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良人养成记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决定

良人养成记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决定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6: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允之这日带着元初去了笔砚巷林府。

在杨允之诉说来意之后,林修远欣喜异常!过去几年在杨泗睿的默认下,他虽然视元初为亲孙,但他知道这是偷来的。他仅仅是趁着元初父母不在,以一颗赤诚的长辈之心打动着元初的祖父。这和眼下元初的父母送来是不一样的,他有些激动地颤声道:“你说的是真的?你们让我督促元初的功课?”

杨允之笑道:“是。若是林大人没空,那就算了。”

林修远连声道:“我有空,有空。这事小柔她,同意?”

杨允之轻轻的一个“嗯”,让林修远心花怒放。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光顾着高兴了,没注意到杨允之的称呼。他看了眼杨允之动了动嘴,可是说什么什么呢?让杨允之称呼他为“父亲”?小柔一定不干。喊“叔父”吗?他自己不愿意。算了,林大人就林大人吧。最终,他什么都没说。

今年的新年,沈洛川特意把杨元至送到天波府,让杨家过了团圆年,他自己去了沈泽荣那里。毕竟不是亲生父母,沈家这个新年,二老过的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沈洛川到是十分坦然。

新年伊始,新任宰相文博辉举荐王安石进文渊阁,恒正帝准奏。

得知这个消息,最开心的莫过于小柔,她认为余氏也会跟着来。她本打算去信问一下的,杨允之却阻止道:“岳母来不来有她的理由,你不要报太大的希望。”

小柔想到了林修远,在脑海里毫不客气的减掉了林修远的好感度。杨允之知道她误会了,误会就误会吧,总比知道实情来得好。

就此事,他和沈洛川裕亲王三人仔细盘算过了,他们确定文相跟王安石不熟。那么此番举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王安石又无沈洛川这般惊艳的才能,政绩是不差,但没好到连升三级,直接进入从三品。宰相之位候选人吧?三人共同认定,这是件福祸难料的事。

沈洛川当时更是道:“皇上是个对自己,对皇家,对他人都是非常狠的人。元贵妃的存在,让他温和了很多。现在元贵妃不在了,他硬是让后宫的所有人都成了摆设!”

裕亲王调侃道:“这么说来,你也是个狠角色。据说江宁因你殉情的女子,少说有十个。很好奇那些女子都是在哪里见到你的。”

沈洛川瞥了他一眼,略带警告道:“你要多费心照看好两位皇子,这大概是帝王家仅有的子嗣了!”

裕亲王嘟囔道:“那又不是我儿子。为什么要我照看――”他忽然意识到某件事。这俩侄子确实不能有事啊!只得改口。有气无力道:“好吧,本王会照看好的。”

二月间,杨允之在小柔一直念叨他是乌鸦嘴中度过。余氏,没有随王安石进京。只是给了小柔一封信。声称江宁有人照料她,让她放心。着重指出,她没有跟着来,是因为王安石还没有站稳脚,她总不能住女儿家吧?虽然那是亲生女之家,但是,只怕有心人会说王安石苛待继母。信末,嘱咐杨允之多帮衬王安石一些。

此事杨允之自然同意,只是他是武将。能力实在有限。不过,没等他把文渊阁上下疏通呢,王安石顺利的进入文渊阁,且表面上,无人对他的突入插入表示不满。甚至有不少人暗自打听他和文相的关系。这让他一头雾水。

吴氏那里,小柔轻松拿下。他们一家暂住天波府时,小柔道:“三嫂和侄女们安心住下,京城我比较熟。三嫂只管把准备的钱拿出来,再告诉我买个什么样的宅子就好,我让人办去。”

王安石夫妇自从王家兄弟因钱财争吵过后,夫妇二人一直自力更生,秉承一切靠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王益过世后。虽然和余氏同住多年,最多吃喝跟着余氏,不曾从余氏手里拿钱。余氏拗不过二人,只能多多照顾王安石的两个女儿。

是以,吴氏见小柔没有要帮自己出钱的意思,也就应允了。先是问道:“不知京城像江宁王家那般大小的宅子要多少钱?”

小柔笑道:“这说不好。一来看地段,二来看关系。”

“关系”二字吴氏懂得,据说江宁的宅子花的钱绝对少于市面上的价格。她就没纠结这个,只是道:“地段不讲究,京城文官多数住哪里,就买哪里就是了。”

小柔笑道:“这更容易。沈家的宅子,还有我义兄的宅子那一带都是文官住的,且不是有钱人家。如今,那一片两个大户主人家都是姓沈的。你和三哥过去,只别和他们比,在那里绝对算的上富户了。”

这不是玩笑话。十几年前沈泽荣进京时,一来没根基,二来没关系,可是说是花了高价在学士街买的宅子。那条街之所以命名为“学士街”,是因为那一带几乎都是各种学士出身的文官,家境不足,勉强买的房区。这些年来,那些学士发达了不少,这才渐渐成了气候。尽管有了气候,仍然不能跟功勋之家相比。

前后共计月余,就在沈洛川的帮助下,敲定了一栋宅子,估摸着比江宁王家还大一些。离沈家比较近,隔条巷子就是学士街的清贫区。当年裕亲王和杨允之买下的小宅子,就位于那一带。

小柔与原主李翰林商议,以六千贯价格成交,额外在李翰林即将上任的河北路补一座价值五千贯的宅子。此事王安石夫妇自然不晓,只看明面价格确实是六千贯。二人一面感叹朝中有人好办事,一面拿了六千贯出来。

此番进京,余氏声称待他们夫妇安定后,她也是要去京城住的。并坚持道:“你们俩不当我是亲娘,不要我的钱。我也没脸白住你们的房子,这有三千贯,算是我自己的房租,你们先收着。”

吴氏闻言拽住仍然要拒绝的王安石,接着把钱票接来,并笑道:“看母亲说的。这怎么就成房租了呢,这是母亲知道我们手头紧,给我们送钱来的。”

王安石只能责备的望了吴氏一眼,不再拆吴氏的台。晚上就寝时,吴氏先道:“老爷,今日母亲都说的那般难听了,你还要拒绝,让外人知道了,那就是继母和继子不合。这和继子侵占继母财产,一样难听不说,还伤母亲的心。”

王安石被吴氏说了这么一通,就知道自己又在犯左性,胡乱道:“你做主就是了,我也没说什么不是。进京后,我们多照顾妹妹一些就是了。”

吴氏面上应承。心里明白,还照顾妹妹,九成是这个继妹帮衬自己吧。自家老爷眼下不纠结于这点钱财就好,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果然不出她所料,进京先是住进天波府,而后买宅子,拉关系全都是杨家出的面。她正感慨着呢,小柔又让人送来了一批家具,说是开新店时多备下的。吴氏去看了眼,显然是没有过的。自己管家多年,能看出来这些家具确实不是新做的。想到小柔开的酒楼连独立宅子都有,也就明白这家具应该真是多备下的,也就收下了。

待晚间和王安石说明情形时,王安石还道:“嗯,妹妹用不着的东西,放着也是放着,我们拿来用才不浪费。不过,不能白占她便宜。你明日算个大概价钱,给她送过去。”

吴氏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就说吧,只是平常家具,能用几个钱?我跟你说了,这确实就是稍微好一点的椴木做的家具。不是顶尖的,算下来也不过几百贯钱,为了这钱上去打人脸吗?家里的事我做主了,你就别总跟着瞎操心。”

王安石笑道:“我怎么觉得自从你知道要进京后,越发能干了呢。”

吴氏啐道:“我不能干,如何能成事?在京城这地面上,我们都是普通的官宦人家,不用心,怎么能在这里落脚?”

王安石明白她这种心理,正如他也是这般心情一样。他比妻子还多一重经历,他当年参加科举,又见了小柔的大婚,十分明白自己的渺小。即使沈洛川他们不叮嘱他,他也会小心行事的。

王安石一家渐渐在京城站住了脚,在小柔的带动下,吴氏跟京城的命妇们说上了话。再有,王安石长女王霖今年十岁了,年后是要进女学的,自然也要跟着熟悉一下京城的姑娘小姐们。

中秋过后,沈洛川却向皇上请辞,朝堂上下十分震惊。皇上即位一年对沈洛川的重用,长眼睛的都看出来了。百官都以为文相退位后,就是沈洛川接手了。正值当年,风头最盛之时,他却要隐退,这是何故?众人实在摸不到头绪,有和沈洛川关系不错的同僚,凑上前去问他,

得到的答案统一是:他义父今年身子不适,他需要侍奉左右,以报养育之恩。

对恒正帝,他的说辞是:“皇上,文相身体连任两期没问题。那时,王安石也能独当一面了。”

这是沈洛川这半年来观察所得,恒正帝被他猜到意图也不恼怒,仍然问道:“确定要走?不再回朝堂了?”

沈洛川没把话说死,只是道:“不一定。只是目前我很累,心很累。”

恒正帝想了下,问道:“因为女人?”

沈洛川坦然道:“是。求之不得,心累。”

恒正帝拍拍他,叹息道:“好吧。一路珍重,想通了,心不累的时候就回来。文武百官再多,定然有你一个位置。”

沈洛川恭敬道:“谢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