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良人养成记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尘埃落定

良人养成记 第一百五十四章 尘埃落定

作者:云上的悠悠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6: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儿子们不论嫡庶,在皇位角逐过程中都是皇家风范十足,此刻,更是几个人拥立一个,按说皇上应该高兴才是。t但皇上眼中划过的为难,却没逃得过庞相那双老眼。

庞相自己也是暗叹一声,他之所以能看见皇上一闪而过的神情,那是因为他在裕亲王言罢后,第一时间震惊过后,第二反应是抬头看看龙椅上的天子。这场角逐,其实已经有了结果。只是皇上偏心罢了!

此刻皇上为难,确实很为难。且不说他本来就更倾向于裕亲王,就说此刻裕亲王能主动放弃皇位,是多么难得!他就更喜欢这个嫡次子了。

皇上十分清楚,从一个皇帝的角度考虑,四子更合适。但太祖当年定下的发展策略,明显重文轻武他是知道的,但他无力改变。再加上现在的大恒边疆不够稳定,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征善战的帝王。只有重武的帝王,为了保证边疆稳定,才会有改革的决心和毅力。因此,实际情况是七子更合适。

继任的皇帝,还需要有个条件,那就是心不能太狠。皇上的女儿只有一个,儿子却有九个。怎么能确保他死后,这个人不对兄弟下手呢?各方面的观察和调查后,七皇子当仁不让的可以做一个“仁善”,却又能开疆拓土之君。他本想直接册立七子为太子,只是太祖当年定下的规定,他没有趣做改变的勇气。

皇上一早就觉得七子更像自己。这个像,不仅是性格还有特长。当今圣上虽然乃是以先帝唯一的儿子身份即位,事实上,他本身却善武、好武。再有,皇上自认为是个比较长情的男子。虽然后宫中有别的女人,但是他敢说自己一生只爱皇后一人。

反观他的几个儿子,庶子就不说了,他从来就没公平的对待过。而贤亲王作为他活着的嫡长子,在贤亲王府没有那个岚夫人之前,他是十分不喜儿子拿女人当棋子的这种作风。儿子不像他。那么想来是皇后的问题,皇上一度见到皇后就心生不爽,这才随便宠幸了刚进宫的妃嫔,也让他有了唯一的女儿。

这种情况,持续到七皇子裕亲王的出现。后来,皇后屡次想往裕亲王府塞人,皇上十分厌烦,不过看在夫妻多年的份上一直忽略。直到那年出了人命后,他才训斥了皇后。

皇后当时却哭诉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也想这后宫中只有她自己,可奈何他们已然成了帝后。身上的责任太重。而如今倘若七子即位。那么未来的皇后的责任比她还要重。毕竟小七上面不仅有庶兄。更有嫡亲兄长!

话说到这,皇上怎能不明白?最终,只得收回斥责之语,和皇后彻谈。此后帝后关系再度一如往昔,皇后也不再往裕亲王府塞人。

至于皇后一个月前的一番动作,乃因她知晓皇上有意立小儿子为太子。她为了让小儿子在长子面前多些优势,恰值她安排的人听到小柔的一番言辞,这才趁机挑了两个小丫头送进王府。

皇上也是默许了皇后此次的作为。在已显露的帝位角逐中,虽然没有准确数据,但是可以看出七子是略逊于四子的。几日前数据出来后,果然不出所料。皇上无奈之下,招来庞德相商。

若问为何不让庞德直接支持裕亲王。好让裕亲王胜出?原因无他,若按真实数据,即使加上庞相相助,七皇子裕亲王依然比不过贤亲王,而且是比较大的偏差。这数据可以哄骗一时。注定无法永久的瞒住众人。因为公布最后数据,是由礼部再做次统计的。

最后二人定计,这几日先哄骗众人说二人支持者相同,再拿女人做个测验。按往常经验来说,贤亲王定然不会为了女人舍弃江山。只待他答应庞相的那一刻,就是皇上宣布他失败的那一刻。届时,皇上再解释一番即可。

结果――七子主动退出!皇上此时别提多难过了!他甚至有一瞬间的冲动,直接宣布他定下的继承人是七子裕亲王,好在他最终忍住了!倘若他真那么说了,此举定然惹来四子的不满。以四子的实力,将来小七有苦头吃了。皇上渐渐冷静下来,现在,他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大殿中除了庞相外,不论站着还是跪着的人,都奇怪着皇上为何久久不语。

眼看众人互相以眼神交流,庞相不得不出列道:“皇上,裕亲王和安亲王如此大义,乃是大恒之福!”

皇上这才回神,不住点头之时,轻笑道:“庞爱卿所言甚是。”又对跪地的裕亲王等人道:“都起吧,朕有你们这样的儿子深感欣慰。既然老二和小七如此有心,钦天监择个日子,册封朕之第四子,贤亲王柴昭为大恒太子!”

话音刚落,众人稀稀疏疏跪了满殿,同时高声齐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恭喜太子!”

六月,贤亲王柴昭被册封为太子,同月,皇上以身体不适为由,退位太子。新帝即恒正帝,因太上皇尚在,本不打算改年号。无奈太上皇坚持,且给出年号――初元。

恒正帝即位的第一件事不是封后,而是给安亲王和裕亲王加品,二人同时进封为超一品亲王。安亲王追加万户封邑,裕亲王则是增加两万户。两个亲王世袭一代,世袭时将为一品亲王。虽然没有这种制度,但是没人规定不可以这么做。已退位的太上皇对恒正帝的此番作为,那是赞不绝口!

恒正帝虽然本意就是做给太上皇看的,但是见太上皇如此高兴,比立他为太子还高兴,难免有些失落。而我们的准皇后呢,面上一幅与有荣焉的满足之态,心里实则憋屈的要死。

太上皇此时发问道:“昭儿,你可知父皇因何夸赞于你?”

恒正帝先是一愣,而后谦逊道:“回父皇,儿臣以为父皇是看到我们兄弟和睦――”太上皇的笑声让他没再说下去。

太上皇笑了几声后,摇头道:“幸亏我问你了,否则,这误会可不好啊。昭儿,父皇不瞒你。相对你来说。父皇原本更相中你七弟。”

室内,太后满脸不满的望着太上皇,同时诽谤地想着,老糊涂了不成!这么直接说出来,让昭儿以后怎能心平气和的和曦儿相处!

准皇后则是一幅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恒正帝有些不甚在意道:“儿臣知。可父皇最终选择了儿臣,儿臣定然万分努力,不让父皇失望!”

太上皇闻言不得不赞了恒正帝一番:“我起初就知道你会是个出色的帝王。但从这件事的前后来看,你处理的就很不错。”言罢,话锋一转。严肃道:“昭儿。父皇刚才夸赞你。并非因你善待兄弟。”

恒正帝思索片刻,略有些不可置信的望着太上皇,等待着他未说完之语。

太皇上虽然身体微弱,此时的声音却沉稳有力:“父皇刚才夸你。乃因你敢做祖宗立下的规矩之外的事!父皇这点就不行,本以为你七弟敢做敢为的性子合适,是以在帝位上更倾向于他。”

恒正帝向来稳重的形象,此刻有些破裂,欣喜之色不经意间爬上他的眉梢。神色颇为激动的对太上皇道:“父皇,可是为大恒边疆不稳,国库却不充裕,军中人多却不够精,军器更是和无规章可言而忧心?”

太上皇一看恒正帝有些兴奋的说着这些。想来他也早有预测,想来想法不少,遂建议道:“今日让你母后和皇后学学民间妇人,亲自给我们张罗点好吃的,我们父子俩边喝边聊!”

太后和准皇后应声而去。太上皇这边和恒正帝热络的聊了起来。先是太上皇发问,恒正帝说了自己将用三至五年挑一些合适的人出来,先从大恒本土抓起,努力充盈国库。有了钱后,先是剔除军中招来的流民,再重新招纳体力好的士兵。末了,又问太上皇是否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等等。

父子俩有生以来第一次聊的如此酣畅,此后,恒正帝心中那丝对同胞弟弟和对父亲的不满打消了七八成。太上皇驾崩后,恒正帝都没有打压过任何一个兄弟,让大恒皇族保持无手足相残的记录。

初元元年八月初一,大恒举行了封后大典。第二日紧接着册封了妃嫔,原裕亲王府岚夫人因产下皇子,且如今又是有孕在身而被册封为贵妃,封号元。闵侧妃和徐侧妃品级反落后于她,一个被封为贤妃,一个被封为淑妃。其他众人均按皇后吴氏早先与各家约定,都有品级,不再一一赘言。

新任皇后殿中,皇后怒不可遏。刚册封皇后,紧接着就大肆册封妃嫔,让她颜面何存!且

那个王素云的封号是“元”。这个元字跟年号冲撞了不说,皇上本意定是取自“原配”谐音。这让她如何淡定?

王府带来的大丫鬟都已有了品阶,首席大丫鬟思雨更是被封为六品尚宫,协助皇后管理后宫。思雨可以光明正大的把自己的姓冠上,如今这宫里的宫女内监都要喊她一声“程尚宫”。她在宫外的家人也因她这一重身份得到众人的吹捧。

思雨深知这一切都是因为眼前发怒的女人,遂忙上前道:“娘娘息怒。有太上皇和太后在,皇上定然不会乱来。就算没了这些依仗,还有国公府呢!皇上对贵妃的宠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娘娘也是知道的,何必因为这点胡乱猜测的事生气?”

皇后恨声道:“这个皇位哀家和吴家出了那么多力,皇上自然知晓。哀家不怨皇上,是有些人色诱皇上!”

思雨劝道:“娘娘,老夫人一直劝你暂时忍耐。你都忍耐了这么多年了,不差这一时半刻了。”

皇后心急道:“你让哀家如何再忍?再忍那人可就又生一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