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三十一章 端倪初现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三十一章 端倪初现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炎王朝以武立国,以儒治国,朝堂大事不止文武百官可以商榷,寻常百姓在私底下也可以讨论的,尤其是在京畿长安及其周边城池,这种百姓议政的事情不胜枚举,毕竟,民间也有高人在。

这次西北大捷,西域使团要入京和谈的事情,早已经传开了,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贩夫走卒,在闲暇之余都会聊上几句,虽然说的不着四六的,可有话题聊总比坐在那儿尬聊要好太多。

欧阳奇虽然是纨绔子弟,不曾参与科举,可也喜欢聊这些事儿,在等待开石结果期间,欧阳奇这么问,也就不显得突兀。

许一凡闻言之后,抬起头,看了一眼欧阳奇,说道:“这两位大将军都是人中龙凤,武将魁首,中流砥柱,二人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面对许一凡这番说辞,欧阳奇点点头,又摇摇头,显然是对这个评价不太满意。

确实,许一凡这话说了跟没说没啥区别,一句平分秋色,各有千秋,显然是谁也不得罪。

“许兄弟说的不错,不过,在下有不同看法。”

“哦?还请指教。”许一凡看着欧阳奇说道。

“先说这秦嘉涆秦老将军,其驻守西北门户近二十年,期间跟西域军大大小小作战数十场,胜负皆有,其中以防守战居多,单纯就守卫战而言,秦老将军跟夏侯将军和武将军不分伯仲,而从某种程度而言,秦老将军会更胜一筹,毕竟,在下听闻西域的羌国将士可是骁勇的很,秦老将军能固守西北门户近二十年,治军才能极高,许兄弟以为然?”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然也!”

见许一凡点头,欧阳奇又说道:“可秦老将军能打守卫战,却打不好攻坚战,初次西征,二十万西征军饮恨白莲佛国皇城之下,全军覆没,这可是我朝炎军近三百年来,未曾有过的事情,反观,夏侯将军和武将军,攻守兼备,在这方面,秦老将军要稍逊一筹,许兄弟以为然?”

许一凡这次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低头默默喝茶。

欧阳奇见状,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继续说道:“殷大将军作为我朝四位大将军之一的镇海大将军,自镇海军建制伊始,罕有出兵作战,在其统领西征军作战之前,其统兵才能如何,尚未可知,但从海州居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沦陷,镇海军有半数将士叛离朝廷来看,殷大将军在治军方面,恐有欠缺。”

许一凡对此,还是沉默不语,而其他人闻言,则纷纷点头。

当初,在秦嘉涆西征兵败,二十万西征军全军覆没之后,炎武帝任用殷元魁为西征军统帅,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可不少,尤其是在海洲沦陷,镇海军名存实亡的事情下,反对殷元魁为西征军统帅的声音更多了。

反对的缘由有很多,其中有三个重要原因。

其一,殷元魁所掌控的镇海军,从建制之初,就极少对外作战,即便有,也是跟海盗,倭寇之流作战,而这些敌人都是一些不成气候的军队,跟其他三支戍边大军比起来,其战力逊色太多;

其二,镇海军比邻大海,军中将士大多以被南方人为主,打海战很在行,陆战也还可以,可西北所处的地区偏远而苦寒,镇海军那一套放在西征军当中,肯定是不合适的,让殷元魁这个没有打过陆战的将领去打陆战,难免不让人对其产生怀疑;

其三,自然是海洲沦陷的缘故,若海洲沦陷的时候,镇海军拼死抵抗,即便不说全军战死,最起码该有的抵抗姿态要有吧,好歹也应该战死几个人将领才对,然而,并没有,海洲沦陷的时候,镇海军仿佛不知道一般,在海洲沦陷之后,镇海军直接就降了,这让所有人都对殷元魁的治军之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但是,最后西征军新的统帅还是殷元魁,这让很多人很是不解,不过,仔细想想当时的情况,也可以理解。

首先,炎朝当中能堪当大任的武将不少,可这些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身,夏侯拓要镇守北方,武英叡要镇守南方,秦嘉涆战死之后,西北是靠燕王李刚在支撑着,剩下的将领,要么是有才无名,要么有名无才,亦或者是才与名都有了,却不堪大用,西北的战局,在秦嘉涆兵败之后,就是一个烂摊子,想要收拾好,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殷元魁毕竟是四位大将军之一,在名气和才能方面,都十分的杰出,选择他也是无可厚非的。

其次,炎朝初次西征的时候,不但死了很多镇西军的将士,还死了很多官宦世家的子弟,而想要再次西征,整军是重中之重,想要镇压这些官宦世家,必须得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才行,而放眼大炎王朝,除了仅剩的三位大将军之外,只有仆射房巨鹿,还有越王李穗,而这两个人一个已经隐退多年,一个从未出过蓟州,选择谁都不合适,而选择殷元魁,也是无奈之举。

最后,海洲是殷元魁入京练兵的时候沦陷的,既然殷元魁已经入京了,自然不可能再让其回到海洲,当时,炎武帝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让殷元魁带兵去海洲平乱,要么就是去西北收拾烂摊子,若是选择前者的话,殷元魁可能一去不返了,就算殷元魁没有反叛之意,可那个时候,朝廷没有多余的兵马给他,没有兵力的大将军如何平乱?

选择让殷元魁去西北收拾烂摊子,既可以让他远离海洲,又可以让他拼命,别的武将去西北,是为了捞取军功的,而殷元魁去西北,是将功赎罪去的,打赢了,自然是前尘往事一笔勾销,打输了,那肯定是新账旧账一起算。

有了这些缘由,炎武帝选择让殷元魁去西北统兵,也可以理解,当然,在这背后是否还有其他的隐秘,就不是在场这些人可以知晓的了,即便知晓,也没人会说出来的。

欧阳奇见许一凡还是没有说话的打算,就继续说道:“殷大将军去往西北,在统兵作战,攻城略地方面,极为突出,连下六国,夺下十八座城池,为我朝开疆拓土,可谓是功勋卓著,无论是之前的康城守卫战,还是之后的决战,殷大将军都是一代名将,大将军之称实至名归,诸位以为然?”

“欧阳公子所言甚是,殷大将军确实无愧于大将军之称。”有人闻言,连忙附和道。

“能征擅守,可谓是攻守兼备,大将之风显露无疑。”有人继续附和道。

“若是朝廷早些把殷大将军调往西北,展开西征,想必第一次西征也不可能损失如此惨重,若是把秦老将军和殷大将军换个位置,想必海洲也不会沦陷,至少不会沦陷的如此之快。”

“......”

一时之间,各种附和声,事后诸葛亮的话语层出不穷,而许一凡只是默默地喝茶,对于这些话语,他不赞同,也不反驳,众人的这些话语,就像是赌石一般,当水落石出的那一刻,人人都知道了结果,在复盘的时候,往往都会觉得,如果当时怎么怎么样,结果就会怎么怎么样,然而,在这之前,结果到底如何,谁也不曾知晓。

对于这种情况,许一凡除了呵呵两声,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然而,就在众人就殷元魁和秦嘉涆谁更无愧于大将军之称,而展开激烈讨论和争执的时候,有人却开始转移话题,而开口之人,不是欧阳奇,而是坐在许一凡身边的诸葛姑娘。

“殷大将军也好,秦老将军也罢,都是成名已久的老将,他们都是功勋卓著之辈,我反而对那位由陛下钦点的许一凡,许参将很是好奇。”

此话一出,显然先是一静,许一凡喝茶的动作微微一顿,然后就恢复如常,李承德闻言之后,转过头脸色古怪的看了一眼诸葛姑娘,又看向许一凡,神色异常的古怪,而欧阳奇闻言,神色也很古怪的看了看对面的三人,笑了笑,端起茶杯,慢悠悠的品茶,至于说周围其他的看客,闻言之后,就有人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位姑娘说的没错,不管是海洲沦陷,还是这次西北大捷,此人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说这话的是一位大约三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看其穿着,也不俗气,应该也是鄜洲城有名的世家出身。

在其开口之后,立即有人好奇的问道:“杨二郎此话怎讲?”

中年男人闻言之后,也不客气,直接说道:“听闻此人出身东北嘉州一带,进入东海城之后,就崭露头角,从事商贾之道,颇有建树,其名下的产业,想必诸位也不陌生,那风靡全国的天香四露,还有九大美酒都是出自百货楼,而百货楼正是此人的手笔,单单就这两样东西,可是掏空了杨某不少钱财啊。”

“哈哈......”

此话一出,现场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心一笑,确实,自从百货楼走出东海城之后,就成为了人人追捧的东西,美酒还好说,不管有钱没钱的都喝得起,可那香水就不同了,即便是最便宜的香水,也不是一般人承受的起的,可面对身边女子的要求,即便再肉疼,他们也不得不掏钱购买。

可是,这东西只是好闻而已,既不能吃,又不能喝,想想就觉得不值,可那些女子就像是疯魔了一般,偏偏对此无比的钟爱,这让无数男人为此揪心不已,也心疼不已,可这又能如何,只好一醉方休,于是,又有一大笔银钱没了,想想就憋屈的很。

在男人看来,那香水有什么好的,还不如酒好喝,在女人看来,那酒有啥好喝的,还是香水有意思,然而,不管他们如何争执,最后还是百货楼赚了,而对于开创百货楼的许一凡,很多人是既爱又恨,心情很是复杂。

待到笑声暂歇,中年男人继续说道:“此人不但在商贾之道颇有建树,在格物方面,也极有天赋,单单那炼铁炼钢一事,就开辟了先河,据说,我朝的重甲兵就是由此人缔造出来的,可谓是一位大才。”

“另外,年初的时候,听闻西征军当中爆发瘟疫,也是此人负责解决的,看来此人在医道也颇有造诣,还有,此人在统兵方面,也极具才能,有传言说,此次西北大捷,此人可谓是居功至伟啊,最关键的,还是此人无比的年轻,我大炎能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出世,是后继有人了。”

听到中年男人这番说辞,在场的人纷纷点头。

关于许一凡的传说,是有很多的,其最早被关注的,还是百货楼香水和美酒诞生的时候,而让其真正扬名的,还是他跟齐若兮这位郡主,还有徐肱之女徐诗芷,这二女之间的关系了。

八卦这种东西,尤其是关于男女之间的那点事儿,不管在哪儿,在什么时候,都是津津乐道的存在,之前,齐若兮和徐诗芷私自离京,去往东海城,可是把长安一带闹的鸡犬不宁,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她们的胡闹,而丢了性命和乌纱帽。

再加上燕王之子李嗣源的离京,更是让这件事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这四个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在民间可是众说纷纭,如果不是后来西北战局失利的消息传回中原,估计这件事还不知道会演变到什么程度呢。

当海洲沦陷,齐若兮回到京城,炎武帝一道钦点许一凡为西征军参将的圣旨下达之后,更是让无数人对这道圣旨有了很多猜测,其中猜测最多的,还是许一凡跟齐若兮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炎武帝这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外甥女齐若兮的缘故,重用许一凡是想给咱们这位郡主寻找一个夫婿。

许一凡在西北的诸多举措,都被很多人看在眼里,殷元魁能打赢这场仗,在众人看来,意外也不意外,毕竟为了这场战争,朝廷可是倾注了不少心血在西北,若殷元魁在获得如此多支持之下,还打不赢的话,那他这个大将军的称谓,就有些名不副实了,可许一凡做的那些事情,每一件都值得说道。

一介布衣,一个草根,能从一个商人,成为军中大佬,而且还稳稳的站稳了脚跟,这可是很多寒门世子梦寐以求的成就,在儒家当道的炎朝,从文是很多人的选择,参加科举,从而金榜题名是很多人最想要的事情,可现在,却有不少人,选择弃笔从戎,投身军伍,期望自己也可以像许一凡一样,在军中有一番作为,凭借战功光耀门楣。

对于这件事,朝廷方面是喜闻乐见,毕竟,有先例在前,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至于有没有人能够成功,那就不好说了,可毕竟这也是一条快速晋升的通道不是嘛。

在中年男人说完这番话之后,欧阳奇看着许一凡开口道:“许兄弟可曾听闻许参将的大名啊?”

此话一出,许一凡脸色如常,可李承德脸色就变得极其古怪起来,他侧过头,看着许一凡很想笑,其实,方才众人在说起许一凡的时候,他就想笑,只是强忍着。

“略有耳闻。”许一凡缓缓说道。

“这位许参将姓许,许兄弟也姓许,听闻这位许参将,年龄不大,好像才十五六的年龄,我看许兄弟的年龄与其相仿,不知道许兄弟如何看待这位许参将的呢?”欧阳奇又问道。

“嗯?”

听到欧阳奇这么说,众人这才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眼前这个少年也姓许,其气度不凡,即便面对欧阳奇这样出身世家的弟子,也始终表现的不卑不亢,其来历肯定不俗,经过欧阳奇这么一说,众人看向许一凡的眼神,就变得深邃和狐疑起来。

“听闻许参将,男生女相,长相俊美,此人也是男生女相,莫非......”人群当中有人忍不住嘀咕道。

“不可能,听闻西北那边正在大建设,作为西征军参将,许参将肯定要固守西北的,此人虽然年龄与其相仿,却绝对不可能是许参将。”有人闻言之后,直接反驳道。

然而,更多的人却一脸狐疑的看向许一凡,其目光除了在许一凡身上来回扫视之外,更多的还是落在清净身上,毕竟,在中原腹地,出现一个和尚,还是个女和尚,本身就不常见,而此人还跟在许一凡身边,难免不让人多想几分。

欧阳奇没有理会其他人在说什么,而是直勾勾的看着许一凡,似乎是在等着许一凡开口,唐居中和勾古二人,在闻言之后,对视一眼,都笑而不语,只是喝茶,他们也很想看看许一凡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诸葛姑娘在把话题从殷元魁和秦嘉涆两个大将军身上,引到许一凡身上之后,就不在开口,在欧阳奇开口之后,她也转过头,看着身边这个少年,一双眼眸闪烁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