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三百二十五章 朝廷反应

大炎不良人 第三百二十五章 朝廷反应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日月斋来人之后,许一凡就没有再去过度关注徐诗芷的事情了。

从芊予最后说的那句话来看,徐诗芷应该没有生命危险,不然,不良人不可能没有丝毫反应的,既然徐诗芷暂时是安全的,那许一凡就不用太过于去操心了。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想必海洲和徐诗芷她们的事情,早已经传回长安城了,接下来,朝廷会怎么应对,那就不是许一凡操心的事情了。

从芊予来的第二天,许一凡就开始再次出门,开始活跃在众人的视线当中。

百货楼虽然因为海洲之变,生意不太好,但是,百货楼依旧是百货楼,百货楼的东西,还是很受人们喜欢的,随着工坊的扩大,工人越来越多,墨刀营学生的陆续出师,很多工坊都被他们接管下来了。

言午堂的学生,年龄普遍都不大,除了之前许一凡亲自在东海城筛选的学生之外,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言午堂从海州各地,甚至是周围的大洲,陆陆续续,以各种方式,吸纳了不少学生,现在出师的都是言午堂第一批学生,而第二批学生,也即将出师了,许一凡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是许一凡希望看到的。

也正是因为学生众多,所以在工坊产品的升级换代上,他们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尝试着自己去做一些东西,对于这种情况,许一凡是很高兴的,为此,他还特意给神机营的学生们,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专门让他们用来试验的。

香水和白酒,因为许一凡亲自参与做了很多,但是,做的并不全面,而神机营的学生们人,有些人进入工坊之后,就开始在原来的香水上面开始改造和升级,到目前为止,香水的种类已经增加了十几种,每一种都不一样,而白酒更是如此。

当许一凡在沉寂了近两个月之后,再次出现在众人视野当中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之前还格外关注他的人,也因为齐若兮等人的离开,还有海洲之变的发生,转移到了其他的地方上。

对于海洲现在的局势,除了那些超大势力之外,没有多少人看的清楚,很多人都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至于他们想做什么,许一凡不用问也才猜得到。

东海城很多人都是商人,而商人逐利,他们眼中除了利益之外,很少有其他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当海洲换了主人之后,他们就要考虑家族的发展了,到底是跟方士站在一起,还是站在朝廷这边,亦或者是骑在墙头,望风而动,这都需要他们自己去斟酌,去思考。

至于许一凡,放在之前,他们肯定是很关注的,但是,现在还有更大的事情,这关乎家族传承的问题,他们自然要更加重视一些。

没有人关注自己,许一凡反而乐得清闲,他每天除了练剑之外,就是去百货楼或者各个工坊转转,偶尔也会去四季楼的施工现场看看,看起来,许一凡就像是一个闲人一般。

时间就像流水,一刻不歇的超前奔去,转眼之间,就到了三月份。

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可是,今年却不同,这个冬天格外的漫长,从十月份进入冬天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将近半年时间,冬天还没有退去的意思,这让很多人叫苦不迭。

不过,饶是如此,到了耕种的时候,不管外面多冷,还是有人冒着风寒,开始进行耕种,而一些商队,也开始了新一年的贸易。

时间到了三月中旬,许一凡每天的生活都十分的规律,或者是,无比的枯燥。

卯时起床,打一套军体拳,然后练剑两个时辰,洗漱一番吃早饭,午时出门,要么去百货楼,要么去工坊,要么去四季楼,亦或者带着刘冬瓜和盖剑他们,在东海城四处闲逛,亦或者是去茶楼喝茶,或者是去勾栏听曲。

就这样,一直到了申时,天色逐渐暗淡下来之后,他才会回家,又练剑一个时辰,吃晚饭,吃完饭之后,在练剑一个时辰,等到其练剑完毕之后,已经是亥时左右了。

这个时候,其他人都去休息了,许一凡却去了书房,一个人待在书房内,一直到丑时左右,他才会从书房出来,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对于许一凡这些习惯,周围人早已经习惯了。

三月十五号这天,许一凡这边收到了一份密信,密信上的内容主要都是关于长安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海洲沦陷的消息,其实,在一月下旬的时候,长安城那边就受到了消息,这个消息传递回去之后,引起了朝野震动,很多官员都纷纷上奏,请求炎武帝派兵把海洲夺回来。

对于官员们的这种反应,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海洲作为大炎王朝的一部分,虽然它不是最富裕的一个大洲,但是,确实商人最多,银钱汇集做多的一个地方之一,其中有不少官员,都在海洲有产业,帮助他们赚取了不少的钱财,现如今,海洲沦陷,他们的钱袋子没了,自然着急起来了。

另外,上次西征兵败,朝廷当中已经开始有一些流言开始传播了,其中说的最多的,还是历代王朝都迈不过一千年这个魔咒的事情,有些人开始散播乱世到来的消息,这让有些心智不坚定的官员,开始动摇起来。

镇西军败了,对于大炎王朝已经是很大的损失了,而这个时候,镇海军又叛变了,这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使得乱世到来的谣言,更加的真实起来。

其次,则是很多年都没有出现的方士,突然横空出世,一出世就拿下了海州,这让很多人都感到惶恐起来,说到底,方士终究是修行者,虽然单个的修行者,他们并不畏惧,可是,作为一个超级大势力的出世,他们还是很担心的。

最后,就是徐诗芷和李嗣源出事儿的事情,更是让这些朝廷官员开始变得不安起来。

在海洲沦陷,方士出世,镇海军叛变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很多官员都纷纷上奏,要求立即捉拿镇海大将军殷元魁,暂停西征的事情,另选良将带兵东去,收复海洲,剿灭叛军。

只是,这些奏折递上去之后,却被炎武帝留中了,至于镇海大将军殷元魁,依旧在距离京城八十里的军营当中训练士卒,为西征做准备。

在海洲的消息传递回来之后,炎武帝也只是把殷元魁叫回京城,单独召见殷元魁,进行了一番谈话,谈话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因为当时在御书房当中,只有炎武帝和殷元魁两个人,没有旁人在场,自然不可能知道二人的谈话内容。

殷元魁在从御书房出来之后,就直接离开长安城,回到了军营当中,继续训练士卒,炎武帝并没有追究他镇海军叛变的责任,也没有惩罚他的意思,这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心中自然十分的不满。

之后,在朝会上,就有大臣站出来质问炎武帝,为何不处置殷元魁,而炎武帝只是随口说道:“朕相信殷大将军,西征势在必行,此次西征,大帅之位非他莫属!”

听到炎武帝这么说,很多大臣心中还是很不满的,但是,一些明眼人则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炎武帝从登基一来,大炎王朝一共五位大将军,现如今,只剩下三位了,镇国大将军许淳叛变被诛,镇西大将军在西征的路上被杀,而现在大炎王朝正在三线作战,镇北大将军要对付北蛮,镇南大将军要对付南夷,而再次西征是势在必行的举措,这一次西征,无论是兵力,还是资源上,肯定都要比上一次西征更加的充足。

初步预算,这一次西征,炎武帝决定动用三十万大军西征,而想要统领这么大的一支军队,没有一个大将军是不可能,如此一来,殷元魁的带兵出征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海洲的沦陷,还有镇海军的叛变,真相到底是什么,还需要调查,如果在这个时候,就直接出兵攻打海洲,固然可以把海洲拿下,但是,西征的计划,肯定会搁浅,而且作为曾经仅次于许淳的军队,在平叛之后,肯定会损失惨重,不管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对于大炎王朝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眼下,方士出世,他们只是占据了海州,并没有在海洲征兵,做备战的准备,也没有做其他的事情,贸然攻打,终究还是不太好。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只是这个原因上不得台面而已,镇海军为何叛变,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作为镇海军大将军的殷元魁,肯定是有责任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殷元魁是没有谋逆之心的,既然如此,殷元魁想要证明自己,那他就必须要做些什么,而西征就是做好的选择。

也正是因为殷元魁现在是戴罪之身,他想要重新获得信任,在西征的时候,就必须打胜仗,而且是大胜仗才行,西域国家那么多,不灭掉几个,怎么都说不过去,炎武帝这个时候,选择不处罚殷元魁,反而重用他,这何尝不是一种计谋呢?

相对于海洲的沦陷,西征才是大事情,海洲随时都能收复,但是,西域的事情却不能拖了。

结合这些原因,那些真正心窍玲珑的官员,很快就明白了炎武帝想要做什么了,所以他们并没有站出来反对,反而十分支持炎武帝的决定。

随着海洲沦陷的消息一起传递回来的,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许淳之子还活着,而且就在东海城的消息也一并传递回来,如果是在以前,这件事绝对是顶天的大事儿,但是,在海洲沦陷和方士出世这两件事发生之后,曾经的一个叛将的儿子还活着,就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了。

大不了,在收复海洲的时候,将其一并拿下,当场处死,或者带回京城,公开审判处斩,也是可以的接受的。

而在海洲沦陷之后,另外一件事也被人们一直关注着,那就是年前去往东海城的齐若兮、徐诗芷还有李嗣源的下落。

不过,这件事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在齐若兮她们离开东海城之后,相关的情报就被传递回来了,对于齐若兮她们能够离开海洲,很多人还是很开心,当然,也有人不开心,而他们之所以不开心,自然是因为徐诗芷和李嗣源一旦回到京城之后,徐肱和李刚就会联姻,这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只是,这种不开心,没多久就被新的消息给打散了,徐诗芷和李嗣源失踪,齐若兮遇刺,一下子就引起了朝野上下所有人的关注,炎武帝对此事也格外的关注,他不关注也不行啊,一个是他麾下肱骨之臣的女儿,一个是他堂弟,他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才可以,尤其是在听到齐若兮也遇刺之后,他更是直接出动的御林军,前往徐洲接人。

这次出动的人,不单单有御林军和内卫,还有不良人和徐府、李府的人,对于齐若兮,炎武帝的命令是,无论如何,一定要齐若兮平安回到京城,而对于已经失踪的徐诗芷和李嗣源,炎武帝的命令则是,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找到他们。

随着这道圣旨的下达,整个长安城的局势,就变得云波诡异起来。

徐肱在得知女儿徐诗芷失踪之后,直接病倒了,连续多日,卧床不起,无法上朝,而炎武帝也是多次下旨给予赏赐,更是每天都要询问徐肱的病情。

同一时间,李刚的奏折也出现在了炎武帝的书案上,奏折当中,燕王言辞恳切,求炎武帝务必要找到他的儿子,同时,也要严惩凶手,对于李刚的奏折,炎武帝自然给予了回应,承诺一定会找到李嗣源的,同时,也给燕王给予了很多赏赐,以此来安慰燕王,同时也彰显他这个皇帝的恩情。

在徐诗芷等人出事儿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很多官员都在私底下猜测,到底是谁做的。

有人觉得是海州那群叛军做的,也有人说,是徐肱不想跟李刚联姻,使出的苦肉计,也有人说,可能是朝中的某位大臣做的,更有人说,可能是江湖势力所为,总之,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他们既是在猜测,同时也在怀疑身边的人,因为在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要么跟李刚是政敌,要么跟徐肱是政敌,他们是最不想看到徐肱跟李刚联姻的,也有可能是他们做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大臣之间的关系,变得诡异起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也都要自己的小算盘,想着能不能凭借此事,做一些文章,真可谓是表面笑嘻嘻,心中MMP。

许一凡在看到这些情报的时候,还是沉默了很久。

朝廷的反应并没有出乎预料,不管是对殷元魁的重用,还是对徐肱和李刚的赏赐,以及后面对徐诗芷他们失踪的关注程度,都没有出乎许一凡的预料,只有一件事,让许一凡感到有些奇怪。

炎武帝的态度!

不管是对海洲沦陷,还是对方士出世这件事,炎武帝的态度都很冷淡,下面大臣纷纷上书,他却丝毫都不着急,而是任由下面的大臣相互争论,他就高坐在龙椅上看着,这正常吗?

非常的不正常,一个大洲,说沦陷都沦陷了,事先一点儿消息都不知道,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炎武帝居然没有太大的反应,这种的情况,只有两个可能性。

要么,炎武帝很早就知道海洲要沦陷,方士要出世,要么,就是他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应付这件事。

对于这两种可能性,哪个更大一些,暂且不好说,如果是前者,那么,炎武帝既然早就知道了,那他为何不提前做些举措呢?反而任由事态发展,任由海洲沦陷?如果是后者,就眼下大炎王朝的实力而言,炎武帝的信心到底来源于什么地方呢?

从炎武帝对这一系列事情的处理结果来看,他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许一凡。

在数月之前,许一凡随着不良人,去往兴安城,救出了徐诗芷和齐若兮,这件事很快被上报到京城,而京城那边也有了相对于的回应,洪公公前来宣旨,赏赐了一批人,警告了一批人,杀了一批人,唯独漏掉了许一凡。

在两个多月之前,许一凡帮崔东海搞出了炼铁工厂,京城那边也有赏赐下来,依旧没有许一凡,他又被人遗忘了。

而这一次,许一凡的身份暴露出来了,可是,炎武帝的一系列旨意当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许一凡,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被掩盖过去了,这正常吗?

相当的不正常,一次遗漏,说的过去,两次也勉强说得通,可是,这都是第三次了,许一凡还是被遗忘了,这就不正常了,这其中肯定有问题,只是,许一凡思索了很久,也没有想出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