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候选王妃 > 第一百五十二章 迷惘

候选王妃 第一百五十二章 迷惘

作者:舟行水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4: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来这斗彩的笔洗乃是两个月前,陈姑娘临时起意做的。说是陈家长房的长公子,也就是陈姑娘嫡亲的哥哥今年春闱下场,陈姑娘便打算先备下礼物,若是中了,也好拿出去做贺。

只是这笔洗看似简单,做法实实的复杂,来回了几次。期间陈姑娘的哥哥已是放了榜,果然中了,却赶不及送上笔洗,陈姑娘便另行择了东西。

中间还因为那石榴红的颜料寻不到合适的,又等候了好些日子。碧玉只是铺子里的伙计,不是做瓷器的师傅,故此并不是十分明白,说来说去只能说个大概,听得贵叔和吴掌柜直皱眉头。

遣走了碧玉,众人皆默默。

斗彩之事,只因爱个面子,吴家失了先机。若是果然如梅清所说,另外再找他人合作,可不得大家争个你死我活?

吴掌柜叹了口气,有心抱怨两句,又觉得多说无益。其实早已说了无数遍,这陈姑娘底蕴丰厚,万不能小瞧了去。只是人心便是如此,只信自己的眼睛,不信别人的话。如今事已至此,也只能勉力为之。

贵叔转向吴掌柜,询问道:“不知陈姑娘要做的这个蛋形窑,是不是京城一带的做法?咱们江右似乎没这个叫法。”

吴启辉等三人听贵叔问道他们即将着手之事,立时也都看向吴掌柜。

吴掌柜摇了摇头,道:“蛋形窑这个叫法,我也是首次听闻。听这么个名儿,想必这窑乃是蛋形的。”

听说连吴掌柜也不知,吴家众人不觉都思索起来。

制瓷的窑口最常见乃是圆窑和龙窑,这两种窑各有千秋,一圆一长,适用不同的器物。如今吴家主要用的就是龙窑。

听说南边也有用阶级窑的,只是阶级窑需要借地势,故此吴家不是十分有兴趣。也不熟悉。

吴启辉忽然开口道:“所谓蛋形窑,顾名思义,窑口的整体形状极可能像一颗蛋,也就是前高后低。形状也应较圆窑为长,似乎是如今常用的圆窑和长窑的结合,说不定能聚二者之所长。”

贵叔目光一闪,凝声道:“不错!说不定便是如此!”

瓷器窑口看似简单,实则其中窑门、火膛、分室、护墙、烟囱等排布设计极其巧妙,另外还涉及燃料、摆放、升温、降温等种种,委实复杂无比。即便是吴家,也都是由积年的老师傅负责,否则一窑瓷器烧砸了,损失也甚是可观。

吴掌柜便冲着吴启健道:“你明日过去陈府。一定要老老实实干活!不得偷懒大意!无论有什么吩咐,只管应下。千万不要以为这建窑是粗活儿就不上心!即便日后不能给陈姑娘留下,怎的也要将这蛋形窑弄明白!”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明日换成短衣,谁让你去做少爷显摆有钱呢!”

吴启健乃是吴掌柜的幼子,平日最是聪明伶俐又肯吃苦。自然立时便明白父亲这是借着自己,同时在教训另外二位。便恭恭敬敬站起身来,应道:“父亲教训的是,明日孩儿一定不给吴家丢脸。”

吴启辉和吴启豪不免讪讪,却也知道事关自家前途和家族发展,也跟着连连点头。

第二日吴家三位子弟果然换了方便干活的粗布短衣,到陈家去听候派遣。

谁知梅清一大早已入宫去了。接待他们的是外院的旺财。

旺财两口子一直帮着梅清打理生意,自然知道此事。旺财便带了三人到外院一处最偏的倚角。

只因地方偏,并没有建住人的屋舍,只有一间柴房,一件杂物房,都是泥坯草皮房子。颇为简陋。

旺财便指了指这两间房子,笑道:“陈姑娘也未曾说得十分明白,大抵便是打算要将这两间房子拆了去,在此处建个小窑。平时要做个什么东西,也不必成日里麻烦碧玉姑娘来来去去。今日姑娘不在。你们都是行家,只管先在此处琢磨琢磨,回头再听姑娘安置。”

说完又指了一名十一二岁的小厮,道:“这个是小竹子,这一带都是他负责清扫整理,你们不要胡乱走动,若是有什么事,就叫小竹子传话。”说完自去了。

吴启辉看看吴启健和吴启豪,三人都有些茫然。最终还是吴启健先开口,反正他年纪最小,说错了也没所谓。“要不咱们先在周围看看,然后就把这两件屋子拆了好了。”

吴启豪最爱在心里头琢磨,不爱说话,只点了点头。

吴启辉也没想出别的主意来。

三人便在附近查看了一番,实在是乏善可陈,没什么特别之处,便动手开始拆房子。

才干了不上半天,连屋里的东西都没搬完,吴启辉手上已打了几个血泡,转眼便破了,被汗水一浸疼痛不已。他做管事已有三年多,即便没做管事之前,也是极少做粗重事情的,自是极不习惯。

看看自己的手,又想到陈姑娘查看手上是否有茧子一事,陈启辉咬咬牙,撕了一块衣襟将手缠了一番,又继续干起来。

虽然说了不许自家拆台,可是事到临头,又有谁知道呢?为了不被指懈怠,还是不要偷懒的好。

最郁闷的是,三人干了一整天,直到天色黑透,陈姑娘竟然也没回来,只得怏怏回去了。如此竟过了四五日。

梅清这阵子也是忙得很,她如今在宫里头变成了香饽饽。基本上是上午在宫学读书,中午陪凤至,下午陪宜妃。太后和皇上偶尔也凑热闹,叫她过去说上几句,弄得她忙得团团转。

本来也没什么,只是这些人都是身份的,说得不好听些,谁也不能得罪,都得捧着吹着哄着,着实的累人。自己当初入宫学做陪读,不过是为了找个借口好搬出来独住,可是如今看来,这独住的代价着实不小。

前几天梅清终于忍不住冲陆斐发了一通小脾气,大抵是说,都是为了你这家伙,不然本姑娘早就随便找个人嫁了,何必在这不见刀光剑影,可是随时要人命的皇宫里头应酬啊。

“你现在可不就是随便找了个我么。”陆斐倒不生气,笑眯眯地将刚剥好的几颗松子塞进梅清嘴里。“有好东西吃只管轻松一下。其实你自个儿心里明白着呢,不管要嫁谁,这是非都少不了。”

这个倒也是,梅清心里自然知道,忽然想到,便是这个人,在自己跟前那个小锤子,咚咚地敲着松子的家伙,乃是蒙萨王的嫡长子,自己若是当真嫁给他,是非只会越来越多,将来王位之争,治国之难,都是烦心事儿。

这一刻,梅清第一次审慎考虑自己对婚姻的态度。成为靖王妃,之后再成为蒙萨王妃,在各种纷扰中寻求一条自己的路,真的是自己想过的生活么?

到底婚姻是什么呢?

为什么男人需要妻子,女人需要丈夫?

梅清想起曾经有一种说法,据说就是由于盐的出现,才促成了婚姻的形成。

初一听起来,觉得很荒谬,后来才发现只是标题的噱头而已,大致的观点是,由于盐的出现,剩余的食物得以保存,如此便渐渐出现了剩余财产。

正是由于剩余财产的形成,各式各样的社会制度,包括婚姻,便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没有剩余财产的日子,大家更关心的如何吃饱肚子,每天都找到新鲜的食物。所以人类聚族而居,一起去打猎采食,一起共享女人,一起抚养孩子。

有了剩余财产,就有了争夺的对象,强壮的男人意图独占女人,没有男人愿意抚养别人的孩子。

于是,社会日益复杂,拳头之外,还需要道德和契约。

婚姻,婚约及姻亲。

通婚的契约还有双方的家族。

这就是现实。

并不是说,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女子,而这个女子也喜欢这个男人,于是结为夫妇,就此大团圆。

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

梅清细细想来,觉得婚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选择了什么人,也就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你选择了清贫,就不要在意粗茶淡饭,不要计较被当权者欺压。

你选择了富贵,就不要在意家族倾轧,不要计较被他人窥伺。

你选择了权贵,就不要在意你争我夺,不要计较被推下权力之巅。

你选择了随缘,就不要在意起伏不定,不要计较成败得失的结果。

那么,自己到底选择了什么呢?梅清不禁问自己。

自己真的了解陆斐这个人吗?

再次见到陆斐的时候,已是又过了三四天。

这次陆斐带来了麻杆麦芽糖。

这东东好香,好吃,好糊嘴。

梅清半靠在他肩上,咬着香喷喷的麦芽糖,含含糊糊地问他:“其实你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

“什么样的日子?”陆斐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有你就行。”

“……”梅清无声的笑了,随即坐直了身子,“哪有这么简单的事儿,你会变,我也会变,过日子不是有咱们俩就行了。就算有了咱们俩,也要想想怎么过两个人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