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五百七十一章 反哺

大炎不良人 第五百七十一章 反哺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铁牦牛军团的出现,成为了这场战争最大的障碍,当然,这是针对炎军而言。

此时,已经是九月份了,正是农忙秋收的季节,前线在打仗,后方的百姓正忙着收割庄稼,其主要收割的地方,还是以康城为主的十八座城池。

这十八座城池被西征军攻克之后,殷元魁也没有闲着,在停战期间,他下令将士开垦良田,进行农作物种植,虽然西北苦寒贫瘠,在这里种植庄稼,收成往往大打折扣,可也聊胜于无。

西征军的粮草供给主要依靠朝廷输送,而想要从关内送粮草过来,其花费的人力物力是巨大的,在这里种植庄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食物短缺的困局,还有就是改善将士们的伙食。

在西北,肉其实并不缺,什么肉几乎都能吃到,可是,这里的蔬菜却比肉还要金贵,马儿要吃,人也需要补充维生素,而这些东西是肉食无法提供的。

许一凡在来到康城之后,也曾建议殷元魁,多种植一些蔬菜,尽管这些蔬菜的收成不好,可也极大的改善了将士们的伙食,尤其是对于那些伤员而言,蔬菜往往比肉更重要。

负责收割庄稼的,主要都是西北三洲的百姓,还有就是石族人,谁也知道炎军这边到底能坚持多久,所以在秋收开始的时候,他们最先收割的就是十八城的庄稼。

这样一来,炎军的后勤得到了充足的保障,同时,也给炎军将来,无论是战败,还是撤退的时候,这十八座城池不但没有了人口,还没有了农作物,西域联军想要东征,就必须源源不断的从西域后方运送粮草过来,这对于任何一个军队,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战争,有时候不一定就是战场的厮杀,还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

说起秋收,就不得不提许一凡麾下的言午堂,神机营的学生也从东海城来了一部分,他们人数不算多,年龄普遍很小,可是,他们带来的东西,却给秋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为了更快的秋收,神机营的学生,制造了一种大型的镰刀,这种镰刀异常的锋利,一刀下去,可以收割近两米的庄稼。

因为是将士开垦的良田,在规格上有直接的规定,良田很平整,所以在收割的时候,神机营抽调了很多耕牛,把这种大号镰刀绑缚在耕牛身上,让人驱使耕牛,不同依靠大量人力,这些成熟的庄稼,就会随着耕牛的前行,成片成片的倒下,这种方式有点像现在的机械化收割。

耕牛在前面收割,人只要在后面把这些割倒的庄稼收集起来,进行整理打包就可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

当然了,这种办法也不能完全实用,因为西北这边平整的土地少,山丘居多,而让这种工具在凹凸不平的地方作业,效果有,不过却大打折扣,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另外,除了这种类似于机械化的收割工具之外,为了解决粮草运输困难的问题,神机营的学生,还根据之前许一凡留下的图纸,加以改造,做出了木牛流马,让它们替代马匹、牛驴,进行高强度运输。

这还是十八城秋收的东西,而在西洲和沙洲,神机营还制作了大量处理庄稼的器械,擂子、风车等等,对庄稼进行脱粒、去壳。

为了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神机营更是让人汤芮他们,在很多地方深挖水井,然后利用竹子、秸秆,再加上兽皮,做出了最原始的自来水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饮水问题。

秋天之后,就是冬天,趁着现在水源还充足的情况下,神机营又在很多高地之上,修建了不少水塔,用来储水,虽然这样做,不能保证所有人在冬天都有水用,可至少不会出现,在冬天无水可用的尴尬境地。

为了未来的战争局势,也为了改善西北的居住环境,在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时候,后方开始实行,深挖井,大修路,广积粮的政策。

人之所以是世界的主宰,是因为他们懂得改变自己,也懂得改变环境,更懂得利用环境,前往不要小看人类的创造力。

现在的西沙两洲,可谓是人人都有事情做,而且是做不完的事情,没有铁血命令的威慑,也没有工钱可拿,可是,不管是老人,妇女,还是孩子,都干的很开心,也很卖力,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做的每一件事,不单单可以改善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同时也可以让前线少死很多人。

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是最可怜的,也是最可敬的,对于他们而言,他们一生的追求,往往都不高,无非是在吃穿住行四个字上下功夫而已,只要吃得饱,穿的暖,有房子居住,出行方便,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就是好日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就是水,纵观历史,很多农民起义,并不是这个朝廷多么的腐朽,也不是皇帝的多么的昏聩,甚至都不是奸臣当道,苛捐杂税沉重,而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当一个人连活着都成为奢望的时候,那还怕死吗?

翻阅史书,再看看那些农民起义,为何占据了人数巨大优势的他们,最终的结局往往都是失败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活不下去了,所以他们选择了奋起反抗,而只要他们看到一点点活下去的希望,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停下,哪怕这种希望还是会死很多人,可只要有,那么他们反抗的决心就会少很多,当然,那些野心家除外。

所以说,老百姓是最善良的一群人,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一群人。

在炎军的后方,经常可以看到这么奇怪的一幕,一群半大不大的孩子,却指挥着大量成年人做事儿,而且每个人看到他们都无比的尊敬,这种尊敬跟身份无关,跟地位无关,也跟权利无关,这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他们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而他们又是被那个男人,不,是那个少年改变的。

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这群普遍只有十四五岁的孩子,在两到三年前,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大多数人,不是乞儿,就是弃儿,相对于这些还有家庭,还能勉强吃饱穿暖的百姓,他们才是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他们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目之所及,看到的除了黑暗还是黑暗,没有一点点光明,尽管,他们生活在烈日之下,可是,他们能感受到的,除了冰冷还是冰冷,除此之外,就是那无处不在的浓浓恶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许一凡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物资上的东西,可教会了他们很多东西,尽管这些东西,在这个世界很难实现,可却给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或者说,许一凡帮他们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走到了奋斗的目标。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其到底是什么样子,无人说得清楚,可在这群孩子眼中,他们的世界不再只有黑色,还有其他的颜色,许一凡照亮了他们的世界,而他们也选择去照亮别人的世界,这算不算一种另类的反哺呢?

在神机营的学生出现之后,他们年龄虽然不大,大多数都是没有官职在身,可是,他们说的话,往往比一洲刺史说的还管用,这不是什么夸张的言语,而是事实。

如果时间允许,如果条件允许,玉门关外的西北三洲,只要给他们二十年时间,不,十年时间,甚至可能更短,这三洲之地,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尽管这里依旧会很贫瘠苦寒,可至少会比原来看老天爷脸色吃饭,要强上很多。

也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字,在西北三洲广为流传,而他就是许一凡,多数都没有见过他,不知道这个男人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只是听说过这个男人,可这不妨碍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他,崇拜他。

当乱世降临,人人都很绝望,同时又充满希望,他们渴望有英雄出现,也渴望自己就是英雄,可他们也知道,他们自己成为不了英雄,因此,当有人站出来,给人们带来希望的时候,他就是英雄,或者说,他就是神,尽管这个英雄,这个神,有时候也很脆弱,也会生老病死,可这不妨碍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为何儒家历经数千年,经历了无数变故和动荡,遭遇了那么多的坎坷和灾难,却依旧备受人们推崇,儒家子弟平生只做四件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能做到其一者,就是一方人物,而能将四件事做到的人,哪怕他们不是圣人,也是圣人。

当一支军队,拥有了百姓的支持,那么他们将会无敌,哪怕他们会被打败,打散,打溃,可不会被打垮,殷元魁敢采取许一凡的建议,直接跟西域联军硬刚,这跟身后百姓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百姓尚且如此支持,那作为军人,又有什么理由止步不前呢。

是许一凡改变了西征军吗?是他改变了西北战局吗?是他改变了西北三洲的环境吗?

是也不是,许一凡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或者说,他做了他觉得该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而已,他这么做,究竟为了什么,恐怕他自己都说不清,哪怕他自己认为,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活着,可以在未来活得更好,他在利用这些人,可不妨碍人们对他的推崇。

很多人在刚刚接触许一凡的时候,都会感觉,这个少年郎身上似乎有一股魔力,可以吸纳、感染、同化身边的人,他就像是瘟疫的载体一般,让人不知不觉就陷入其中。

许一凡在成为商人,在东海城扑腾的时候,是这样,当他来到军营之后,也是如此,在商界,说起许一凡,谁不说他是鬼才,在军界,说起这个参将,谁也不竖起一根大拇指,说他是天生的将才,至于在政界,暂时他还没有靠近政治的中心,但是,所有熟悉他的人,都觉得,只要他愿意,在政界他也能玩的风生水起。

然而,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很多人面前,许一凡在哪?

许一凡在抵达青山城,传出最后一封密信之后,就彻底没有了消息,法阿和尚直接切断了青山城和康城这边的联系,想要传递消息,打探情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这样,在炎军和西域双方打的血肉横飞的时候,这个搅乱了整个西北战局的少年郎,却人间蒸发,彻底失去了消息,不单单炎军这边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西域方面也不清楚他去了哪里,唯一知道的是,许一凡离开了青山城。

说起青山城,有一件事,引起了西域这边的高度重视。

青山城曾经发生了高境界修行者的斗法事件,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毕竟,那天晚上,看到这一幕的人很多,而其中有不少人,选择第一时间离开了青山城。

如果只是这些外来者的撤离,那还不算什么,真正引起西域重视的,还是青山城及其附近三座城池的变化。

在这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青山城人口锐减,现如今的青山城是只出不进,青山城逐渐沦为了一座鬼城,其城池上空,被迷雾笼罩,而且这种迷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浓稠和漆黑起来,其样式就像五千多年,青山城被佛门占据之前的样子。

青山城那边的变化,法阿和尚自然很重视,他曾经派遣了数支军队进入其中打探消息,可去的人,十之八九就没有再回来,而回来的人,也只带回了一些零散的消息,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冥王降世,天劫将至。”

虽然知道了这个消息,可是,其到底代表着什么,蕴含着什么,法阿也不得其解,不过,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太多心思和精力去思考这件事,他正忙着调兵遣将,跟殷元魁作战。

言归正传,许一凡此刻到底在哪呢?

-------------------------------------

秦山山脉深处。

许一凡此刻正坐在一堆篝火旁,篝火上正烤着一只熊,篝火很旺盛,随着火舌不断舔舐,周围香气四溢,看着那金黄色的肉身,还有那顺着纹路滴落下来的油脂,正是让人食欲大振。

只是,坐在篝火旁的许一凡,注意力并不在食物上,而是在其对面,一个不知道是人是鬼,坐着都比他站着还高的男人身上。

男人很高,差不多有两米左右,但是,他很瘦,许一凡目测的一下,其体重绝对不会超过一百五,其肤色也不是常见的黄色,而是棕色,如果他跟大树站在一起,很难很清楚他们谁是人,谁是树。

除了体型怪异之外,男人的穿着也很奇怪,或者说简陋,他们头上戴着一定大约有半米高的帽子,帽子是用各种动物的皮毛和骨头制成的,脸上有刻画的图案,看起来像是纹身,又像是图腾,而穿着也是简单至极,清一色的兽衣,身体大部分都裸-露在外,赤-裸着双足,猛地一看,有点像是非洲的非酋。

然而,他们并不是非酋,而是生活在秦山深处的一支军队。

对,没错,这是一支军队,而且还是一支人数不少的军队,足足有三万余人,当然,这是算上老弱妇孺的情况下。

只是,这支军队当中,老人和孩子的数量很少,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最神奇的地方不在于此,而是这些人的年龄,普遍都比较年轻,基本上都维持在三十岁左右,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的脸都很长,就是我们常说的马脸。

还有一个让许一凡很震惊的地方在于,这支三万人的军队,居然拥有近十万匹战马,还有数千只大黑熊当做宠物。

眼前这个男子叫马??,是这支军队的首领,准确来说,是这支部落的酋长。

说实话,许一凡怎么都没有想到,在这秦山深处,居然还有这样一支军队存在,而且再次繁衍生息了数千年,更让许一凡没想到的是,这支军队打算跟着他离开这里作战。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倒不是许一凡的人格魅力有多大,恰恰相反,在许一凡刚遇到他们的时候,双方还展开了一场厮杀和狩猎,许一凡他们一行人是猎物,而马??他么是猎人。

许一凡这百余人,可都是顶尖战力,可是,在这里,却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如果不是一样东西的出现,许一凡估计此刻已经不是坐在篝火旁准备吃烧烤,而是被架在篝火上沦为烧烤。

而这样东西,就是许一凡在青山城最大的收获,那块不知道是谁放在他面前的鬼符,也正是因为这枚鬼符的出现,才出现了双方平心静气,相对而坐的诡异场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