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五百六十九章 糜烂的西北

大炎不良人 第五百六十九章 糜烂的西北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昨晚西池凉露满,冷风吹散桂花香。

元符十六年,八月二十五号。

在这个中秋佳节刚刚过去十天的时间,大炎王朝的朝堂上,发生一场地震。

十多年未曾上朝的仆射房巨鹿,突然上朝,却一言未发,短短半日之后,房巨鹿的仆射之职,被炎武帝罢免,从此,房巨鹿真正的成为了一位赋闲在家的富家翁。

次日,一朝宰相徐肱,这个大炎王朝最勤奋,最忙碌,几十年如一日的缝补匠,突然病倒,据说是偶感风寒,卧病在床,无法上朝。

当日,早朝之后,炎武帝派人去往宰相府探望,随行的有太医院的御医,还有很多手捧各种赏赐之物的太监,而据传回来的消息称,徐肱病重,卧床不起,昏迷不醒,炎武帝甚是担忧。

在炎武帝派去的人离开之后,已经成为闲人的房巨鹿,差人送去了一根千年人参,以表慰问。

三天后。

徐肱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不少,人还活着,只是依旧昏迷不醒,很多人都在猜测,徐肱这次恐怕是命不久矣。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把满朝文武给打的晕头转向,疑窦丛生,不明所以。

作为武将之首的仆射,房巨鹿虽然十多年未曾上朝,可是,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没有这位老人不知道的,以往有房巨鹿坐镇,这些桀骜不驯的武将,往往都是惜字如金,沉默寡言的很,可在房巨鹿被罢免官职之后,很多心存野心的武将,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大展身手。

不过,相对于文官那边,武将这边还算是好的,大炎尚武,而武将想要晋升,需要那战功说话,就算他们当中某些人想趁机搞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房巨鹿这才刚刚被罢官而已,为了谨慎起见,还算再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文官这边却算是乱了套,以前,徐肱在的时候,人们对于这位尊敬是尊敬,可要说有多尊敬,那真的很难说。

徐肱之所以被人称之为缝补匠,那是因为从他担任宰相开始,就在四处修修补补,工作好像就那么一点点儿,看起来谁都能做,可是,当徐肱不在的时候,原本运转自如,井井有条的各部,瞬间变得忙碌起来,不,是混乱起来。

很多人都很忙,需要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事小事,可是,越忙越乱,越乱越忙,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而很多小事儿,此刻却都变成的顶天的大事儿。

徐肱病倒的这几天,不敢说整个朝堂陷入了瘫痪,但也距离瘫痪差不多了,朝会上,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不管其轻重缓急,都被这些大臣一股脑的搬到朝堂之上说、

经常是一件事还没有整理出眉目,另外一件事就压了上来,提出问题的人很多,也很积极,可是说起解决之法,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就算不沉默,也吵作一团,如果不是朝堂礼仪在,估计这些杀只鸡都费劲的读书人,很可能会当朝打起来。

没有了徐肱这位宰相的坐镇,也没有了房巨鹿这个仆射在,整个朝堂都开始混乱起来,六部之间相互争吵,文官跟文官之间相互争论,文官跟武将之间,也开始相互指责,一时之间,整个朝堂是乌烟瘴气,很多事情没有解决,反而弄出来的问题一大堆。

按理说,作为皇帝的炎武帝,此时应该很忧心,很头疼才对,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他就像是一个昏君一般,每日就坐在龙椅上,冷眼旁观着朝堂上的各种丑态百出,乱象四起,群魔乱舞的场面。

炎武帝既没有解决这件事,也没有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他仿佛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般,高坐龙椅看热闹。

如此一来,满朝文武也就更加了疑惑,同时,也更加的警惕起来。

在混乱了三四天之后,不知道这些文武大臣是提前商量好的,还是处于默契的配合,众人选择了休战,不再继续争论,也不在提出新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那些言官、御史,在前几日朝堂混乱的时候,他们选择了静默,可当混乱停止之后,他们就开始发言了,而所说的事情,无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谁家的公子又把谁给打了,有伤礼仪,谁又偷偷纳了一房小妾,有伤风化,谁也酒后口出狂言,此乃悖逆之罪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小问题,而满朝文武对于此类弹劾,也是见怪不怪,无非就是被提出来之后,辩驳一二,如果辩驳不过去,那就干脆认罪,反正炎武帝也不会惩治他们。

从突然的混乱,在到突然的静默,前前后后,也就不到十天的时间,整个炎朝又开始了高速运转,而之前众人觉得,必不可缺的两位大人物,此时,仿佛又显得无足轻重一般。

只是,这些都不是关键,真正关键的是,炎武帝的态度很奇怪,而朝中的气氛也变得很怪异起来,这让很多人都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一时之间,很多原本想趁机搞事情的人,也在这个时候选择夹起尾巴做人。

就这样,庙堂陷入了诡异的安静当中,连带着长安城的气氛也逐渐变得诡异起来。

-------------------------------------

西北。

殷元魁选择主动出击,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不单单西域联军方面如此,燕王亦是如此。

决战从十八号开始打响,战局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战争的规模之大,参与的人数之多,远超以往,很多人,很多势力,在决战打响之后,或主动,或被动,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

在殷元魁主动进攻之后,率先参与其中的就是石族,不是他们想参与其中,而是不得不参与其中。

在北宛城事情解决之后,石族大部分的族人都被迁徙到了北宛城,然后又从北宛城迁徙到了西洲城,整个石族直接被一分为三。

迁徙到西洲城的,主要都是石族的孩子和女人,而石族的老人则留在了北宛城,协助韩德厚驻守北宛城,只要石族青壮男女,一部分留在了北宛城,一部分则留在了弓月城。

虽然弓月城属于可有可无的城池,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殷元魁还是派人负责镇守弓月城,防止法阿和尚派人从塔撒哈沙漠偷袭过来,而石族作为塔撒哈沙漠的原居民,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石族驻守弓月城,除了弓月城必须要固守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他们需要去塔撒哈沙漠接应邢宫他们。

石族就这样,直接被一分为三,当决战打响之后,不管是他们石族的未来,还是为了眼前的局面,他们都不得不参与其中。

石族的人虽然不多,可是,他们的战力却很强,不能当主力部队使用,可完全可以当成奇兵来用。

在石族投入战斗之后,宁致远之前在西沙两洲征集的三万人的部队,再加上很多关内的儒家子弟,自发的来到西北,弃文从武,加入军队,在这段时间,宁致远麾下已经有近六万人的军队。

在这些儒家子弟当中,以洛洲白鹿书院的儒生最多,其次就是海洲起点书院的儒生,当然,也少不了灵洲、长安等地的读书人,总而言之,越是靠近西北的大洲,弃文从武的儒生越多。

如果单纯从战力而言,宁致远这支六万人的军队,战力是最低的,可是,要论谋士,宁致远的部队却是最多的,没有之一。

在决战打响之后,宁致远接到命令,直接从西凉边境撤离,兵峰直指康城以西。

在宁致远这边主动撤走之后,决战打响的第十天,燕王那边也终于有了动静,在八月二十八号这天,燕王派出了八万燕王军,投入到了这场对战西域的大战当中。

至于燕王为何会选择主动参与战场厮杀,没有人知道原因,但是,有消息说,燕王之所以这么做,是源于京城的那场云波诡异的变动,也消息说,是炎武帝给燕王下达了密旨,燕王不得不从,还有消息说,许一凡的学生许一安,在决战打响之前,曾经进入凉州,抵达燕王府,双方达成了某种协议。

总而言之,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候,燕王为何出兵,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投入了这么多兵力之后,西域联军居然没有被打溃,反而是愈战愈勇,双方打的有来有回。

在这场大决战当中,西域联军先后拿出了三支奇兵,让炎军这边吃了大亏。

第一支奇兵,是之前就已经问世的重甲兵,重甲兵本身没有奇特的,因为炎军也有重甲兵,只是,相对于以往而言,这一次,西域拿出的重甲兵,无论是人数,还是战力,亦或者重甲的质量,都要比之前的要多,要高,要好。

在双方交战的第五天,法阿和尚就启动了这支,由苦行僧、纯粹武夫组成的三万人的重甲兵。

虽然,重甲兵只有三万,可是,他们在战场上造成的破坏,尤其是在两军对冲的时候,重甲兵对普通步兵的杀伤力是很恐怖的,而殷元魁麾下的重甲兵,虽然能抵挡住西域的重甲兵,可是,他们也只能勉强抵挡而已,苦苦支撑而已,至于说反击,基本上不可能。

殷元魁麾下的重甲兵,大多数都是身强力壮的普通士卒,虽然也有纯粹武夫在其中,可武夫的数量太少,而且境界普遍不高,在体力上,在协调性上,炎军的重甲兵都比西域的重甲兵,要稍逊一筹。

但是,这种几乎要呈现一边倒的局势,在法阿和尚拿出重甲兵的第五天,殷元魁这边出动了一支人数只有八百人的重甲兵,而他们就是许一凡麾下的乞活军。

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体力上,乞活军都不是敌人的对手,可是,当乞活军出现在战场上,打开属于乞活军番号的战旗,开始冲锋的时候,意外就出现了。

乞活军的进攻方式很简单,就是一往无前,攻击的手段也十分的单一,只有一刀,可当西域的重甲兵,遇到乞活军的时候,他们的铠甲,他们的战刀,就像是纸糊的一般,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张,可事实也差不多。

炎军其他人破不开的重甲,在乞活军面前,往往都是一刀的事情,最多也就补上一刀而已,至于他们手中的兵器,往往是触之既断,在失去了铠甲的防护,还有战刀的抵挡之后,他们的下场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乞活军从出现,到冲锋,再到战斗结束,他们的队形始终保持不变,哪怕出现了伤亡,他们的队形也不会出现丝毫的凌乱。

沉默,是许一凡麾下军团最大的特点,不管是在冲锋的时候,还是在厮杀的时候,亦或者是在战斗结束之后,几乎都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这种无声的杀戮,往往最震慑人心。

有了乞活军的加入,再加上殷元魁自己的重甲兵配合,西域方面的重甲兵,在这一战当中,损失惨重。

在重甲兵失利之后,法阿和尚动用了第二支奇兵,象兵。

顾名思义,象兵就是骑着大象的大军,西域不但盛产汗血宝马,还盛产大象,不过,这种动物,一般只出现在西域的中部,在西域的东部,极少出现,但是,这一次,他们却出现了。

大象身高体大,虽然行动迟缓,可是,当它们走上战场之后,其造成的破坏力是极其恐怖的,而且大象皮糙肉厚,一般的兵器很难伤害到他们,哪怕是重甲兵,在象兵面前,也损失惨重,人在它们面前,简直跟蚂蚁没有什么区别。

就在殷元魁想着如何破解象兵的时候,有人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这个人又极其的出乎殷元魁等一众将领的意外,正是南唐圣女古沫汐。

古沫汐带来的增援部队不多,也就区区百余人,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老弱妇孺,这种部队,别说上战场厮杀了,就是看着他们走路,都一阵揪心,然而,就是这么区区百余人,却成功的解决了殷元魁的燃眉之急,大破法阿和尚的象兵。

古沫汐带来的人虽少,可需要作战的并不是他们,而是跟着他们过来的兽军。

兽军,这是人们对南夷一种特殊军队的统称,兽军顾名思义,就是用动物充当士卒,上阵厮杀的军队。

南夷是蛮瘴之地,盛产毒虫毒物,南夷虽然瘴气丛生,可那里却是动物的天堂,南夷的很多动物,其个头都要比其他地方的动物要大很多,别的不说,就拿老鼠来说。

中原的老鼠,最大的老鼠,也不过巴掌大小,可是,南夷的老鼠,一只老鼠就有中原的两只那么大,甚至还有更大的。

可能长期接触瘴气,导致这些老鼠的眼睛都是血红色的,而且它们根本不怕人,不但不怕人,其攻击下还极强,啃噬能力也超乎寻常。

古沫汐这次来,就带来了大量的鼠军,当然,也不止老鼠,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比如各种各样的毒蛇,各种各样的蝎子,还有让人闻风丧胆的行军蚁,这些毒蛇的颜色千奇百怪,个头也是有大有小,但是,无一例外,它们的毒性都很强。

在象兵开始大肆屠杀炎军的时候,这支规模庞大的兽军加入战场之后,战局走向瞬间出现了改变,兽军所过之处,尸骨无存,寸草不生。

怎么形容呢,如果经历过鼠患,蝗灾的人,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就会感到很熟悉,目光所及之处,遍地都是各种野兽,老鼠、毒蛇、蝎子、行军蚁......在其中肆虐,无边无尽,就像江湖里面的水藻一般,数不胜数。

这些兽军刚出现的时候,并没有立即展现出其威力,很多野兽在靠近大象的瞬间,就被踩踏致死,可是,也有不少野兽,顺着它们的蹄子爬到它们庞大的身躯之上,开始疯狂的撕咬起来。

原本只是小伤口,可是,小伤口多了,就会变成大伤口,当大伤口扩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就是非常致命的,很多大象就倒在了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东西身上。

一支大象倒下之后,往往都没有再站起来的可能性,因为它们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啃成一堆白骨,至于那些操纵驾驶大象的士卒,自然也难逃一死。

当象兵和兽军相遇之后,偌大的战场直接被其分割出来,别说参与进去了,就是连靠近都不敢,不管是象兵,还是兽军,一旦它们的兽-性彻底被激化出来之后,可不分什么敌我,只要是活的东西,它们都会一拥而上,而被其针对的人也好,动物也好,会在极短的时间沦为一地的白骨,其场面之恐怖,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