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海岛大亨 > 第296章 意外遭遇

海岛大亨 第296章 意外遭遇

作者:委员长的野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1: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七公里的路程需要多久?按照时速60公里的速度,7分钟就可以跑完。

就算是陈荣他们走泥泞小路,也不会超过三十分钟,但是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当陈荣他们为了赶时间而不再跑雨林中间准备抄近路时,意外发生了。

“营长,前面有一大波本地土著聚集在一起,好像是在举办什么活动,看起来像是在举行祭祀仪势!不过可惜的是他们把我们的路给堵着了。”随着又一阵急刹车,步话机里传来前车迪亚兹的通报声;随着他的通报声,隐约传来的是一浪高过一浪呼号声,那呼号声明显是印泥土著语言。

没等陈荣听个明白,跟迪亚兹同车的带路党林正杰就跑到了陈荣跟前,迪亚兹汇报时说的是西班牙语,林正杰听不懂,他又不会用步话机,所以只能跑到陈荣跟前说起真实的情况:

“陈长官,请你一定要救救这里的人,他们都是华夏人!”

林正杰的表情很焦急,语速都跟着快了不少,以至于他的闽南英语让陈荣只听懂了一半!

陈荣只能再次问道:“说慢点,怎么回事?”

感觉到自己的语气太急了点,林正杰放慢速度说道:“陈长官,请你跟我过来看一下就知道了。”

说着,带着陈荣就往首车前面走去,陈荣跟过去一看,只见前方几百米的地方,一大片人拥在一起,这黑鸦鸦的一片,陈荣稍一估计就算出来不会少于千人,算上数不到的少年和小孩,两千人也说不定。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有的举着火把,有的扛着农具,统一高呼着口号;口号声之大,连车队的引擎声都盖了过去。这情形难怪会让迪亚兹认为是在进行某种祭祀活动!

指着前方被这些土著围着的一所大房子,林正杰说道:

“陈长官,前面有一群印泥土著正在围攻一座庄园!而那座庄园是我们华夏人的,里面住着一个华夏大家族和他们的帮工,前阵子我们还曾在这座庄园落脚;估计是这些印泥猴子又借着两国开战的借口,想要进入庄园干那禽兽不如之事。如果我们不帮帮他们的话,这全庄上下老老少少一百来口只怕是……。陈长官,请你一定要看在大家都是华夏人的份上,救一救这些华夏同胞!”

陈荣盯着林正杰,静静的等他说完,心想

这个家伙虽然看起来油滑而且市侩,但这一番话下来,倒算是一个有良心的华夏人。

只是,一边是则是一批华夏人的命,如果自己不救,他们的防线只是一层不算太厚的围墙,被大批印泥人围攻的情况下,陷落只是迟早的事,用屁股想都知道他们会遭遇什么样的结局!

而另一边是预定的任务,按照通报,准备轰炸的飞机都已经在路上了,随时需要自己这伙人进入战场参战;在这里耽误时间事小,最怕的是开枪后会引起荷兰人的警惕,要是荷兰人没被炸到,后面的佯攻就会充满变数;甚至功亏一溃,所有雇佣军都折损在雅加达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陈荣在权衡利弊时,那边的林正杰又道:“陈长官,南洋华侨为我华夏可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而今虽然我党国大部沦陷,但当初华侨无私援助的情谊可不能沦陷;再说了,这次印泥国人再次大举排华导致无数华人遭难,完全是受到党国跟印泥国宣战的拖累;如果我们没有遇到也就罢了,现在看到了都不出手制止的话,党国就算拿下了印泥国,又有何面目面对这些华夏血脉?”

这林正杰面对陈荣的犹豫,居然超水平发挥,就出了一堆大道理;看来党国的栽培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陈荣本来的心思是不想管的,反正秃子党与印泥国已经开战,这样的排华事件在全印泥国境内还不知道有多少起;要靠自己这几百人来救,根本救不过来;还不如一鼓作气,干倒印泥人的统治,建立一个华人为核心的新秩序,等到我大秃子党执政的时候,对这些历史上的渣滓还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不过了听林正杰的话,陈荣心说自己受命从南美跑到南洋,还不就是为了替全球华人打地盘!现在眼前的华人都保不住,那还搞啥子地盘呢?老毛就曾经说过:人存地失,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面对这种公然侵害华人的事情,没撞见也就罢了,撞到一次就应该狠狠的打击一次!

想到这里,陈荣不再犹豫,拿起步话机命令道:“全营都有,作好战斗准备!快速解决前方的敌人!注意,在你们前方,不论男女老幼都是敌人,不可留下一个活口!这些敌人都会统计进战果当中,等战斗结束回营时统一结算,按人头数量发放战斗奖金!”

说着,陈荣一拉自己的中正贰式枪栓,将子弹上膛。

而步话机

里,传来了各车的回复:

“遵命,营长!”

有奖金的仗好打得很!

……

事实上,林正杰只说对了一半,这座庄园确实是华人所有,但这里面根本就不止一百多口。

董国英就是这座庄园的主人,算起来他已经是印泥国的第二代华人了;当年大清首都掀起义和拳灭洋教的宗教运动,大搞扶清灭洋;结果本来是扶清的活动,最后却被大清国母给卖了,清军联合洋人对拳民大打出手,拳民死伤无数,清末这起伟大的人民运动血腥收场;而董国英的父亲就是大清向拳民们举起屠刀的时候,从天津沽上的船,逃到了南洋。

跟大多数华人移民一样,初来乍到义和拳逃民没有文化知识,身为长处更没有钱财;全凭着一股子力气从小工做起,慢慢的累集了一定的资金,然后又利用南洋优秀的资源开办了一个木材厂,算是小有了一份家业。

可惜的是董父辛苦大半辈子积劳成疾,又见华夏终年战事,似乎没有再强大起来的一天;心中忧虑之下,没能享受到自己辛苦置办起来的家业,早早的就去了。

董国英二十多岁就接过父亲手中的木材厂,到如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接过父亲的棒子后,上过学读过书的董国英表现出了一个华人应有的精明与干练,将这间木材厂发扬光大,现在已经成了本地有名的木材商,业务遍及整个爪洼岛,同时还利用自己木材厂的资源优势,开办了几家造纸厂。总之,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按理说有钱的董国英日子应该过得不错,但是华夏人在南洋的普遍遭遇,却并没有让他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荷兰人视华人如猪狗的态度让董国英愤怒的同时,又很无奈。而在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排华运动中,董国英也养成了一种敏感警惕的习惯,稍有不对就会将周围的华夏人都召集到董家的庄园里,而随着不断经历排华事件,董家的围墙也越修越高越结实;也正是如此,董家才躲过数起排华事件,不论是荷兰人挑起的,还是本地土著眼红发起的。

这次也不例外,党国跟印泥国一开战,董国英就知道要坏事了,因此他按照以往的惯例,将周边的华人都召进庄园里来避祸!一开始就收罗了三百多人,尔后陆续从雅加达市区不断有华人逃离城市被庄园所救助,才几天时间,庄园的人数就多达六百多号

所以庄园里并不是林正杰所说的一百多号人,而是足足有近七百人!只是从城里逃出来的人多是拖家带口,这六七百号人里,青壮年不到一半,只有两百多人!

本来董国英是想借着高墙大院再集中能收集的华人,大家团结起来保命,等过个三五天,印泥人拿庄园的高墙没办法,而事情也过去了后,大家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但不曾想这次印泥人却是犯了狠,居然真打算攻进庄园里,最麻烦的是人还越聚越多,从最开始的几百人累积到了千人,现在更是多达两千多人了。

以庄园里的三百多青壮对上两千人印泥土著,怎么看都没有胜算!

眼看这些印泥人就要攻破庄园,庄里的几百人就要性命不保;前来投奔庄子的人纷纷找到董国英商量对策。

有人说道:“董老板,这印泥人向来凶残,董老板得想想办法退了这些印泥人才行!”

董国英也是焦头烂额:“这次是我董某人对不住大家,将大家召集起来,却无力保大家平安。”

“董老板不要这么说,要说起来,以前荷兰**害我们华夏子民时,大家谁不是靠着董老板才能逃过数劫?我们在座的,也只有董老板才能在荷兰人面前能说得上话。”

另有人说道:“要怪也就怪常凯申!本来我们帮着印泥土著打败荷兰人,想来印泥人怎么的也样念着这份香火情谊,让我们安生赚钱吧!没想到这常凯申又从国内败退到南洋,给我们惹出事端!”这人的言论虽然有失偏颇,但却代表了不少印泥华人的意愿,倒不是他亲共,只是对常凯申给大家平静的生活带来动荡很是不满。

“辅机噤声!这国朝如果能打败印泥,建立我们华人自己的南洋政权,倒也是一桩美事;要说起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前对我华人的惨案,哪次不是这些印泥猴冲锋在前?现在他们能与我等安生,等他们需要钱财的时候又会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面对这些人的争议,董国英也是无奈,只得劝道:“两位,现在正是大难当头的时候,我们还是想法子将这些印泥人赶走再谈其它吧!”

主人家发话了,身为客人,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的,一时间,大家都安静下来。实力相差悬殊,计将安出?

正当大家一愁莫展的时候,董国英那正在前院监视印泥人

举动的儿子跑进了大堂,喊道:

“父亲,看情形外面的印泥人快要按捺不住了!我们怎么办?”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