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四百五十二章 疑云重重

大炎不良人 第四百五十二章 疑云重重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一凡苏醒的消息,殷元魁很快就知道了,其第一时间来到了许一凡所在的军账。

“感觉如何?”殷元魁看着穿戴整齐的许一凡,开口问道。

看着眼前的许一凡,殷元魁的内心是无比震惊,眼前的这个少年,哪像一个前不久身负重伤,命悬一线的样子啊,其简直是比正常人还要正常,脸色红润,精神抖擞,丝毫没有重伤初愈的样子。

“感觉还不错,有劳大帅劳心了。”许一凡抱拳恭声道。

殷元魁摆摆手,笑道:“贤侄为我大炎立下莫大功劳,这些都是我应做之事。”

一句贤侄,瞬间把两个人的关系拉近了不少,这让许一凡心中微微有些诧异。

像殷元魁这种身居高位的人,不管其是否愿意,在跟下面的人打交道的时候,都会自带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这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长期身居高位形成的。

文官称之为养气,武将称之为大将之风,说白了,其实就是故意和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其实,距离产生的不单单是美,还有威严。

在整个西征军当中,除了汤芮这个老将之外,剩下的人,基本都算是殷元魁子侄辈分的人,称呼一声贤侄也丝毫不为过,不过,不管是房子墨,还是秦之豹等人,在西征军的时候,都没有被殷元魁这么称呼过,常言道,军中无父子,更何况是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呢。

殷元魁的这一声贤侄,让许一凡瞬间想到了很多东西。

许一凡带着近五万人的炮灰营,抵御住了西域联军最凶猛的三天进攻,本身就很了不起,被人尊重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绝对不是殷元魁如此和颜悦色跟许一凡说话的主要原因。

在军中,会打仗,能打仗,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不说那些将军了,就是随便拉出一个校尉出来,也能打仗,真正让殷元魁这样做的,应该还是许一凡那古怪的修行者的身份。

不过,殷元魁从进入军账,就跟许一凡聊着一些有的没的的事情,绝口不提许一凡修行者的事情,而许一凡也没有主动去提,毕竟,这件事本身就透着古怪。

殷元魁在进入军账,看到许一凡的那一刻,就下意识的去感知许一凡的修为,但是,让他大惊失色的是,无论他怎么感应,都没能在许一凡体内察觉到一丝一毫的真气,许一凡还是那个许一凡,依旧是一个普通人,这让殷元魁很疑惑,如果不是那天晚上,亲眼见到过许一凡的身体情况,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

殷元魁没问,许一凡也没主动说起,两个人就保持着默契。

两个人在闲聊一会儿之后,殷元魁主动说起了康城的情况。

“贤侄,你的那份策论,我看到了,写的甚好,处处都落在实处,不愧是陛下钦点的参将。”殷元魁说道。

许一凡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就想到了什么,笑着摇摇头,说道:“大帅缪赞了,以大帅和诸位将军的才智,恐怕早就定论,末将所言只是班门弄斧,让大帅见笑了。”

“呵呵......你啊......”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殷元魁眼神有些古怪的看着许一凡,笑了笑,摇摇头,伸出手点了点许一凡,没有多说什么。

此刻的许一凡,跟他当初解决瘟疫之后的样子一模一样,无比的谦虚,无比的低调,如果说,之前谦虚低调,是不想跟童真等将领起冲突,闹矛盾的话,那勉强说的过去,可是,现在许一凡在打了这么大一个大胜仗,还如此的低调和谦虚,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军中首重军功,其他方面的事情做的再好,在实打实的军功面前,都得往后稍一稍。

谦虚、低调、聪慧伶俐、会做人也会做事儿,心中有韬略,且处处都落在实处,丝毫没有纸上谈兵的趋势,这样的年轻人,是很招人喜欢的,一般这样的年轻人,往往都是出自书香门第,或者将门之后。

不是说,看不起那些寒门子弟,或者普通人家的孩子,而是因为有些东西,不是依靠外力,多读几本书,多见几个人,就能拥有的。

为何很多家族,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其底蕴愈发的深厚?

就是因为他们站的位置很高,看到的东西比一般人多很多,接触的人也比一般人多很多,其眼界比一般人宽,学识也比一般人丰富,毕竟,书本上的东西,只是教人做事,而经验和阅历是教人做人的,做人做事儿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成名的人物,学识和阅历都是缺一不可的。

长辈看待晚辈,除了观其学识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看其心性如何,一个人心性不好,就算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依旧不被人喜,而许一凡在这两者上面,都做的很好。

“你的策略很好,不过,战场之事,瞬息万变,此一时彼一时,我们根据你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改动,我说一下,你看看是否合适。”

殷元魁跟许一凡说话的架势,就是家中长辈在跟晚辈讨论某件事一样,要有多和蔼就有多和蔼。

“大帅请。”

殷元魁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把之前他们商议的结果,还有做出的决定,详细的跟许一凡说了一遍,许一凡听完之后,时而皱眉,时而舒展眉头。

殷元魁在说完之后,看着许一凡,笑着问道:“贤侄,这么做,可有不妥之处?”

闻听此言,许一凡连忙摇头,笑着说道:“大帅不愧是大帅,所思所想无比周全,并无不妥之处。”

这算是拍了一记马屁,而且拍的无比的赤-裸裸,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殷元魁就当没听过,但是,许一凡这么一说,殷元魁却哈哈大笑起来,显然,对于许一凡这记马屁还是很受用的。

许一凡这么说,其实,也不全是拍马屁,许一凡之前留下的策略是兵分两路,看似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他毕竟来西北时间不长,尽管汇集了不少有关西北的情报,但是,人力有时穷,有些东西,他还是给忽略了,比如北宛国这件事。

燕王李刚到底为何有起兵造反的举动,缘由许一凡不清楚,但是,他明白,燕王选择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的,至于他为何起兵,原因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防止他真的造反,或者转投敌国。

按照许一凡之前得到的情报,燕王起兵是肯定的,许一凡以为,燕王会趁着西域联军攻打康城的时候,直接出兵拿下西北三洲,直接陈兵于玉门关。

做好的结果,是玉门关在得知西北三洲被燕王占领之后,第一时间增兵,能够守住玉门关,让中原百姓免收战争之祸;

最坏的结果,自然是燕王兵峰势不可挡,以极快的速度拿下西北三洲之后,直接拿下了玉门关,等其拿下玉门关之后,不管是进,还是退,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然而,听殷元魁说,燕王虽然起兵了,可是,他并没有按照许一凡所想的那样,第一时间拿下西北三洲,然后攻打玉门关,他仅仅只占据了庭洲而已。

燕王这么做,看似是造反了,可是,严格来说,他这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造反,如果燕王真的要造反的话,不管其是否攻打玉门关,只要他占据了西北三洲,那殷元魁这十几万的西征军,就彻底的沦为了孤军,还有那数十万的徭役,也会沦为孤魂野鬼。

要知道,现如今的大炎王朝,可是没有多余的力量平叛的,能够制衡燕王的十五万大军,也只有殷元魁的西征军,燕王只要占据西北三洲,就完全切断了西征军的退路,这个时候,西征军既要面对西域联军的进攻,还要防止燕王在背后搞偷袭,一着不慎,西征军就会全军覆没。

这是许一凡当初最担心的事情,也是他为何要让西洲刺史封智鑫一定要康城的原因了,运送囚犯来康城,这只是幌子,囚犯是不少,可是,根本犯不着让一洲刺史亲自押解吧。

许一凡让封智鑫前来,就是准备在打退西域联军之后,让封智鑫带着部分西征军,回到西洲,组建和掌控西洲和沙洲的地方军,提前做准备,防止西征军的后路被断,只是,他的动作还是晚了一步,燕王起兵的时间比他预料的还早。

之前,许一凡觉得,如果他是燕王的话,要起兵的话,肯定是在康城失守之后,他再起兵,让西征军在丢失了康城这个重要的军事要塞之后,没有太多可供选择防守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西征军只有三个选择,要么,跟西域联军继续死磕,正面硬刚,只是,其结果肯定不会太理想;要么,在康城丢失之后,直接朝西洲城后撤,趁着西域联军没有追击过来之前,跟燕王的军队打一仗,重新夺回西洲城,至于结果,应该在五五开;最后一个选择,自然是并入燕王的大军当中,不过,一旦西征军选择并入燕王的军队,那西征军就没有主导权了。

然而,燕王起兵的时间,选择的很奇怪,康城还未失守,他就起兵了,这是许一凡最想不通的地方。

“大帅,燕王起兵的时间有问题。”许一凡紧蹙着眉头说道。

殷元魁点点头,说道:“确实有问题,之前,我一度以为燕王起兵,应该是跟西域有勾结,但是,现在看来,应该不是。”

“哦?大帅何出此言?”许一凡一脸诧异的看着殷元魁。

“我派许凯歌去攻打北宛国,就是预防西域联军在不能拿下康城,转而绕道去往北宛国,从北宛国进入西北三洲。”

“这个决策很好啊。”许一凡说道。

殷元魁却摇摇头,说道:“但是,问题是,在许凯歌去攻打北宛国的时候,康德也带着大军去攻打北宛国,双方在三天前,已经在北宛国展开了厮杀。”

“难道燕王真的和西域有勾结?”许一凡紧蹙着眉头说道。

殷元魁再次摇摇头,说道:“起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康德在跟许凯歌作战的时候,曾经派遣了数名使者,去往凉州,想要面见燕王,但是,这些人都有去无回,康德派去的数名使者,才踏入凉州地界,就被斩杀了,其头颅就悬挂在边境之上。”

“嗯?”

闻听此言,许一凡紧蹙的眉头愈发的紧蹙起来。

从这件事上来看,燕王应该没有投奔西域的打算,至少,目前没有,而从康德派遣使者去见燕王来看,燕王应该跟西域没有多少联系。

虽然,如此一来,对西征军来说是好事儿,可是,却让人对燕王的起兵更加了疑惑了。

“那我们可曾派人去见燕王?”许一凡问道。

殷元魁看着许一凡,苦笑道:“有,在许凯歌还没有抵达北宛国的时候,我就派人去了。”

“结果如此?”

“呵呵......”

殷元魁没有说话,只是苦笑连连,不断的摇头,显然,结果不算好。

沉默了片刻,许一凡又问道:“北宛国那边的战况如何?”

“不太理想,敌军的首领是康德,康德是西域的名将,在领兵作战方面,很厉害,许凯歌还是稍逊一筹的,不过,许凯歌抵达北宛国的时间比康德早一天,并没有花费多大代价,就拿下了北宛国,有城池作为依托,虽无法进攻,但是,防守没有问题。”

“守得住吗?”

殷元魁想了想,犹豫着说道:“应该可以,许凯歌带了三万人过去,得知康德去攻打北宛国之后,我又临时增派了两万人,五万人再加上在北宛国就地征兵,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殷元魁这么说,许一凡却丝毫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表情无比的凝重。

如果是一般的将领去攻打北宛国,许凯歌应对起来肯定没问题,可是,是康德这个老将亲自带队,那许凯歌能否守住北宛国,就很难说了。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西域联军在战术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对于北宛国能否守住,许一凡也好,殷元魁也罢,都没有多大把握,不过,暂时也只能寄希望于许凯歌能够守住了。

“百姓的迁徙进行的怎么样了?”许一凡在沉默一会儿之后问道。

“目前,已经有十万人进入西洲了。”

“那还有多少百姓?”

听到许一凡这么问,殷元魁有些无奈的摇摇头,说道:“康城在内的多个城池,百姓不算多,但是也不少,总计有近百万之多,之前,在西征的时候,有部分百姓跟着西域联军去往了西域,剩下还有一部分,流亡其他地方了,现如今,还有差不多三十万百姓左右。”

“得抓紧时间啊,西域联军下一次的攻城,应该很快就要开始了。”许一凡忧心忡忡的说道。

殷元魁点点头,这一点儿他自然清楚,可是,迁徙百姓本身就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这七天的时间里,能够迁徙走十万百姓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如果不是童真以极度血腥和残忍的方式进行迁徙的话,别说十万了,就是一万人都够呛。

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殷元魁突然说道:“哦,对了,你之前派出去的三千人,已经回来了。”

“哦?什么时候回来的?”

“就在西域联军撤兵的第二天。”

“东西都带回来了吗?”许一凡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连忙问道。

“带回来了,而且带了不少,只是......”

说到这,殷元魁一脸狐疑的看着许一凡,问道:“只是,那东西真的有用吗?”

“哈哈.......”

许一凡闻言,顿时笑了起来,看着殷元魁说道:“何止是有用啊,是非常有用,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再坚守康城三个月都不是问题。”

“哦?当真如此有用?”殷元魁愈发的诧异起来。

“千真万确,末将可用性命担保。”许一凡无比笃定的说道。

殷元魁没有说话,而是眯着眼睛,看着许一凡,似乎在确定许一凡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不过,他在看了许一凡一会儿之后,还是点点头,说道:“若真能再坚守三个月,那后方百姓的迁徙,就有充裕的时间了。”

许一凡点点头,又摇摇头,脸上兴奋的表情,渐渐敛去,他看着殷元魁,说道:“我现在担心的不是西北的战况,而是其他地方的战况。”

“哦?说说看。”殷元魁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

“西域联军固然来势汹汹,但是,我们毕竟是在他们的地盘上作战,就算战败了,也无妨,退守西洲城即可,可是,北方的北蛮,还有南方的南唐,一旦他们战败了,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殷元魁点点头,说道:“还有东方的福州。”

“福州?”

许一凡一愣,一脸疑惑的看着殷元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