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转

大炎不良人 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转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一凡是一个很务实的人,至少在经商和打仗这两方面,他把事功一道发挥到了极致。

做什么事情,许一凡都喜欢谋而后动,在他接到圣旨要来康城之前,最先赶到西北的不是许一凡,而是神机营的学生,他们比许一凡早到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在不良人的大力协助之下,迅速在西洲建立了一个军工厂,只是,相对于东海城的东兴工厂,西洲的军工厂堪称简陋至极。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几乎在露天做事的工厂,却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制造、升级出了大量的军备,当然了,也消耗了海量的银钱,单单就秦之豹一行人手里的装备,其消耗的差不多是西洲半年的税收,如果不是有殷元魁、李承政、不良人,还有西洲刺史封智鑫的大力支持,来了个先斩后奏的话,许一凡想要捣鼓出这些东西来,完全是不可能的。

炎刀也好,轻甲也罢,亦或者弓弩箭矢,都是许一凡在抵达康城,亲眼看过西域联军跟西征军的交战之后,才根据其特点进行改造升级的,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尽管许一凡有着前世的记忆,可是,不是什么东西照搬都可以的,他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改造,只有适合自己的武器,才是最有效的武器。

在瘟疫之后,西域联军攻城,很多人都以为许一凡每天都只是在看戏而已,其实,他做的事情远远要比别人知道的还要多。

面对许凯歌一万余人的进攻,秦之豹并没有紧张,当然也没有兴奋,更多的还是悲哀,自己人杀自己人,就算打赢了,也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既然开战了,那就不可能心慈手软。

一千人的轻骑兵,率先冲锋,手持长弓,在他们冲锋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弯弓搭箭,在两轮疾射之后,长弓换成短弩,来了三次急速射,然后,就是手持炎刀,冲入敌人的先锋阵营当中,来了一次冲锋。

不过,他们并不是笔直一线的冲锋,而是呈现一个弧形冲锋,这支轻骑兵在靠近敌人之后,只是与先锋部队展开了一番厮杀,或者说是屠杀,杀完就走,策马绕侧,转而返回己方侧翼,不在冲锋,而是高坐马背,再次弯弓搭箭,对着敌军的中军,进行射杀,更多的还是为了压制对方的弓箭手,掩护步卒的冲锋。

兵力虽然少,双方的战力差不多,如果要说的话,还是秦之豹这边的将士战力更强一些,毕竟,他们都是殷元魁、李承政和秦之豹的亲卫,能够成为亲卫的,无一不是百里挑一的存在,可如果要说强多少,其实也不算大。

轻骑兵的长弓远射,短弩近射,炎刀近战,三波下来,给敌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只是,轻骑兵还是太少了,而敌方的人太多了,虽然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可是,这种伤亡迅速被后面的人填补上去了。

步卒的冲锋才是最惨烈的,如果是常规的野战,步卒的先锋,往往都是长戟、长枪或者长矛,但是,不管是许一凡带的人,还是秦之豹带的人,都是机动部队,携带的武器只有弓弩和炎刀,并没有长兵器,在这方面,秦之豹一方是吃亏的。

不过,秦之豹他们没有携带,康德带了啊,在歼灭了康德之后,康德大军的武器,被秦之豹和沙漠军给瓜分了,虽然西域联军的长兵器,更加的笨重,使用起来不趁手,可是,有总比没有强吧。

如果说轻骑兵是先锋部队的话,那前面三排的步卒,就是第二梯队,他们手持长戟、长枪和长矛,呈现一个方队,在距离对方不到十米的时候,展开了冲锋,依靠着前冲的惯性,再加上武器自身的重量和锋利程度,迅速撕开了敌人先锋部队的阵型,他们手持长兵器,一往无前。

在他们之后,就是手持第三代炎刀的第三梯队了,他们紧随着第二梯队前冲,在第二梯队的人撕开对方的阵型之后,他们就负责击杀那些被冲散的敌人。

当战争升级为白刃战的时候,任何远程攻击都失去了效果,任何的计谋都沦为了空谈,双方比拼就是谁更狠辣一些。

四千人的军队,被秦之豹分为了三部分,一千人的轻骑兵,两千人的步卒,轻骑兵是汤义统领,步卒是余休统领,而剩下的一千人则是秦之豹亲自统领,不过,这一千人他至今都没有动。

说是四千人对战一万二,其实是两千人在跟对方搏命,尽管这两千人表现的异常勇猛,尽管汤义带着轻骑兵,不断的干扰、压制、破坏地方的阵型,可是,这三千人还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下,被消灭。

轻骑兵携带的箭矢不少,每人两个箭囊,每个箭囊上二十支箭,不是不能携带更多,而是想要保证骑兵的机动性,就不能负重太多,两个箭囊已经是极限了,再多就会成为累赘。

汤义在把两个箭囊的箭矢射完之后,就下令拉近距离,开始使用短弩,但是,短弩的弩箭数量也不多,尽管他们用的很珍惜,可是,在战场上,这种东西的消耗速度很快的,更何况,短弩的射速本来就快。

在长弓短弩都消耗殆尽之后,他们也再次发起了冲锋,而此时,那两千人的步卒,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了。

当然,敌军那边的伤亡更多,在步卒近战,骑兵远程辅助的情况下,敌方已经伤亡近四千人了,可是,看着对方那黑压压一片,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敌军的时候,绝望的情绪在心中悄然滋生,然而,却没有人选择后退,因为他们清楚,他们无路可退。

很多人都杀红眼了,每个人都在以命相搏,可是,面对数倍于他们的敌人,大部分人都接连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带过兵的人都知道,任何一支军队,军心士气很重要,非常重要,超乎寻常的重要,而影响军心和士气的因素很多,而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战损比。

不同的将领,不同的军队,他们能承受的战损比都不同,就拿西征军跟地方军对比,在人数相同,装备相同的情况下,西征军能承受的战损比,能达到百分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当一千人伤亡过半之后,他们就会撤退,而地方军能承受的战损比,往往会很低,也就百分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最多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一旦超过这个界线,他们会迅速崩溃。

这就是正规军和地方军的区别所在,如果西征军面对的是西域人,那么这个战损比可能会更高,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如果是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那战损比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如果是在绝境当中,没有任何活下去希望的情况下,战损比能达到百分之两百。

哀兵必胜和哀兵必败,是两个极端,前者是毫无退路可言,他们只能拼死一搏,所以他们能胜利,而后者是有退路,比如北宋时期。

秦之豹他们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可言,他们除了拼命也只能拼命,因为只有拼命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尽管这个希望很渺茫,如此一来,秦之豹这边能承受的战损比在百分之百,而许凯歌这边的战损比,应该在百分之五六十左右。

两千步卒已经所剩无几了,而汤义的轻骑兵在加入战斗之后,也从骑兵逐渐沦为步兵,尽管他们是上马可战,下马亦能战的存在,可是,在面对大量的敌军围攻的时候,他们的伤亡呈现几何倍的增加。

慕容濉和秦之豹并排而立,看到已经所剩不多的将士,慕容濉忍不住转过头,看向秦之豹,问道:“还不上吗?”

“再等等。”秦之豹面无表情的说道。

“等什么?再等下去,他们都要死在哪儿了。”

秦之豹转过头,看了一眼慕容濉,没有说话。

慕容濉着急,秦之豹何尝不着急呢,看着这些士卒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秦之豹的心在滴血,可是,他必须忍住,必须等待一个时机,等待敌军松懈,或者出现纰漏的时候,他才能要出动,这一千人是他最后的力量了,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秦之豹就在等这个时机。

两千步卒几乎伤亡殆尽,轻骑兵也已经伤亡过半了,敌军也不好受,他们的阵型完全被冲散,被冲乱了,一场大混战正在上演。

秦之豹这边的兵马伤亡惨重,敌军也不少受,现如今,敌军已经伤亡了近六千人,随着秦之豹这边的兵马越来越少,对方伤亡的人数也越来越少,但是,在这个时候,敌军当中已经有人开始后撤了,只是,他们在茫茫人海当中,他们怎么可能撤的出去呢。

当个人的意志被大众裹挟的时候,已经不是他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了,有人想冲锋,有人想撤退,骚乱逐渐出现,显然,有人已经承受不住了,而这个时候,汤义和余休的人马还没有完全被消灭。

机会来了。

一直阴沉着脸,时刻关注着战场上情况的秦之豹,在看到这个情况之后,毫不犹豫的拔出了战刀,高高举起,策马狂奔,开始冲锋,一边冲一边吼道:“杀!”

眼看着昔日的袍泽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眼看着己方这边的人马越来越少,这些糙汉子心中的仇恨、怒火已经积攒到了很大的程度,时刻都处在爆发的边缘,这一千人早就红了眼睛,如果不是秦之豹下了死命令,在他没有下达命令之前,就算那三千人都战死了,谁也不能贸然行动。

伴随着秦之豹的率先冲锋,这一千把怒火和仇恨积攒到极致的人,一个比一个身先士卒,发疯一般冲入敌方阵营。

原本应对那三千人,就已经很心惊,萌生退意的敌军,在看到秦之豹等人的冲锋之后,刚刚还只是小规模的骚乱,迅速被扩大,恐惧的情绪在他们心中蔓延开来。

终于有人忍不住掉头后撤,一支军队的溃败,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溃逃,往往会牵动很多人的溃逃,当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那么整个军队的军心和士气,都会溃散。

在战场上,越是不想死,越是惜命的人,越是最容易死,也是最先死的,当他们选择转身后撤的时候,就把自己最大的破绽暴露在敌人眼中,而一场势均力敌,甚至是压倒性的战斗,随着两千多人的阵亡,终于别扳到了势均力敌,现如今,胜利的天秤正朝着秦之豹这边倾斜。

之前,还觉得大家都是大炎人,都是自己人,只是双方的立场不同而已,没必要打生打死,哪怕是在作战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心软几分,可是,伴随着鲜血的浸染和洗礼,这最后一点点的不忍,也彻底的烟消云散,有的只有无尽的愤怒和仇恨。

许凯歌一方的人马在秦之豹亲自加入战斗之后,终于开始后撤了,开始出现溃逃的情况,而胜负也在这个时候,逐渐清晰起来。

尽管,有督战队的人试图阻拦他们的溃逃,可是,溃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根本拦不住,而且督战队的人也有人开始后撤,如此一来,这场战斗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许凯歌那边的人马,还有五千余人,而秦之豹这边的人马,在一番冲杀之后,也就堪堪维持在一千人左右,可是,现在的情况是,秦之豹带着一千人,在追杀这五千人,场面尴尬而又滑稽。

双方的主力在厮杀,在血战,而双方的侧翼,也在同一时间展开了厮杀和血战,石族人不管之前想着怎么尽可能的保存实力,想着如何减少伤亡,可是,战斗到了这个份儿上,已经容不得他们多想什么了。

五千余人的沙漠军,一分为二,分布在左右两翼,他们要面对的是八千敌军,沙漠军的战力确实彪悍,在军备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他们还能以少胜多,打的康德溃逃,打的许凯歌守城不出,现在,在歼灭了康德之后,他们也分到了一部分军备,再加上秦之豹给他们提供的军备,其战力更是上了不止一个台阶。

秦之豹这边的将士不惜命,沙漠军此刻也不在惜命,当一个人不惜命的时候,天王老子他都敢杀,更何况是一支军队了。

石狼是一名杰出的指挥家,他带领两千多人在左翼迎战敌军,石嘉赐带领剩下的两千余人在右翼迎战敌军,因为人数不占优势,石狼也好,石嘉赐也罢,都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像狼群捕猎一般,分散却不散乱的进攻。

之前,许凯歌一方的人在看沙漠军跟康德作战,跟秦之豹作战的时候,觉得沙漠军很厉害,战力很强,觉得很心惊,但是,要说多重视,还是不算多,他们更多的还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看待沙漠军,然而,当他们真正和沙漠军交手之后,发现沙漠军不但在攻城战上很有造诣,在野战方面更是天生的王者。

沙漠军在野战的时候,跟许一凡的战术很像,三三阵型,相互交叉进攻,一人为箭头,负责凿阵,两人护卫在其左右两侧,击杀左右两侧的敌人,一旦负责凿阵之人的体力出现下滑,他们会迅速调整阵型,换人凿阵。

这种三三阵型,看似很简单,初看效果不明显,可是,随着战斗的白热化,其效果就逐渐显现出来了,三人为一个小组,三十三人为一个中组,三百多人为一个大组,近三千人为一个超大组,他们不断的进攻,不断的汇合,不断的交叉,始终保持着这种阵型,哪怕有无数人倒下,可是,他们的阵型却始终散而不乱。

两千余人对战四千人,有的打,从一开始就是势均力敌的存在,更何况,在这种三三阵型的配合之下,沙漠军已经逐渐占据了上风。

这场战斗,在秦之豹主力出现突破的时候,沙漠军这边也出现了突破,当敌军主力开始溃逃之后,左右两翼的敌军,也出现的溃逃,而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人数多的一方在溃逃,而人数少的一方在追杀。

双方一追一逃,很快,敌军就靠近北宛城,汇合在一起,散乱的军心逐渐凝聚起来,而秦之豹也和沙漠军这边汇合到了一起了,双方隔着两里的距离,再一次展开了对峙。

许凯歌出动两万人,现在剩下不到五千人,而秦之豹这边,伤亡也很大,九千余人的队伍,现如今还剩下不到五千人,而其中伤亡最大的,还是秦之豹的四千人,差不多到了十不存一的地步。

按理说,眼下是歼灭这两万人的最好机会,可是,秦之豹却没有这么做,因为敌军之所以不在溃逃了,是因为许凯歌亲自带着一万人出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