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嫡女当自强 > 第40章 新年

嫡女当自强 第40章 新年

作者:街边的小碗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此在码头发现有可能存在因值守不能下船的船员以及半途歇息的私人行船皆有各种需求,姚晚珠就开始在里头找活儿干了。有时候帮忙带买东西得赏钱,有时候帮忙带路也会得赏钱等等诸如此类小细节的事情。因姚晚珠长得乖巧可人,不少人也愿意相信这冒出来自荐的毛头小伙子,把事儿托给她做。

有一次,她遇见个想托商船稍心儿给儿子的老妇人,但又不认识船上的字认不出哪趟船是儿子说的,抓住姚晚珠求她帮帮忙。姚晚珠经过这事儿后灵光一闪,她竟忘了自个儿可是会读书认字的啊,这本事应该有门路。她也因此去四处询问了下,才得知帮人写信这事早就流行了,只是没个笼统专门处理这等事儿的地方,都是各自去寻会识字的书生书写,报酬也是一两银子一封信,可见可观。她仔细琢磨了下,她没有笔墨纸砚,没法拿这么高的报酬,可要是没有笔墨纸砚,她又该如何给人写信呢?为这事儿她苦苦思索了好几日,才找到个可行的法子代替。那也是一个偶然机会,姚晚珠见到采儿用烧成炭的树枝在石头上画画,留下黑色痕迹还挺难清除干净。这用炭当笔写字,她也是练了好几日才稍稍习惯,因为炭笔是刚性,而毛笔是柔性,两者之间的着力点是不同的,要想写出毛笔字的韵味来实在是难一簇就成,但起码也是能看得懂的。笔有了,纸就没办法用其他东西代替,因为携带不方便。

因此,姚晚珠先是在各个小商贩或是平头老百姓的宅子或是高门大宅处的守门人那里宣传了自己可以帮忙写书信的讯息,自家有笔纸她只收五十文,没有笔墨但有纸的她收四十文,笔墨纸砚皆无的需要一两银子,因为她要花钱去买纸张,但是此后这家的书信都只收三十文。总之是无处不去,无处不钻。外人自是不知道姚晚珠为何定这样的规矩,买笔墨纸砚可不光花一两银子就能拿下的,若是自家专门去买可不划算。于是有好些人就决定给姚晚珠一两银子,只为了占那三十文的便宜,更是不在乎毛笔字还是炭笔字,只要能看得清就成。这也是姚晚珠深思熟虑过的,因为书信并不是日日都有的活儿,所以拿这个诱惑人家把书信的活儿转给她,先将银子拿到手再说。因临近过年,家书倒是有不少封,她也因为早先跟大家混熟脸的方便,倒很快就接了几趟活儿,一下子就有几两银子入手。这让姚晚珠第一次真正有了成就的感觉,为此欣狂好长时日才慢慢淡下。而这一事儿让狗子他们更是对于读书认字有了更强烈的敬畏感和求知欲。

有了底气,姚晚珠也不再纠结于因断了杜家粥而使得姚信之跟着她没吃过一顿饱食的愧疚感中,更加专心在县里四处奔波寻找可以有她干的活儿。她不仅因酒楼临时缺人手洗碗筷而去做过,也因为哪家办喜事或是丧事去帮忙拿过报酬,也有铺子招工却因她不会打算盘而错失机遇等等,能干的能找的姚晚珠都尽力不放过。游蹿于大街小巷,很快很多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都知道城外破庙里住着一个会识字写字,不怕吃苦又谦和知礼数的小伙子名叫小晚。,有事没事碰上了也会问声姚晚珠今日收获如何,或者告诉她哪里有活儿适合她干。

姚晚珠就是在这样的忙碌的氛围中悄然就走到了除夕日。各家各户都忙着贴春联、着新衣,厨房里头剁案板声声声不断,夜里更是灯火通明,饮酒、击鼓、放爆竹等随处可见,热闹的气氛、红火的视觉更是将这个冬天烘得人心里暖哄哄。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守岁可是个重要的活动,姚晚珠他们自也是如此。

破庙里头一分两派的大家伙也都将隔阂暂抛脑后重归于好,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将破庙整起来。平时看着也就能挡风挡雨的住处在今日看来是特别的亲切特别的欢喜。姚晚珠更是担起写对联的重任,灵感一来,一笔娟秀但隐隐带有风骨的炭笔大楷就一挥而就跃于纸上“此处福聚各方友,他日喜别归家时”,横幅“庙哉妙哉”。经过姚晚珠解释,大家伙才知道这是暗藏着感谢上天让大家伙能在这里结识并祝福大家明年能顺利挣到钱重新落户好地方的意思。但这可是最实在的新年愿望了,石大叔他们更是点头如捣蒜。而狗子更是穿着新得的棉袄子出来炫耀新学会的知识,将县里挂的一副对联也喊了出来“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幅‘喜迎新春’”。

见姚晚珠对狗子赞许,姚信之也不甘落后,将知道的统统念出来“‘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占天时地利人和,取九州四海财宝’”姚信之还要往下继续说时,被石大叔他们一声“好”打断才不再继续。大家伙都赞着寓意都好,孩子出息懂得比他们多。这可把几个小孩儿兴奋得不行,采儿和小五也按捺不住各自出声说了两句皆得到大家的赞赏。

这夜里不仅在庙里起了堆火,庙外也是堆起篝火来,大家伙都轮流走动闲聊,每人手中都端着一只碗儿,甭管材质是什么只要能盛接东西就行,里头装有好不容易得来的屠苏酒,每人也就一小碗的量喝。这里头是姚晚珠拿这俩月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财产中取了一部分再和大家伙的钱儿凑一块儿才得来这么一坛子,这还是酒家看在新年份上半舍半卖给他们的。故此,对这份屠苏酒大家伙是能小口抿就小口抿一点,免得守岁还未过酒就没了。

另外除了姚晚珠姐弟没拿杜家送来的旧棉袄旧棉被外,其他人都生受了,毕竟其他人和姚晚珠想法及立场不同,姚晚珠也明白这事儿确实是自己钻牛角尖了,都食用了人家那么多回,少用这几回难道就能撇清事实啦?况且你还拿了人家的银子去救治你弟弟!此时处境使然,就算是乞丐又如何呢?她绝不是受嗟来之食的乞丐!因此,她想通透了也不再耿耿于怀于,只是话说出口就是唾沫钉子收不回来也不能收,自是要自始自终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的。所以,她也确实如她所说的拿大半部分钱去跟人家买了破旧的几件棉衣和两床棉被,自是不比其他人的厚实暖和,但也还顶得住,其中自也有买了给狗子、采儿、小五的。

所有人都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守着这夜,即使这夜没有丰富的饭菜只有一锅鱼汤,即使没有压岁钱,即使没有鞭炮燃放,即使身边去年还相伴的亲人已不在,怀有希望就有继续努力活下去的勇气。姚晚珠和姚信之更是对着篝火朝月亮方向三跪九拜,默默祈祷天上的娘亲以位列仙班享福或是投胎入富贵好人家不再遇见负心郎和美幸福到老。两人更是同时在心中对娘亲保证道会好好照顾对方,一生不离不弃,让她放心。

除夕夜闻得县内鞭炮响,大家也都知道他们已经跨入了新的一年中。大家俱都精神抖擞,领着妇孺老少往县内赶去。这时候才是最热闹的,各家鞭炮接连不断,击鼓队伍窜街小巷驱逐“疫疬之鬼”接红包,小孩儿更是见门就敲,门开就喊吉利话,直到主家人赏些花果或是递上红包时才离开。这时候不管小孩是什么身份,只要你到了人家门口敲门送祝福,皆不会被驱赶只会好言好食感谢你的!这习俗在庞镇是不曾有的。姚信之很是稀奇,非要跟着狗子他们去试试看,而姚晚珠自认为自己不是小孩就没跟着他们,和石大叔他们一起看表演去了。当然,狗子他们是满载而归的。

年节三日,真可谓是“日日红火,刻刻炮响,分分喜气”,甭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暂居的,熟悉或是陌生的,逢面道声“恭喜发财”是绝对少不了的。一时县里和乐融融,盛况堪喜!

这过年,不光要乐呵,赚钱的心思更是没停歇过。这不,姚晚珠带着姚信之他们将前段时间一点一点囤积起来的野生青枣走街窜巷叫卖。有些人大鱼大肉腻了,见到酸甜可口的果子可不是欣喜,大手一挥银子就落到他们手中;有些人家东西多吃不完,拿来物易物,因此他们倒难得有口福解了点荤馋。这野生青枣也不多,也就卖个四五次就没了。

之前积攒的银两因过年买衣买吃的早就快见底了,这青枣得来的钱儿可不是趟及时雨!姚晚珠心底稍稍紧张了下。

“小晚哥,你快看那猴子可真厉害啊!”狗子途经一处杂耍处时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