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安图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隆基的明悟

长安图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隆基的明悟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麟德殿是李隆基的内书房,如果不在御书房处理朝务,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在麟德殿的内书房度过。

这几天李隆基的心情极好,他虽然没有能拿到盐铁监令,但他拿到了三成的盐税,这就意味着他的内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其实效果是一样的,就算他得到盐铁监令,他也不可能将全部盐税归为己有,那毕竟是朝廷的税收。

最多就是三七开,和现在的结局是一回事。

更重要是,他和摄政王达成妥协后,扬州的博弈完全是按照自己意愿来进行,最后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李隆基最害怕是摄政王和元家勾结,使局势更加复杂化,更加严重损害朝廷利益,李隆基这才意识到自己必须妥协,把摄政王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绑在一起。

洛阳事件和扬州危机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解决得最好的两件大事,如果加上之前夺回皇宫的控制权,这几个月他已经彻底出头了,甚至看到了夺回皇权的希望。

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小儿子的功劳,从牛仙童案件的惊喜,到洛阳事件的试探使用,到扬州危机的全面支持,三十八郎都没有让他失望。

‘打虎还靠父子兵!’

李隆基脑海里冒出了这句话,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换其他人还真不可靠。

此时,李隆基在内书房欣赏着三十八郎献给他的一株红珊瑚,足有五尺高,虽然他是帝王,但这么高大完美的红珊瑚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陛下,三十八郎昨天告诉微臣,摄政王那边也有一株同样的红珊瑚,不过是他以李珣的名义送去的。”

“还有这种事情?”

李隆基笑道:“这小子倒也聪明嘛!不乱献殷勤,居然把功劳让给了别人。”

“是啊!微臣就说三十八郎越来越成熟了,懂得了平衡之道。”

李隆基认可李琇的做法,这次扬州获胜,本质上是他和摄政王真正意义上联手的结果。

李琇送两株同样的珊瑚,也就是承认了摄政王在扬州事件上发挥的功绩。

但又不是他自己上贡,而是以李珣的名义,给足了摄政王面子。

这就为下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种高明的政治的手段,没想到李琇年纪轻轻也能谙熟其中之道。

同时也说明李琇很清醒,知道扬州获胜的真正原因,并不以为自己有功就沾沾自喜。

着实令李隆基深感欣慰。

“这小子到底私下捞了多少奇珍异宝?”李隆基笑骂道。

高力士察言观色,他看出李隆基并非真的责怪三十八郎。

高力士便笑道:“三十八郎从小就比较贪财,别的方面都很好,你说他不趁机捞点汪东渡的奇珍异宝,也不可能,微臣就想,反正肉都是烂在自家锅里,其实也无所谓。”

‘肉都是烂在自家锅里!’这句话说得很好,从古至今,没有哪个皇帝会恨自己儿子贪污,这是人性。

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惠妃娘娘求见!”

“宣她进来!”

不多时,武惠妃匆匆走了进来。

她一眼看见了五尺高的红珊瑚,而且品相如此完美,让她呆了一下。

“爱妃有什么急事找朕?”

李隆基很了解武惠妃,没有事情她不会来这里找自己。

武惠妃跪下泣道:“臣妾听闻三十八郎从子爵升为侯爵,陛下还赏他十万贯钱,都是儿子,瑁儿却一无所有,升爵无望,下为何厚此薄彼?”

武惠妃不知道李琇是因为立功吗?

她当然知道,但她不管这些,她只要看到结果,别人有了,我也要有,在这种情况下,天子多多少少都会补偿她一点。

李隆基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给高力士使个眼色,高力士立刻知趣地退了下去,把门带上。

房间里只剩下李隆基和武惠妃二人,李隆基坐下道:“起来说话!”

武惠妃满脸泪水站起身。

李隆基心中一软,叹息道:“朕理解你作为母亲对儿子的关心,瑁儿也朕的儿子,朕也很关心他,需要钱财,朕可以赏赐给爱妃,你再给他,这些都是小问题,关键是爵位,爵位是有制度的,朕保住瑁儿县公之爵,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李隆基的意思就是说,爵位不降就不错了,不要再指望升上去。

“可三十八郎.......”

“他的爵位不是朕给的,是他做任务挣来的,宗正寺提交的申请,朕和摄政王批准。”

“陛下就不能特批吗?”

李隆基当然可以特批,但光他批准不行,还要摄政王特批,这就涉及到一个利益交换问题。

关键是李瑁值不值得他拿利益去交换。

如果李瑁英明神武,才华卓绝,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那么拿出一些重大利益去交换,李隆基也愿意。

但李瑁在洛阳的表现着实让李隆基失望,不是他杀人的问题,而是李瑁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能力。

竟然被摄政王抓到了所有的人证物证,就仿佛当着摄政王的面杀人一样,这样的儿子若当了太子,还不被摄政王玩死?

李隆基已经有了一个明悟,那就是太子一定要比自己强,不仅仅是将来保住帝位或者夺回皇权的问题,还关系到自己的性命安危。

如果是一个窝囊无能的太子,那么摄政王就会有刺杀自己的动机,让窝囊太子早日上位,为他下一步夺取帝位创造条件。

相反,如果立一个强势太子,那么摄政王就不会考虑刺杀自己,自己会继续执政。

正是有这样的明悟,李隆基已经不太想考虑让李瑁入住东宫了。

他也暂时放弃了换太子的想法,等时机成熟再说。

所以,李隆基并不愿意为李瑁付出太大的利益,不值得。

他做个县公有什么不好,将来当个富家翁,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够了。

“爱妃要明白,朕保住他县公之爵已经是特批了,为了保住他的县公,朕把到手的大理寺又还给了摄政王,迄今还没法向支持朕的大臣交代?

如果再为他付出重大代价,让那些支持朕的大臣和军队怎么想?他们拼死争来的利益,却被朕拿去给儿子升爵?”

“陛下,瑁儿将来可是要进东宫啊!他现在只是县公,让他将来怎么上位太子?”

李隆基心中叹息一声,他没法明着拒绝,只得含糊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陛下,瑁儿升爵真没有机会了吗?”武惠妃不死心地问道。

李隆基心中忽然对武惠妃有点厌烦了,为了她的儿子的事情已经搞得自己焦头烂额,为了她的儿子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可她却不知趣,还要继续逼迫,她怎么一点都不体谅自己?

难道自己欠她的吗?

李隆基心中恼火起来,冷冷道:“升爵当然有机会,让瑁儿也去做任务吧!”

武惠妃呆了一下,她听出了天子语气中的冷意,忽然意识到自己失策了,这一次搞不好自己会得不偿失。

“臣妾知错,臣妾告退!”

她不敢再多说,起身告退。

李隆基一阵心烦意乱,也无心再处理朝务了。

他将御笔一扔,对高力士道:“朕今天想早点下朝,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陛下要去哪里?”

李隆基想了想,“摆驾去武婕妤那里!”

他这两天后背有些酸痛,正好让武婕妤用药给自己好好按摩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