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五百四十六章 希望

大炎不良人 第五百四十六章 希望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康城。

自从安德烈负责攻城,法阿和尚坐镇之后,康城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危机,殷元魁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北宛城因为许凯歌的叛离,使得西征军的后方一片混乱,西征军差一点儿沦为了孤军,不过,在许一凡、童真、秦之豹,外加石族的配合之下,北宛城终于还是回到了西征军手中。

此时,驻守在北宛城的不是童真,也不是秦之豹,而是韩德厚。

秦之豹现在负责统领十二万大军,分布在两军的边境线上,其主要负责镇守的还是碎叶镇,而童真则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去做,那就是迁徙百姓。

西域十八城的迁徙任务,其工程量本来就十分的浩大,时间紧,任务重,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再加上许凯歌那么一搞,耽误了不少时间不说,还死了不少人,童真在理顺了北宛城的情况之后,随着韩德厚带着燕云十八骑的到来,童真也把北宛城交给了此人,而他则回到了后方,继续负责迁徙百姓。

越是靠近西北三洲的百姓,迁徙的越容易,在童真去驰援许一凡的时候,已经有七座主城的百姓都被迁徙走了,但是,还剩下十一座城池的百姓还在迁徙的路上,而在许凯歌的问题解决之后,又增加了两座大城的百姓,北宛国的百姓,还有石族的百姓。

迁徙人口不是放羊,就算是放羊,数十万的人口,想要迁徙走,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童真需要时间,而康城则是拿人命在争取时间。

在安德烈开始攻城的时候,殷元魁预计,康城最多能坚守两个月,而两个月的时间根本不足以把所有百姓迁徙走,童真曾经对秦之豹说过,想要把大部分百姓迁徙走,至少还需要三个月时间,然而,西征军这边的行动,西域联军方面依然知晓,他们自然不可能给童真这么多的时间。

殷元魁想要固守康城,争取更多的时间,而安德烈则下令猛攻康城,争取早日破城,双方就此展开了一场血腥至极,残酷至极的鏖战。

不过,现如今,康城依在,只是,残缺的厉害,可它始终还掌握在西征军手里,从六月初开始,一直到八月中旬,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安德烈始终没能拿下康城。

这主要归功于康城将士的奋勇杀敌,还有殷元魁和李承政的运筹帷幄,当然,也要感谢许一凡之前对康城的诸多布置,最最重要的,还是许一凡在西域后方搞的那一场大动-乱,着着实实的打了法阿和尚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许一凡在西域后方搞得动静很大,取的的效果也很斐然,可是,康城的窘况并没有改变多少,仗依旧在打,人也依旧在死,城墙一天比一天残破,兵力也一天比一天减少,城破是迟早的事情,可是,无论是殷元魁也好,还是其麾下的所有将士也罢,他们依旧在坚持着。

此刻,在城墙后方的指挥台上,殷元魁身披铠甲,腰佩战刀,正站在沙盘和地图之间,目光在沙盘上游曳不定,其目光锐利而凝重。

殷元魁的年龄是大炎王朝五位大将军当中,年龄最小的,可饶是如此,他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只是,因为其长得魁梧,再加上不显老,看着也就四十多岁的人,可此时的殷元魁,满头黑发已经变得黑白驳杂,整个人也瘦了很多,原本量身打造的铠甲,此刻穿在其身上,显得有些肥大,由此可见,殷元魁这段时间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

殷元魁的目光还是在沙盘上游曳不定,可其主要的目光还是落在了康城附近,看了一会儿之后,殷元魁突然问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可战之人?”

李承政闻言,苦笑着说道:“还有不到五万人了。”

李承政是皇室成员,在其进入西征军之前,此人很少说话,发表意见,像是一个摆设一般,而作为皇室成员,长相也好,气质也罢,自然是没的说,在整个西征军当中,最像儒将的有两个,一个是副将许凯歌,一个就是监军李承政了。

两个人都生有一副好皮囊,而且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只是,相对于许凯歌的锋芒毕露,运筹帷幄,李承政更像是一个花架子,西征军从西洲城一路打到康城来,李承政好像除了在关键时刻,不断的杀自己人之外,也没有做其他的事情。

然而,此时再去看李承政,会发现此人身上的那股书生气,早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沙场之上磨砺出来的萧杀之气,同样是身披甲胄,他站在那儿,不再是华而不实的样子货,而是一个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将军,果然,鲜血才是促使人成长的最快的方式。

听到李承政的回答,殷元魁下意识的眯了眯眼睛,抿了抿嘴唇,半天没有说话。

康城在上次击退西域联军之后,康城只剩下十万人,后来又驰援了许凯歌两万人,只剩下八万人,然后又被许一凡带走五千人,秦之豹带走八千人,整个康城满打满算,也就才七万人而已,历经两个月的鏖战,还剩下四万多人,这堪称奇迹。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在北宛城的问题解决之后,童真第一时间给康城送来了近三万的生力军,这些人都是之前抓获的俘虏,其中部分人还是西征军的人马。

除此之外,封智鑫和汤芮也在燕王安分下来之后,从后方送来了两万多的新兵,还有近一万的囚犯军,如此算下来,康城差不多有十三万人。

两个月下来,十三万人打的还剩下不到四万人,可想而知,这场守城战打的是有多么的惨烈,然而,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汤芮送来的两万新兵,都是他们在这三个月的时间,从西洲和沙洲就地征兵而来的,只是经过了简单的训练,就被送到了康城,战力能有多少,可想而知。

而且这两万多人,都是十八九岁的少年,殷元魁是能不让他们上前线,就尽量不让他们上前线,可是,当敌人进攻太过于猛烈的时候,人手不足的时候,这些新兵还是被拉了上去。

往往一场战斗下来,伤亡最多的还是这些新兵,看到敌人的畏惧,看到鲜血和尸体的恐惧,这些都是新兵在初次登上战场必不可少的情绪,如果是在平时,殷元魁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去调节、疏导这些情绪,然而现在,他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

殷元魁问的是可战兵力,现如今,还剩下不到五万人,可康城实际上,还有七万多人,但是,其中还有近三万重伤兵,这些人在这场战役当中,遭受重创,缺胳膊断腿的,那就是基本情况,有不少人是被烧成了一个个怪物,可他们没有死,只是,没死反而不是幸运,反而是折磨。

安德烈在攻城的时候,不止一次的选择了火攻,这种东西对将士的伤害很大,不是被烧死,也要身负重伤,很多负责守城的西征军,就是死在这种武器下的,就算侥幸活下来,烧伤本来就很难治愈,伤口极难愈合,更何况是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伤口出现溃烂是很最棘手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爆发瘟疫。

幸亏之前康城爆发过瘟疫,而许一凡在根治瘟疫的时候,最先做的事情,就是预防和控制瘟疫的产生和蔓延,有了之前的经验,瘟疫没有并没有爆发,但是,针对这些烧伤的将士,他们也做了最大的努力,可是,每天还是有人因为疼痛,或者伤口溃烂而死去。

这个时代可没有麻醉药,更没有吗-啡这种东西,有的只有许一凡之前泡制出来的麻沸散,可是,这种简易版的麻醉药,真正能取到的效果,其实也极其有限的。

在大战爆发之后,在救治伤员这一块上,许一凡建立的临时医院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之前许一凡不顾众人反对,手把手培养出来的军医,也在这个时候拯救了很多将士的性命。

其实,想要更好的救治这些伤员,把他们送往后方治疗,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这种交通不发呆的时代,想要运送一批伤员,成本太高,代价太大,而且这些伤员自己也不愿意离开。

军心和士气,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陷入了低迷,尤其是在安德烈使用囚犯、蚁军疯狂攻城,又用火石洗地的作战方式之下,将士们的神经和体力都时刻紧绷着,根本没有松懈过。

很多人在结束一场战斗之后,想的最多的就是,他们还要在这里坚守多久,他们什么时候撤退,他们能不能看到明天的日出,他们能不能回到家乡。

这一系列的问题,根本没有答案。

而真正让西征军军心凝聚,士气高涨的,不是殷元魁和李承政他们的鼓舞,而是一道道从西域后方传来的消息。

在守城战打响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看到那个白袍小将,可是,从战争开始,他始终没有出现,很多人都以为许一凡已经撤离,回到了大后方。

失望、沮丧、黯然、愤怒、悲哀......各种负面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冲刷着他们内心的坚持。

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英雄,人人都渴望看到英雄,因为人都有从众心理,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指明方向。

殷元魁是他们的大帅,殷元魁让他们坚守在城墙上,他们不敢不从,甚至是殷元魁让他们去送死,他们也不得不去,愿意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选择。

可是,谁不想有的选呢?

在战斗进入到最残酷的时期,他们都渴望有人来拯救他们,有人能带领他们打赢敌人,殷元魁可以做到,可是,他却不能做,而许一凡也可以做到,因为他可以用囚犯打败敌人。

之前,不觉得许一凡带着囚犯打赢敌军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在经历了一场场血战之后,他们才知道其中的艰辛和伟大。

在很多人都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们都会扪心自问一下,他们战死在这里,到底值得吗?也有人会问许一凡在哪?朝廷在哪?

这些问题虽然没有人问出口,可是,这种情绪却在军队当中蔓延,而这也是正常情况。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个被前方斥候、探子、谍子冒死送回来的消息,却一下子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斗志,也回答了他们心中的种种疑问。

许一凡确实没有在康城,他也确实去了大后方,不过,他去的不是己方的大后方,而是敌人的大后方。

烧毁敌人的粮草、暗杀敌人的将领、释放敌人的囚犯、挑动敌人的内战.......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听着就让人人血沸腾,斗志昂扬。

许一凡没有逃跑,也没有抛弃他们,他始终与他们同在。

人就是这样,他们渴望看到英雄,哪怕这个英雄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也会受伤,受伤了也会疼,也会流血,更会死,可能他还不如普通人,可是,当他出现的那一刻,当他站在众人面前的那一刻,他就是英雄,他就是人们心目当中的那一盏明灯。

许一凡作为西征军的参将,都敢带着为数不多的人马,深入敌后,他们这么多人,为何不能守住康城呢?

有一种东西叫希望,它看不着,摸不到,却能感受到,尽管它虚无缥缈,甚至是梦中泡影,可是,人们还是相信希望,也渴望希望,尽管大多数人都等不到希望的到来,可是,他们却坚信,希望迟早会到来的。

一天!

两天!

三天!

一个月过去了,康城依旧健在,尽管它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可能性,可是,它依旧在坚挺着。

对于这些从敌人后方传来的消息,殷元魁往往都第一时间昭告全军,任何的言语,在残酷的战争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任何的鼓舞、煽动,在鲜血和尸体面前,都是那么的空洞,唯独实际行动,唯有鲜血,才是最好的言语。

在七月底的时候,伴随着布德和易德这些戴罪之军的到来,康城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战争也就变得更加的残酷起来,伤亡也骤然增加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一支只有八百人的军队,缓缓地进驻了康城。

他们人人皆无名,他们人人只有一个编号,而他们只有一个番号,那就是乞活军,伴随着他们而来的,还有两面旗帜,一支是乞活军的军旗,还有一支则是许一凡个人的战旗。

乞活军的军旗,就插在其中一个碉楼之上,而许一凡的战旗,则插在了西征军军旗的旁边,黑色的旗帜,只有一团白色的火焰在熊熊的燃烧,它代表了许一凡,也代表了希望。

乞活军的到来,引起了殷元魁和李承政的高度重视,在看到这支人数不多,气势却不同凡响的军队的时候,无论是殷元魁还是李承政,内心都是无比震惊的。

殷元魁在沉默良久之后,抬起头,看向李承政问道:“你说...他到底还有多少军队?”

李承政闻言,顿时苦笑不已,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殷元魁说的他,自然指的是许一凡了,而许一凡到底还有多少军队,别说李承政不知道了,殷元魁心里也不知道。

许一凡人还没有来到康城的时候,他的军队就已经出现在殷元魁的视野当中,阎罗寨的人只是许一凡众多势力当中的一个,在其出现之后,许一凡的军队都一一浮现出来,镇守城墙时候出现的死灰营、凉亭镇的奴隶军、跟随许一凡在西域后方作战的侠义军,还有此刻出现在康城的乞活军。

这些军队,每一支军队的人数都不多,可是,他们的战力之强,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之大,每一次都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死灰营那种面临死亡的狂热,奴隶军的骁勇、侠义军的执着,还有乞活军的冷漠,任何一支军队拿出来,都要超过现在的很多军队。

这还没有算许一凡在来到西北这段时间,被他临时泡制出来的军队,比如由囚犯和蚁军组成的炮灰营,宁致远征集的西沙军,还有许一凡在西域聚集的流民军。

许一凡给殷元魁的感觉就是,仿佛只要给他一定的时间,给他一定的人,他都能在第一时间拉起一支军队来,而且是那种战力极强的军队,正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也是一个天生适合打仗的人,更是一个天生的反王。

“康城还能坚守多久?”殷元魁又问道。

李承政紧蹙着眉头,想了想,说道:“最多还能坚守半个月。”

殷元魁闻言,却摇摇头,说道:“半个月不够,至少还需要坚守一个半月的时间。”

闻听此言,李承政却苦笑起来,看着殷元魁说道:“我也想啊,可是......”

然而,不等李承政说完,殷元魁就说道:“没有什么可是,一个半月的,至少再坚守一个半月的时间。”

李承政不在说话,他只是满脸苦涩的看着殷元魁,缓缓地点点头,然后叹息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