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二十四章 抵达鄜洲城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二十四章 抵达鄜洲城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一凡一行人在灵洲城只待了不到两天,就再次启程。

因为入城的时候,是灵洲刺史亲自前来迎接的,而临走时,自然也是他亲自去送行,只是,面对如此殷勤的灵洲官员,李承德并没有如何领情,只是对卫子晋,说了一句:你可以滚回蓟州祭祖了。

短短一句话,就让这位掌控着灵洲三分之一还多的商人,泪如雨下,千恩万谢一番,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更是拿出了无数奇珍异宝,如果不是其府中没有适龄的女子,估计这位卫子晋会把给李承德送一堆美女奴婢过去。

只是,卫子晋送的这些东西,李承德都没有要,他只是临走时,从沁园那栋藏书颇丰的藏书楼内,挑选了数套珍本孤本带走,而卫子晋不但没有感到不妥,反而觉得很荣幸,如果可以的话,他恨不得李承德把这些卫家用了数代人,辛辛苦苦搜集而来的书籍都带走。

在李承德走后,沁园彻底的空了下来,卫子晋一家人并没有再次入住,而是在距离沁园不远的地方,又弄了一套别苑,除此之外,卫子晋更是在李承德他们进入灵洲城之前,就拿出一大半财产,购买大量物资,送往西北,如此大手笔,直接把灵洲城大大小小的商人给看傻眼了,而在李承德走后,很多人才慢慢回过味来,感觉直接错失良机,拍马屁没拍对地方。

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灵洲卫家跟蓟州越王府是什么关系,其实,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大,充其量就是卫家以前是越王府的奴仆,靠着无数代人辛辛苦苦在越王府做事,积攒了一定的财富,然后做大做强,最后离开蓟州,在外发展。

若是别人有这等背景,在离开蓟州之后,还不横着走啊,可卫家并没有,在过去的无数年里,卫家从未对外吐露过卫家跟越王府的关系,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到现在的,而其每年都会给越王府孝敬一大笔银子,只是这笔钱,越王府从来没收。

直到七十多年前,卫家在外从商,招惹到了势力非常庞大的人,在那场博弈当中,卫家差一点儿就惨遭灭门,卫子晋的爷爷当时还活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搬出了越王府,事情这才得以解决。

当然,这也给越王府招来了麻烦,虽然只是小麻烦,却也耗尽了卫家跟越王府的情谊,在那件事解决之后,蓟州在无卫家,而这件事,也让卫家老爷子抑郁不已,在其晚年的时候,他携家带口,想要回蓟州,却被驱逐出境,最终病死在回灵洲的路上。

从那之后,卫家最想做的事情,不是如何赚取更多的财富,因为现如今的卫家,已经是商贾大家了,卫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归蓟州。

之前,李承政跟随西征军,进入西北作战的时候,卫子晋就曾经找过李承政,可惜吃了闭门羹,这次李承德出现,卫子晋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重回蓟州,没想到,这次还真的成了,因此,在李承德说完那句话之后,卫子晋哭得像个孩子一般。

人活一世,不管年轻时候如何的风光,等到年老之后,最心心念念的事情,还是落叶归根。

随着卫家靠山的暴露,人们对越王府这个略显陌生的藩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一个从越王府出来的奴才,就能掌控一洲近半数的财富,其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而整个炎朝有三十六洲,其中有多少商贾大家是从蓟州走出来,谁能说得清楚呢?

不过,这些对于卫家,对于灵洲官场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可在李承德和许一凡他们眼中,只是一件小事儿而已。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众人除了赶路还是赶路,其中经过,乏陈可述。

伴随着冬至而来的一场小雪,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雪只下了一天一夜,就停歇了,接下来就是淅淅沥沥的冬雨。

小雨纷纷,道路湿滑,给本来就着急赶路的队伍,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不过,总体而言,也不算多大的麻烦。

从灵洲城出发之后,许一凡就没有跟李承德待在一起了,他现在很忙,忙着练刀和练拳,每天都把自己折腾的十分狼狈,有种自讨苦吃的意思,更像是临阵磨枪的意思。

李承德也会一些拳脚功夫,境界不高,武夫也才七品境界而已,修行境界也才九品后期,在蓟州,李承德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可离开蓟州之后,就他那点儿三脚猫的功夫,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李承德修为不高,除了其本身的资质不行之外,主要还是越王并没有把这个小儿子往这方面培养的打算,不然,以越王府的底蕴,别说李承德有一定的修行资质了,就算没有,各种灵丹妙药的灌溉之下,不敢说成为上三境的高手,成为中三境的高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李承德习武修行与否并不重要,反正他身边的高武高修多的是。

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的一件事,将来继承越王之位的,不是其大哥李承贤,也不是现如今在凉州担任刺史的李承政,而是李承德,这一点儿,从李承德出生开始,就已经注定的。

虽说皇家有立长不立幼的规矩,可是,对于越王府来说,这些规矩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不然的话,李承贤也不可能在纵横书院一待就是几十年,至今还未娶亲。

因为许一凡在修习,李承德也识趣的没有去打扰他,他每天的生活也极其的枯燥和无聊,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在读书完毕之后,李承德就喜欢找人闲聊。

在待人接物这方面,李承德跟许一凡很像,他没有小王爷的架子,跟谁都能聊,而且聊得极为开心,他尤其喜欢跟姜三甲待在一起,虽然姜三甲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可是李承德有事没事就跑到姜三甲身边,问东问西的。

姜三甲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他也就在许一凡这边,话稍微多点儿,愿意多说几句,至于其他人,姜三甲都不稀得搭理对方,而因为姜三甲是许一凡师伯的缘故,也没人愿意靠近这位大佬。

不过,对于李承德,姜三甲难得的非常有耐心,除了因为李承德不知道从哪儿,想发设法弄来的各种美酒佳肴的伺候着,更多的还是因为李承德有一个好先生缘故,姜三甲对待李承德,就像对待许一凡一样,都当成子侄晚辈来看待,而李承德也很享受这种感觉。

有一说一,在长辈缘这方面,李承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能跟其出身有关,也可能跟其家教好有关,嘴甜、有礼貌、会来事儿,看起来就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让人感觉很舒心,愿意跟其多聊几句,在这一点儿上,许一凡跟其相比起来,就差了不少。

许一凡的长辈缘也不差,不管是在安民镇,还是在东海城,亦或者在西征军当中,许一凡的长辈缘都不差,除了安民镇的长辈,觉得许一凡是一个小孩子之外,其他地方的人,很难把许一凡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待。

李承德跟许一凡就长辈缘这件事而言,还是李承德占据了不少优势,当然,这也不是说李承德人傻,作为一个将来很可能继承藩王之位的人来说,心智岂能以常理看之?

在这段时间里,李承德几乎跟整个使团的都相处的很好,哪怕是西域使团那边的人,在看到这位小王爷之后,也都会给予很大的善意。

可能是经历了血炎谷之战,还有关城的动-乱之后,让西域使团知道了那个年轻人的手段,在这段入京的路途当中,西域使团变得无比的低调起来,这也给护卫队减去了不少麻烦。

灵洲很大,过了灵洲之后就是鄜洲,而过了鄜洲,就是长安了,队伍从灵洲城出发,走了近七天的时间,才终于抵达鄜洲城,而从鄜洲城去往长安,中间也只需要三天不到的时间,也就说,到了鄜洲城,也就相当于进入大炎王朝的国都长安了。

当队伍来到鄜洲城的时候,这场持续多日的冬雨,也终于停歇下来,天空开始放晴,使得疲惫不堪的队伍,终于暗暗地的松了一口气。

相对于幅员辽阔的灵洲,鄜洲的面积并不多,鄜洲城也很小,在很早之前,鄜洲其实只是一个县而已,只是随着六个王朝都建都长安,使得原本不算大的鄜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一个县逐渐成为一个郡,然后成为一个洲。

因为靠近长安,鄜洲城的很繁华,加上又接近年关,其热闹程度更胜以前。

在入住驿馆的当天下午,李承德就找到许一凡,想要去逛夜市,对于这个要求,许一凡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了,其实,许一凡也很想看看鄜洲城,上一次,他从东海城而来的时候,虽然也经过了鄜洲,却没有进入鄜洲城。

很多人都说,到了鄜洲,就相当于看到了长安,鄜洲城又有小小长安的说法,另外,还有一个小长安的称呼,是距离长安不远的洛阳城。

既然是打算夜游鄜洲城,除了李承德和许一凡之外,还叫上了马??和石狼二人,另外还有西域使团的钟离辰和清净。

夜游的人数不算多,可也不算少,仆人丫鬟护卫加起来,也就三十多号人。

一般的城池,大多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一些超大型的城池,会分为八个区,而鄜洲城却只有东西两个区,其中最热闹的,还是东市。

东市分为大大小小八个街区,其中以西安街最为繁华,这条街上商铺林立,茶馆酒楼,青楼勾栏繁多,另外这条街上的各种小摊,小商铺也很多,尤其是到了晚上,各种摆摊的都有,还有各种表演杂耍的,无比的热闹。

既然要来玩,自然首选就是西安街了,众人出门的时候,正好是华灯初上之际,各种小摊还没有完全摆出来,而人流不算很多,因此,许一凡他们在闲逛的时候,不算太拥挤。

可能是这段时间,一直被关在车上,憋得有些难受了,因此在出来之后,李承德就带着许一凡一家店铺,一家店铺的逛过去,凡是被其看上的,连问价都懒得问,直接拿下。

他们只逛了不到五家店,跟着一起来的仆从手里,就拿满了东西,这些东西其价值其实并不算高,大多数都不值几个钱,可看到李承德一行人的打扮之后,就知道他们不是本地人,而且穿着如此之好,绝对是大主顾,于是,很多平时卖几两银子的东西,他们报价就是几十两,甚至上百两,然而这对于李承德来说,都不算什么。

只是,东西买的多了,这种大咧咧给钱的方式,让他很快丧失了兴趣,这里商铺很多东西,李承德之所以愿意花钱买下来,倒不是他没有见过,只是觉得新奇,有眼缘而已,可能这些买回去的东西,他一辈子都不会去看一眼,就放在某个角落吃灰,看似很无理,其实很合理。

又逛了几家商铺之后,李承德看着许一凡,撇撇嘴说道:“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怎么才算有意思?”许一凡笑着问道。

“他们都把我当成肥羊宰,我看着像冤大头吗?”

许一凡闻言,转过头,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李承德,点点头,很认真的说道:“像,不但是像,你就是。”

“哎......”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李承德紧蹙着眉头,唉声叹气起来。

鄜洲城虽然热闹,可是,跟长安比起来还是差远了,而跟蓟州比起来,也有一定的差距,对于从小就在蓟州城逛荡的李承德来说,也没啥意思。

许一凡看到李承德那兴致缺缺的样子,抬起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包袱斋,转过头,对李承德说道:“走,带你去玩好玩儿的去。”

“哪儿?”李承德闻言,顿时两眼放光道。

“跟我走就是了。”

说着话,许一凡就率先朝包袱斋走去,而李承德连忙跟上。

包袱斋的外表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是,当你走进去之后,就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一楼放满了各种奇珍异宝,还有一些看似是从路边捡来的石头陈列其中。

本来兴致很高的李承德,在发现许一凡居然带他来包袱斋之后,顿时又变得兴致缺缺,包袱斋在那里都有,蓟州自然也不例外,初次进入包袱斋的时候,李承德还觉得很有意思,可是,去的次数多了之后,发现也就那样,很多东西看着是不错,也很实用,然而对于家底殷实的李承德而言,那些东西都很鸡肋,没啥卵用。

包袱斋唯一能引起李承德兴趣的,也只有其不定期举办的拍卖会了,另外就是偶尔会出现捡漏的情况,不过,捡漏虽然有,可次数不多,往往都是小东小西,完全就是图一乐子而已。

许一凡既然带李承德来,自然有他的道理,他们一行人进入包袱斋之后,并没有在一楼停留,而是径直去往三楼。

包袱斋的三楼没有什么古玩字画这些东西,有的只有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当许一凡他们上来的时候,正有不少人正站在一堆堆石头面前观看着,有人还拿起石头敲击着,看样子这些石头不简单。

这些石头确实不简单,它们被称之为鄜石,这种石头只有鄜洲有,其他地方没有,产自鄜山,是一种翡翠矿的一种。

翡翠虽然稀有,可也不罕见,像在兰州,甘州这些地方都很盛产,而鄜山的鄜石之所以很出名,是因为鄜石不但能开出上等的翡翠,还有一定几率开出由翡翠和元石结合出来的元石翡翠,这种翡翠打造出来的首饰,要远超翡翠,如果是放在修士手中,可以用来打造一些特殊的法宝。

自从鄜石矿出来之后,每年都有很多修士来到鄜洲碰运气,而包袱斋就掌控着鄜山三分之一的鄜石矿。

跟其他的翡翠原石不同的是,其他地方产出的翡翠原石,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很难辨别,可是,对于那些有一定境界的修士和武夫而言,想要确定翡翠原石的好坏,其中有无好东西,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是,鄜石就不同了,因为在鄜石矿的附近还有一条元石矿,而从鄜山开采出来的翡翠元石,不但普通人无法查探原石内的好坏,就连高修高武也无法查探,而想要知道其中好坏,只能看运气。

鄜石矿的矿藏不少,可这东西被朝廷严格管控着,哪怕是掌控着三分之一鄜石矿的包袱斋,也不是说拿就能拿出来的,这批翡翠元石是前两天才送到的,许一凡他们能遇到,也算是恰逢其会。

李承德在看到这些翡翠元石之后,两眼放光,转过头说道:“鄜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