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良人养成记 > 第二十四章 王家家事

良人养成记 第二十四章 王家家事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6: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行人在老余家吃了午饭后,回到王家。于第二天送走了王家本家一行人。

王家原本只雇了个婆子做饭的,还做的不好吃这几天因为王益娶亲,外聘酒楼里的厨子来的,因此小柔她们不知道厨娘的手艺不行,至少直到这日午饭前是不知的。

王家不算是书香门第,只是出了个读书出色的王益。所以没那么多破规矩,因此是全家人一起吃饭的,当然也可能是经济因素决定的。

送走亲戚后的第一顿午饭,看着端上来的菜,余氏收住了筷子。

蔬菜看不出原来的品种,肉是猪肉,还做的极其油腻,有鱼,只是没吃呢,就闻着腥味了。看着王家众男吃着色香味全无的饭,就跟前几天吃的饭一个表情,余氏不知道说什么的好。还好有个女儿,她不好说的,女儿能说,也敢说。

只听小柔道:“父亲,这饭做的还不如我做的好。以后能让我和我娘原来用的厨娘做饭吗?”

王益逗她道:“行啊,只要你做顿饭出来,我们觉得比现在的饭好吃,今后就由你和你娘原来的厨娘做饭。”他觉得余氏都不会下厨,何况刚十三岁的小柔?即使是女学中的学了点,水平定也不怎么样,女学中高层女子根本就不注重厨艺,只有民间才注重。

结果晚饭时,看着桌子上丰盛的饭菜,还有汤,还没吃呢,就觉得必然很好吃。吃起来就更不错,比前几天请来的厨子所做的大锅饭还要好吃。

连王安石都对这个妹妹佩服的紧,问道:“除了字、厨艺、做针线,妹妹还会什么吗?”他本意只是简单的问一问,可是表情极为认真。

小柔觉得像是在考校孩子的父亲,而且还是对她会的东西看不上的那种。她郁闷的不行,难道自己不能会这些?只得道:“我去年年底从女学中结业的。我拿了书艺,棋艺和算学第一,但是一共只有十六个人比试。”最后一句,不忘记谦虚一下,心道起码算学总该被夸了吧?

王益闻言,心道,怪不得能与沈家关系不错呢,会的真不少,却不再言语。

这让没等到夸奖的小柔憋屈的很。

第二日,余氏开始着手理家。

小柔到余氏房中时,看着眉头紧皱的余氏,小柔问道:“娘,怎么了?”

余氏说道:“我刚看完了账簿,王家不是一般的没钱。你父亲的薪酬是月十贯,安礼安国兄弟俩在县学中,每月需缴纳四贯钱。真是省钱,你在女学时可是每月十贯啊。家里的米面到是足够吃了,甚至还有剩余,因为人少。”

小柔问道:“怎么个少法?”

余氏伸出一只手,道:“正好这个数。有门房一人,做饭的婆子一人,打杂的婆子两个,还有个吴妈妈负责三个少爷的起居。过去这个吴妈妈会将吃剩下的米换成钱,就够雇下人的月钱了。三个婆子的月钱一个月一共一贯钱,吴妈妈的是五百文,门房三百文。你父亲和三位兄弟的每月笔墨开销一贯,父子四个人不及你一个人用的多啊。每个月还得拿出四贯钱给老家的那两位兄长。就这样节省之下,账上现在不足百贯钱,还没你有钱呢。我再怎么能管家,那也得有钱让我管那。”

余氏唠叨的同时,不忘事事跟小柔比较一下。跟这兄弟三个比,小柔确实非常的败家。小柔自动忽略娘亲的感慨,说道:“娘,咱们之前不就知道父亲没什么钱吗?我们过来后,带来这么多人,开销自己出就是了,父亲的薪酬只拿来付原来几个人的工钱,吃和穿之类的,就跟咱们算到一起了呗。”

余氏道:“若这么做,我担心你父亲心里不舒服。”

小柔道:“我觉得父亲挺忠厚的,哥哥也是呆呆的,两个弟弟也算懂事,我担心他们不好相处的事都没发生,现在觉得和他们是一家人也不错。既然是一家人,为什么不能花娘挣的钱呢?各司其职啊,父亲虽然薪酬跟娘挣的比起来,差的远,但是父亲的职位是钱买不来的东西。而且,哥哥将来参加科举才是正经。就是每个人都做自己该做的事,娘现在也是哥哥和弟弟们的娘了,为什么不能花娘挣的钱?”

余氏道:“这只是其一。其二,家中这仅有的钱,不够你三哥参加科举,娶亲那。我想把玉溪的余裳阁化为王家产业,你看怎么样?”

在这等着她呢,搞了半天不是怕处理不好王益那头,原来是怕她不同意把钱财白送人啊。若是自己娘真那么做了,那她在这个家中地位不言而喻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过,“我没意见。不过,你确定你能说动爹白要你的铺子?”

余氏道:“这个我会处理好的。娘只怕你不同意。毕竟给了王家,将来你得的就少了。你从小就那么喜欢银子。”银子在她看来,就是钱财。

小柔道:“娘,你想太多了,你现在都嫁人了,说不定我马上就要有弟弟妹妹了。我不会真想要你钱的,虽然之前总是找你要钱,纯粹觉得好玩罢了。娘也知道我只是攒着,并不是拿出去花掉了。以后允之哥哥肯定养的起我,养不起我也会让他养得起的。我能跟娘过了这么多年好日子,就很知足了。看,我比知县的公子过的都好呢!”

余氏摸着小柔的头笑了。她还以为这丫头爱财呢,看来只是把银子当成收藏品了。

小柔不知道余氏是怎么对自己的新爹讲的,最后,余掌柜的儿子余成前往永州开新铺子,玉溪县的余裳阁收益算王家的,银溪丁掌柜处的收益归小柔,即使将来小柔嫁人后,也归小柔。

总结起来就是,余成那赚的钱是余氏的,余掌柜那的赚的钱是王家的,丁掌柜那赚的钱是小柔的。只不过,老板都是余氏自己。

余氏只是年前去了余裳阁几次,回来就对小柔说,余成会比余掌柜强很多,就怕他不为己用。余掌柜的是忠仆,余成身上没这股特质。小柔就给出了分股的概念,取盈利十分之一给余成。当时余氏眼睛就亮了,感情靠不住,就靠钱,而且一旦这么做,余成定会更加用心的做。

余成确实很强,去了永州后一个月不到,回了玉溪找了余氏,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初到永州,是做不了上层人的生意,底层生意虽然盈利少,但架不住永州人多。但永州的绣娘比玉溪的绣娘工钱高,因此他建议在玉溪做成品,运到永州卖,加上运费,算下来还是比在永州直接请绣娘做要便宜。永州的布匹价格要低于玉溪,所以从永州回玉溪的车队则带回布匹。这个小柔感觉就是把玉溪当成一个加工厂。

第二,以前做成衣剩下的布头都是作为奖励给了绣娘,现在让绣娘把这些布头拿来做鞋子和袜子,按件折钱给绣娘,成品则顺带到永州去卖。永州有很多行商,游玩的客人,因此余成想余裳阁除了做成衣之外,再做鞋、袜、帷帽的生意。帷帽在当地收购。虽然中间差价利小,架不住人多,并会带动客人买别的东西。

第三,等到收益稳定后,再重金聘永州有名的绣娘坐镇,打入上层人群。暂时不急。

三条余氏都同意,并对余成更为满意。并提出在永州买一套便宜的小宅子,供余成夫妻、孩子和车夫落脚和作为仓库使用。车夫雇佣玉溪的人。这是后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