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田园女夫子 >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造路

田园女夫子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造路

作者:贰胡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5: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元960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对松源乡的百姓来说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

在这一年,周太祖郭威辞世太祖病逝。柴荣继位,是为世宗,改年号为“庆元”,柴荣继位之后,迅速收复了中原,又在年末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这天正式收复吴越。

这个消息传到吴村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三了,马上就要过年了。

吴煊堂兄觉得正月不宜出远门,因此,不顾天下着小雪,硬是徒步去了处州城里,他一打听到这个消息,便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要跟二爷爷还有三娘分享这个消息。

二爷爷来跟三娘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三娘还在上课。

此时天已经下起了大雪,并迅速的在山上,枝头上,路上厚厚的堆了起来,映的教师里一片光亮。

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孩子们都特别兴奋,坐在位置的小屁股一直扭来扭去的坐不住。

三娘见了便笑道:“今天是年前最后一天上课,明年过了初十再开学,这中间有十几天的假期,够你们疯的。怎么现在连这点时间都坐不住了?”

说着三娘脸色又变严肃起来。

孩子们见了,便嘟着嘴巴有些不乐意,可是却谁也不敢跟三娘叫板,只得低着头,看自己的书。

三娘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她也知道,此时孩子们的心早飞出去玩雪了,她硬拘着他们也没用。

因此她又道:“不过今天情况特殊,下雪了,都说瑞雪兆丰年,为预祝明年能有好日子过,今天我就提早下课,让你们出去好好玩玩。。。”

话音刚落。孩子们已经欢叫着“下课喽,玩雪喽”,收了课本就往外跑。

见孩子们这疯劲儿。三娘又不免唠叨了:“小心些,别冻着。”

她收了自己的东西往学堂外去。刚踏出大门便见二爷爷笑眯眯的站在门边上,他见了三娘忙道:“三娘,杭州被打下了,听说吴越王被拘禁,送往开封去了。”

开封是大周的都城。

杭州被攻下,天下早晚归大周,这是三娘意料中的事。只是听到这个消息,三娘还是很开心。

她笑道:“真的?那咱们明年就可以开始造路了。”

如今让二爷爷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开路致富这事了。二爷爷眉开眼笑的摸着胡子点头道:“是啊,只要咱们这里路通了,咱们这村子就不再是什么野人沟。也不用住这茅草房了,那个时候孩子们的亲事也就更容易说了。”

二爷爷开始幻想着往后的日子。

三娘面带微笑,微微低垂了头。

要造出一条路来,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单单那一座山就够费精力的了。难不成他们还要学愚公移山?这得花多少精力?

“二爷爷,那座山你打算怎么办?把它移了?”三娘试探的问道。

愚公移山,这可是个蠢办法。

二爷爷似乎也在烦恼这事,他原是打算在那山上开一条路,可是后来他发现那不可行。因为那山很陡,即便勉强开了路,那牛车也是过不了的。他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

于是他皱着眉带着一丝商量的语气对三娘道:“我想从山中间劈一条道出来。”

三娘眼睛倏地睁大,不是吧!硬生生的把一座山给截断,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如果在现代倒还好说,拿炸药一炸就好了,可这是古代呀,全靠人力,这怎么可能?

“这样的话,不知道要移到猴年马月才能造好。。。”三娘对这个主意不看好。

二爷爷道:“我也想过,平时若是地里没有活计,村子里的壮丁都去帮忙的话,估计用不了一年。。。”

一年?三娘不由咋舌,这么快?

她看那山少说也有两三百米高,只要用一年?

不过,这个事情二爷爷比她有权威,毕竟二爷爷对这个年代的生产力比三娘了解的透彻,他说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那应该就差不离了。

如果只需要一年的时间,三娘倒觉得也还算可行,于是三娘便点了点头表示赞成这个主意了。

有了三娘首肯,二爷爷便多了丝底气。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么重视三娘的意见了。

既然做了决定,二爷爷对这事又十分迫切,于是到了第二天便召集了村里的所有的人开了个动员大会。

把所有人都说的激动万分,一个个回家拿了簸箕和锄头还有铁锹就开始动工。

毕竟是村里的大事,这些粗活三娘虽然帮不上什么忙,却也跟着过去瞧了瞧。

“二爷爷,从上到下的挖吧,不然如果遇上什么坍塌的事故那可危险了。”三娘道。

可是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从下往上更省力,将下面挖空了,上面自然就塌下来。

这话虽然也有些道理,可三娘总觉得不妥。

最后二爷爷拍板决定,听三娘的,从顶上开始。

男人们在山上挖土,女人们在家中匆忙的准备着过年。

这是三娘两辈子以来头一次当家作主,自己准备各色东西过年,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很多东西也都不会做,弄得手忙脚乱。

好在有二伯母和煊堂嫂她们指点,这才不至于出了错。

这天,三娘在二伯母家包好了肉粽,正打算端着刚出炉的还冒着热气的粽子回家给吴煜尝尝鲜的时候,二伯母叫住了三娘道:“这粽子也包好了,你明天再蒸几个馒头起来,回娘家的时候带去。”

“回娘家?”三娘一怔。

是啊,记得在现代的时候,出嫁的女儿在过年前都要回一趟娘家,给娘家送些礼。

她倒忘了这事了。

不过,她算是一个正经出嫁的女儿么?她不是吴家的童养媳么?

“是啊!”二伯母笑道:“明天我也要回一趟娘家,虽然爹娘不都在了,可我那家中还有个弟弟,一年没回去过,总得回去看看。”

三娘垂着头讷讷的道:“我也可以回吗?我不是童养媳?”三娘可从没听说过童养媳还能往娘家送东西的。

听了三娘的话,二伯母笑着拍着三娘的手道:“哎呦,我的姑娘,村子里谁敢把你当童养媳?你可是咱们村子的夫子。。。”

闻言,三娘满脸通红。

“那我要不要跟爹娘去说一声?”如今虽然分了家,吴杜氏也不待见自己,可老吴头还是不错的,这些事是不是也该跟他去说一声。

二伯想了一会儿便道:“跟你爹说声就好了,别去招惹你娘,自找不痛快。”

有了二伯母的话,三娘便放心了,端着粽子兴冲冲地回了家。

已经好久没见到阿禄了,不知道他有没有长高,跟着三爷爷又学了多少学问了?

眼看着这天下就要一统,恢复科举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不知道阿禄能不能赶得上第一届的科举。

三娘越想越兴奋,见吴煜扛着锄头和簸箕回来,便掩不住开心的道:“我明天要回娘家了。”

吴煜见三娘这般开心,脸色便也憨憨的笑了起来。

“你陪我回去。”三娘拉着吴煜的手,语气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

吴煜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三娘,挠了挠头,傻傻的笑道:“好。”

吴村到弄口村一路上都是翻山越岭的,三娘才走过两趟,还不记得路,她只能叫吴煜陪着去。

“你去帮我把挂在屋檐下的香蕈干取下来,我明天送点给阿禄,让他尝尝。”三娘将吴煜拉到厨房。

吴煜人够高,只要轻轻松松的一抬手就将三娘那小身板够都够不到的菜篮子取了下来。

这些香蕈都是前些日子吴煜上山采的,三娘特意晒干了储存起来的。

三娘让吴煜自己去拿粽子吃,自己坐在一边想着明天该送哪些东西给爹娘,以前对爹娘总是有些怨恨,可此时却发现对他们还是颇为想念,血缘这东西就是很奇怪。

“两串粽子,半蓝馒头,还有半蓝的香蕈干,这样的礼会不会太轻了?”三娘兀自嘀咕着。

记得在现代的时候,那可都是直接送钱的。可三娘和吴煜这个家可真是空空如也,真是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她要送,也只能送这些吃食了。

也罢,家里就只拿的出这些,她也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第二天天未亮,三娘跟吴煜就起床了,蒸好了馒头,便一人挎一个篮子出门了。

走在小道上,朦朦胧胧的雾霭中隐约见着前面有人,三娘仔细一看,这不是吴炫又是谁?

“炫堂哥,一大早的往哪儿去呀?”三娘笑着打招呼。

因为跟吴炫是比邻而居,三娘跟他熟稔了不少。

吴炫转头,一脸的忧郁,他勉强挤出一丝笑道:“我。。。我就是随便转转。”

说着便快步走开了。

三娘一脸好奇的看着吴煜,道:“他这是怎么了?”一大早的天都还未大亮呢,有什么好转?

吴煜也是一脸的不解。只是喃喃的道:“他最近都很怪,老是一天都不见踪影,每次见到他,他都是这样,好想有什么心事似的。”

三娘撇了撇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继续上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