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一千五十三章 四任国师

大炎不良人 第一千五十三章 四任国师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许一凡收回思绪。

“你说大炎王朝一共出现过五位国师,除了我跟第一任国师李不知之外,剩下的三位是谁?”

“第二任国师姜小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大炎王朝的第一任国师李不知,并不是中原人,甚至都不是中州人士,他来自西方,至于是西域,还是极西之地,亦或者是西方的其他地方,无人可知。

也正是因为他的出现,大炎王朝在建国之后,才有佛门弟子进入中原,不过,数量很少。

很多人猜测,李不知极有可能来自佛门,至于是南陀山的佛门,还是悬空寺的佛门,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儒家关于李不知的记载当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这是儒家弟子根据相关记载,以及大炎王朝的史书,进行的一种猜测。

之后的灭佛和灭道行动,据说是李不知在离开之前,留给皇室的锦囊。

也正因为这些锦囊的存在,导致很多人认为,李不知不是佛门中人,很可能来自更西方神秘的地方。

而姜小白则是从南方而来。

五百年前,大炎王朝由盛转衰,先帝暴毙,不曾立储,遗诏未出,出现了九子夺嫡的情况,而其他王朝在看到这个情况之后,更是蠢蠢欲动,可谓是内忧外患。

就在众人都以为,大炎王朝的国祚只有五百年的时候,姜小白出现了。

跟着她一起出现的,还有东海城的海角楼。

炎高祖、炎宗帝、炎睿帝、炎武帝,这四位帝王性格都极其相似,都是曾经无心帝位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登高望远。

当年九子夺嫡的时候,炎宗帝和炎武帝一样,都没有多少胜算,甚至他的竞争力远远不如炎武帝,可最终问鼎天下的,却是炎宗帝。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炎宗帝遇到了姜小白。

那是一个很特殊的女人,也是一个很神奇的女人,她就像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过客一般。

在外人看来,难如登天的事情,在她眼中不过是小事情而已。

姜小白从南方而来,遇到了炎宗帝,二人结伴游历,因为先帝暴毙的缘故,炎宗帝最终回到京城。

也是在那个时候,本来无心帝王之位的炎宗帝,开始夺嫡。

那是一场无比血腥而又残酷的夺嫡行动,可比康熙皇帝九个儿子的夺嫡要疯狂的多。

九个皇子,各个都很出众,其势力也都很庞大,除了朝中文武百官各自站队站外,皇亲国戚,世家集团,甚至是修行势力,都在那个时候选择站队。

为了争夺皇位,九个皇子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那一场夺嫡战争当中,单单满朝文武百官,就死了至少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一下子损失这么多的官员,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即便夺嫡成功之后,国力也会大减。

除了官员在夺嫡事件当中死伤惨重之外,其他势力更是乱作一团。

尤其是当时的各大军队,既要面对外地的侵略,又要应对内部的争斗,军心涣散,士气跌落到了谷底。

根据秘史记载,那一次九子夺嫡,死了至少有百万人之多。

而这还是有据可查的,而无据可查的更多。

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乱世当中,大炎王朝由盛转衰,岌岌可危之际,炎宗帝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登顶。

炎宗帝登基之后,手段极其的强硬。

先是以铁血的手腕,镇压了其他皇子的拥趸,然后直接选择硬刚其他王朝。

对内强硬,对外更是强硬。

为了打赢外地,大炎王朝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可最终的结果,大炎王朝打赢了,其他王朝退缩了。

在解决完外地之后,炎宗帝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打击世家集团、江湖和修行势力,当然,还有一些隐藏势力。

原本日薄西山的大炎王朝,居然因为炎宗帝的行动,再次强势崛起。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那个叫姜小白的女人的谋划,或者说是指点。

挽大厦之将倾,这种人比开疆拓土的人还要厉害。

然而,这只是姜小白展现出来的冰山一角罢了,她真正可怕的地方还在其他地方。

五百年前的九子夺嫡,其实是不可知之地的在背后操纵和引导的。

之前就说过,这个时代的天劫,应该在一千年前,也就是秦朝末期就展开的,可被李不知、文圣和炎高祖,合纵连横硬生生拖住了天劫降临的步伐。

但这个拖延,也仅仅只拖延了五百年而已。

五百年前的九子夺嫡,就是预示着一个混乱时代的开始,可被姜小白给硬生生的摁住了,天劫降临的步伐,再次被拖延住了。

姜小白除了帮助大炎王朝解决了内忧外患之外,她还去了四大不可知之地,至于她去做了什么,没人知道,但原本蠢蠢欲动的四大不可知之地,居然诡异的安静下来。

在解决这件事之后,姜小白就离开了。

姜小白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间很短暂,很多关于她的传说,都不为人所知。

就像王老说的那般,她就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她的出现在世人面前,似乎就是为了帮助这个世界拖延天劫降临的步伐。

听完王老的讲述,许一凡眯起眼睛,暗暗思忖着。

其实,在知道李不知和姜小白做的事情之后,许一凡感觉这两个人像是穿越者。

但事实却告诉他,这两个人不是。

应劫者!

这是许一凡给他们取的代名词。

无论是李不知,还是姜小白,都是应劫而生的人物,他们比所谓的天劫者和天道者,都要神秘,也都要可怕。

单凭个人之力,就阻挡住了天劫降临的步伐,这种能力可不是一般人拥有的。

思忖良久,许一凡开口问道:“李不知和姜小白真的是离开了吗?”

王老闻言,转过头,深深地看了许一凡一眼,然后说道:“没有。”

“嗯哼?”

(°ー°〃)

(ΩДΩ)

许一凡愣了愣,有些震惊,随即又有些释然。

“这么说,他们还留在这个世界,还活着咯?”

然而,王老却说道:“他们没有离开,他们已经死了。”

“什么?死了?!!!”

许一凡忍不住拔高声调。

这个结果,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

王老表情凝重而苦涩道:“你当真以为天劫是那么好应对的?说阻拦就能阻拦的吗?”

许一凡闻言,瞬间沉默。

“当初为了阻拦天劫的到来,大炎王朝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炎高祖一脉曾经是一个大家族,其实力不亚于五大家族,可是,在大炎王朝立国的时候,皇室成员所剩无几,可谓是人丁凋零,那些说是在逐鹿天下战死的皇家子弟,还有炎军,其实都是死在了其他地方。”

“我们儒家更是损失惨重,当时我们儒家可以成圣的人,不下于十人,可为了阻拦天劫,只剩下文圣一人成圣,而他也在最后的博弈当中选择了战死。”

“除了我们儒家之外,其他各大势力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从而导致实力大减。”

“其中,付出代价最大的就是武式后人了,他们本来是作为最后杀手锏的存在,可为了阻拦天劫,武式几乎死绝了,而那些没死的人,也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许一凡此时已经张大了嘴巴,喃喃道:“为何没有相关的记载?”

王老说道:“不是没有记载,而是这些事情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已。”

说到这,王老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你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大炎王朝近千年的国祚,在位的帝王无数,可皇室的人丁却始终很单薄,尤其是近些年来,皇室的人丁几乎断绝了。”

“为了阻拦天劫而死了?”许一凡问道。

王老点点头。

“我们儒家于是如此,儒家之所以在中原三十六洲修建书院,并不是想要扩张地盘,而是为了吸收更多的人才,你应该也发现了,儒家书院那么多,可真正入朝为官的人,却只是极少数,那剩下的那么多儒家弟子去哪儿了,你可曾想过?”

经过王老这么一提醒,许一凡才真正思考这件事。

其实,这个问题许一凡在决心踏入庙堂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只是,他当时并没有想太多,以为是之前儒家在北荒作战,还有现在在塔撒哈作战,才导致很多儒家弟子很少踏入官场。

然而,现在仔细一想,却觉得这个猜测本身就是又很大漏洞的。

大炎王朝以武立国,以文治国,儒家又是其执牛耳者,中原三十六洲,共计三十六座书院,每个书院每年收纳的学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然而,每次科举参与其中的,只是一小部分罢了,科举参与者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

只进不出,这本身就有问题,可儒家的人数每年都在减少,到了现在,上一次国战的时候,儒家弟子只有极少的一部分露面,这已经说明儒家实力大不如前了。

王老看了许一凡一眼,缓缓说道:“他们都死在了阻拦天劫的道路上,为了阻拦天劫,等到一个真正的破局者,每天都在死人,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罢了。”

许一凡闻言,沉默不语。

良久之后,许一凡开口问道:“你方才说东海城的海角楼,是跟着姜小白一起出现的,难道他们跟姜小白是来自一个地方的?”

王老摇摇头道:“不是,海角楼是东南海的土著,在海上探索的时候,偶遇了姜小白,就被其带到了中原罢了。”

“既然他们跟姜小白有关系,为何......”

许一凡想说的是,海角楼为何还偏安一隅,待在小小的东海城,而没有进入大炎王朝的中心。

“他们的任务就是探索大海。”

“探索大海?”

许一凡皱了皱眉头。

“当年武神他们就是在大海之上失踪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他们,那么就不用以不断死人的办法去阻拦天劫了。”

许一凡闻言,点点头。

确实,抛开武神和不可知之地的超强者不去说,单单中洲的那些超强者,只要他们回归,肯定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拦天劫的到来。

“找到了吗?”

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许一凡就已经猜到了答案。

王老苦笑着摇摇头道:“茫茫大海,如何寻找?更何况,他们已经失踪数千年了,即便找到了,估计也只是一具骸骨而已。”

“可为何.......”

话没说完,许一凡就选择了闭嘴。

明知找不到,却还要去找?

不过是抱着一丝丝希望罢了,算是聊以自-慰吧。

但是,也由此可以看出,大炎王朝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然的话,也不会去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寻找数千年前的人物。

沉默片刻之后,许一凡回到正题,问道:“第三任国师是谁?”

“孙曦圣。”

“嗯?”

(°ー°〃)

许一凡愣了一下。

王老看着许一凡,问道:“怎么?很意外?”

许一凡摇摇头道:“意外倒是不意外,我只是没想到,他会是第三任国师罢了。”

许一凡猜到了孙曦圣可能是大炎国师,可在他的预想当中,孙曦圣应该是第四任才对,没想到是第三任。

此时,王老开口道:“准确来说,孙曦圣只能算半个国师。”

“半个?什么意思?”

“孙曦圣是中洲人士,是二百多年前出现的人物,他跟炎睿帝很小的时候就相熟,是一个妖孽般的存在,现如今,大炎王朝能有如此国力,就是此人在背后运筹帷幄,不然的话,单凭炎武帝之前的北伐,还有之前的国战,已经最近的那一系列的动作,即便是再大的王朝,也都被打空了。”

“单单就治国而言,孙曦圣是当之无愧的国师,但跟其他三位比起来,他就要逊色太多太多,可即便这样,他依旧强出他人太多,因此他算半个。”

这还是许一凡第一次从别人嘴里,知道如此之多关于孙曦圣的事情。

“能详细说说他吗?”

王老点点头。

孙曦圣,一个大智若妖的存在,如果说二十年前一甲子是姜三甲的时代的话,那么在那之前的一百二十年的时间里,就是孙曦圣的时代。

其合纵连横之术,可谓是登峰造极。

孙曦圣的人脉很广,比如中原的各大武林世家,修行势力,在他所在的时代,都要听令于他。

孙曦圣是目前唯一一个拜访过十大修行体系的人,而且成功将他们说服的人,是真正的以理服人。

除此之外,他还是唯一一个找到圣地,并且活着回来的人,准确来说,他是找到了圣地的外属势力。

听到这,许一凡忍不住打断道:“圣地也有外属势力?”

“当然。”

“任何一个修行势力,都有他们的外属势力,时代变了,不单单是我们中洲发生了改变,不可知之地也发生了改变,而圣地亦是如此,虽然圣地依旧神秘不可寻,可是他们的外属势力却有迹可循,只是,想要找到他们,很难很难。”

“他是怎么找到圣地外属势力的?外属势力在哪儿?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势力?”许一凡一口气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王老却摇摇头,说道:“孙曦圣当年是如何找到他们的,圣地外属势力在哪儿,又是什么样的势力,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都不知道,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需要去问他。”

闻听此言,许一凡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道:【那糟老头子都凉了,我上哪儿去问去啊。】

但是,转念一想,许一凡也就明白王老这句话的潜台词了。

孙曦圣没有死,至少王老觉得他没有死,而许一凡根据种种迹象,也猜测孙瞎子没有死。

当然,王老这么说,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希望许一凡找打孙曦圣,或者说只有许一凡才能找到孙曦圣,不然的话,王老不会把话说的这么明白。

另外,根据方才王老对孙曦圣的种种描述,许一凡想到了一些事情。

孙曦圣不断的合纵连横,还找到过圣地外属势力,他肯定是有目的得,看样子是在下一盘棋,而自己似乎是他棋盘当中一颗重要的棋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许一凡一路走来,有那么多在暗中帮助他的人和势力,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有一点许一凡想不明白。

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在安民镇的坟冢当中,而之后的那些年,曾经有无数朝廷的人去找过他,可都被其拒绝了,这又是为何呢?

想到这,许一凡就问道:“孙瞎子既然还活着,为何他的时代只有一百二十年?”

“两个原因。”

“其一,他在找到圣地外属势力,回来之后,就突然撒手不管了,缘由何在,不得而知。”

“其二,跟第四任国师有关。”

“第四任国师是谁?”许一凡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