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灵隐观

大炎不良人 第三百五十五章 灵隐观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灵洲很大,灵洲城自然而然也很大,单单灵洲的人口,就高达二十多万人,这个人数,如果放在现在的城市,那简直是不值一提,但是,在这个人口不破亿的年代,一个城市居然有二十多万的人居住生活,是极为罕见的,在整个大炎王朝,能做到这一点儿的,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而已。

相对于中原腹地的富饶和奢靡,灵洲的人就朴素了多了,甚至可以用寒酸来形容,这里的人,大多数穿的都是深色的衣服,其中又以灰色为主,大多数人还喜欢头戴纶巾,这倒不是他们模仿文人,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防沙尘,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防止头发被弄脏了。

在中原腹地,每天洗澡,那是必然的事情,而洗头这件事,对于那些富人而言,自然是每天都要洗了,而多余一般的老百姓而言,虽然做不到天天洗,最起码三五天都要洗一次,但是,在灵洲以西这些城池当中,洗澡也好,洗头也罢,都是一件很奢侈,也很麻烦的事情。

为什么说洗漱这件事,在灵洲以西会让人感觉奢靡呢?

究其愿意,还是这边的地形地貌的缘故,这里的海拔比较高,缺水严重,这边的水井往往极深,在灵洲以东的地区,谁家没有一两口井的,可是,在这里,每一口水井的出现,都是非常珍贵的,也是非常不易的。

灵洲这边还算好的,等过了玉门关之后,这种缺水的情况,就更加的显著起来,水源往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东西,人可以三天不吃饭,却不可能做到三天不喝水。

因为水源稀缺,水井挖掘不易,导致在西部,很多人对洗漱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看重,很多人,可能十天半个月不洗澡,有些人更是连续好几个月不洗漱的,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有些人可能一年就洗一两次澡,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每个人头上带着纶巾,虽然看起来不美观,可是,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老人和少年从龙门客栈出来之后,走在大街上,成为了芸芸众生的一员,两个人走的不快,二人并肩而行。

“大师兄,你刚才为什么要跟那个人说话啊?”少年开口问道。

“小师弟觉得呢?”老人反问道。

这一老一少,年龄悬殊厉害的两个人,看起来像是爷孙,可是,他们实际的关系确实师兄弟,老人的身份如何暂且不去说,单单就说少年的身份,能够成为老人的小师弟,那他的辈分,不管放在那个门派当中,肯定都很高。

“因为他长得比我帅?”

少年想了想,给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老人并没有取笑少年,而是摇摇头,轻声说道:“因为他和我们不一样。”

少年闻言,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说道:“确实跟我们不一样,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我们是修行者,本质上就不一样。”

然而,老人却摇摇头,说道:“不是因为这个。”

“哦?那是为何?”少年好奇的问道。

老人转过头,看着少年,语重心长的喊道:“小师弟。”

“嗯?”

“很多事情,是需要你自己去想,去悟的。”

“哦,我知道了!”

少年一副受教的表情,而老人则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两个人在沉默了一阵之后,少年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大师兄。”

“嗯?”

“那个少年到底有什么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啊?”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他就是那个一!”老人缓缓地给出了答案。

“哦。”

少年有些似懂非懂的挠挠头,这句话,他自然是懂的,也明白意思,只是,他还是没有想到这句话,跟那个少年有什么关系。

两个人又是一阵的沉默。

-------------------------------------

灵洲城虽然不是中原腹地,但是,这里却异常的热闹,在灵洲,不但有儒家的黄土书院,还有佛门的灵宝寺,还有道教的灵隐观,除此之外,在灵洲还有其他体系的建筑,总而言之,凡是在其他地方有的东西,这里基本都有。

不管是儒家的黄土书院,还是佛门的灵宝寺,亦或者是道教的灵隐观,其存在的时间都很长,比大炎王朝的国祚还要长久,现如今,中原是在儒家的治理下,所以自然而然的,在灵洲,黄土书院就要热闹和繁华的多,而佛门的灵宝寺和道教的灵隐观,就显得有些凋零起来。

灵宝寺还好一点儿,这里毕竟是西方,靠近西域,虽然跟真正的西域,还相隔很长的距离,但是,灵宝寺的香火还算不错。

在灵洲这边,官府是不禁止寺庙存在的,百姓们烧香拜佛,他们也从不阻拦,但是,官府却禁止佛门在这里传教。

人嘛,活了一辈子,终究还是需要信点儿什么,有人信佛,有人信道,有人信鬼神,总而言之,这些人都是普通的百姓,而他们之所以去相信这些东西,无非就是寻找一个精神的寄托罢了。

至于说他们是如何虔诚的信徒,那倒是高看他们了,信,是一回事儿,当需要他们为了所信的东西,不顾一切还是很难的,虽然也有人会这么做,但是,这种人还是极少极少的,这一点儿,他们是跟西域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相对于儒家的黄土书院和佛门的灵宝寺,道教的灵隐观就显得无比的冷清,不管是从其道观的建筑面积,还是从去往道观的人数和身份来看,灵隐观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道观而已。

其实,不止是灵洲城如此,在中原的很多地方,其实,都有道观的存在,而这些道观,要么是隐于市井巷弄之间,要么就是建立在深山老林当中,它们的存在,好像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而已。

自从道教最后一次扶持王朝覆灭之后,他们就极少出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道观当中,还是有一些道士存在的,大多数都是一些生活过不下去,又无牵无挂的人,选择修道,至于他们的成就如何,那就不好说了,总而言之,道观成为了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唯一而且是无奈的选择了。

灵隐观的道观并不在灵洲城内,而是在郊区的一座荒山上,说是荒山,其实也并非真的是一座荒山,除了在大山之巅建立了一座道观之外,在山下还居住和生活着不少居民,而在山腰处,更是有无数被不知道多少道观的道人,一点一点儿开辟出来的田地。

道观建立的偏僻,香火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前去烧香的人很少,而对此,道观的历代道人,都不怎么在乎,道观的真人,除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会下山给附近的村民免费看病,顺便卜卦之外,也极少下山。

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说,灵隐观怎么样,不好说,也不清楚,但是,对于道观附近的居民来说,灵隐观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因为他们可以在这里免费看病。

道观的道士法术、修为怎么样,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是,那些道士看病救人,算命卜卦的本事,确实不一般,不敢说包治百病,但是,一般的头疼脑热打摆子,只要找到道观的人,都可以治愈,至于说算命卜卦这件事,大家都是邻居,虽然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但是,彼此的那点儿事,也都是知根知底的,既然如此,那又谈不上算的准不准一说了。

每个地方,都要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而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信仰,在道观附近的居民眼中,灵隐观算不上什么道观,更像是一个不错的邻居。

每当附近百姓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找到道观,他们都会帮忙,哪怕像一些婚丧嫁娶的红白之事,他们也会帮忙,当然了,道观对他们不错,他们自然也投桃报李,在这个世道里,还是善良的人多一些。

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附近的百姓都会一起上山,给道观里的真人们,送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值什么钱,都是自家产的,送出去一些也不打紧,而且道观的真人们也不多,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十来人而已。

灵隐观的真人们和附近的居民们,以一种十分和谐的方式生存着,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少年和老人,顺着人群来到了这里,站在山脚下,看着眼前这座不算高,却也不算矮的大山,老人是一脸的怀念,而少年则露出苦兮兮的表情,他现在看着这座大山,就不想动了。

一来,爬山是个体力活儿,虽然他还很年轻,可是,他真的不想爬山;二来,他才吃完饭,就要爬山,那刚才的饭岂不是白吃了,更何况,他还没有怎么吃饱。

“大师兄。”

“嗯?”

“我们要上山吗?”

“是啊。”

“我们能不上去吗?”

“你觉得呢?”

面对老人的反问,少年苦着一张脸,开始了最后的挣扎。

“大师兄,要不你上去,我在山下等你?”

“小师弟啊。”

“大师兄,你说。”

“儒家圣人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还说......”

“那个...大师兄啊,我们还是赶紧赶路吧,你看,天都快黑了,这山这么高,等爬上去的时候,都天黑了,再不出发,就赶不上晚饭了。”

说完这句话,刚才还一副不情不愿的少年,拔腿就跑。

倒不是少年突然想通了,变得勤奋起来了,而是因为他害怕大师兄的唠叨啊,这个大师兄哪里都好,就是爱絮叨,而且一旦开始絮叨起来,就没完没了,跟那些大光头,小光头念经是一样一样的,让人听着直打瞌睡,烦不胜烦。

看着已经像只猴子一般,开始爬山的小师弟,老人又抬起头,看了看烈日当空的太阳,低下头笑着摇摇头,没有再继续絮叨,而是也开始迈动脚步开始爬山了。

老人走的并不快,但是,每一步都走的无比的稳当,起初,少年仗着自己年轻,已经跟老人拉开很大一段距离,老人在其身后,只能遥遥的看到少年的背影而已,然而,等到了半山腰的时候,老人已经追上少年了。

老人因为走的不快,虽然在爬山,却并没有什么疲惫的神色,甚至都没有出汗,反观少年,此刻正像一只死狗一般,躲在一颗小树下面,吐着舌头,大口大口的喘气,其白皙的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大师兄。”看到老人上来之后,少年有气无力的喊道。

“嗯?”

“你怎么不累啊?”

“因为不累,所以不累啊。”

“那歇会儿?”

老人笑了笑,并没有说话,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少年答案,他并没有休息,而是继续爬山。

山不高,道路也不难走,这里的道路,都是一阶一阶的台阶,台阶很干净,称不上一尘不染,却也没有落下太多的灰尘,显然是有人专门打扫过的,而台阶都是被人凿出来的,单单就这条通往山巅的台阶,没有数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

灵隐观当年是如何在这里建立的,已经无从得知了,而这条台阶是怎么来的,也无从考证,但是,走在这条已经风化严重的台阶上,还是可以感受到一股历史的气息的。

看到大师兄并没有休息的打算,少年也不好继续赖在树下偷懒了,他只好垂头丧气的拄着一根由小树枝弄成的行山杖,继续攀登。

不知道过了多久,可能是半个时辰,也可能是一个时辰,更可能时间更久,总之,就在少年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终于爬到了山巅,看到了灵隐观的道观。

道观真的不大,却充满了历史的气息,道观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破损,有着很明显的修缮痕迹,而此刻,在道观门口,老人正跟一个更老的老人站在一起。

那是一个身穿藏青色,洗的有些发白道袍,须发皆白,还留着长及到胸胡子的老道士,老道士的胡子就像他搭在手腕上的浮尘一般的白。

老道士正是灵隐观的观主,道号灵隐,附近的居民对老道士的称呼有很多,灵隐真人,灵隐道长,老道士等等,不一而足,不管是什么称谓,老道士还是老道士。

可能是人老了之后,都会变得慈眉善目,而在少年的眼中,老道士真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真人。

少年站在最后两节台阶上,抬起头,看了看大师兄,又看了看灵隐真人,正是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没有伤害啊。

以前,少年觉得,大师兄这样须发皆白的人,哪怕是穿着粗布麻衣,浑身打满了补丁,看起来也是一位仙风道骨的真人,至于其他人怎么看,不屑也好,不以为然也罢,在少年看来,那是他们不懂。

可是,现在当看到灵隐真人之后,少年觉得,还是眼前这个老人更像道士,至于他大师兄,怎么看都像是街头摆摊算命的江湖骗子。

“小师叔来了,灵隐见过小师叔!”

老道士在笑眯眯的看了一会儿少年之后,就冲着少年打了一个稽首,这把少年给吓了一大跳,而更多的还是尴尬和不知所措,他连忙躲在一边,嘴里喊道:“道长不必如此,受不起,受不起。”

老道士也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听到少年这么说之后,他就直起身,笑着说道:“小师叔和大师伯舟车劳顿,肯定是累坏了,也饿了,观内准备了斋饭,走吧。”

原本还无精打采的少年,听到有斋饭吃,顿时精神一震,连忙说道:“那还不赶紧的。”

随着少年这句话的落下,大师兄转过头,斜了少年一眼,而少年摸了摸鼻子,讪讪一笑,摸了摸鼻子。

老道士对此也不介意,对老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转身带着二人走进了道观。

-------------------------------------

灵洲城内!

有两女一男三个年轻人,走在大街上,而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

走在前面的三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许一凡、梦倾城还有古沫汐,而跟在他们身后的,正是许一凡的贴身护卫谷歌和俞蝶!

在那对奇怪的老人和少年离开龙门客栈之后,许一凡和古沫汐之间并没有打起来,可能是古沫汐知道许一凡确实有事,暂时不可能去往南唐,也可能是老人的话起到了作用,更可能是古沫汐觉得如果她用强的话,也不一定能带走许一凡,不管是哪种原因,最终还是古沫汐选择了妥协。

她答应许一凡,暂时不为难许一凡,她可以等,但是,得有个期限,而这个期限,就是一年时间,在这一年时间里,许一凡去哪,她就去哪。

对此,许一凡也没有拒绝,他不但不感到头疼,反而很开心,古沫汐是什么实力,许一凡不清楚,不过,她既然是圣女,境界肯定不低,有这样一个修行者在身边,许一凡觉得此次去康城,底气就更足了。

在商量好这件事之后,许一凡就在梦倾城的要求下,陪着她一起开始闲逛灵洲城,而古沫汐也很好奇,跟着一起来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