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四百八十五章 凉州刺史韩德厚

大炎不良人 第四百八十五章 凉州刺史韩德厚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凉州城。

李刚自从就藩,来到凉州之后,尽管异常的低调,不怎么跟朝中官员来往,可燕王府依旧门庭若市,每日都有人寻找各种借口,进入燕王府拜访。

然而,现如今的燕王府,不敢说门可罗雀,但是当初门庭若市的繁华场景,却不复存在了,理由也很简单,燕王突然起兵了,虽然还没有说造反,可观其架势,也距离造反差不多了。

西北三洲,外加一个庭洲,拢共四洲之地,其中属凉州最大,其次才是西洲,在这四洲之地当中,最繁华和富裕的还是凉州,其繁华程度丝毫不比中原的州郡差多少,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西洲刺史是封智鑫,沙洲刺史是蒙楠,这二人都是先帝时期的两榜进士,其才华无需多说,本应该留在京城任职的,却被丢到了这偏远的西北,一干就是几十年。

凉州刺史是韩德厚,其不是进士出身,以前只是炎武帝身边的一个奴才而已,在先帝驾崩之后,炎武帝继位,一跃成为天子,韩德厚这个跟随炎武帝多年的奴才,也一跃成为朝中官员,曾经在炎武帝御驾亲征的时候,伴随其左右。

在玄武叛乱之后,许淳被诛杀,其党羽诛杀的诛杀,流放的流放,而昔日凉州刺史,正是许淳曾经的部下之一,也在那场叛乱之后,被罢官流放,而韩德厚就是在那个时候,因为在北伐的时候,立下了不少功劳,再加上其本身文治武功都格外的出众,就被丢到了凉州担任刺史。

因为玄武叛乱的事情,影响很大,当时凉州的官场,被打的七零八落,人人自危,韩德厚来了之后,并没有继续追究此事,而是迅速的建立的自己的班底,只用了半年时间,就稳定了动荡不安的凉州,站稳了脚跟。

不得不说,韩德厚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做事却十分的老练,可谓是滴水不漏,不管是为人,还是做事儿,都十分的圆滑,毕竟是在天子身边长大的人,没有点儿过硬的本事,是不行的。

在韩德厚担任凉州刺史一年半,整个凉州被其捋顺之后,燕王李刚就选择了就藩,来到了凉州,过上了闲人的生活。

现如今,燕王居住的燕王府,就是韩德厚在来到凉州城之后,亲自监督建造的,其格局非常迎合了燕王的喜好,李刚在来到凉州,看到燕王府之后,甚是喜欢,由此可见,韩德厚此人的为人之道的高明所在了。

韩德厚虽然是凉州刺史,可是,每当凉州发生大事之后,韩德厚都会登门拜访燕王府,询问燕王的意见,尽管大多数时候,燕王并没有给出任何意见,但是,韩德厚每次都来。

如此作态,有人称赞韩德厚会做人,有的人则十分的鄙夷此人,认为他就是燕王的狗腿子,至于外人怎么说,韩德厚从来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

在凉州,刺史韩德厚和燕王李刚的关系好,那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不管是燕王,还是韩德厚,都只做自己本分之内的事情,本分之外的事情,从来不管,燕王只是当了一个赋闲在家的王爷,对于一洲的政事从不过问,而韩德厚也做着一个臣子该做的一切,不失礼仪,让人无可指摘。

然而,在燕王起兵,迅速的占领了庭洲之后,很多人都以为韩德厚会第一时间倒向燕王李刚,可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韩德厚并没有这么做,自从燕王起兵之后,韩德厚就再也没有登燕王府的大门,两个人从之前的如胶似漆,变成的老死不相往来。

据说,最先知道燕王起兵的人,就是韩德厚,也是他第一时间把燕王起兵的消息,通过密折传递到了京城,也送到了康城。

在这两份密折送出去之后,韩德厚就闭门不出,过上了闲人的生活,倒不是他故意消极怠工,而是因为在燕王起兵之前,他刺史的权利就直接被架空了,无事可做,自然只能赋闲在家了。

现如今,凉州的官员,有一半人选择倒向燕王,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作壁上观,还剩下一小部分人,选择站在了燕王的对立面。

一般遇到藩王造反,凡是那些站在其对立面的人,下场往往都很凄惨,不是被杀,就是被囚禁,然而,李刚却没有这么做,他只是架空了这些人,让这些人无事可做,只能赋闲在家,只要你不主动跳出来搞事情,李刚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如果你想离开凉州,那也可以,李刚不但不会阻拦,反而会赠送盘缠,可谓是仁至义尽。

然而,真正选择离开的人,却少之又少,不是他们不想走,而是走不了,凉州的大部分官员,基本都在这里任职很多年了,家都安在这里,一家老小都在这里,走又能走到哪?

再说了,现在兵荒马乱的,一个搞不好,就要死在半路上,与其这样,还不如选择留在凉州。

对待反对自己的人,李刚采取了怀柔的手段,而对于那些主动倒向他的人,李刚也是来者不拒,但是,却也没有给出什么承诺和好处,这让这些人心中多多少少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殷元魁不知道燕王想要做什么,朝廷也不知道燕王想要做什么,而凉州官场上的人,更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凉州之外的局势很紧张,凉州内的局势,却很平静,平静的让人感到诡异,平静的让人心慌。

-------------------------------------

凉州刺史府。

韩德厚赋闲在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却像五十多岁的人,头发依旧黝黑,可额头上的皱纹,却是常人的两倍之多。

出生于京城的他,来凉州之前,也是一个细皮嫩肉的白面书生,可是,在来到凉州之后,却很快变成了一个糙汉子,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谁让西北的风沙太过于酷烈了呢。

尽管贵为一洲刺史,是封疆大吏了,可是,韩德厚的府邸却很寻常,就是一般人间的二进出的院子,单从其住宅来看,也就是一个一般的富贵之家而已,算不得多好。

这倒不是韩德厚故意为之,而是因为他刚来此地的时候,就住在这里,这栋宅子,是炎武帝亲自出钱给其购买的,宅子虽然不大,可毕竟是御赐之物,岂能当寻常宅邸处置,而这一住就是十几年。

虽然饱受了十几年西北风沙的摧残,韩德厚的皮肤和当地人一样,变得无比的黝黑,可其长相却还保持的很好,韩德厚的长相一看就是读书人,凡是看到他的人,都会用四个字来形容他,温文尔雅,或者是文质彬彬。

韩德厚虽然没有功名在身,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韬武略更是不在话下,其才华不输给那些书香门第的人,只不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都是小道,用来陶冶情操还可以,却不能当成主业来做。

到了凉州之后,韩德厚极少作诗作赋,除了偶尔在下下棋,画画画之外,更多的还是看书,自从赋闲在家之后,韩德厚不但不觉得憋屈,反而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专心写字、画画、下棋、抚琴,有事没事的还养养花,溜溜鸟,小日子过的也很滋润,至少比他做刺史的时候,还要滋润很多。

今日。

韩德厚在用过早膳之后,先是看了看他养殖的花花草草,给笼子里的鸟喂喂食儿,就去了书房,开始提笔写字。

韩府的人并不多,除了韩德厚的正妻之外,还有三个小妾,另外就是一个小儿子,还有两个女儿,除此之外,就是府上的一些杂役仆人,人不算多,满打满算,也就三十余人而已。

韩德厚的四个妻妾,除了最小的小妾之外,长相都不算出众,不是钟鸣锦绣之家的大家闺秀,长相只能说一般,跟很多刺史的妻妾无法相比,其正妻姓李,曾经是炎武帝潜邸中的丫鬟,两个人出身差不多,年龄也差不多,算是自由恋爱,最后在炎武帝登基之前,就将李氏赏给了韩德厚。

韩德厚四个妻妾,正妻是炎武帝赏赐的,二房是北蛮俘虏,至于三房则是昔年他在路边买下的女婢,后来成为了其妾室,唯独四房长得最好,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要文采有文采,只可惜,是个青楼女子。

既然做了官,自然需要应酬,需要去往一些风花雪月之地,认识一些青楼女子,也实属正常。

四房姓什么不得而知,其在嫁入韩府之前,有一个艺名,思思,是凉州城这边春香园的头牌,跟韩德厚认识之后,就成为了韩德厚的外室,被其养在外面。

只是,韩德厚在给其赎身没多久,这件事就被炎武帝知道了,得知此事之后,炎武帝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斥责了一番韩德厚,然后就让韩德厚将其娶进门来,而炎武帝之所以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他夫人早就知道这件事,给炎武帝写了一封密信,哭诉这件事。

娶了一个青楼女子进门,在官场上不算什么大事儿,只要不是让其成为正妻,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不过,被皇帝亲自下旨让其娶妻的,韩德厚不是头一个,却也是炎武帝时期的第一个。

此时,书房内,韩德厚提笔写字,思思在一旁研磨,真可谓是素手研磨,红袖添香,典型的小资生活。

思思的年龄不大,看着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站在韩德厚身边,不像其小妾,反而像其女儿,不过,这种老少配在官场是寻常之事,算不得突兀。

看着写完一幅字的韩德厚,思思看了几眼,笑着说道:“老爷的字不如以前了啊。”

“啊?哈哈......”

面对小妾的点评,韩德厚不得没有恼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之后,韩德厚点点头,说道:“书法一道,荒废良久,现如今再捡起来,手生的很啊。”

“咯咯......”

思思闻言,连忙掩嘴一笑,虽然这是其下意识的动作,可是却给人一种无比妩媚的感觉,而韩德厚看到之后,则是会心一笑,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韩德厚也不例外,能将此等尤物收入囊中,韩德厚怎能不得意几分呢?

“老爷,你真打算就这么赋闲在家?”思思笑过之后,随口问道。

韩德厚闻言,微微眯了眯眼睛,也随口说道:“这样的日子挺好,天天可以陪着你们,难道你觉得不好吗?”

思思笑着摇摇头,说道:“好是好,只是......”

说到这,思思止住了话头,没有再说下去。

韩德厚闻言,转过头,看着思思,追问道:“只是什么?”

“老爷人在家中,心却不在,与其这样,还不如以前呢。”思思幽幽的说道。

韩德厚听完,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伸出手指着思思,笑骂道:“小机灵鬼。”

不过,笑完之后,韩德厚似随口而言道:“身为臣子,应当尽那臣子本分,现如今,需要我赋闲,自然该赋闲了。”

“呵呵......老爷真的如此想吗?”思思却反驳道。

韩德厚却笑着摇摇头,没有说什么。

他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需要他怎么做。

“咚咚咚。”

就在思思还想跟韩德厚说些什么的时候,敲门声响起。

“进来。”

随着声音落下,一个管家模样的男人走了进来,毕恭毕敬的说道:“启禀老爷,葛大人来了。”

“哦?”

韩德厚愣了一下,随口说道:“他来做什么?”

思思闻言,接话道:“应该还是为了那件事而来的。”

“可能吧。”

韩德厚敷衍一句,然后对管家说道:“请葛大人在正厅稍等片刻,我马上就来。”

“是。”

管家闻言,转身离开了,思思则拿起衣服,给韩德厚穿上,一边穿,一边随口问道:“关于那件事,老爷......”

然而,不等思思说完,韩德厚就说道:“我自有计较,无需多言。”

闻听此言,思思就不在说什么了,而韩德厚在穿戴整齐之后,就走出了书房。

看着韩德厚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刚才还满脸笑意的思思,神色逐渐平淡下来,她转过头,看了一眼书案,书案之上有一幅字,只有四个大字,厚德载物。

正厅之中,有一人正在品茶,看到韩德厚来了之后,连忙放下茶杯,站起身,笑着说道:“韩大人。”

“葛大人。”

双方简单的客套寒暄一番之后,就依次落座,各自端着手里的茶杯,开始品茗起来。

这位葛大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歹徒劫走的太医葛明德,现如今,他不但没有身陷囹圄,反而成为了燕王府的幕僚之一。

葛明德和韩德厚已经是老相识,在很早之前,两个人就认识,不过,那个时候,两个人的身份悬殊,葛明德已经是一名名声在外的御医,而韩德厚只是一个小小的奴才而已。

只是,多年过去之后,现如今的葛明德处于半隐退的状态,而韩德厚却成为了封疆大吏,真可谓是物是人非。

这已经不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了,在葛明德来到凉州城之后,就来拜访过韩德厚两次。

第一次来,两个人只是叙旧,并没有谈论什么正事,第二次来,虽然依旧是叙旧,不过,却谈论了一件事,想必这次来,也是为了那件事。

这件事也很简单,就是葛明德劝韩德厚转投燕王门下,给燕王担任幕僚,出谋划策一二,别人可能不知道韩德厚的谋略才能,葛明德却十分清楚。

只是,在葛明德第一次提出这件事的时候,韩德厚直接拒绝了,这并没有出乎葛明德的预料,毕竟,韩德厚是炎武帝的人,想让他转投燕王门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事情。

品茗片刻之后,韩德厚在看到葛明德放下茶杯,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就提前开口说道:“葛大人,你的来意,我很清楚,道不同不相为谋,此事葛大人不要再提。”

然而,葛明德却摇摇头,说道:“韩大人误会了,葛某今日前来,不是为了这件事而来的。”

“哦?那所为何事?”韩德厚愣了一下,下意识的问道。

“为一个人。”

“何人?”

“许一凡。”

“哦?葛大人提他作甚?”

“呵呵......”

葛明德看着韩德厚,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才说道:“燕王不想此子去往京城,葛某也不想看到此子入京,想必韩大人也不想他入京吧?”

“哦?我为何不想?”韩德厚闻言,微微挑了挑眉头,一脸不解的问道。

“韩大人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此子一旦入京,当年的事情,肯定会被重新翻出来,那件事,韩大人可是参与者之一啊,到了那个时候,韩大人...呵呵...”

葛明德没有继续说下去了,只是端着茶杯,假装喝茶,眼角余光却看着韩德厚,然而,韩德厚却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愣了愣,随即,笑着说道:“若真如此,那也无妨,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呵呵......”

葛明德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讥笑,还是干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