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候选王妃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建储

候选王妃 第一百七十六章 建储

作者:舟行水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4: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吴七的妻子要比梅清想象中的大很多。

吴启太年纪不小了,这个梅清自然知道,不过一直想着按习惯,大龄男青年多是会找个妙龄的媳妇,顶多十六七岁。没想到吴七的媳妇刘氏看起来总有二十多了。模样长得十分大方,一点儿扭捏也没有,说话带着脆生劲儿,倒是很对梅清的胃口。

吴七夫妇的来意很简单。

一则新婚,新媳妇过来见一见,认识认识。以后内宅走动,自然就是刘氏出面。

二则便是斗彩竞拍之事,吴七和陈老先生一样,提出其实可以无需竞拍,梅清只管开价即可。

梅清笑道:“这个竞拍,其实还是当初水仙瓷刚上市的时候,那几只插屏引得夏长史和宁管家都生了兴趣,争相出价,才开了这么个头。说老实话,我也是实实不知这些颜色方子值多少,所以才沿用竞拍这个形式。”

吴七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听梅清如此说,便不再坚持,只说此事关系重大,吴家需要多些日子筹措银子。

欲速则不达。

梅清觉得让吴家和丁家都多些日子仔细考量,对竞拍只会更加有利,自然顺水推舟地同意了。

好不容易客人们都走了。天早已黑透,梅清揉了揉额角,让丫鬟们传膳,真是疲累的一天啊。

丰裕帝也觉得有点儿累。

岁月不饶人,年轻的时候天不明就起身,每天政事不断,也不觉得如何疲劳,反而雄心勃勃,只想成为古往今来不世出的帝王。

如今其实好些事都不再过问。让中书省和门下省那些臣子去忙。可到了晚上,还是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力不从心并不妨碍心思活动。

听到米丽景关于米丽慧的建议,皇上的心思很是活动了起来。

米丽慧他见过一次。

两姊妹长得比较像。一定要比的话。米丽景是团脸比较丰腴,米丽慧则脸型略长接近鹅蛋脸儿。五官也更加精致些,整个人也要苗条不少。

最让皇上心动的是,两姊妹的皮肤都是雪白细腻,若是一起服侍自己……

只是,这种亲姐妹同入宫中,之前并没有先例。表姐妹什么的,倒是前朝曾有过。

还有就是,他开始对米丽景的大胆越来越有所担忧。

闺房之乐也就算了。既使贵为天子,皇上还是和大多数男子一样,希望自己的女人热情奔放,当然,仅限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但上次米丽景提出让米丽慧有机会见到朵夫人,皇上虽然当时同意了,过后却难免心里有点儿疙瘩。

没有男人愿意被挟持。

无论用那种方式。

就算在床上也不行。

招待朵夫人的宫宴皇上虽然没有参加,不过宫宴的情况他还是一清二楚的。

从出身来看,米丽慧本来就没有什么机会,用米丽景的说法。只是去长长见识。

其实皇上知道,米丽景大抵还希望朵夫人能对米丽慧有所好感。皇家指婚,顺带指上一两个媵妾也是合理的。

只是朵夫人显然不怎么欣赏米丽慧这种类型的小女子。

于是。米丽景又提出让妹妹进宫来。

她这话一出口,就发现皇上的脸色不对劲儿,赶紧补充说,是想让米丽慧进宫来陪自己一下。

此进宫与彼进宫,当然不是一回事儿。

也可以变成一回事儿。

皇上的心思活动起来,既憧憬二女共侍一夫的温柔乡,又有点儿担心米丽景的胃口越来越大。

但是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自从前几日听梅清讲了建储匣的事情,丰裕帝周恒便定了心思,决定用这个法子立储。

大昌建国差不多有两百年了。皇帝也有那么二三十位,就立储而言。无论是立嫡、立长抑或立贤,都是有先例可循的。

说白了。在皇位之争中,无论那位皇子胜出,他自然会给自己加上名正言顺的名头。

也正因如此,立储反倒没有一个指定的规矩,而是变成了各方权力争夺的结果。

丰裕帝决定改变这种情况。

皇上在位二十余载,他自诩文治武功都有圣者之风,他决定在自己这一代建立真正的规矩,让周氏皇族能越来越强。

建储匣的法子,仔细想来,确实意味无穷。

从前,皇位之争都是皇子之间互相争夺,甚至大打出手,杀兄弑弟屡见不鲜。

本来皇子们从小由教养嬷嬷和老师们抚养,与父母、与兄弟亲情都不浓厚,再加上金灿灿明晃晃的皇位的诱惑,如此争抢也是难免的。

而建储匣从根本上将争夺的方向改变了。

变成争相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父皇的信任。

皇上自嘲地想起一个小时候听过的民间故事。

说有个老爷子年纪大了,儿子们都不愿意奉养。

后来有高人给老爷子出了个主意,让他整天抱着自己的枕头,好像里面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不经意间再显露出其中有些黄白之物。

于是儿子们以为老爷子藏有珍宝,一边儿争相的奉承,一边儿防范着别的儿子加害老爷子。

终于最小的儿子赢得了赡养权,将老爷子送入土,打开枕头一看,不过是些粉刷的崭新的废铜烂铁而已。

皇位当然不是废铜,也不是烂铁,所以效果会更好。

皇上召集了中书舍人、门下侍中和六部尚书,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大臣们非常意外。

可是,抛开皇上一贯强硬专横的态度不说,就这个立储的法子本身,一时还真挑不出大毛病来。

皇上本身乃是先皇的嫡长子,本来大臣们都以为会沿袭立嫡或是立长的规矩,再加上嫡出的大皇子早殁,最年长的二皇子理王精明能干。早有了许多提前依附过去,成为理王一脉。

而六皇子温雅大方,不似二皇子严厉。惯有贤名,也颇有些人看好。

皇上这个建储匣的规矩一出。立储一事便成了一言堂,皇上一个人说了算,大臣们的归属和党争都失去了影响力。

话说回来,皇位姓周,由父亲指定继位的儿子,天经地义。

皇上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安排,让大臣们附议。就是在立储诏书中同时指定辅政大臣。

所谓指定辅政大臣,一般是指如果皇子未成年。或是即便成年,但从政经验欠缺的情况下,由先皇指定的大臣辅政。

辅政大臣的权力极大,而且按照不成文的规矩,除非老病不堪,至少五年之内都是不会更换的。

这实际上更像一枚诱饵。

大臣们,你们支持我,那么,你便可能成为辅政之人。

大家不禁心里嘀咕,皇上是否对成年的皇子都不满意。可能指定年幼的儿子。

其实这倒是真的冤枉皇上了,他本身并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执政多年,建立一项制度。就务求完善,将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已经成了皇上的习惯。

其实,皇帝们真的不能说长寿。

许多皇帝在位的时间都不怎么长,儿子们很可能尚未成年,总得未雨绸缪不是?

皇上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自认为周全的想法,会被人生出其他的揣测来。

壮年的皇上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也许。他真的老了。

无论如何,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平静的政局。暗中起了波澜。

本来铁杆支持二皇子的,不免要想想是不是应该脚踩几条船。多跟几位皇子搞好关系。

之前没明确表态的,愈发谨慎起来,努力做出一副“纯臣”的姿态来。

后宫的女人们,也没有闲着。

对于妃嫔们来说,有孩子和没孩子,有儿子和没儿子,儿子混的怎么样,可是完全不同的。

有孩子的,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算是延续龙脉有功,皇帝薨逝,总还有一席之地,不必像没子女的妃嫔们一样,在尼庵或是道观里度过余生。

育有皇子的,功劳相对也大些。

皇子混得最好的,当然是继承了天下。生母水涨船高,也能弄个圣母皇太后的位份。

没抢到皇座,儿子是亲王的,生母也能被儿子接到王府去奉养。这王府里的头号老太太和皇宫里的老太妃可不是一码事。

就算儿子连亲王也没弄到手,毕竟皇帝的儿子多不是,也不是每个都是王爷,但皇子的待遇也不会太差,生母在宫外有儿子是个盼头,在宫里有个太妃名头也能混日子。

没有子女的妃嫔,若是想免于送出宫孤清终老的命运,大概只有一条路可走。

就是先抱一条大腿。

比如未来的皇太后的大腿。

到时候皇太后找个由头,将生母已去世的皇子或公主记在她名下,待遇立刻就上去了。

所以既使皇后不怎么得皇上待见,还是有好些人争抢着上来抱大腿的。

谭贵妃和项静妃也很受欢迎。

宜妃出事儿之后,这几位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嫌疑人。

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万里之外刮起了狂风。

很久之后,梅清有时想起此事,就会觉得自己跟皇上讲了建储匣的事情,似乎就成了扇翅膀的蝴蝶。

宜妃失去了孩子。

一位妃子在皇宫里失去孩子,简直就像新受宠的女子是美人儿一样正常。

只是她失去孩子的方式,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