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五百零七章 天下为棋盘

大炎不良人 第五百零七章 天下为棋盘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康城。

殷元魁自从带领西征军攻下康国,占领康城之后,前前后后和西域联军在这里打了数十场,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战役,而真正称得上战役的,也只有之前那场由申屠侯指挥的攻城战,其次就是眼下这场攻城战了。

其实,相对于攻城战而言,炎军最擅长打的还是守城战,这主要源于中原的特殊环境,中原地大物博,觊觎中原的人很多。

北蛮一直试图染指中原,入驻中原,不再做马背上的民族,也不用在逐水草而居;南夷也想入驻中原,尽管南夷的矿产很多,物资也很丰富,可是,那里交通不便,很多在中原看来很稀有的东西,在南夷不敢说遍地都是,却也不少见,他们也想和中原人一样,有自己的房屋和土地,从十万大山走出来。

西域就更不用说,西北的环境如何,凡是到过西北的人都知道,一道玉门关,关内和关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

除了这三个地方之外,在海外也有不少人企图染指中原,在所有人眼中,中原就是一块香饽饽,谁都想上去咬一口,而想要入驻中原,单纯的依靠言语、贸易是不够的,还需要武力,因此从有文字记载开始,或者说,从武朝建立之后,中原边关的战火从来没有停止过。

近万年以来,大大小小的王朝无数,你方唱罢我登场,入驻中原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在所有的王朝当中,人们最不愿意提起,刻意选择去遗忘的,却又绕不过的王朝,就是武朝。

武朝是第一个建立的王朝,也是版图疆域最为辽阔的一个王朝,武朝建立的时候,除了现如今炎朝所统辖的疆域之外,西域中部,北蛮的三分之二的土地,南夷三分之一的疆域,甚至是海外诸多岛屿,都曾经被武朝征服过,武朝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在这些已知的土地,当时大半部分都是属于武朝的。

这还只是世俗王朝,在武朝统治期间,修行体系还不像现在这么神秘,当时的武朝,高境界的武夫,高修为的修行者,随处可见,没有什么好稀奇的,那个时候,武夫体系还没有衰落的时候,别说世俗王朝了,就是这些修行体系,也要仰仗武朝的鼻息生存。

武朝统治期间,不管是文化、经济、科技、修行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各种大家、文臣武将、武夫、修行者,层出不穷,把一个处于荒蛮时期的人类,带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武朝被推翻之后,不够是后面哪个王朝,其国土疆域都没能达到武朝时期那么大,至于时代的发展,更是没有超越武朝,反而退步不少,近万年过去了,之后的这些王朝,其实都是在吃武朝的老本,由此可见,巅峰时期的武朝到底有多强悍。

当然了,在诸多王朝,在无数帝王当中,不是没有人想像武朝的皇帝那样,开疆拓土,完成大统一,超越武帝,比如当年的汉朝,比如当年的秦朝,还有现如今的炎朝,都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除了炎朝之外,其他的王朝当政的皇帝,在选择这么做的事情,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各种巨大的阻力,更是使得一个王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灭亡。

在这些王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可能是王朝长不过千年的诅咒,其实,如果熟悉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任何一个王朝由盛转衰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当政的皇帝,在休养生息很多年,经过一代代帝王不断累积起来的财富,对外开始发动战争导致的。

战争打的是人,更是银钱,按理说,一个统治中原数百年的王朝,其积累的财富达到了一个很恐怖的数字,而人口更是达到了一个很夸张的数字,在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的情况下,却依旧失败了,如果是一两个帝王失败了,那可能是意外,可是,除了武朝之外,还有极个别的统治时间极短的王朝之外,剩下的王朝,由盛转衰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一旦战争发起,无一例外,他们都失败了,不管前期打了多少胜仗,拿下了多少土地,最终都会遭遇到史无前例的阻拦,不是被拖垮,就是被打垮。

大炎王朝从建国以来,除了在初期的时候,打了很多年仗之外,之后就开始休养生息,在五百年前,大炎王朝的人口已经高达数千万之多,人人都安居乐业,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那个时候,炎朝开始准备对外作战,大规模的征兵,大规模的准备粮草。

当时,大炎王朝的军队高达一百五十万,这还是有编制的部队,而没有编制的,比如各个地方的守备军,预备队,更是很多,如果把这些兵力加起来,炎朝当时的军队拢共有近四百万的之多。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的差不多,准备征战的时候,京城却出了问题,皇帝暴毙,储君未立,出现了很出名的九子夺嫡事件,随着这件事的发生,当时好不容易整合起来的军队,一瞬间四分五裂,相互之间打生打死,造成了极大的内耗。

真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老皇帝辛辛苦苦准备多年的计划,随着这场内乱,付诸东流,近四百万的军队,等到新帝登基之后,也就剩下一半左右,而这近两百万的军队,又被各种削弱,最终剩下的也就一百多万而已,想要以此征战天下,肯定是不够。

在那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当中,炎朝的经济大规模的倒退,时代进步的步伐被生生扼杀,如果不是登基的新帝,是一个精明能干的皇帝的话,那五百年前的炎朝,就可能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被推翻的道路。

在这场内乱之后,炎朝的国力大损,却并没有出现灭国的征兆,而在这其中,儒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五百年过去了,无数皇帝励精图治,再次休养生息,不断的积累财富,到了二十多年前,炎朝的国力其实已经恢复到了五百年前的样子,然而,历史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同样是储君未立,同样是先帝暴毙,同样是皇子夺嫡,可是,这场内乱并没有五百年前那么惨烈,至少,军队没有乱,死的人没有那么多,经济没有倒退的太厉害。

在炎武帝登基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北伐,御驾亲征。

十六年前的那场针对北蛮的战役,打的可谓是势如破竹,差一点儿就把北蛮给打没了,然而,这个时候却出现了玄武叛乱,导致北伐的战役功亏一篑。

巧合吗?意外吗?

看似是巧合,看似是意外,可越是知道这些的人,越不会觉得它是巧合,也不觉得它是意外,仿佛在冥冥之中,有一支大手在操纵着一切,在阻拦着大统一的发生。

这些事情,任何典籍史记上都没有记载,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许一凡自然也不清楚这些,可是,殷元魁却知道。

许一凡一直很疑惑,就因为一场黑木崖大战,十余年都未曾动兵戈的炎朝,却突然开始对外作战,而且是同时跟三方作战,怎么看都是不理智的行为,他一度怀疑炎武帝是不是脑子有病。

炎武帝脑子当然没病,别人或许不清楚其中的原因,殷元魁却知道一些,炎武帝想要继承先帝的遗愿,也是历代皇帝的遗愿,那是征战天下,他要像武帝学习,想要成为万古一帝。

西征西域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只是,这个开端并不算好,第一次西征,秦嘉涆的二十万大军就在白莲佛国沉沙折戟了,给了炎武帝当头一棒,然而,这并没有改变炎武帝的初衷,他依旧选择继续西征。

此刻,站立在城头,看着西域联军正在疯狂进攻康城的殷元魁,眼神迷离,思维发散,他没来由的想起了一件事儿,一件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小事儿的事儿。

在秦嘉涆西征之前,殷元魁曾经收到了炎武帝送来的一份书信,在书信当中,炎武帝并没有提起西征的事情,而是问了一个但是殷元魁感到莫名其妙的问题。

“东海城可有什么变化?”

当时,东海城没有太大的变化,人们该干嘛依旧干嘛,行商的依旧在行商,登高望远的依旧登高望远,无病呻-吟的依旧还在无病呻-吟,一切都和过去没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那时候百货楼建立,四大香水,九大美酒开始东海城流行。

殷元魁在思索良久之后,回信一封,把东海城这边的情况说了一遍,百货楼的事情他也提到了,不过,只是匆匆带过而已。

这封信送去京城之后,就没有了下文,随后,秦嘉涆就接到了西征的命令,开始西征,然后,秦嘉涆战败身死,殷元魁被一道圣旨,召回京城,准备第二次西征。

殷元魁记得,在他入京的时候,炎武帝曾经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他,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东海城可有什么变化?”

殷元魁的答案依旧,不过,这一次,他着重的说了许一凡在东海城的事情,炎武帝听完之后,神情恍惚,没有言语什么,这让殷元魁心中开始有了某些猜测。

在见完炎武帝,殷元魁开始准备西征的时候,他慢慢的回过味来,炎武帝当时要问的,可能不是东海城有什么变化,他真正想问的是许一凡。

只不过,这只是殷元魁的猜测而已,等到他开始西征,连下六国,遭遇到西域方面的顽强抵抗之后,许一凡开始慢慢出现在他的视野当中。

去年冬天的那一批粮草被服,还有西征时候,无往不利的军备,都让殷元魁越来越重视这个少年,而今年年初的时候,殷元魁得知身处沦陷的海洲的许一凡,要来西征军的时候,殷元魁心中的某个猜测,终于被验证了。

殷元魁跟炎武帝接触的并不多,但是,殷元魁却很清楚炎武帝的性格,他不是那种甘愿守成的人,炎武帝是有野心的。

貌似说了一句废话,没有野心的人怎么能荣登大宝呢。

只是,炎武帝的野心不单单是成为皇帝,也不单单是守住祖宗留下来的江山,他的野心不在中原,而是在整个天下,这种野心的出现,源于先帝,但是,其萌芽并且茁壮成长,还是源于当年的那场游历,炎武帝在游历途中都经历了什么,知道的人并不多,可也正是那场游历,让炎武帝从一个没有太大野心的人,成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跟大多数有野心的人不同的是,炎武帝的野心都隐藏在他那颗温文尔雅的脸庞背后。

炎武帝在等一个人,等一个人的成长,这个人是谁,已经不言而喻了,至少,在殷元魁看来,他已经明白炎武帝在等谁了。

从许一凡要来西征军的那一刻,殷元魁就知道炎武帝等的人是谁了,他曾经的某个猜测,也因此被验证了,也正因为如此,在许一凡来到康城之后,许一凡在康城的所作所为,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某些时候,他还会站在许一凡这边。

为何?

真的因为许一凡是炎武帝钦点的参将?真的是因为他可能是许淳的儿子?真的是因为许一凡之前为西征军做的一切?

这些原因有,但并不是主要的因素,真正的原因在于,殷元魁知道,在许一凡来到西征军之后,他这个大帅虽然还是大帅,可是,西征军的指挥权却已经不在他手里了。

太医队的出现,看似是冲着解决瘟疫而来的,可是,随行的人当中,除了廉嘉庆和葛明德这两个摆在明面上的人物之外,炎武帝真正派来的人却是慕容濉。

在见到慕容濉的那一刻,殷元魁就明白了炎武帝的用意,不然,之后许一凡做的那些事情,作为一军统帅的他,岂能让许一凡如此儿戏。

许一凡在康城所作的一切,如果没有殷元魁在背后的默许,他能做成吗?或者说,他能做的那么好,那么完美吗?

当然不能!

之前,在接到许凯歌叛离的情报之后,殷元魁和李承政,达成了统一的看法,西征军谁都可以死,唯独许一凡不能死,如果没有炎武帝的授意,殷元魁和李承政敢让宁致远主动挑起西征军跟燕王军的战争吗?

抛开许一凡是被炎武帝看重的人不去说,单单许一凡个人的能力,在这段时间,已经充分的得到了展现,从一个武将的角度来说,许一凡确实是一个好苗子,只要他不夭折,假以时日,许一凡绝对能成长为跟他殷元魁等同的存在。

在康德战死之后,西域联军第一时间选择了攻城,相对于上一次的攻城,这一次的攻城更加的来势汹汹,大有一副不破康城誓不罢休的气势。

从昨天清晨开战,一直到现在,安德烈作为先锋大将,不断的指挥着大军冲锋,不惜代价的冲锋,其惨烈程度,远超申屠侯指挥的那一次。

原本被西征军整理,并且拓展的壕沟,一天时间下来,就被填平了一半,当然了,西域联军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原本,殷元魁觉得,这道壕沟至少等抵挡敌人一段时间,不说多,最起码三五天时间应该可以,可是,现在看来,明天这道壕沟就会对方填平。

壕沟一旦被填平,那接下来就是真的兵临城下了,这道临时建立起来的第二道城墙,又能抵挡对方多久呢?

真正让殷元魁忧心的,还不是眼前的守城战,而是北宛城那边的情况,西域联军选择攻城的时间恰到好处,让殷元魁根本无办法去救援许一凡和秦之豹,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

许一凡能否渡过这次危机,那就全看他自己了,殷元魁把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结果如此,就看许一凡自己了,如果他能渡过,那就说明炎武帝没有看错人,而殷元魁也会跟着做出某个决定了,如果许一凡渡不过去,那什么都不用谈了。

只要北宛城那边的事情传出了结果,许一凡一旦没有渡过,殷元魁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撤兵,至于撤兵之后去哪,是回到西洲城继续防守,还是跟燕王合作,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承政站在殷元魁的身边,看着殷元魁那凝重又担忧的脸色,他笑了笑说道:“吉人自有天相,他会没事儿的,我们已经尽力了。”

殷元魁闻言,转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承政,反问道:“我们真的尽力了吗?”

李承政默然。

殷元魁见状,不在看向李承政,而是看着对面的敌军大营,喃喃道:“乱世越来越乱了,陛下的这盘棋,下的越来越大了,你我皆是棋子,真不知道,这盘棋最终的胜负如何啊。”

李承政闻言,咧开嘴,笑道:“胜负如何,那也得等我们活下来,才能知晓啊,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希望到时候,你我都能亲眼看到。”

“但愿吧。”殷元魁似乎信心不大的回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