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候选王妃 > 第二百章 二 大火

候选王妃 第二百章 二 大火

作者:舟行水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4: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陆斐的看法有一定道理。

各式各样的手段,最终总有其目的。对于大昌来说,对蒙萨的控制才是它的目的。至于各种人的各种说情或是影响,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大昌要控制蒙萨,很重要一点,就是不能让蒙萨太过强大。陆斐在大昌的日子太长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大昌文化的影响,也会与大昌的勋贵们建立或虚或实的关系,所以总体来说,丰裕帝应该还是希望陆斐回去之后,能够顺利继承王位。

同样,由于陆斐长期在大昌,那么他在蒙萨国内的力量自然相对弱小,所以,给他一位有力支撑的王妃,是十分合理的。

所有人都很清楚,如果给陆斐指定一位大昌完全掌控的王妃,那么这位王妃可能反而没有办法产生真正的作用。因为陆斐会非常防备她。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指定梅清也算水到渠成。

只是,梅清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旨意果然在第二天到达。

因为先有小太监过来传话,旨意是下达到真正的陈府,也就是陈伟岩的府邸的,梅清自然也回到陈府接旨。

旨意很简单,不过是一堆赞扬的话,然后指定陈婉为蒙萨靖王妃。

陈伟岩和范氏都十分惊讶。

自从宫学停了,范氏也让人请过几次,让梅清搬回府中来。毕竟是嫡长女,没有了每日需要入宫的借口,总在外头住着也不像样。不过都被梅清用这样那样的借口拒绝了。

范氏当然明白,住在外头可比府里自在多了,不过她这个继母,样子做到也就是了。不回来也没所谓。真要回来了,她自己所出的子女都要称梅清为大姐,很多事情也别扭得很。加上梅清手头宽裕。很是给了些贴补,所以也就随她去了。

不想这一日忽然来了这么个旨意。转眼梅清就要嫁了,还嫁给了蒙萨的靖王。

总算她还没被震晕了头,给宣旨的公公塞了个大红包之后,又得了个消息,冯嫒被同日指给陆斐做为第一侧妃。

梅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只是冷笑了一下。

果然不让人省心。

一般来说,王爷可以有多个侧妃,但是因为侧妃是有位分的。通常如果有四五位之多,已经算多了。

而被指定为第一侧妃,意思就是,如果王妃薨逝,那么这位第一侧妃就是顺理成章顶上的人。

就是说,干掉梅清,冯嫒就可以上。

这是让她们窝里斗呢。

可以说,将梅清指给陆斐,让他有个强内助,是相对蒙萨王位其他竞争者的制衡;而指定冯嫒为第一侧妃。则是对梅清的制衡。

互相牵制,达到都控制在手心里的目的。

还真是贪心呢,梅清心里暗暗念叨着。

不过。从表面看来,这个指婚非常有问题。

大小问题。

梅清为正妃,冯嫒为侧妃。

在很多人看来,十分不合常理。

高层的联姻,有非常明确的代表意义。

比如,张家把嫡出的女儿嫁给了李家的嫡子,那么张家和李家几乎就是一体,至少是一个派系,因为在连坐的法律体系之下。姻亲很可能受到影响,这也是强调门当户对的原因之一。

再比如。张家和李家身份差不多,张家把嫡女嫁给李家的庶子。或者将庶女送过去做妾,几乎可以肯定张家是在巴结李家。

谁娶了谁,谁又嫁给谁,绝不是两个年轻人的私事,而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事情。

正因为涉及无数的利益纠葛,所以大户人家都要提前好些时候议亲,必须仔细挑选,即便有了合适的人选,也不能直接找媒人上门,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旁敲侧击,弄清对方的态度,然后再正式提亲,自然耗时久长。

皇家自然不担心被牵连,但也涉及许多考量因素。比如,皇帝将公主下嫁给某家,除非谋逆之类的大罪,那家人大概就不用担心被问罪。不然岂不是表示皇帝的眼光很差,竟然将公主嫁过去?

外戚也是敏感人群。所谓帝党、后党,乃至皇子们的派系,好些也是通过联姻实现的。

所以冯嫒作为冯家嫡出的女儿,被指为侧妃是相当的奇怪。

准确地说,她做某位王爷的侧妃并不奇怪,如果正妃的身份够尊贵的话。

但在如今这种情形下被指为靖王侧妃就很奇怪了。

估计这指婚的旨意下达之后,猜测与质疑的声音就不会少。但这些自然不是梅清所需要考虑的。

拥有一位强悍的领导者,风气会随之变化。

丰裕帝周恒,曾经是一位强悍的帝王。

所以他能够一言九鼎,统领全国,挥斥方遒,拓展疆域,创下不朽的功勋。

他是曾经的强者。

遗憾的是,在强者下方,很难有别的强者。否则自然会引起激烈的冲突,直到一方放弃为止。

对于丰裕帝来说,他就是规则,规则就是他。

他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现在他老了。

他渐渐变得随意而任性。

意识到既使贵为天之子,恐怕生命也会有终结。

他开始放任自己从前压抑的个性,尝试从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

当最顶端的上位者开始放松自己的控制之手,从他身边的人开始,风气也开始变得随意起来。

皇上不再关心朝政,大臣们便开始计谋百出地夺权。

皇上贪恋温柔,后宫便开始挖空心思地争宠。

皇上喜爱新奇,自然有无数的人跟在旁边服从、怂恿……

皇上不再约束自己,皇后也就放弃了端庄的面具,太后也不愿意维持慈和的笑容。

梅清觉得有些庆幸,好在,自己很快就要离开这个地方。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不过,在之前,还有好些事情得处理。

头一件。就是宜妃。

梅清觉得如果将宜妃看成西施的话,无疑她是非常成功的。

不论有意抑或无意。宜妃的到来,显然是丰裕帝心志软化的开端。

梅清不想去评判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无论善良还是凶狠,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天就会形成的。

但是,宜妃之前说的,要和她一起从大昌离开。这个怎么实现呢?

如果可能的话,她还是愿意提供帮助的。

梅清没有想到的是,宜妃的动作比她想象的快得多。

指婚靖王的事情所引起的议论还没有完全铺开,宫廷里便发生了一件震惊所有人的事情,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与声腺。

至坤宫着火了。

大昌皇宫无疑是伟岸而精美的,但其中起决定性支撑作用的,还是巨大的木材。

所以防火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御膳房和极少数被允许设有小厨房的宫殿,各处都是基本上没有明火的。

熏香的香炉,取暖的手炉,也都由专门的宫人小心翼翼地处理。

集中供暖的地龙。这个时候还根本没开始用。

偶尔有小小的火患,也都是下等的宫人太监居处,由于过于拥挤。用火不甚引起的,相关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所有人都对火谨慎万分。

没想到皇上最宠爱的宜妃所居住的至坤宫,竟然会被大火烧毁。

至坤宫是在夜里起的火。

火焰从宜妃的卧房开始慢慢燃起,不知道是不是一开始就被熏晕了,寝殿中的人都没有发出求救的呼喊,直到火势越来越大,外边儿的人才发现,此时已经基本上很难控制了。

冲天热焰,滚滚黑烟。

底下无数仓皇跑动救火的人影。

水龙队的人拼命冲上前去。控制火势的蔓延。

整个宫廷都能闻到烟火的气息。

整个京城都被震动了。

已经好些年没有发生这么大的火灾了。

皇上和太后听到消息,都震怒异常。

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算完全扑灭了火,但是至坤宫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上面还冒着缕缕青烟,里面炙热无法翻看。

宜妃如果在里面,肯定是神仙也救不活了。

皇上夜里听到消息就要赶过来,被众人拼命拦住了。天亮之后见到这样的情形,反倒一言不发,沉默地看了很久,然后直接转身走了。

没有人会因此认为皇上不生气。

大批的太监们不顾烫人的气息,爬到废墟之上,将烧毁的东西一件件搬下来,清理现场。

水龙队继续洒水,防止死灰复燃。

大家都在努力保住自己的命。

对他们来说无比宝贵的性命,不过是一念之间,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好在皇上好像没有迁怒的意思,也许他还记得宜妃娘娘的宽容性子,不想在这个时候大批杀戮。

傍晚时分,终于清理的差不多了。

当然没能找到任何一个活人。

尸体倒是有几具,都已经看不出谁是谁了。

清点明白剩下的人,自然就知道尸体是谁了。

宜妃没有出现。

也许出现了,是认不出的那几具之一。

令人意外的是,太后非常非常生气。

她当然并不喜欢宜妃。但宜妃在后宫里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与贵妃,她居住的至坤宫竟然能发生这样的祸事,那其他妃嫔,乃至皇后、太后的安全如何保证呢?

这才是她生气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