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十三章 童谣

晋庭汉裔 第十三章 童谣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23: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鲁公,自郭周以来,这已经是被杀的第七个人了。”

在查看过被割喉的尸体后,尚书和郁匆匆走回廷尉后院,对鲁公贾谧如此说道。

和郁的兄长是武帝时期的著名贤臣和峤,和峤为人性格豪爽,慧眼独具,又直言不讳,哪怕不经营人脉,也深受朝臣崇敬,被人誉为“峤森森如千丈松”。

但与兄长的杰出不同,和郁为人平平无奇,没有定邦治国的谋略,也没有超凡脱俗的谈吐。但他有兄长所没有的心眼和油滑,早早讨好鲁公贾谧,结果在当今天子登基以后,和峤郁郁而终,而和郁青云直上。

眼下和峤已经去世,和郁则成了贾谧的心腹,负责来调查这起刺杀案。

经过第一起的震惊,第二起的忿怒后,这已经是连续七日发生了后党官员被诛杀的离奇案件。这次被杀的是廷尉左监刘戚,他是死在了一条阴暗的巷道内,一同被杀的还有四名侍卫。尸体的罪状上清楚地写着被诛杀的死因: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屡次制造冤狱。

而查案的和郁已经有些麻木了,他已经不关注具体的刺杀手法,而直接向贾谧陈述自己的结论:

“这是心理战,也是太子党发起的舆论战,他们是以这种方式在向我们施压,逼我们放权。”

毋须多言,对方的目的非常明确,不仅杀人,而且罗列被杀之人的罪状,还写下“奉义诛贼”四个字,这基本就排除了仇杀、夺财等其余可能。

而这一连串刺杀的行动之迅速,组织之严密,根本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他们是在这个非常时期行凶,并且多次在宵禁时间行动,最过分时,刺杀的地点距离宫门处就差一条街,而且还迅速撤离,无人发现。

这些都说明了,这不仅是一群训练有素的人完成的,而且还有大量的官员私下协助。如此庞大的组织行为,也必然不可能是为了针对哪一个人,而是一场政治上的总宣战。

贾谧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此时半趴在席案上,一只手捂着额头,一副牙疼的表情,他徐徐说道:

“我现在要听的不是这个,这是姨母会去考虑的事情。”

“姨母现在正在发火,你们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抓住这些凶手,找回姨母的颜面。”

司隶校尉满奋此时就坐在一旁,他经办刑狱多年,深知这种大案的难办之处,他说:

“鲁公,我们也想为皇后殿下分忧,可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案子根本没法查。”

“没法查?什么意思。”

“首先,作案的人手段非常利落,虽然不知道有几个人,但根据调查,每个都是好手,我们查到的每一个遇害者,死前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时间又发生得如此紧凑,我们上一个死者的证词还没搜查完,下一个死者就又出现了,别说整理证据了,连线索都相互矛盾。”

贾谧皱眉道:“要什么线索?你是不是吃多了,脑子也不转了,我们什么时候讲过证据?既然你已经猜到是太子党羽所为,直接派人去抓不就完了?我是要让姨母顺心,又不是真为这些贱人报仇。”

满奋苦笑道:“鲁公,这也很难办啊!”

“难办在哪?”

“我听说,这段时间太子和淮南王见面后,刚开始是闭殿不出,但在东宫中的那些人,除去日常的杂务外,也都深居简出,根本抓不出什么把柄。”

“但在第一件刺杀案发生后,太子和淮南王开始频频接见一些劳苦功高的老臣,齐王和成都王也是,这些人不是公爵就是侯爵,我能抓谁?到时惊动朝野,岂不是授人以柄?”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贾谧却不甚在乎,他听了片刻窗外的雀叫,冷冷道:

“这一定是淮南王的指使,东宫内的那个废物,不就是得了淮南王撑腰,他莫非还真有什么本事?你带兵去吓一吓,随便抓个人就走,他能怎么办?”

“那不就正中淮南王下怀了吗?”

满奋垂首道:“我若如此行事,淮南王带门客前来拿人,结果酿成一场火并,那该如何?”

“他们想打,那就打!北军在我们手里,有什么可怕的。”

“请鲁公小心些!禁军也有大半在宗室手里,太子还有七千卫率,北军若有人三心二意,胜负未知啊!”

话说到这个地步,贾谧冷哼了一声,终于选择了退让,但还是不忘嘲讽满奋道:“满公,我还以为你是一条巨蟒,肚能吞象,没想到见到些许羊群,也会怕撑破了肚皮吗?”

满奋早已不会为这种言语所触动,绷着脸答道:“在下的本职是司隶校尉,代天子监察京畿百官。”

“那天子脚下,死了这么多人,你打算怎么办?”

“抓到凶手就结案,抓不到凶手,在下就请辞。”

“少说这种屁话!”贾谧罕见地罹骂道,“你想学傅祗当墙头草?你也配?”

“那还请赐教,鲁公有何对策?”

“你不敢去东宫,那就东宫之外抓个太子党羽凑数,呵,杀一儆百!不让这群狗儿知道痛,他们还会这么肆无忌惮!?

听到这句话后,满奋终于忍受不了了,一个人再怎么人情练达,忍耐也是有界限的。满奋抬首看向贾谧,静静道:

“鲁公,请恕我直言。”

“哦,你有什么话?”

“太子是武皇帝指定的太子。”

“……”

“别说这洛阳城内,就是普天之下,四海之内,谁不支持太子继位?”

“……”

“包括您身边的二十四友,和东宫眉来眼去的又有多少?我该去抓谁,才能让皇后服气?”

“住口!”

一开始,贾谧还能维持平静,但听到这,他真是暴跳如雷。

因为这么多年来,他恨的人有许多,刘羡不过是其中一个。可他最鄙视的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司马遹。在他看来,司马遹不过是命好,投胎到了天子之家,可他哪哪都比不上自己。可现在,有人竟然向他捅破了这个真相——太子司马遹,才是众望所归。

当年齐王司马攸和当今天子争夺皇位,几乎整个朝堂都支持司马攸,是司马炎以司马遹为挡箭牌,才让现在的皇帝和皇后坐稳了位置。

可以说,皇后之所以是皇后,不是因为她是皇帝的妻子,而是因为她是司马遹的继母。如今朝堂的分歧可能无穷无尽,但至少有一件事能够达成共识,那就是只有司马遹才能当太子,只有司马遹才能继承皇位。司马遹不死,所有人都只能是太子党。

所以,西晋从来就没有什么后党和太子党之争,从司马炎驾崩以来,朝堂内的党争,其实就是太子党和居心叵测的太子党之间的斗争。

贾谧想到这里,感到一阵赤身**般的羞耻和愤怒。他自以为是整个朝堂的中心,万众瞩目,不可或缺。可在满奋看来,难道在满朝公卿看来,自己竟然还不如一个跳梁小丑不成?

这让他无法接受,豁然起身。他白皙的皮肤上布满了红霞,毫不掩饰地怒视满奋:“那照你的意思,莫非要让姨母忍下这口气?”

满奋自觉说过头了,他不愿意得罪太子,但也不愿意因此得罪贾谧,就挽回道:

“鲁公,这就是太子的陷阱啊。现在死去的这些人,本来就涉及到不少丑闻,您若因为这事而大张旗鼓,闹得京畿皆知,天下人会怎么看皇后?人心就会愈发倾向太子,这绝不是您乐于看到的!”

但言下之意,还真是要让皇后忍下这口气。

堂内一时静得吓人,贾谧盯了满奋片刻,呵呵笑了两声,又说了两声好,随即摔门而去。和郁看了满奋一眼,也随即追赶上去。

上了牛车后,贾谧对车夫说了一句“去金谷园”,便阴沉着脸,望着窗外的景色生气。和郁紧跟着坐上来,宽慰贾谧道:

“鲁公何必置气?太子用这种鬼蜮伎俩,正说明正面拿您和皇后毫无办法。”

贾谧冷笑道:“毫无办法?可我看满奋这猪肠老贼,分明已经变心了!”

“这还是只杀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若我们不想办法回击过去,还不知有多少人会倒戈!”

和郁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说:“确实如此,但满公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把这件事闹大,恐怕会对您和皇后殿下不利。”

“你也劝我忍气吞声?!”

“这……”和郁连连摆手,求饶道:“是在下无能,想不到什么好的法子。”

贾谧再次将目光移至窗外,看着街道上喧嚣又麻木的人群,口中说道:“没有什么难办的,若不能将太子废除,我就是抓了一百个、一千个太子党,又能如何?昨天蹦出来一个成都王,今天蹦出来一个淮南王,明天又会蹦出来一个齐王。”

“司马遹这个狗杂种,没有明着杀人的胆子,暗地里放冷箭的本领倒是不少,若不废掉他,换上一个听话的太子,麻烦就会无穷无尽。”

贾谧的语气很轻,但份量却极重,即使和郁早就猜到过贾谧的想法,此时也悚然一惊,他有点想窥视贾谧的神情,但很快又收住了,而后极快地问道:

“依您看,应该怎么做?”

“司马遹用这种伎俩,无非是以为,这样能宣扬姨母的丑闻,败坏姨母的威信。呵,他这些年来为了保命,做下了不知多少丑事,我要是替他稍作宣扬,废他还不是轻而易举?”

贾谧说罢,就等着和郁迎合的赞同声,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沉默。他回过头,发现和郁正低头沉思,便追问道:

“你觉得如何?”

“啊……”和郁抬起头,说道:“鲁公,我在想……太子有何丑事?”

“他的丑事,莫非还用我多说?”贾谧闻言有些想笑,堂堂天朝太子,平日的喜好是杀猪称肉,这还不够不成体统吗?

和郁继续道:“在下的意思是……太子殿下,可有害人的丑事?”

这句话一落地,顿时打断了贾谧的长篇大论,让他哑然了。

他本想斥责司马遹奢侈,可转念一想,在士族中间,奢侈简直不值一提,至少他远远比不过自己;再想斥责司马遹放浪,可司马遹后宫和睦,所敬爱者,无非是太子妃王惠风与蒋美人;若要斥责司马遹为人酷虐,可他从未害过人命,无非是用针扎人,或是切断小马的缰绳,令随从摔个鼻青脸肿而已。

再转念一想,司马遹奢侈,却常常将买来的肉食分给下人;司马遹放荡,却从未违背过伦常之礼;司马遹为人严苛,可身边却多是贤臣……

贾谧此时沉默了,他突然感到骨头一阵阵地发冷。

和郁见贾谧终于反应过来,劝说道:“太子绝非凡人,您方才的想的策略,恐怕也不能成功。”

贾谧依旧沉默。

此时牛车已经驶过西阳门,洛阳的喧嚣也渐渐低靡了,周遭渐渐传来风吹麦浪的声音,然后贾谧听到了几个孩子在唱童谣,童声稚嫩,曲调也简单,就好像是座下来回滚动的车轱辘,逐渐吸引了两人的注意力。那些孩童们反复唱着,甚至歌词也含糊不清,但循环几遍后,贾谧还是听懂了,这是两首童谣。

第一首歌词是:

“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

第二首歌词是:

“城东马子莫咙哅,此至来年缠女阁。”

贾谧脸色当即大变,他令车夫停下,然后下了车来,叫住那些唱童谣的孩童们,信手撒一把碎银,问他们道:“这是谁教你们唱的?”

孩童们都说,是一个在西市街边卖甜瓜的老妪教的,只要有孩童唱这两首童谣,她就给些甜瓜吃。可等贾谧发觉的这会儿,老妪已经不在了,在这里叫卖的已经是个卖鸡蛋的老头。

事已至此,贾谧只能脸色发黑地回到车内,对和郁说道:“呵,居然有人先我一步,先造谣起来了!”

不难理解这两首童谣。第一首童谣中,南风是皇后的名字,沙门是太子的小字,鲁国则是贾谧的封国,联系起来就是,皇后与贾谧意图陷害太子,令他死无葬身之地。第二首童谣中,城东马子指的是在东宫的太子,他自比为冤魂,将缠绕在皇后的闺阁之中索命。

贾谧方才还在思考,该如何放出一些太子无德的流言。可现在居然有人抢先一步放出流言,贾谧再这么做,这无疑就变成了**裸的栽赃,根本不足取信了。

设想这个计划的人是谁呢?答案不言自明,贾谧与和郁两人面面相觑。

过了好一阵儿,贾谧终于平复胸中的波澜,他淡淡地对车夫道:“不去金谷园了,调转方向,先回府,我要去见叔父。”

一直以来,贾谧虽厌恶司马遹,却不觉得除掉他是多么急切的事情。因为他一直相信,司马遹是一个名过其实的废物。原因很简单,连反抗都不敢的人,当然是懦弱的猎物。而他是平阳贾氏的族长,堂堂的大晋第一郡公。若把当今的皇后视作真正的皇帝,那贾谧就是真正的太子,司马遹不过是个冒牌货罢了。

但现在,贾谧有些从幻梦中醒悟过来了,他终于发现,太子似乎有着无与伦比的才能,这令他愤怒,同时也不可置信。

贾谧和皇后一样,绝不相信自己会弱于司马遹,他想,自己只是暂时被骄傲蒙蔽了,所以才受到了司马遹的欺骗,现在他看穿了司马遹的把戏,无非是多做一些准备罢了。

这些时日里,司马遹杀的人虽多,也不过是几个七八品的小官,甚至还有一个老妪。对付只敢挑这种弱小下手的丑类,贾谧自认不可能失败。

然而,牛车调转方向不久,一名骑士就踏马而来,他是受满奋之命,向贾谧通报了最新的消息:

第八名受害者出现了,前殿中将军,现中垒将军王宫,在府中遇刺。

八年前,正是这位将军,手擎驺虞幡出宫抵达外军,他厉声斥退了司马玮所率领的外军将士,平定了楚王之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