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二百六十六章 二三件小事儿

大炎不良人 第二百六十六章 二三件小事儿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海城现在形势一片大好,虽然在大半年前,东海城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比如黑木崖大战,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不打仗,不发生大规模的战役,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的。

这大半年来,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然还是百货楼了,当然,议论最多的还是许一凡,对于这个堪称妖孽,运气又好到爆炸的少年,人们除了羡慕嫉妒,也没有太多别的想法。

当然,这只是针对大部分而言。

其实,百货楼的出现,给东海城的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不管是天香四露也好,还是九大美酒也罢,亦或者是那些日用品也好,都让人在赶到惊奇的同时,也感到了实惠,尤其是那些普通人家而言。

普通人的生活,其实很枯燥,也很单调,更多的还是平淡,他们每日关心最多的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琐碎,百货楼的出现,虽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随着百货楼的出现,其实,很多人都因其受惠,比如百货楼重建、工坊扩张,还有东兴工厂和炼铁厂的建造,在这个没有机械的时代,想要在短期时间内,做好这些事情,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而这让很多人都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一天下来,报酬却不少,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儿。

虽然,很多人买不起百货楼的内衣、香水、白酒和奢侈品,但是,不妨碍他们在闲暇之余去百货楼转转,哪怕什么都不买,也没有什么。

许一凡虽然一直是一个甩手掌柜的架势,很少具体参与到百货楼的事务当中,但是,自从他回到东海城,对百货楼进行了一次清理之后,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年龄不大的少年,其实并没有那么好说话。

在百货楼再次开业的时候,许一凡没有太多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一视同仁,对待所有人都要笑脸相迎,虽然不能真正的做到一视同仁,至少,对于那些普通人进入店铺内,也不会出现冷言冷语,或者恶语相向的情况。

当然了,在最初的时候,不是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然而,在出现之后,被许一凡知道了,这些人全部都赶出了百货楼,这让很多伙计都心中一凛,知道许一凡很重视这件事。

对于这件小事儿,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在意,但是,有心人在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了,每天进出百货楼的人很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是来闲逛、看热闹的,而对于这些人,百货楼的伙计从来不赶人。

时间久了,来的人越来越多了,而随着来的人多了,难免会在百货楼消费,利润虽然不高,可是,百货楼的人气却一直很高。

除了这件小事儿之外,百货楼还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所谓的小麻烦,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些地痞流氓组成的小帮派,看到百货楼如今生意红火,就想要过来敲一笔钱,其实,这样的情况,无论在哪个城池都有,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辛勤做事儿的,好逸恶劳的人也大有人在。

起初的时候,秋歌会多多少少的给他们一些银两,算是打个招呼,本以为这种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然而,对于人心,有的时候真的不能高看。

在第一次拿到钱之后,这些帮派的人也感到很诧异,毕竟,百货楼是有背景的,可是,现在百货楼这么好说话,他们就动了别的心思了。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于是,他们隔三差五就去百货楼要钱,而且是一次比一次要的多,可是,三次之后,百货楼就不给钱了,这让他们就十分的不满了,于是,就开始在百货楼门口闹事儿,想要把百货楼搞臭。

面对这群人的无赖嘴脸,百货楼这边的应对也十分的合理,其实,百货楼也没有做什么,就是让护卫把这群闹事儿的人,当场给打了一顿而已。

钱没有要到不说,还挨了打,这就让他们更加了不满了,于是,第二天就纠结了一大群人,前来百货楼闹事儿,而迎接他们的,则是百货楼的迎头痛击。

把这群人打了不说,还把这群人交给了闻讯赶来的官府中人,而他们在进入府衙之后,没多久,就被送到了抚仙山挖矿去了,当时,府尹是这样说的:“既然你们这么有力气,那就去矿场挖矿好了。”

这件事很小,影响也不大,闹事儿的人东海城的人基本都认识,知道他们是什么德行的人,在看到他们被丢到抚仙山挖矿之后,有不少人拍手称快,这些人平日里,吃拿卡要,偷鸡摸狗,仗势欺人,让很多人敢怒不敢言,而现在好了,去招惹百货楼,踢到铁板上了,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也真是罪有应得。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很多人更是大呼过瘾,纷纷赞扬刺史大人的英明神武。

其实,这也是一件小事儿。

在这群流氓无赖被丢到抚仙山之后,刺史崔东海突然下令,开始清理东海城的各种明里暗里的帮派,这让东海城一时之间,又变得鸡飞狗跳起来。

对于一个偌大的城池来说,类似于这种地痞流氓,游手好闲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他们大的事情不敢做,但是,一些小事情却做的无比的熟练,比如盗窃,比如强买强卖,比如吃拿卡要,敲诈商人,当然了,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每次出手,都恰好是在对方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其实每天都在发生,而大多数人都抱着和气生财,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破财消灾的态度,选择用金钱去解决这些小麻烦,正所谓,民不举官不究,既然无人报案,官府的人自然不会去管,除非是有人真的被搞得受不了,找到官府,而官府也会管,但是,管的速度如何,力度又如何,那就是一言难尽了。

这一次,崔东海的一道令下,大半个东海城内的大小帮派、混混们,几乎给一网打尽了,让原本不太安定的东海城,顿时变得无比的和谐起来。

难道,崔东海这是爱民如子,打算为民出头?

其实,并不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所谓的民主,那根本是不可能的,阶级阶层是非常明确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哪怕是这些读书人,也不会觉得一个乞丐,一个农民的孩子,能跟一个富家子弟相比,而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只要他们能吃饱饭,有地种、有房住,家里不会死人,那这生活就是很好的了。

如果偶尔出现问题,告到官府,而恰好公堂之上的官老爷,又帮了他们,那对于他们而言,这个官老爷就是一个青天大老爷,至于这个官员是不是真的是个清官、好官,其实,他们不清楚,也不需要清楚,只要他帮了自己,那他就是好官,而这也就足够了。

一个朝廷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常常说的是,朝中有奸臣当道,或者有宦官干政,亦或者是有女子误国,几乎很少有人会直接去指责高坐龙椅的皇帝的。

历史上,在很多朝代末期,出现的农民起义,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想造反,而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而一个朝代的没落,往往都伴随着天灾、人祸、战争,至于平日里的贪腐和各种苛捐杂税,其实,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所谓的好皇帝,好官,其实,在治理一方百姓的时候,并不是对待每一个人都很好,他们只要保证少部分人的利益,然后在给大部分人一小部分利益,就已经足够了。

无论朝代如何的更替,不管金銮殿上的那把龙椅谁来坐,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其实都是无所谓的,他们日子还是一样的,无非是好一点儿和坏一点儿的区别。

崔东海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因为东海城已经在发生一些变化,他需要一个安静和安稳的环境,二来,因为炼铁厂的建造,导致旷工不够,虽然也招募了一些人,但是,人还是不够,而对于这些小帮派,小混混,每一任官员都是知道的,平日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急需用人,而朝廷又在打仗,处于一个非常时期,那就必须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了。

人人都知道海洲很富有,是朝廷每年纳税的大洲,其实,大炎王朝真正的纳税大洲是通州、扬州、苏州和巴州,这些大洲都是历朝历代的富饶之地,自然也是纳税大洲,而海洲之所以也成为了纳税,还是因为这些年来,海洲发展中的太好的缘故。

镇海大将军殷元魁,他主要镇守的地方,其实不是海洲,而是扬州和苏州。

如果在五个大将军当中,谁的辖区最富有,肯定不是镇国大将军,而是镇海大将军,镇海军平日很少挪动地方,当年,炎武帝御驾亲征,抽调了很多地方的大军,唯独没有抽调镇海军,为何?

因为打仗打的就是银钱,而镇海军主要负责的就是整个军队的后勤,这一次,如果不是镇北大将军的殉国,皇帝也不会把镇海大将军调往西方的。

眼看着,又要打仗了,自然各种军需都需要开始准备,其实,在炎武帝决定打之前,各种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征兵只是众多举措当中的一个而已,像征集粮草,加大铁矿的开采,这些才是重中之重,而做这些事,是需要人的,很多人,崔东海为官几十年,自然知道这点儿,所以他开始行动起来。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起初,崔东海是打算直接下令,让人服劳役的,而所谓的劳役,就是纯干活儿,不给的钱的那种,但是,在许一凡的建议下,崔东海改变了策略,选择让囚犯和各个城池的混混却做这些苦力,反正这些人留着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还不如让他们物尽其用。

当然了,这些事情都是小事情而已,而真正的大事情,其实并不在东海城内,而是在海通岛附近的东兴工厂。

年中的时候,炎武帝下旨西征,而西征失败,这一次,又有西征,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的西征肯定要做足准备的,不过,眼下已经是十一月份了,再有一个月就该过年了。

秋季已经进入尾声,冬天就要来临,这个时候西征,显然是不明智的。

海洲这边还好,虽然靠近北方,但是,还没有感受到冬季的寒冷,只感到了秋季的萧瑟而已,但是,在西方,此时已经寒冷的季节了,想要在这个时候举兵,显然不可能。

按照许一凡的估计,这次西征的时间,可能在明年的二三月份左右。

征集粮草,训练大军的事情,自然用不到许一凡去操心,他现在的任务,就是锻造军需。

如果只是像往常一般,锻造军需,自然很容易,然而,自从许一凡把钢筋弄出来之后,殷元魁就给看中了,这一次,他人去了长安,却也给许一凡留下了一个难题。

十万套军需,说起来不多,但是做起来很难,而看似十分充裕的时间,有三四个月的时间给许一凡,但时间还是太赶了。

再说了,高精度的炼铁,也才刚刚开始,而炼钢技术,也才刚刚起步而已,想要在短时间内突破技术的堡垒,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尽管,许一凡知道很多知识和技术,可是,真正做事儿的是下面的人,他自己自然不可能亲力亲为。

想要按照时间约定,达到殷元魁的要求,其实没有那么容易。

本来,按照许一凡的计划,在做完炼铁厂的事情之后,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无名岛那八百乞活军的训练,虽然有学生许一安在,他很放心,可是,很多东西他还是必须自己盯着,方能做到尽善尽美,其次,就是安寿岛的事情。

安寿岛才是许一凡的大本营,那里现在发展成什么样子了,都做到了哪一步,虽然许一凡心中有数,可是,他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迟早也会出现问题的。

至于东海城内的事情,比如百货楼,比如各个工坊,比如新开的酒楼四季楼,这些东西,其实许一凡都不是特别的上心,它们只要能赚钱就好,至于其他的小问题,许一凡相信,秋歌她们可以处理好的。

在从兴安城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濮石,对方告诉他,乱世将起,让许一凡抓紧时间准备,既是提醒,也是忠告,而许一凡在回到东海城之后,也加快了自己的行动,开始急速的推进自己的计划。

很多人觉得,许一凡在离开东海城之后,再次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变了很多,让人感到疑惑,不明所以,其实,只有许一凡和他的学生们知道,一场大的灾难即将要来了。

按照许一凡的计划,他原本是打算,以东海城为起点,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先把商业发展起来,积累到一定的底蕴之后,在开始其他的计划,比如培养自己的军队,比如去往长安,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而,时间不等人,许一凡只好开始做多手准备了。

许一凡之所以接下殷元魁的要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西征军的兵败,虽然,对于大炎王朝的底蕴,他还是十分看好的,可是,今日不同往日,大炎王朝选择三面开战,本身就不明智,更何况,这次西征军的兵败,更是伤到了大炎王朝的底蕴。

根据这大半年收集的林林总总的消息,许一凡推测,要不了几年,北蛮、南夷、西域可能就会联手,也有可能,他们已经联手了,这一点儿,从之前的黑木崖大战,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可能性,那对于大炎王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目前看来,大炎王朝的情况还非常乐观,但是,如果在此期间,出现什么意外,比如天灾人祸,导致大炎王朝内部不稳定的话,那情况就会出现改变。

许一凡选择帮助殷元魁,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如果殷元魁西征,打赢了,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炎王朝肯定是安定的,而许一凡也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做很多事情,如果败了,那么到时候的大炎王朝,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到时候肯定会波及到东海城的,而这不是许一凡想要看到的。

许一凡需要时间,所以自从接下了殷元魁的要求之后,他就一直待在东兴工厂,亲自参与并且指挥整个工厂的运转。

只是,东海城的这份宁静,许一凡的心无旁骛,随着一个人的到来,开始出现了改变,这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事情,也导致了很多意外的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