:“起来说话,男儿膝下有黄金,哪有动不动就跪着的。”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欧阳奇不敢反驳什么,顺势站起身来坐下。

此刻,欧阳奇仿佛是换了个人一般,之前放荡不羁,风流潇洒的表象全都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只有深深地凝重之色。

欧阳奇坐下之后,面露苦涩道:“许大人说的,我自然做过,从三个月前,我爹就去了长安,三省六部能找的人,该走的关系都走了,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忙,迫于无奈,我才出此下策,找到二位大人的。”

“哦?欧阳家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许一凡闻言之后,好奇的问道。

许一凡确实好奇,以欧阳家在鄜洲城的地位,若是一般的问题和危机,他们自己就能解决,不管是官方的力量,还是民间的力量,欧阳家都不差,毕竟,欧阳睿是户部四品官员,掌管着全国的财政大权,若是他家出了什么问题,愿意为其雪中送炭的人肯定不少,可欧阳奇却说,京城一众官员,居然无人愿意帮忙,这就很有意思了。

欧阳家是鄜洲城老牌家族了,在其发展至今的过程当中,其结交的人脉,编制的关系网是很庞大的,能够撼动这样一个世家的危机,肯定不是小事儿。

官场和军中不一样,官场讲究的就是一个人情世故,雪中送炭和落井下石的事情做的人不多,可也不少,而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若是官场,想要动欧阳睿这个级别的人,至少需要正二品以上的官员的力量,而且还是在欧阳睿犯了大错的情况下,然而,根据许一凡得到的情报,欧阳睿为官几十年,风评不好不坏,属于那种中规中矩的存在,而此人从中举之后,就进入户部。

先是在户部做了十几年的冷板凳,然后靠着熬资历,一步步成为户部主事之一,在户部可以说,除了尚书大人,还有左右侍郎之外,主事的权利是很大的,而这样一个人,只要不犯大错,就不会故意去整治他的。

一来,欧阳睿的年龄不小了,已经六十岁的人了,才做到主事的位置,始终没有跃过三品的门槛,如此一来,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可能不大,如此一来,欧阳睿是威胁不到左右侍郎和尚书大人的位置的,一般对待这样的人,这三位都不会主动去招惹对方;

二来,户部是掌管钱财的地方,有人曾说,六部当中户部最大,这句话虽然有夸大的成分,可事实也差不多,其他五部想要做事儿,就需要钱,而想要钱,就必须跟户部的人搞好关系,因此,户部的官员是所有官员当中最受欢迎的,但是也是最不受待见的,因为从户部要钱,真的太难了。

如此一来,所有官员跟户部的关系,都是不远不近的,既不过分的巴结,也不会与其为敌,而身为户部的官员,只要不贪墨,不犯大错,就不会有人找他们麻烦的,当然,御史和言官除外,这两种人是见谁不爽都要去弹劾一二的,习惯就好。

三来,欧阳家不是什么寒门,更不是什么小门小户,抛开其在官场的位置不说,其在商界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官员最喜欢就是跟商人打交道,因为可以赚钱,而欧阳家在鄜洲的财富是很多的,朝中有多少人跟欧阳家有利益往来,很难说,但是绝对不少,因此非必要情况,没人愿意得罪他们。

就在许一凡想着这些的时候,欧阳奇语出惊人,第一句话就让许一凡震惊不已。

“事关十六年前,玄武叛乱之事。”

“嘶......”

此话一出,许一凡的脸色也微微一变,看向欧阳奇的眼神,就变得复杂和深邃起来。

“当年那场玄武叛乱,你们欧阳家也参与了?”许一凡幽幽的问道。

欧阳奇连忙摇摇头道:“没有,事关谋逆,即便是借我们欧阳家一百二十个胆子,也不敢参与进去。”

许一凡闻言,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欧阳奇。

欧阳奇以为许一凡不相信,连忙说道:“当年那场叛乱,波及很广,死了很多人,若我们欧阳家参与其中,早就不复存在了,天子一怒,血流成河啊。”

对于欧阳奇这个解释,许一凡是相信的,当年那场玄武叛乱,外人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大柱国许淳协同两个藩王,趁着炎武帝北伐的时候,进行了政变,在那场谋逆之后,确实死了很多人,凡是跟这件事有丝毫牵扯的人和家族,不是被砍头,就是被流放,最轻的也是罢官。

欧阳家除非是脑袋让门给夹了,才会选择参与进去,而且就算欧阳家想参与进去,以欧阳家的实力,还是有些不够看的,毕竟,事关皇权帝位,能参与进去的人,其势力之庞大,超乎想象,欧阳家跟其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另外,若是欧阳家真的参与进去了,在玄武叛乱之后那场清洗行动当中,欧阳家这样的小角色,是上好的替罪羊,估计当年就被拉出来当挡箭牌用了,可事实没有。

“既然没有参与,何来危机之说,再说了,那件事已经过去十六年了,早已经过去了,难道......”

说到这儿,许一凡突然想到了什么,止住了话题,看向欧阳奇的眼睛微微眯起,沉吟片刻之后,才说道:“莫非有人重提此事?”

欧阳奇闻言,点点头,看向许一凡的眼神充满了钦佩,不知道这份钦佩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其装出来的。

“没错,在三个月前,就有人重提此事。”

“何人?”

“御史台沈言。”

“沈言?是他啊。”

听到这个名字,许一凡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的说道。

沈言,御史台大夫,是三朝元老,人称炎朝第一言官,其现在也才六十四岁而已,此人出身嘉州,跟炎武帝李建民的祖上来自一个地方,此人十八岁就中举,先是在翰林院待了两年,然后就先后在六部待过,二十五岁进入御史台,在这五年时间里,他把六部转了一个遍,差不多半年多换一个地方,想象也是个奇葩。

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此人性格乖张,跟谁都聊不到聊不到一起去,准确来说,就是此人不会聊天,也不会做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挑毛病。

在翰林院的时候,他挑身边人和上级的毛病,然后把人得罪完了,就被踢出了翰林院,接着又先后去了工部,吏部,刑部,在工部的时候,他对工部的官员是各种的挑毛病,尤其是很多工匠做出来的东西,他是横竖看不上眼,可他自己又不会做,然后在工部待了一段时间,就被丢到吏部去查水表,结果因为吏部官员做事粗糙,他又看着不爽,再次出言,接着就被丢到刑部,跟犯人打交道。

到了刑部之后,此人十分反对严刑逼供这一套,刑部官员审犯人,他就在一旁叽叽歪歪,说也不行,那也不行,搞得刑部的人也很头疼,结果就被丢到了礼部,你不是喜欢讲理嘛,那就去礼部好了。

可到了礼部之后,此人也是看谁谁不爽,各种挑毛病,自然也就备受排挤,在礼部没待多久,就被丢到了户部,去了户部就更不用说,各种麻烦层出不穷,没办法,最后他就去了兵部。

在六部当中,沈言在兵部待得时间最短,没办法,兵部那些人都是武将出身,虽然其脾气秉性没有边军将领那么火爆,可也不是那些文官可以比拟的,沈言在进入兵部之后,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进去不到三个月,就被打出来了,整个人不但被打的鼻青脸肿,还被扒光了衣服丢在兵部门口,一时之间,成为了朝廷的笑柄。

沈言当官之后,完成一个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的壮举,就是在五年时间,几乎把整个朝堂的官员都给得罪玩了,可就是这样一个把所有人都得罪完的人,居然还能活着,而且活得还很不错,没有死于非命,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当然,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沈言所在的沈家,是豪门世家,尤其是在炎朝起兵的时候,沈家为炎朝可是出工又出力,付出了很多,在炎朝立国之后,沈家就回到了嘉州的一亩三分地,低调的很,只可惜,到了沈言这一代的时候,画风就变了。

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的皇帝很看中此人,不然的话,就算沈言出自沈家,也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早就凉透了。

沈言这番骚操作,把当时的炎惠帝也给弄的挺无语,面对六部官员的弹劾,还有他们坚决不要此人,炎惠帝没办法就把此人丢到了御史台,你不是喜欢挑刺嘛,那就滚去御史台好好挑刺。

还别说,炎惠帝的这个举措真的是物尽其用,在炎惠帝去世的那一年,沈言进入了御史台,成为了一名御史,在炎文帝登基之后,更是重用此人,而沈言开启了他那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怼人时代。

每次上朝,不管是大朝会,还是例行朝会,往往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都是此人,而弹劾的事情,也有大有小,大到军国大事,小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比如某个官员,又夜宿青楼了,比如谁家的儿子又在大街上调戏良家妇女了,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把严肃的朝会,搞得像个菜市场一般。

面对沈言的弹劾,那些一品到三品的重臣,自然是懒得理会,可是三品以下的官员,就不得不在其出言弹劾之后,站出来辩驳一番,虽然对方弹劾的都是些小事儿,可这些在外人看来是小事儿的事儿,放在金銮殿上说,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儿,不辩驳一番不行啊。

如此一来,导致很多官员上朝之后,往往第一时间看向沈言,想听听他又要怼谁,不对,是弹劾谁。

民间有包打听,百事通,而官场也有,沈言就是官场的百事通,凡是发生在长安的事情,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很多事情,很多人还是从他口中得知的,可以这么说,在长安城,很多官员那些津津乐道的八卦,有一半是从沈言口中说出来的。

在炎武帝继位之后,沈言除了例常弹劾朝中官员之外,他还开始怼炎武帝,其北伐的时候,说炎武帝北伐劳民伤财,在玄武叛乱之后,他又说炎武帝不应该骨肉相残,后来又因为后宫嫔妃不多,他开始关心炎武帝的后宫生活,说炎武帝不选秀,有违祖制,在前些年,更是拿立储一事儿说事儿,而之前的西征,此人更是激烈的反对,总而言之,就是炎武帝要做什么,他就反对什么,而且还不遗余力的反对,而炎武帝还拿他没办法,想想就郁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