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四百零五章 趋利避害

大炎不良人 第四百零五章 趋利避害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次擂鼓聚将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像接种牛痘这种事,只要上面下一道命令,就可以轻易的完成了,然而,许一凡却没有这么做。

没有意义吗?

不,非常的有意义,相当的有意义,而这个意义,对于西征军,对于殷元魁,甚至对于大炎王朝,都是具有很大意义的,至少,在军心和士气上,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种牛痘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今天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二十多万人,想要一天接种完,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整个康城都在忙着这件事,而许一凡却再次消失了。

从校武场离开之后,许一凡既没有去元帅府,也没有去感染部,而是回到了那间他一共没有住过几次的参将府邸。

府邸不小,据说是康国之前,某位一品大员的府邸,府邸的格局,自然跟中原的府邸无法相提并论,不过,从很多地方的设计来看,还是能够看到中原建筑的影子,只是,西域本地的特色更加的浓郁一些。

府邸很大,也很空旷,原本府邸内值钱的东西,早已经被搬空了,只剩下一个偌大的宅子而已,对于住所的优劣,许一凡并不在乎,他很累,真的很累,连续二十多天的忙碌,不敢说日夜不休,但是,也差不多了。

说实话,如果没有前世的记忆,如果他不是曾经在麻省理工就读过的话,如果没有前世那些前辈的经验的话,别说二十来天就控制瘟疫了,就是给他十倍的时间,二百天都白搭。

成就是有的,而且很大,不过,这种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在外人感到震惊和佩服的时候,许一凡却没有感到有什么可以兴奋的地方。

回到府邸之后,许一凡只想好好的睡一觉,而他这么想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许一凡提前离开点将台之后,殷元魁等人是很兴奋的,因为许一凡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都想着找许一凡谈谈经验,说一说详细的经过,然而,当他们准备去找许一凡的时候,却被告知,许一凡睡了。

这让一众将领顿时心里不爽了,有人觉得许一凡这是恃攻而骄,太不给众人面子了,尤其是他们被拦下的时候,是死灰营人和死囚的时候,心中的那份不满更加的剧烈起来。

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谁都不想接手,谁都害怕承担罪责,可是,眼下问题解决了,危机解除了,就有人开始动歪脑筋了,想发设法的想要分一部分功劳。

这种事,说起来很新奇,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新奇的,没好处的事情,谁都不想碰,可是,一旦有了好处,是个人都想扑上去分一杯羹。

除了这些将领之外,还有一群人也想分一杯羹,他们是谁呢?

说来也很可笑,正是朝廷派来的御医们!

当瘟疫发生之后,殷元魁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上奏给了朝廷,而朝廷也第一时间组建人马,奔赴康城,西征军是眼巴巴的盼着朝廷来人,而朝廷也是催促着他们前往康城,可是,这群御医们,却不想来,也不愿意来。

至于为何会如此,答案也很简单。

这又不是第一次爆发瘟疫了,历朝历代,一旦出现天灾人祸之后,瘟疫必然会发生,而瘟疫一旦产生,想要控制,就十分的困难,除了死人还是死人。

在过去,控制瘟疫最好的办法,就是屠杀,把这些感染者赶到一起,圈禁起来,能治好,那自然最好,如果治不好,就直接屠杀,牺牲一小部分的利益,换取一大部分人的利益,至于朝廷方面,他们可不管你们是怎么控制问题的,他们只看结果,至于死人,死了多少人,那都不重要,不过是奏折上的一个数字而已。

控制的好,加官进爵,飞黄腾达,一旦失控,那自然是人头落地,抄家灭族的下场,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每次瘟-疫-爆-发,都会死很多人,当地的官员要死,负责控制瘟疫的官员要死,朝中负责指挥这些事的官员要死,当然,死的最多的,还是那些普通的百姓。

对于这次要来康城,没有人是愿意来的,一来是瘟疫控制起来很困难,见效很慢,甚至可以说是收效甚微,二来,康城正在打仗,打仗是要死人的,一旦战争彻底的爆发开来,敌军可不管你是地方官员,还是长安官员,被逮到了,那就一个下场,死!

出长安的时候,他们走的很快,毕竟,朝廷的人盯着,可是,越到西北,走的越慢,就一个字,拖!

至于他们在拖什么?

两个结果,要么,瘟疫被西征军自己解决了,那就不用他们去了,要么,瘟疫失控,他们也不用去了,总而言之,就是能不去,最好不去,实在没办法了,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都是老狐狸了,他们想拖,有人却不想他们拖,比如炎武帝,比如不良人,在赶往康城的路上,杀了几个老油条之后,这群人算是被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上了。

只是,他们刚刚过了沙洲,才进入西洲的时候,就得知西域联军大举进攻康城,于是,这群人直接停滞不前了,废话了,都打起来了,他们再过去,那就是过去送死,正所谓,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啊,他们可不想死。

就在这群御医,以为他们不用去的时候,却再次接到圣旨,不得不继续赶路,而随着他们距离康城越来越近,新的消息也越来越多,得知西域联军除了开始三天,在猛烈进攻之外,就没有再继续进攻了,这让一群御医们,稍稍的放心不少。

可是,当他们又得知,瘟疫已经被西征军控制之后,甚至还解决了,这群人再也坐不住了,不用别人催,他们自己就马不停蹄的朝康城奔来。

有人如此着急,是为了来一探究竟的,看看瘟疫是否真的解决了;有人是想知道何人解决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学习一下,总结一下经验;而有的人,则是完完全全奔着去争夺功劳的。

瘟疫如果没有解决,那罪责肯定不在他们,可是,一旦瘟疫解决了,那功劳必须得有他们一份,总而言之,有过你担着,而有功,必须得有他们一份。

可笑吗?

是很可笑,然而,这就是事实。

起初,他们还不相信,有人能解决瘟疫,尤其是这些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大老粗,居然能够解决他们都感到头大的瘟疫,说出去都觉得可笑,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控制、解决,无非就是杀人嘛,反正现在两国又打起来了,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到底是战死的,还是病死的,还不是统兵的将领说了算。

可是,等到了康城之后,他们却发现,自己猜错了,也想错了,瘟疫确实得到了控制和解决,这让他们在感到震惊的同时,更加的好奇起来。

这群从长安来的御医,人数不少,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上百人,为首的是太医院一名久负盛名的太医,姓葛,叫葛明德,人称葛老,葛太医,官职不高,正五品,年龄却不小,已经六十三岁。

千万别小看这些太医院的御医,凡是从长安出来的官员,不管官职多低,外放之后,官职都要高出一品到两品,而太医的职位,最高的也才正四品,可是,他们却可以跟正一品的官员称兄道弟,哪怕是皇室成员,在遇到那些久负盛名的太医,都要恭恭敬敬,礼让三分的。

御医说直白一点儿,就是给皇帝一家看病的,皇家无小事儿,更何况是这种关乎性命的事情呢。

太医院职位不多,总领太医院的是正四品院使,负责太医院的管理、御药、下属的升迁、招募,查核皇帝及其后宫嫔妃,还有王公贵族的医疗档案。

其次,就是左右院判,右院判正五品,专门掌管太医院的升迁、招募、考核还有培养;左院判,从五品,专门掌管医学典籍的整理、编撰,御药的审核和用度,还有皇族病史的撰写和建档。

然后,就是御医了,官职不高,正六品,专门负责给皇帝,及其后宫嫔妃、子女,还有王公贵族瞧病的,把脉、诊治、开方、调养等工作。

之后,正七品的医士,陪同御医出诊,旁观学习、辅助,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负责抓药和煎药。

最后,正七品的吏目,文书属官,算是科研单位的,研究、辨别药材的。

别看太医院的太医,官职不高,俸禄却很高,其俸禄不比一般的三品大员差,而这儿还是普通的俸禄,只是小头而已,真正的大头在于各种赏赐,毕竟,给皇族瞧病,治好了,随随便便的一个赏赐,就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当然了,如果治不好,那下场也很惨,不是被杖毙,就是被砍头。

太医是一个既让人羡慕,又让人恐惧的职业,时常都是行走在钢丝绳上,搞不好就一命呜呼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哪怕是这种胆战心惊的职业,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然而,想要进入太医院,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首先,医术要好,而且是非常过硬才行!

其次,家世清白,不单单自己要清白,祖上三代,都要清白,这里说的三代,加起来就是四代人,而这里的四代人可不是指太爷、爷爷、父亲,还有旁系的来了,比如叔叔伯伯,大爷二爷之类的,想要进入太医院,这些人都必须是清清白白的才可以。

然后,忠诚,也是政治要过关,毕竟,除了皇宫内的太监宫女、内卫之外,能够近距离接触皇族的,也只有太医了,如果不够忠诚的话,那皇族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放大的。

最后,那就是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事儿,有没有眼力价了。

如果只是做到了前面三点,那只能说,你是一个不错的太医,可是,要是你不会做人做事的话,那你会死的很快的,比如病症如何说合适,如何诊治妥当,如何解释合理,这些都需要慎之又慎,一个不慎,那就死翘翘了。

太医院的太医,真正能活到一定年纪的,少之又少,而能够经历两代君王的,更是少之又少,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可是,很多太医在一代君王走到末期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他们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尤其是那些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怪病而死亡的帝王,他们死后,凡是知道内情的太医,往往都会被处死。

在皇权时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了。

葛明德是目前太医院,硕果仅存的几位经历过两代君王的太医,他不是院判,官职、俸禄、权利却等同与院判,而葛明德的履历也很有意思。

葛明德是医学世家,爷爷是太医,父亲是太医,到了他这一代,自然也是太医,不过,葛明德最初在成为太医的时候,并不是在太医院,而是在军队当中当军医,他去过镇北军,也去过镇西军,前前后后,兜兜转转了将近二十年,才回到太医院,得到了重用。

十六年前,炎武帝御驾亲征的时候,跟随着炎武帝身边的太医很多,而其中就有这位葛明德,葛太医,而这也是为何,已经六十多岁的葛明德,会被炎武帝派到西征军来的原因之一了。

能够从军医回到太医院,并且经历了两代君王,而且都得到重用,足可见葛明德的医术之高,能力之强,当然,还有为官之道的水平之高了。

-------------------------------------

葛明德抵达康城之后,殷元魁一众将领自然是热情的接待了。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是从京城来的,常在中枢行走,权利不算大,可是,知道的事情不少,而且影响力也很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军队的药物方面,能不能拿到,拿到多少,质量如何,效果如何,也要看这群人的脸色,不热情不行啊。

尽管是在战时,可是,该有的场面还是要有的,宴席自然不可或缺。

葛明德一行人是在二十四号下午,抵达康城的,当天晚上,就在大元帅府,举办了一场接风宴,凡是有资格来参加的将领都来了。

本来,葛明德在来到康城之后,第一时间就想要去看看军队的情况,不过,却被殷元魁拦下了。

对于葛明德一行人的行程,殷元魁他们是清楚的,毕竟,这次葛明德他们来的人不少,携带的东西也不少,想不知道都难。

之前,殷元魁可是眼巴巴的等着葛明德他们赶紧来,可是,这群人赶路就像绣花一般,让人着实着急,却又无法说什么,而前段时间,西域联军攻城,葛明德他们在西洲城盘桓数日,殷元魁自然也是知道的,当时,他就大骂这群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现在,西域联军不攻城了,瘟疫也解决了,这群人却跑来了,其目的何在,自然不言而喻了,对于葛明德上来就提出要去看伤兵营的情况,自然是一推二五六了。

不管西征军的将领再怎么看许一凡不顺眼,最起码,许一凡敢做事儿,也能做事儿,最关键的是,他做成事儿了,抛开别的不说,就许一凡拯救了西征军这么多将士的性命,他们都要感谢许一凡,至于功劳的事情,那就是自家人说自家事儿了,关起来门来,自己商量,而葛明德他们这个时候跑来,那就是来抢东西的,对于这些直来直去的将领来说,怎么可能看得惯?

当然了,葛明德到不怎么在意功劳,他好奇的是谁控制并且解决了瘟疫,对方用了什么手段,又用了哪些药石,这才是他关心的问题。

到了他这个年纪,官职已经到头了,没有任何上升的空间,功劳再大也没用,越是靠近皇权,他越是清楚,功劳多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尤其是对于太医来说。

可是,他不在乎功劳,有人在乎啊,这群跟着他一起来的太医们,大部分都是太医院的学生,他们需要镀金,需要资本啊。

在太医院,想要晋升,想要出人头地,那是很困难的,而现在有这个好一个机会,他们岂能不在意,不上心,而葛明德自然知道这群人在想什么,按理说,他应该站在西征军这边,最起码,也应该站在中立的位置,可是,他能吗?他可以吗?

显然不能,他是太医,而这群人也是太医,他不可能帮着外人,明知道这群人着急忙慌的赶过来是干什么的,他还是没有阻拦,至于这群人能不能分一杯羹,分多大,那就看这群人自己的本事了。

当然了,到了最后,他肯定会帮着说话的。

不过,这些都是台面下的东西,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不至于直接说出来,可是,也因为他们的到来,使得原本逐渐明朗的局势,再次变得复杂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