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一千七十八章 兵力不足

大炎不良人 第一千七十八章 兵力不足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一凡和汤芮沿着城墙,缓缓而行。

“西域真的会心甘情愿抵挡在第一线吗?”汤芮问道。

“这不是他们愿不愿意的事情,而是他们别无选择的事情。”许一凡缓缓道。

“信仰之争?”

许一凡却摇摇头道:“没有那么简单。”

“嗯?”

“西域和极西之地的战争,最初是信仰之争,但那只是以前,现在极西之地要出世,天劫要降临,单纯以信仰之争未免太牵强了。”

说到这,许一凡苦笑一声,继续说道:“信佛也好,信仰天道也罢,亦或者是信仰天劫,都不过是人们在贫苦之中,寻求的精神慰藉,其实信什么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自己。”

“西域抵挡在第一线,除了是捍卫佛法,最主要的还是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们除了死战,别无选择,当然,北蛮、南夷和东海王朝也都是一样的,如果把我们大炎和他们的位置互换,选择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许一凡停下脚步,伸出手,抚摸着粗糙的墙垛,缓缓道:“此生若能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呢?”

“就像我们西北七洲一样,西北防线之所以能够如此之快的建立起来,就是因为西北的百姓,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大战再起,西北很可能会沦陷,这些驻守在西北防线上的将士,大多数都会葬身此地,而他们也会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既然大战无法避免,那就尽可能做好眼前事儿即可。”

“西域地广人稀,筑就防线不可能,而东征也不太现实,无论是面对极西之地,还有面对我们大炎,他们都没有必胜的把把握。”

“选择东征,就意味着,他们要放弃西域,一旦东征失败,他们就会瞬间灭亡,到了那个时候,什么西域王国,什么佛门圣地,都是过眼云烟。”

“可若是选择死战,即便他们败了,有我们在,西域至少还有一条退路,还有一线生机。”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只能选择死战。”

说到这,许一凡转过头,看向汤芮说道:“我知道汤老在担心什么,你是担心,西域会选择跟极西之地作战,却不会死战对吗?”

汤芮点点头,这确实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西域若是不选择跟极西之地死战,一旦极西之地大兵压境,西北防线即便建造的再坚不可摧,也不可能抵挡得住,而西北防线一旦破防,那对于中原来说,就是一场史诗级的浩劫。

“汤老的担心不无道理,而这也是为何之前,陛下非要下令,不惜代价西征的原因之一了,只要我们展现出强大的实力,既打疼了西域,又让他们见识到我们的强大,他们就会感到畏惧,也会感受到希望,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却又很合理。”

汤芮闻言,点点头。

沉默片刻之后,汤芮问道:“极西之地到底有什么?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想问,都想知道的,可始终没有人能够给出他们答案。

许一凡继续沿着城墙,朝前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极西之地跟我们一样,都是人,只不过,我们彼此的立场不同罢了。”

“不可知之地的人,是从数个大湮灭时代,陆陆续续存续下来的人,他们见识过天劫的恐怖,也对天劫产生了恐惧心理,打不过就加入嘛,这个道理很好理解的。”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劫的仁慈上,这种想法和做法,不能说他错,却肯定不对。”

说到这,许一凡转过头,看向汤老,问道:“汤老可曾想过,为何每个时代的天劫,其威力会一次比一次强大?”

“难道不是其力量越来越强大吗?”汤芮反问道。

许一凡摇摇头道:“天劫到底是什么,我们其实都不清楚,或者说我们都很模糊,而天劫的威力,之所以一次比一次强,不是祂在变强,而是我们在变弱。”

“嗯?”

(°ー°〃)

“很多见识过天劫,经历过天劫的人,越来越畏惧天劫,这很正常,毕竟天劫降临,万物湮灭,十不存一,恐惧是正常的,于是就有很多人选择依附天劫,天劫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在于祂的破坏力,而在于祂对人心的操控。”

“汤老不妨好好的想一想,有据可查的历次天劫,真正造成大破坏的,往往不是天劫降临之后的毁灭,而是天劫降临之前的混乱,在这些混乱当中,死的人才是最多的。”

听完许一凡的这番话,汤芮点点头,若有所思。

“我们挡得住吗?”良久之后,汤芮还是忍不住问道。

“尽人事听天命,尽力而为即可。”

接下来,汤芮没有再询问关于天劫的问题和西域的问题,而是开始跟许一凡详细的汇报,西北防线的建造问题。

最开始,大炎王朝是打算以西凉沙三洲为第一道防线的,按照这三洲的城池和防御能力,抵挡住外敌,不敢说很轻松,可至少不会那么容易崩盘。

但在几年前,黑木崖的一场大战开启,炎武帝借题发挥,挥师西征,其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大炎的疆土版图,而是想要把未来的大战,抵挡在国门之外。

这个计划很成功,可代价很大,西凉山上的数十万碑林,就说明了一切。

拿下三洲之地,共计十八座城池,合纵连横,构建成了一道崭新的防线。

每一座城池,都是一个独立的军事要塞,军事堡垒,他们既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也是相互依存的整体。

按照朝廷和许一凡的计划,这十八座城池算是一道大的防线,却又可以细分为三道中型防线,六座城池为一个防线,层层推进。

如此一来,即便第一道防线被破,还要两道防线可以坚守。

即便十八座城池防线都被攻破,以西洲城为中心的西北三洲,也可以组成第二道大防线。

若是第二道大防线也被破了,还要玉门关这个中原的屏障防线存在。

因此,整个西北防线分为三道大防线。

第一道是以新三洲十八座城池建立的大防线,第二道是以西北三洲建立的大防线,第三道就是依托玉门关建立的大防线。

如果算上西域这道超级防线的话,整个西北总计有四道大防线。

目前,西北防线的重点,还是放在新三洲的防线之上,只要这里守住了,那中原西北一带,至少不会遭到荼毒。

高筑墙,广积粮,深挖井,多修路,这是西北防线的主要建设方针。

高筑墙这件事,暂时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十八座城池,主要就是修缮、加固、加高和加厚,争取把其打造的坚不可摧。

但是,这还不够,各种守城器械,都需要运用上。

除了传统的守城器械之外,以神机营为核心的兵工厂,也根据西北的战场的情况,生产出了很多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对普通将士的杀伤力巨大,即便是对修行者,也有很大的威胁性。

许一凡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的在群伤威力上下功夫。

在未来的战争当中,个体实力的对抗,会成为过去式。

单兵对抗,肯定会有,而且会愈演愈烈。

但是,单兵对抗不会像以前那样,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未来的战争,不单单是国战,更是领域战,到时候投入战斗的军队,绝对不是几万,几十万,动辄就是上百万的战斗。

在这种规模的战斗当中,单兵对抗的意义并不大。

许一凡之所以在来到康城之后,就第一时间来巡查城墙,就是想要来看看康城的守备情况。

一圈转下来,目前来看,一切还不错,该有的守备器械,这里基本都有,但是在许一凡看来,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就康城的武装情况而言,打一场中大型的战争,绝对没有丝毫的问题,可要想打赢一场史诗级的战争,绝对不够。

但是,这已经是目前康城的极限了。

除了新三洲的防御力量之外,军队的实力也很重要。

镇西军在经过休整和整合之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秦之豹不在康城,许一凡并没有立即就去军营视察,但是,就他一路走来,看到的那些将士,实力还是不错的。

镇西军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和扩编,已经有了三十五万军队,达到了镇西军有史以来,人数基数最大的一次。

可是,在许一凡看来,这个人数基数还是不够,远远不够。

按照许一凡的计划,想要把西北七洲防线发挥到最大化,至少需要百万大军。

百万大军,看似很多,可分摊到十八座城池之后,平均每个城池也就五万多人而已,而如果按照现在的镇西军的规模,三十五万人,分摊到十八座城池,每座城池也就才不到两万人。

两万人守住一座城池,很难很难。

其一,这十八座城池,每座城池都是大城池,其中以康城,白莲佛城等城池,都是曾经西域王国的国都,这些大型城池,虽然比不上京城长安,可也不会逊色太多,别说两万人了,就是五万人放入其中,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其二,这十八座城池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都经过了数次扩建,其面积更大,其城池构造更加的复杂,如此一来,需要的兵力就更多。

其三,西北防线的防御力量,许一凡是结合了当代的军事防御,还有科技防御,以及修行防御,三方面的力量展开布局的。

如此一来,负责驻守在每个城池的军队,都会被分割成三部分。

然而,这只是大体的分割,如果再根据军队兵种的详细划分,每个区域的兵力,会更加的单薄。

其四,新三洲就有十八座城池,而西凉沙三洲,城池更多,又是西北防线的大本营,更需要军队驻守。

总而言之,西北防线现如今的最大问题,就是解决兵力问题。

百万大军只是一个基础而已。

想要完美的打造好西北防线,镇西军的基数,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可是,这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西凉沙三洲,再加上一个庭洲,总人口也不过区区三百万不到,抛开老弱妇孺,真正能够成为将士的,也不过五十来万的青壮而已。

即便加上新三洲的百万百姓,青壮兵力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九十万。

这不到百万的青壮,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当兵的,西北防线是需要兵力,可需要的是能打仗的兵,而不是要炮灰,因此,若是把这不到百万的青壮,在筛查一遍的话,能够符合要求的,能有三分之二,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当汤芮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许一凡也很头疼。

大炎王朝是中原最大的王朝,这数百年来,大炎王朝休养生息,除了边境之外,很少有战火发生,这导致人口激增,在现如今这个全民备战的新政策之下,组建一支百万大军,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可问题是,大炎王朝的国土很大,防线众多,西北防线只是其中之一,除了西北防线之外,还有塔撒哈防线,北蛮防线、南疆防线、东海防线。

这些防线都需要大量的军队去驻守,即便大炎王朝人口众多,可这样瓜分一遍的话,分摊到每个防线的军队,其实并不多。

踏平江湖,把江湖那些游兵散勇收编到军队,只是杯水车薪,而对修行势力的整合,也只是在中高端战力上有所提升,现如今,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基础战力。

“按照国师和朝廷方面的要求,西北防线想要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至少需要一百万大军。”汤芮说道。

然而,许一凡却摇摇头说道:“一百万太少,最低需要两百万军队,若是有两百五十万,那才是最合理的。”

闻听此言,汤芮顿时苦笑起来。

现在的镇西军,人数连这个目标的零头都不够呢。

“西北征兵的情况如何?”许一凡问道。

“征兵很顺利,西北百姓在听说需要征兵入伍的时候,都很积极,很多退伍的老卒,再次披甲而归,不但这些老卒归来,还有很多半大的孩子,以及很多青壮妇人,也积极参与进来。”

听到汤芮这么说,许一凡默默点头。

西北百姓的热情和慷慨,一次次感染和刺-激着许一凡。

“若是把这些人都纳入军队的话,应该能凑够八十万大军,只是,这战力......”

说到这,汤芮无奈的摇摇头,没有说下去。

八十万大军,抛开三十五万镇西军,剩下的四十五万人,能够形成一定战斗力的,能有一半就很不容易了。

这到不是许一凡和汤芮看不起这些人,而是事实。

老卒经验丰富,这是其最大的优势,可既然是老卒,就说明他们已经老了,体力方面和反应速度方面,他们都达不到巅峰,打一两场战役应该没问题,可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成为军队的累赘。

新兵具有可塑性,可他们的短板也很明显,经验不足,若是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贸然把他们投入战斗,那就是去给敌人送人头的。

至于妇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见许一凡久久不说话,汤芮犹豫一番,缓缓说道:“如果不考虑战力问题的话,西北七洲的三百余万人,人人皆可披甲。”

然而,许一凡听完之后,却摇摇头道:“还没有到那一步,即便真到了那一步,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败了。”

汤芮点点头,沉默不语。

许一凡手指搭在墙垛之上,手指下意识的敲击着。

思忖良久,许一凡才开口道:“西北防线的兵力问题,不能只局限于西北七洲。”

“国师的意思是从中原抽调军队?”

许一凡摇摇头道:“从中原调兵只是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我们需要外援。”

“国师的意思是......”

许一凡抬起头,举目远眺道:“西北防线需要二百万军队,西域至少要出一半。”

“这......”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汤芮欲言又止。

许一凡转过头,看了一眼汤芮,笑道:“汤老有什么担心的地方,但说无妨。”

“西域已经抵挡在第一道防线上,他们会派兵吗?”

说到这,汤芮又说道:“即便他们派兵,又能派遣多少呢?其实力如何呢?这些问题都是大问题啊。”

闻听此言,许一凡点点头说道:“汤老担忧不无道理,但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也不等汤芮说什么,许一凡又说道:“如果要把西域算进去的话,那西北防线的兵力部署,就要做出改变了。”

“还要增兵?”汤芮紧蹙眉头道。

许一凡点点头道:“对,增兵。”

“需要多少兵马?”

“三百万。”

“这么多?”

许一凡摇摇头道:“三百万大军,防守的不止是西北防线。”

“国师有新的计策了?”

“容我再想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