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玉机词 > (六五)下

玉机词 (六五)下

作者:白玉有纹1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8: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定乾宫出来,高曜兴奋的向乳母李氏等人说道:“父皇升玉机姐姐做正六品女校了!”众人听了纷纷道喜。锦素笑道:“恭喜姐姐又高升了。只是这会儿不得闲,不能好好道喜。不知女校大人晚上能不能赏下官点儿空,下官有要事禀告。”说罢屈膝行礼。

我忙还礼道:“灵修殿中,扫榻以待。”

回到灵修殿,芳馨忙领众人向我磕头道喜。待众人散去,芳馨一面帮红芯摆膳,一面笑道:“从前姑娘爱看戏,还感叹不知几时才能升做正六品女校,可以到外宫去看戏,如今这就来了。”见我坐在榻上一言不发,不禁奇怪,遂上前道:“姑娘一举升做正六品女校,是大喜事才是,怎的……”

我闭目叹了一声道:“姑姑……”

芳馨迟疑道:“姑娘是有什么疑虑么?”

我缓缓踱到灵修殿门口,正午阳光正烈,洒在脸上有些*辣的疼痛,灼热得令人眩晕。我越想越惊,扶门的右手不禁颤抖起来。芳馨跟出来道:“姑娘有什么话不妨和奴婢说说……”

我冷冷一笑:“皇上……这是对我起了疑忌,要将我调离长宁宫。”

芳馨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怎么说?”

“前几天,我还让殿下在皇上面前藏拙。今日在御书房中我才知道,皇上慧眼如炬,洞察秋毫。殿下虽然聪明,但毕竟还小,一举一动如何能逃过皇上的耳目?终究是藏不住的。恐怕连藏拙的那点心思,都让皇上看透了。皇上升我做女校,便是要将我从殿下的身边调离,随意给个闲差罢了。”

芳馨顿时松了一口气道:“就算是不再服侍殿下,那也没什么。”

雨后的阳光格外猛烈,热气如潮,我心中烦乱,汗如雨下:“离开长宁宫并不可怕,就怕从此被皇上看住,稍有不妥,便……”

芳馨一面为我擦汗,一面柔声道:“姑娘多心了。姑娘将殿下教得太好,皇上有些不放心是有的。但只要姑娘离了皇子公主的这片是非之地,也就没什么了。姑娘再怎样也只是**女官而已,并不是特别要紧之人。况且皇上和皇后又一向宽和明理,只要姑娘循规蹈矩的,便不会有祸事。不管怎样,升做女校都是好事,如今姑娘品级最高,又领着皇后娘娘的差事,可说是名符其实的女官之首了。”

我心中一宽,拉住芳馨的手道:“果真么?”

芳馨微笑道:“自然。姑娘年纪轻轻的,想得也太多了,这样容易生白发。”说罢扶我进了南厢,红芯和绿萼捧上铜盆手巾,服侍我沐手用膳。

晚间高曜闲来无事,依旧在灵修殿看书。只见他忽然放下书来笑盈盈的问我:“玉机姐姐,孤今日答父皇的问话,答得可好?”

我搁笔道:“引经据典的,答得极好。只不知皇上究竟问了殿下什么?”

高曜道:“父皇问太子哥哥和孤,倘若虽然敌人很强大,部族之间却有仇怨,当怎样克敌制胜。”

我想了想,故意说道:“皇太子殿下也答得很好,可是殿下不是曾说要在父皇面前装糊涂的么?怎么却答得和皇太子殿下一样好?”

高曜撇撇嘴道:“孤本来是不想说的,可是父皇好似看穿了孤的心思,晓得孤要说些什么似得。孤没法子才说的。后来父皇不是还赞孤说得好,这才升玉机姐姐做女校么?”

我淡淡道:“不错。殿下答得好,臣女才能升做女校。可是倘若因为升了官,皇上和皇后便不再不让臣女在长宁宫陪伴殿下,那该如何是好?”

高曜笑道:“玉机姐姐不在长宁宫还能去哪?便是换了一个女巡女史来,母亲和孤也是不认的。在孤心里,只有玉机姐姐,就像在太子哥哥眼里,也只有一个于大人。”

我不禁有些感动,顿时语塞。高曜见我呆呆的,也不以为意,只埋头读书。待高曜回了启祥殿,芳馨上前来整理书册,一面笑道:“咱们殿下也真是实心,究竟还是舍不得姑娘。”

我抛下书卷,淡淡道:“舍不得又如何,究竟我能不能在长宁宫还要看皇上的意思。这一次为青阳选女官,说不好还要为长宁宫加选一位呢。”

芳馨道:“姑娘竟这样笃定么?”

我接过绿萼递过来的芸儿的功课,一面翻看一面说道:“本来我不过是皇子的侍读女官,根本不当参与**诸事。皇后却忽然将给青阳公主选女巡的差事交给我。本来我以为只是负责在陂泽殿殿选而已,谁知道连殿试候选之人也要我来定,姑姑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芳馨茫然摇头。我支开窗户,看着新来服侍高曜的两个小丫头躬身立在殿门外,芸儿跟着高曜有说有笑的进了启祥殿,不觉微微冷笑。“太后和周贵妃都没有荐人进宫,如此为了定下候选的姑娘,就得仔细了解她们的家世如何,各自的性情如何,才情如何。照理**女官,不当和前朝外臣有一丝往来,可照如今这个情形,也难免那些太守夫人,侯府太太什么的,都会来宫里走动。这不是前几日,连樱桃都送来了么。如此看来,不是皇后娘娘重用我,便是她要将我架在火上、放在油中慢慢煎熬。即使没有今天这个事情,想来我也很难在长宁宫住下去了。”

芳馨惊叹道:“原来姑娘早就知道!”

我一笑:“我从前只是怀疑罢了,今天我却是深信不疑了。”

注:

1,甘延寿和陈汤矫诏发汉兵和西域诸国兵消灭致支单于之后,上书朝廷:“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2,赵充国,字翁孙,西汉著名军事家。宣帝时,羌族扰边,赵充国为将,实行在边境实行屯田政策。当时羌族的先零部最为活跃,而其它部落均呈观望态度。宣帝催促赵充国乘胜一股脑儿歼灭羌族诸部,但赵充国始终坚持只打击先零,威慑其它。宣帝最后同意了赵充国的对羌战略。出自《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

3,冯奉世,字子明,西汉将领。前将军韩增推荐冯奉世以卫候的身份持使节护送大宛等国的宾客回国。到伊?城,都尉宋将说莎车国人和其他一些国家一起攻杀了西汉所任命的莎车王万年,还杀了西汉使者奚充国。莎车国派使者扬言说北道诸国已经归属匈奴,当时就攻击劫掠南道诸国,并与他们歃血为盟背叛西汉,从鄯善国向西都断绝交通。都护郑吉、校尉司马意都被困在北路诸国之间。冯奉世和他的副手严昌商议,认为如果不火速攻击,莎车国就会日益强大,这样形势就难以控制,一定会危及整个西域。于是以使节通告诸位国王,从而发动他们的军队,南北道一共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国,攻占了它的城池。莎车王自杀,就将他的首级传到长安。诸国都平定下来,冯奉世的威名震动西域。出自《汉书?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4,郑吉,西汉会稽人,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汉宣帝时,发西域诸国兵攻车师有功,升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惮率万余人归汉,郑吉发渠犁、龟兹诸国5万人以迎之。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郑吉被任命为西域第一任都护,故《汉书?郑吉传》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5,班超,字仲升,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班超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6,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人。他嫉恶如仇,以强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处置豪门权贵,深受百姓爱戴。曾任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地方管理,转变不良风气。其威名由此流传。详见《汉书?赵尹韩两张王传第四十六》。

----------------------

整个两汉时期,羌人屡叛屡降,闹了无数次。之所以反复折腾,原因之一就是朝廷总想招抚羌人,每次都接受叛党的投降。从博弈论的角度看,羌人发现造反是个收益很大、风险很小的生意,就更有动机去干了。

汉朝和羌人这没完没了的循环直到黄巾起义起不久才结束,段?将军把羌人赶到一个山谷里,一把火烧死了。因为杀伐太重,后世史家还对段?颇有微词。我想对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说的是:你们唧唧歪歪个鬼啊!没有段?的一把火,你们是不是又该在记载羌人掳掠长安的时候痛哭流涕朝廷无可用之将了?

至于山越……哪还有什么山越?如果当初孙权对山越搞什么民族识别、区域自治,再找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鼓吹文化多元主义,所有文化一律平等,你猜--会怎么样?去过欧美的很多朋友们,大概都在笑而不语。

父子三人讨论的是战术层面的事情,从战略上看,当然是陈汤和郑吉班超最牛。所以后来高曜从对外说到内政的根本方案,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所以皇帝对玉机起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