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一百四十章 后院闲事

大炎不良人 第一百四十章 后院闲事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许一凡出现在院子当中的时候,荀德华四人虽然在聊着闲话,似乎谁都没有去关注许一凡,实际上,他们一直都在留心树那边的情况,在看到许一凡只是静坐吃东西,也就没有交谈的打算。

对于这个身边有两个不良人跟随的少年,他们的内心还是很好奇的,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由不良人充当护卫的。

反观许一凡,他在来到院子之后,并没有打算去跟这群明显是儒家弟子的人进行交谈。

一来,他们的心性如何,脾气秉性如何,许一凡不清楚,能不能聊到一块去,他不知道,二来,行走江湖,遇到几个读书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上赶着去套近乎。

在大炎王朝,儒家独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也不是说儒家的弟子就高人一等,这是不存在的事情,对于儒家人,许一凡的观感不好不坏,他很敬重那些真正教书育人的读书人,甚至他在离开安民镇的时候,也是做儒生打扮,可是,这不代表他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读书人,你指望一个随身携带军刀、军刺,还有强弩的家伙,真的是什么善类?

不管是在东海城,还是现在来到了汴洲,许一凡始终都很谨慎,准确来说,在孙瞎子死后,他决定离开安民镇的那一刻,他就一直活得小心翼翼,无比的谨慎。

从安民镇出发,抵达东海城,再从东海城一路西行来到这里,许一凡见过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儿,他始终都是冷眼旁观,不想和一些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人走的太近,东海城的人是如此,不良人亦是如此,现在就跟他一树之隔的儒家弟子还是如此。

吃完东西,从荀德华他们这里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这让许一凡想到了很多,也有了自己了打算,他决定,在这里休息一晚之后,不去洛洲城了,而是改道去往兴安城,他很想知道,自己寄给齐若兮的《红楼梦》是如何在兴安城流传出来的。

许一凡是一个心思很细致的人,也是一个很聪慧的人,不然,他也不可能在上辈子以十几岁的年龄,成为雇佣兵的首领,每一个上过战场,还能活下来的人,都不简单,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许一凡也不例外。

既然心中有了决定,他就不在那么着急,内心也不在那么忧心忡忡了,开始认真的煮茶,准确来说是泡茶。

许一凡不像桂寒烟,对茶道就近乎偏执的爱好,不管去哪,都要带上一套煮茶的工具,许一凡就简单很多了,他等水烧开之后,就直接把开水倒进茶杯,然后,把第一遍茶倒掉,接着再注入开水,最后就是等茶叶被泡开就可以了。

许一凡喜欢喝茶不假,可是,他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不管是坐在静室,焚香煮茶也好,还是像现在这样,简单冲洗一下茶叶,就直接喝茶也罢,许一凡都能接受。

桂树那边,荀德华三人在讨论了一下《红楼梦》之后,就不在过多言语,宁致远依旧在看书,而老者则一脸希冀的看向少女桂寒烟。

起初,桂寒烟还权当没看到,不想再煮茶了,可是,总这么被盯着,她也十分的无奈,最后,她只好耐着性子,又煮了一壶茶。

可能是百丈客栈的生意太好了,也可能是最佳原阳县来来往往的行人太多了,总之,客栈的人很忙,少女在煮第二次茶的时候,发现水不够了,少女原本是想让扈从去前面找店小二再要一壶水的,可是,不知道为何,可能是看到许一凡一个人坐在那,煮茶的水用不完,也可能是存在别的心思,她径直起身,来到了许一凡这边。

看到许一凡之后,桂寒烟轻施一礼,然后开口道:“叨扰公子了,我那边水不够了,想从公子这......”

许一凡不等少女说完,直接摆摆手说道:“请自便。”

少女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再施一礼,也没有客气,直接把许一凡烧好的水壶拎走了,临走时,看了一眼许一凡那简单粗俗的茶杯,下意识皱了皱眉头,而许一凡从头到尾都没有怎么去看少女。

对于对方主动来搭话,许一凡却没有交谈的意思,不管对方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他都不想靠近这群人,招惹了不良人已经够麻烦的了,接下来,还不知道要面临什么呢,他可不想再招惹儒家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最是难缠的其实不是那些地痞无赖,而是这些满腹经纶,一肚子之乎者也的读书人了,读书人说起话来,那真的不是一般人承受的住的,读书人一旦唠叨起来,比那唐僧的紧箍咒还要可怕,在前世的时候,许一凡可是深有体会的。

少女拿走水壶,煮了第二壶茶之后,却没有把水壶还回来的意思,而许一凡在喝完一杯茶之后,发现没水了,看了看已经见底的茶杯,再看了看已经熄灭的火炉,随即看向树的那边,想了想,笑了笑,他直接拿着茶杯起身离开,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并没有过去的意思。

在许一凡离开之后,少女率先转过头,看向重新关上的房门,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对于这个结果有些意外。

在新茶煮好之后,荀德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品茶了,而宁致远也放下了手里的书稿,开始慢慢品茶,对于这对师徒而言,书,什么时候去看都可以,反正书本在手,什么时候去看都可以,它又不会长腿跑了,可是,关门弟子和小师妹煮的茶,可不是什么时候想喝就能喝到的。

对于茶道的研究,在白鹿书院,桂寒烟称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排第一,哪怕是荀德华也不敢这么说,毕竟,在有些事情上,女子还是比男子更有优势的,最重要的是,今年桂寒烟亲自搭理的茶园的茶叶产量不多,是喝一点儿少一点儿的,哪怕这次出远门,少女也没有随身携带多少。

老者正在优哉游哉的品茶,抬起头,看到少女正看向东院那边,就笑了笑,说道:“此子不凡。”

宁致远连忙点头:“先生说的是!”

听到这一老一少的一唱一和,少女却十分无礼的翻了个白眼。

别看荀德华在白鹿书院人气很高,备受尊重,可是,对于他那些嫡传弟子来说,这老头就是一个饕鬄,不管是茶,还是酒,他都喜欢,甚至是离不开这两样东西。

桂寒烟对茶道很有研究,所以她成为了荀德华的关门弟子,至少,目前她是关门弟子,而宁致远除了在读书方面很有成就之外,在酿酒这方面,也是很有成就的。

当年,宁致远还只是一个比许一凡大不了几岁的少年的时候,就经常饮酒看书,别人都是天灯夜读,清茶半盏,而他不一样,他读书的时候,喝的不是茶,而是酒,还是自己亲手酿制的酒水,至于味道如何,喝过的人都是一言难尽。

荀德华好酒,这是在其没到白鹿书院的时候,就已经被人熟知,不管是其在纵横书院求学的时候,还是在为官的时候,酒不离身,这是他的标志。

据说,当年宁致远之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大师兄,除了因为其在做学问方面很有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酿酒,解决荀德华喝酒的难题。

于是,就这样,会酿酒的宁致远成为了大师兄,会煮茶的桂寒烟成为了小师妹,似乎还缺了点儿什么。

没错,缺了一个会做饭,烧的一手好菜的弟子。

你以为没有吗?

不,想多了,荀德华在白鹿书院教书育人近二十年,嫡传弟子不下七八人,当然也有对食道有研究的弟子了,宁致远的三师弟,桂寒烟的三师兄就是这方面的大家。

自从荀德华收了宁致远和三师兄之后,以往经常跟学子们一起吃食堂的荀德华,再也没有去过食堂了,做先生的嘛,怎么能没有小灶吃呢,而三师兄做菜的手艺确实很好,可惜,他跟在荀德华身边的时间很短,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才三年不到。

在这三年里,三师兄的学问学的怎么样不得而知,但是,其做菜的手艺确实进步不小。

当年,三师兄家里出事,他离开白鹿书院的时候,最舍不得他走的就是荀德华,还有那些吃惯了三师兄做菜的那群人了。

三师兄虽然走了,可是,还有大师兄在,不过,宁致远似乎把所有的天赋都用在了做学问和酿酒上,哪怕跟着荀德华这么多年,其做菜的手艺还是没有进步,不能说难吃,却也好吃不到哪里去,至于桂寒烟,做菜也会,手艺自然比大师兄宁致远好很多,可是,还是比不上三师兄。

这一次,荀德华出门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弟子游历,除了想趁着自己还走得动的时候,四处走走之外,其实,他还想再收一个弟子,真正的关门弟子。

何为关门弟子?

当然是关上厨房门的弟子了,自从三师兄走后,荀德华就感觉自己的味蕾天天备受折磨,不过这样的话,作为先生的肯定不能跟两个弟子说了,只是,他这点儿心思,怎么可能瞒的过去呢?

“他刚才在偷听我们说话。”少女说道。

荀德华却抿了一口茶,笑呵呵的说道:“那也不叫偷听,而是光明正大的听。”

“他似乎对我们刚才提到的书很感兴趣。”少女又说道。

老者又抿了一口茶,看着逐渐见底的茶杯,有些意犹未尽的说道:“好茶,要是再来一杯就好了。”

只是,当他说完这句话,就感受到一道锐利的目光看向自己,不用看,也知道目光来自何处,除了自己那唯一的女弟子,还能有谁敢这么看自己啊?

宁致远?

呵呵!你太高看咱们这位大师兄了,凡是荀德华说的话,到了咱们这位大师兄这里,往往只有一句话:“先生说得对!”

看着最多还能喝两口的茶杯,荀德华恋恋不舍的放下茶杯,知道不可能再有第三壶茶喝了,还是省着点儿喝。

放下茶杯之后,他没有去看东院,而是微微蹙眉,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这少年郎似乎认识写书之人。”

“嗯?”

此话一出,宁致远抬起头,看向荀德华,而少女也收回目光,看向自家先生,显然,他们都有些好奇,先生为何这么说。

荀德华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说道:“方才,他在听我们讲话的时候,我也在悄悄的观察他,发现他在听到我们说起的书的内容的时候,表情很古怪,很复杂,数次欲言又止,这让我很奇怪,要么这本书是他,或者他家中长辈写的,要么是他跟写书之人有旧,而且关系不菲。”

“这样啊!”

桂寒烟闻言,皱了皱眉头,低下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宁致远则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又说出了他的那句名言:“先生说得对!”

少女在沉吟了片刻,然后看向荀德华问道:“先生,这少年郎给我的感觉很奇怪。”

“哦?如何奇怪了?”荀德华似乎也对许一凡很感兴趣,听到少女这么说,他开口问道。

“方才,他坐在那边,听我们说话听了那么久,应该知道我们是儒家弟子的身份了,按理说,这样一个不是读书人,却做儒生打扮的少年郎,在知道我们的身份之后,应该主动来交谈一番的,可是,他却没有,甚至还有些刻意的疏远我们,刚才我去借水的时候,他都没等我把说完,就让我拿着东西离开了,这让我很疑惑。”

听完少女的疑惑,荀德华也点点头,微微皱了皱眉头,沉吟片刻之后,却笑了笑,说道:“这天下读书人很多,不一定都是出自我们儒家门下的,如果他真的认识写书之人,听到我们方才的交谈,不愿跟我们交谈也是正常的。”

少女闻言,皱了皱眉头,似乎对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却一时之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低头不语,而此时,一直没有开口的扈从却开口说话了。

“他对兴安城很感兴趣。”

“嗯?”

众人闻言,下意识的看向扈从,有些不明白扈从是什么意思。

“他对我们讨论的书的事情没有兴趣,却对兴安城这个地方很感兴趣,方才,我看他在听到这本书是出自兴安城的时候,陷入了良久的沉思当中,脸上似有不解,其在沉思良久之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就不在关注我们说话了。”扈从解释道。

“这样嘛!”

荀德华闻言,却皱了皱眉头,显然,他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如果扈从说的是真的话,那么,他刚才充满开玩笑的猜测,很可能就是真的了,这少年郎真的认识写书之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少年郎的身份就更不简单了。

荀德华想到了这一点儿,而桂寒烟和宁致远自然也想到了,三个人纷纷陷入了沉思当中。

可是,三个人想了一会儿,却依旧没有相处过所以然来,于是,干脆不去想了。

许一凡他们来到百丈客栈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在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之后,夕阳落山,天也就慢慢的黑了下来,三个人喝茶也喝得差不多了,外面光线不好,自然不会继续待在外面,而是纷纷起身,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在荀德华他们起身离开院子之后,许一凡房间的门再次打开了,他没有去院子里,而是坐在门槛上,似乎在等着什么。

没多久,胥承业和靳休就会来了。

许一凡看了一眼二人的脸色,就知道情况不顺利,很可能,在原阳县他们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对于这个结果,许一凡丝毫不感到意外,毕竟,之前徐诗芷她们失踪的时候,都没有找到两女,现在,过去了这么久,还没有消息,也不算太意外,而许一凡之所以不担心,那是因为他已经猜到徐诗芷她们在哪了。

回来的胥承业他们看到许一凡既没有在院子里乘凉,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房间待着,而是坐在门槛上,这让两人有些好奇和疑惑。

“饿了吧?要不吃饭去?”胥承业走到许一凡身边,开口问道。

许一凡想了想,却说道:“突然想吃烧烤了,你能弄到烧烤架子吗?”

靳休微微一愣,有些不解的看向许一凡和胥承业,而胥承业也是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说道:“怎么,公子今天打算做烧烤?这里可不是东海城,没有海鲜的。”

许一凡翻了个白眼,说道:“虽说烧烤一定是烤海鲜了,其他的东西也可以烧烤的。”

“哦?比如?”

“鸡肉、羊肉、猪肉、牛肉都可以,只要是吃的东西,都可以烤。”

说到这,许一凡看向胥承业问道:“你到底能不能弄到烧烤架子?你别说你不知道烧烤架子是什么啊。”

胥承业没有反驳,而是笑着点点头,说道:“我去前面问问。”

说完,他就准备离开,只是,在临走时,他突然问道:“除了烧烤架子,你还需要什么?”

“木炭,竹签,食材。”

“那调料呢?”

“调料不用,我自己带了。”

“好。”

说完,胥承业就转身离开了后院,去准备东西了,而靳休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留下,看向许一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