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二十六章 欧阳、诸葛、鄜国公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二十六章 欧阳、诸葛、鄜国公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能来玩赌石的,大部分人的家底都不差,在这三十多号人当中,有三个人引起了许一凡的注意,一个是杵着拐杖,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个是大约二十出头,携带美人和恶仆的少年,另外一个则是一个用轻纱覆面的女子。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老人和少年。

老人应该是鄜洲城本地人,身份应该不简单,这三十多号人当中,有半数都跟在老人身边,许一凡从进来就发现,凡是老人驻足观看的区域,就会有无数人围观,凡是老人拿起又放下的原料,都会有人也拿起来瞧一瞧,看一看。

老人每拿起一块原料,都会有人询问几句,而老人则是有问必答,不过说的不多,往往都是几个字,可往往老人几句话的点评,就让很多人纷纷点头,显然,这个老人应该浸淫赌石很久了,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了。

在许一凡他们进来的时候,老人只是转过头看了他们一眼,就转过头,没有理会什么,相对于一看就来历不凡的许一凡他们,他更在意眼前的石头。

在李承德选择开石的时候,老人也走了过来,不过,他并没有过分靠近,只是远远旁观,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似乎对这块原料能开出什么,他心中已经有了结果。

那位少年,二十出头,生的一副好皮囊,细皮嫩肉的,那脸比女子的还要水嫩几分,如果不是那凹陷略带青紫的眼眶,暴露出这是一个沉迷酒色的男人,单单就这幅皮囊就很讨人喜欢。

少年穿着不俗,身披狐裘,头别玉簪,腰束玉带,玉带之上配有玉佩和香囊,香囊做工精美,一看就是出自大家之手,其左右手两个大拇指上各带着一个扳指,不管是玉佩,还是扳指,都是上等材料。

少年的身边一左一右各有一个绝色女子,二女的年龄都不大,不过是豆蔻年华,或许还要小一些,其左手那位女子,体型消瘦的可怕,葱指、细颈、纤腰,尤其是在这寒冬腊月之际,穿着厚实的她,更显得无比的娇弱,许一凡在看到她的时候,只想到了一个词,扬州瘦马,真可谓是瘦影自怜清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看着少年揽着此女腰肢的手,许一凡都担心他稍微用点力,这匹瘦马可能就会香消玉殒。

在少年右手边的则是一个体态丰腴的女子,圆圆的脸蛋,高耸的胸脯,还有那即便是华服也遮挡不住的丰-臀,丰而不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恰到好处。

看到这二女之后,出现在许一凡脑海当中的,只有一个词,环肥燕瘦。

少年身边除了这对璧人之外,身后还跟着两个中年男子,从二人的站姿和看人的眼神,就知道是扈从的角色,而且境界不低的那种扈从。

另外,少年的身边还跟着几名同样穿着奢靡的年轻男女,显然,他们是一起的,应该也是鄜洲城这边有权有势的子弟。

至于最后那位轻纱覆面的女子,长相如何尚不可知,可其身段极好,恰好融合了少年身边那对姐妹的所有优点,该女子也是鼎食之家的人,穿着虽然没有少年那么艳丽奢靡,可不管是外面的狐裘,还是狐裘之下的衣裳,都极其考究,单单就这手艺,就不是人能做出来的。

她身边的人不多,除了一个丫鬟模样的少女之外,还有两个大约二十出头的女侠,她们的长相不算出众,可身上那股江湖气息,如何都掩盖不住,另外,在她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不知道是其长辈,还是其身边的仆人。

这三人的位置泾渭分明,老人的目光更多的还是放在原料之上,在许一凡看向他的时候,老人也微微侧头,二人对视一眼,老人没有什么表情变化。

少年的目光,则在那名轻纱覆面的女子身上,另外他看向许一凡一行人的时候,目光更多的集中在女僧清净身上,少年的眼神炙热而邪恶,大有跃跃欲试,蠢蠢欲动的架势,至于许一凡的打量,少年看到了,却直接给无视了,反而是他身边的两名女子,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许一凡,眼波流转,欲语还休,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而少年身后的两名扈从,看向许一凡的目光就凌厉的多,不过,也只是看了许一凡而已。

面对少年那肆无忌惮的目光大量,那名女子始终无动于衷,而她的目光,虽然也放在原料之上,可眼角余光更多的还是落在许一凡和李承德身上,在许一凡侧头打量她的时候,二人四目相对,女子冲着许一凡微微颔首,然后就转移视线,看向工具台上的原料。

“开了,开了。”

就在这时,围观的人当中有人开口,许一凡也收回目光,看向工具台。

“有种,可惜是新种。”

“出水了,可惜不透。”

“嗯?”

李承德听到这两个词汇,一脸的懵逼,下意识的转过头,看向许一凡问道:“啥意思啊?”

许一凡笑着解释道:“不管是翡翠,还是元石翡翠,都讲究一个种老水足,而所谓的有种,意思就是这原石出的翡翠,硬度和细腻程度,其硬度越高,越细腻,品质就越好,而所谓的水,是指其透明度,翡翠越是清澈,品相也就越好。”

听到许一凡这么一说,李承德就明白这些看客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在翡翠行当之中,种老水足是常见的说法,种分为老种和嫩种两种,这里说的老种和嫩种并不是指翡翠形成的年代,而是翡翠在形成之后的完整与否,所谓的老种,就是翡翠密度大,抗磨性强、耐久性好,就算水头差,结构还是很紧密,也算是不错的翡翠。反之则是嫩种,或者说是新种。

至于说水足与否,就跟其透明度有关,其透明,水头就越足,在所有翡翠当中,琉璃种最好,其次是冰种和糯种,最差的就是豆种,这只是大致的三种划分,若是详细来说,就多了去了,比如冰琉璃、糯琉璃、冰糯等等,其品种如何,跟翡翠形成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眼前这块原石,开了一刀之后,已经见绿了,显然是翡翠无疑,只是,其硬度不高,杠味不足,显然是新种,而其透明度,也还算可以,三百两买了这个,是很亏的,不过,在其开口之处的中间,有点点元石出现,如此一来,若是将其交给玉工来雕琢的话,打造出来的成品,虽然不值三百两,可也不会亏多少,整体而言,李承德这次不算亏。

在懂行的眼中,这东西是亏了,可是,对于李承德这种初玩赌石的人来说,运气还算不错,而李承德也乐在其中。

在结果出来之后,那位老人和费老都不觉得意外,显然,他们早就猜到是这个结果了,在开完之后,伙计就走过来,问道:“公子可需做工成品?”

“做。”李承德毫不犹豫的说道。

毕竟是他开出来的第一块玉,虽然亏了,可毕竟是个纪念。

在李承德的石头开出来之后,那位少年则指着不远处,大约有盘子大小的一块石头,说道:“有劳费老帮我开一下。”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少年所指的原石,原石的样子很好看,呈现一个老虎的模样,看着就很好看,在众多鄜石当中,这块原石的品相算是不错的了。

“欧阳少爷确定要开那块?”费老闻言,抬起头,看向少年问道。

“有何不可吗?”少年反问道。

“那块鄜石,产自新坑,出老种的可能性不大,虽然其品相不错。”费老解释道。

“没事儿,新坑出新玉,能开出来好东西,那自然极好,若是开不出来,也无所谓,反正就是图一乐,你说是吧,诸葛小姐。”少年无所谓的说道。

听到少年这么说,全名费玉秀的老人,也不在多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少年,又看了一眼被少年称之为诸葛小姐的女子一眼,然后就朝伙计看了一眼,而伙计也手脚麻利的走过去,拿起那块原石就走了过来。

轻纱覆面的女子,闻言之后,只是看了一眼少年,默不作声,而少年也不以为意。

见有人继续开石,围观的人都没有走,而许一凡和李承德也留在原地观看。

少年复姓欧阳,单名一个奇,欧阳家族在鄜洲是大家族了,既从政,也经商,欧阳奇的爷爷在户部做事,官拜四品,其父经商,主要经营着从西北地带一代,去往长安的各种货物,人脉广,资源多,而其叔叔则从政,在鄜洲担任知府一职,至于其家中其他长辈,要么经商要么从政,算是一个官商之家。

欧阳奇之所以选择那块原石,主要是因为他方才看到那位轻纱覆面的女子,在这块石头面前驻足良久,看样子是看重了这块原石,只是,其价格不菲,让这位小娘子舍不得掏钱,既如此,他就趁机拿下,若是开始好东西来,自然是璞玉赠美人咯,若是没开出好东西来,也算是帮这位小娘子省却一笔钱,虽然对方可能不在乎那点儿钱,可有人愿意买单,自然也是极好的。

“诸葛?”

听到这个姓氏,许一凡心中微微一动,如果他没猜错的话,此女应该出身于襄洲的诸葛世家。

诸葛世家是襄洲的大家族,其家族的传承很久远,不比东海城翁家短,诸葛家不从政,不入伍,不经商,主要以耕种为主,另外就是以算卦而闻名。

诸葛家出身农家,也有人说,诸葛家是方士一脉的成员,因为就卜卦这一项而言,真正在行的还是方士,虽然道教和佛门,都有算卦解签一系,可方士却在这方面走的极远。

方士一系当中,分为两大派系,一个是阴阳家,一个就是方家,阴阳家在下咒解咒很有造诣,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而方家则在卜卦这一条路上走的极远。

至于说诸葛家究竟是出身农家,还是出自方士一脉,未从得知,而诸葛家在农耕方面造诣颇高,襄洲良田的收成,要比其他洲的收成高出一成左右,最好的良田是其他良田的两成到三成左右,因此,襄洲又被称之为中原的粮仓。

除了在农耕方面极其有造诣之外,诸葛家的卜卦也极负盛名,一日只算一卦,三十日算一次,不准不收钱,而且是卦数应验之后才会收取卦金。

不过,有意思的是,诸葛家是男子学习农耕技巧,女子负责算卦,诸葛家历代如此,从未有过例外,另外,诸葛家的女子往往独身,大多数女子都选择了孤独终老,而她们在临终前,往往会从家族当中挑选杰出女子,继承衣钵。

当然,凡是都有例外,也有女子选择嫁人的,只是,诸葛家的女子不是外嫁,而是招婿。

另外,诸葛家族的人,极少出世,而一般出世,往往都是女子,这一点儿很奇怪,更奇怪的是,诸葛家是男权制度,可抛头露面的却是这些女子,这就很有意思了。

根据许一凡掌握的情报,诸葛家族,新一代的杰出女子有两个,一个是当代诸葛家主的嫡长女诸葛独孤,另一个则是上一代家主的幼-女诸葛阴阳,这二女都是诸葛家族的佼佼者,只是不知道眼前这名女子,是其中的哪一位。

诸葛阴阳和诸葛独孤是姑侄关系,可她们出生的时间,都是同一天,连时辰都丝毫不差,虽说是姑侄,可跟姐妹别无二致,据说这二女都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貌,在新一期的风月评的胭脂榜上,二人都名列其中,位居第三,而且还是并列,这在十年一评的风月评上,是很少见的存在。

许一凡在想这些的时候,围观的人群当中,有人开口询问那名老者。

“唐老,您看这原石,能出玉不?”

被称之为唐老的老人,看着工具台上的原石,点点头,说道:“能出。”

只是,在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摇了摇头,然后就转身离开,去往五号区挑选原石,看其样子,似乎是对这块原石能否开出好东西不感兴趣。

“唐老?莫非是鄜洲的鄜国公唐居中?”许一凡喃喃道。

站在许一凡身边的李承德闻言之后,转过头,看了一眼老人的背影,点点头,说道:“就是他。”

在说这话的时候,李承德的眼睛微微眯了眯,眼中有寒芒闪过,似乎他跟唐居中有什么恩怨一般,这让许一凡有些诧异。

鄜洲唐家,是很出名的大家,如果按照三百年可称之为世家来算,鄜洲唐家也能称之为世家,其崛起于五百年,当听到这个时间点,就知道唐家为何会崛起了。

没错,正是因为五百年前的那场九子夺嫡事件,当时的唐家家主是鄜洲的都蔚,掌控着鄜洲的兵权,在九子夺嫡事件发生的时候,唐家家主是第一个公然站队的,在九子夺嫡演变到兵戎相见的时候,他提兵五千入京,协助当时还不是皇帝的炎宗帝登基。

唐家家主也是在那个时候,立下了勤王的功劳,被炎宗帝敕封为鄜国公,而且是可以世袭的那种,不过,虽然当时唐家家主获得了国公的爵位,却失去了兵权,看似是升职了,却只是个空架子。

在炎朝的诸国勋爵当中,鄜国公是为数不多可以世袭,并且不递减爵位的存在,只是,鄜国公这个头衔放在唐家当中,可不是什么敬称,反而像是个笑话,因此,外人称呼唐家家主的时候,往往都不会称呼其为国公。

这一代鄜国公是唐居中,他是嫡长子,在年少的时候,就参加科举,一路高歌猛进,夺得状元,然后就被丢到了礼服坐了几十年冷板凳,在上任鄜国公去世之后,他自然也就辞官回家,继承国公的头衔。

其为官期间,没什么作为,但是,要论起吃喝玩乐,养鹰斗犬绝对是一流的,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而他在古玩鉴赏、赌石这方面,更是浸淫多年,任何古玩字画拿到他面前,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而且说的分毫不差,如果是赝品,即便仿制的再好,他也能看出来,至于说赌石,被他选中原石,往往都极其出彩,虽然每次开出来的,不一定都是上等璞玉,却也不算太差,因此,很多人喜爱收藏古玩字画和赌石的人,都喜欢跟在其身边,而唐居中在鄜洲城极负盛名,哪怕是在长安,也有一定的名气。

说来也很奇怪,唐家子孙,年少之时,都必须要参加科举,而且每次都能夺得不错的名次,可就是不被重用,五百年来,皆是如此,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秘,不得而知。

另外,自从唐家有了鄜国公这个头衔之后,其族中弟子再也没有入伍过,就算是那种天赋异禀,有种武将才能的人才,往往都是行走江湖,却偏偏不入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