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海岛大亨 > 第127章 钢铁同志的咆哮〔上〕

海岛大亨 第127章 钢铁同志的咆哮〔上〕

作者:委员长的野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1: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遥远的莫科斯也在进行着一场由里里岛引发的讨论;

尽管室外的天气依然刺骨的寒冷,但是会议室里却有着夏天般的火热,不是气温而是气氛;因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人数很少汇报报告会。哈

“史大林同志!能提前得到这架飞机是我们的幸运,美国人在喷气式飞机的研制上,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因为史大林同志可能会进行询问,但是史大林依旧端坐,似乎是在认真听着他的讲解。

而实际上,史大林同志走神了,还在回想着上午和华夏昆仑同志进行的新一轮会谈。

史大林同志对毛昆仑的印象并不好,打从瑞金开始就不好,虽然这个人很有能力和经验,但却非常的不听话,不听话的人谁敢用啊!

从共产国际支持华夏**开始,史大林同志就希望这位昆仑同志被排除在华共核心之外;而且共产国际也照着这个意愿执行了,将毛从领导位置给弄了下来。

可是弄下来后,事情却没按照共产国际设想的来,共产国际派往华夏的队友非常不给力,将在欧洲战场上的经验生硬的往华夏套。屡屡决策失误,将华共带到了灭绝的边缘。

于是在经历了错踪复杂的战局后,华共离奇的发展轨迹,依然让毛登上了华共的领导人之位,连史大林也不得不承认只有在昆仑同志的领导下才能再次将华共做活做强发展壮大了。

就在史大林开始承认毛昆仑对华共的领导时,华夏发生了一起皖南事变,毛昆仑强烈警告莫斯科不得再援助秃子党;这个要求自然与苏维埃的国家利益不符,苏维埃需要秃子党来对抗脚盆,毛遭受冷遇、华共受委屈成了必然。于是引发了延安和莫斯科的严重分歧;

再然后德国入侵苏联,史大林忙于对付德国,无暇再通过共产国际远程操控华共的发展,昆仑同志趁机发起整风运动;自此,华共开始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具有华夏特色的**,在与共产国际及苏联关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史大林也对这位兄弟党的领导人看不上,哪怕后来他多次提出访苏;也都被史大林以毛是游击队领导人而不是国家领导人为由拒绝了。

后来华共三大战役接连大捷,大事可期,昆仑同志本想在1950年1月1日宣布建国,不过史大林认为拖得太久并不合适,必须提前,昆仑同志便改成了1949年10月1日。

但是苏共希望华共退一步,与秃子党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的要求却被断然拒绝,毛一股作气挥师度江,一举攻下了大半个华夏,将常凯申赶到了呆湾岛。这件事非常不给史大林同志面子。

现在华共建国了,身份问题已经不能成为拒绝昆仑同志访苏的理由了,更何况人家是打着给苏联人民的父亲祝寿的名义来的。

可是史大林却依然不怎么看得上这位,特别是打着给自己祝寿为幌子来跟苏联谈条件,希望废除那些当年跟秃子党签订的各种条约。

史大林本想晾一晾,然后再拖一拖,这事自然就过去了;到时1945年签订《苏华友好同盟条约》的款项自然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大连、旅顺、东三省、长春铁路这些地方依然会在苏维埃的管理之下合理运作。

谁知这一晾却晾出问题来了,苏维埃的老对手美利坚横插一脚,大肆在报纸上造谣称:苏联将华夏的国家领人给软禁了。给苏联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摸黑。

如果不及时做好应对,搞不好真会影响到苏中的同盟关系;在这种压力之下,再拖下去已无意义,史大林同志不得不跟毛昆仑敞开了来谈。

然后,《苏华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就这样在史大林同志不情不愿之下出台了,原本的《苏华友好同盟条约》自然就废止;同样苏维埃在华夏的特权也必须在1952年前废止。

想到这节,史大林同志就肉痛啊!

这些兄弟党派,还没雄起的时候哪个没有得到苏联老大哥的支援,可是一拿到国家的主权建了国执了政,立刻就变了嘴脸,跟伟大的苏维埃帝国讨价还价,要东要西。南斯拉夫算一个,现在华夏也算一个;实在是可恶至极!

好在北棒的金大胖同志是个好同志,自己口头上支持他统一全国,再给些武器弹药,大胖同志就屁癫屁癫的送来了四十吨黄金和两万五千吨铅。

铅可是好东西,别看它不如黄金值钱,但是它却是生产原子弹必不可少的一种金属。苏维埃需要原子弹,没有这东西,苏维埃的头上就犹如有把利剑时候准备落下,这个总书记都做得心虚。

北棒支持了苏维埃的原子弹工程,由此可见,金大胖是个好同志,支持他统一全国也算是苏维埃给他的回报了。

算起来,这个地球上一心为了苏维埃的,除了北棒怕就只有里里岛了,里里岛的同志也好啊!苏维埃只是从库房里支援了几把过时的莫辛纳甘,就回报了苏维埃一架对手最新式的战机,虽然苏维埃花了些代价,但这种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没有交情谁卖给你啊?

一想到里里岛和战机,史大林同志突然才想起来,似乎坐在这里是为了听取关于里里岛的报告会……

回过神来,却只见下面的负责讲解的阿列克谢・布拉戈维申斯基依然在涛涛不绝的说着,一点都没有发现苏联人民的父亲走神了。

“综上所述,这架飞机的数据已经接近我们米格-15的水平,虽然比米格-17还差一点,但差距并不大;美利坚摆在明面上的那些喷气机还有数量庞大的二战螺旋桨飞机都是迷惑我们的,他们布了一个惊天大骗局欺骗了全世界,实际上这款秘密研发的战机才是我们的大敌。”

“经过我们初步的拆装测试,美利坚人的战斗机跟我们的米格机外形相似程度很大,采用后掠翼布局,不同的是它们使用的轴流发动机,推重比不如我们的宁式离心空气压缩发动机,速度比我们要慢,爬升率也不如我们的飞机;不过f-86下单翼设计更合理,拥有更好的气动性,而且它的机体强度更高更坚固,同时他们使用了液压系统,配合复杂的尾翼设计,滚转性能远超我们的米格-15,能做出很多我们的米格机做不到的动作;最主要的是,这架飞机配备有雷达和抗荷飞行服,有效的解决了夜战和黑视的问题。”

“更多的细节,需要进行更深入的飞行测试才能得到结果。不过总的来说,这种美利坚的新武器跟我们的战机各有千秋,一旦在战场上遇到,我们的飞行员必须谨慎!不过非常奇怪的是,这架飞机没有安装机枪或是机炮。不知道美利坚人如何用它来作战,不过我们推测这架飞机的武器可能是导弹。也许美利坚在导弹方面也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需要我们的内务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注。或者通过里里岛再次得到一些我们需要的情报。”

说到这里,汇报算是结束了,可是史大林同志因为走神并没有听到太多,不好让布拉戈维申斯基重复一遍,便问一同听取汇报会的其他几人:

“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刚刚从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提到******任记的古古鲁沙同志说道:

“史大林同志,一件新式的武器或许可以改变一场战役甚至是一场战争。但是除非是像原子弹一样能改变战争形式,否则我们没必要过份的去关注一件武器的发展;我想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到更有意义的地方去!”

“更有意义的地方?”众人不解,明明大家都在讨论这架飞机的事,偏偏你一个人独树一帜的歪楼歪到西伯利亚去了。

看着众人的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古古鲁沙同志得意的同时又有些惶恐;如果不能拿出点料来,史大林同志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连主持共产国际8年的季米特洛夫这样杰出的人物都挂得不明不白。想到这里,他没敢多卖关子,马上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我想说的是拉丁美洲,大家都知道整个拉丁美洲一直都是美利坚固有的势力范围,因为这里离美利坚实在太近了,美利坚国内各种势力对南美的渗透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在这种侵蚀之下,南美就是美利坚的后花园和工业原材料补给站。就算是一些国家受德国影响很大,在二战前跟纳粹德国的关系非常亲密,但是战争一起依然无法甩脱美利坚的影响力,不得不跟德国保持一定的距离。”

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后,他开始推销自己的理念:

“不过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也许在以前,我们想要参与到拉丁美洲的革命当中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美利坚对那里的控制力太强,离我们苏联又太远。而造成这种改变的,正是里里岛**,他们在里里岛的成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扇通向南美洲的大门!”

新奇的理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开始用心听古古鲁沙同志的演讲,同时思考古古鲁沙这些话语背后的涵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