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安图 > 第九十一章 不留把柄

长安图 第九十一章 不留把柄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朝考核各级官员主要看德行和政绩。

而对宗室皇子们而言,每年也有考核,政绩无从谈起,主要考核德行。

德行有很多方面,比如不能僭越、不能有违人伦,比如不能欺男霸女,不能虐待奴仆,不能涉及犯罪等等。

一旦德行有失,轻则被警告罚俸,重则革除爵位,贬为庶人。

武惠妃最害怕儿子被定罪,坐不坐牢不重要,可一旦定罪,就意味着德行有失,儿子就和太子之位无缘了。

回到皇宫,武惠妃跪在天子面前泣道:“陛下,瑁儿从小就温良自律,心地宽厚,对待下人也有关爱有加,说他杀人,臣妾无论如何不会相信。

陛下,摄政王在立太子的关键时刻对瑁儿下手,显然是在阻挠瑁儿入住东宫,恳请陛下为臣妾做主!”

李隆基也同样心烦意乱,他也觉得摄政王有点小题大做了,只要不是寿王亲自动手杀人,就能摆脱罪责,把罪名推给下人。

摄政王的行为显然是在给寿王定罪,难道他真的是为了阻击寿王入主东宫?

李隆基还是决定和摄政王谈一谈。

当然不是李隆基亲自出面,而是由高力士代表自己。

……….

高力士见到了世子李琎。

李琎不慌不忙道:“两起案子我父亲非常清楚,城西杀人案件就算是太子手下误伤,可以把责任推给一帮鲁莽的侍卫,据说县衙也是这样判的,寿王只承担了约束手下不力的责任,罚俸一年,轻描淡写。

但花魁案不一样,大理寺抓到了杀人凶手,就是寿王的侍卫,他已经招供是受寿王派遣前去杀人,而且大理寺也得到了确凿证据,寿王和死者关系密切,准备娶死者为侧妃,大理寺认为寿王想毁了这门婚事,所以派手下刺杀了死者。

高翁,花魁一案没有什么悬念了,寿王就是主犯,杀人动机明确,大理寺正在加紧审问,今晚寿王就会认罪画押!”

高力士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寿王会这么愚蠢杀人?

这让他怎么开口?

半晌,高力士叹口气,“摄政王是什么态度?”

“我父亲认为,这个案子影响太大,整个洛阳百姓都在盯着它,不能为了一个皇子的愚蠢而失去民心,他建议按唐律论罪!”

高力士眼皮一跳,摄政王要狮子大开口了。

“请世子转告摄政王,寿王虽然犯下错误,但他毕竟是亲王,自古刑不上大夫,何况是亲王,天子希望能够从轻处罚,比如软禁一年,或者是降一级爵位,这已经是严重的处罚了。”

“高翁,从轻处罚不是不可以,如果让现任大理寺卿再继任一届,我父亲同意寿王定为从犯,罢免其爵位,令其面壁思过两年。”

“天子一直在考虑让寿王入主东宫,如果定了罪,恐怕就会影响大局,能否把罪名去掉,或者天子能再让一步。”

“呵呵!如果天子一定要让这个愚蠢的儿子来当大唐皇帝,我是求之不得!”

身材肥胖的李成器从里屋走出,高力士连忙起身行礼。

李成器摆摆手,“我不知道天子是怎么考虑的,这个李瑁愚蠢无比,目光短浅,好色凶残,天子居然会考虑他入主东宫?

要不是我担心大唐社稷会毁在他的手下,说实话,我真希望他来继承天子之位,不出五年,摄政王就没必要存在了。”

高力士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能听懂对方的话,不出五年,摄政王的儿子就要登基当天子,摄政王当然就没必要存在了。

李成器冷冷道:“如果天子坚持无罪,可以,把内库给我,我现在就让他无罪释放。”

李成器真是为李琇手上的遗旨吗?

其实并不是,他是在收拾武惠妃,他怎么能容许武家的外孙成为皇太子?

在他看来,李隆基的儿子除了李琇之外,个个平庸,只要不是李琇上位,那谁当太子都一样。

当年,他两个年幼的儿子都死在武家手上,这个仇他可没有忘。

……….

“砰!”

李隆基重重一拍桌子,怒不可遏地盯李琇,“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旁边高力士也神情复杂地望着李琇,他没有想到在背后整十八郎之人,竟然会是三十八郎李琇。

也没有想到李琇会承认?

李琇平静道:“儿臣只是想让父皇知道,父皇最宠爱,一心一意要扶持为太子的人,是多么愚蠢、凶残、短视,如果有一天他当了皇帝,那么我们所有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父皇的社稷也会毁在他的手上。”

李隆基的眼睛快喷出火来,“所以你就勾结摄政王,残害自己兄长?”

李琇摇摇头,“儿臣如果勾结摄政王,就不会向父皇承认了,儿臣很清楚,和摄政王勾结无疑是自寻死路,儿臣不过是利用他而已。

其次儿臣也没有残害谁,十八郎对花魁始乱终弃,还派人杀了她,这是事实,是他的罪恶,他应该承担责任。”

旁边高力士低声道:“陛下,三十八郎说得也有道理,摄政王想对付武惠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被他抓到了把柄,那怕三十八郎不提,他也会用这件事大做文章,他早就收集好了十八郎的罪证,绝不是临时起意,归根到底,还是十八郎糊涂杀人。”

“你怎么知道摄政王早就收集好罪证?”

“就是那个凶手张勇,微臣特地去调查他,首先他来历不明,跟随寿王只有两年,其次寿王给他两百两黄金,让他杀人后回长安,但他却被摄政王抓住,而且没有任何受刑就指证是寿王派他杀人,怎么也说不过去,只能有一个解释,他其实就是摄政王的人。”

李隆基眼中的怒火稍稍缓和一点,他也意识到这次十八子难逃此劫,但他又不可能让儿子成为杀人主犯,同时也不可能把内库交出去,最后的选择就是用大理寺卿换儿子为从犯。

李隆基和太上皇有过协议,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的主官十年一换,他好容易熬了十年,等到了大理寺卿转为自己任命,却要因为这件事又泡汤了。

说他真关心儿子,其实也不是,关键是大理寺没有了,让李隆基怎么能不恼火。

李隆基又咬牙斥骂儿子,“就是因为你的胆大妄为,让朕又丢掉了大理寺,你还不承认?”

“儿臣不会让父皇有任何损失!”

李琇拾起一旁的盒子呈给李隆基,“父皇,这是太上皇留下的遗旨,摄政王一心想要它,父皇可以用它来提条件!”

这份旨意如同一阵风,一下子将李隆基心中的怒火吹散了,他连忙让高力士帮自己。

两人小心翼翼将遗旨打开,果然就是那份太上皇的遗旨,五年前李隆基见过一次。

太上皇明确要求李成器之后由薛王李成业继承摄政王之位。

“就是它!”

李隆基轻轻抚摸遗旨,他心里很清楚,有了这份遗旨,摄政王世子就是非法,这份遗旨虽然对自己用处不大,但他可以用它和摄政王换取巨大的政治利益。

这个时候,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卿李隆基已经看不上了。

他想到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六相制,再增加一个相国,李成器怎么也不肯答应,现在有了这份遗旨,就有机会了。

李隆基看了一眼李琇,虽然儿子的胆大妄为让他恼火,但这个儿子却能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一万个李瑁都比不了他。

“这次朕就饶了你,但朕不希望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还有下次,朕绝不轻饶!”

“谢父皇恩典!”

李琇退了下去,李隆基按耐不住脸上的笑意,对高力士道:“李成器把薛王府翻了个底朝天,掘地三尺,都没有找到这份旨意,没想到居然落在这小子手上了。”

“陛下,三十八郎并不是鲁莽之人,他狙击十八郎上位固然不太光彩,但他绝不会损害陛下的利益,他把每一步都算好了才出手,摄政王在他面前占不了便宜。”

“朕也看出来了,他不想将把柄留给摄政王,才向朕坦白交代,朕的这个儿子确实有头脑,只是朕希望他把头脑用在正处,而不是用在手足相残上。”

“微臣这就去告诫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