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极品女书商 > 第二十三章 云裳准备的储君

极品女书商 第二十三章 云裳准备的储君

作者:鸡丁爱马甲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4: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都是犯贱的动物,越看到东西涨,越想买,一见大势跌,没一个想撑盘的,都是面如土色,撒腿就跑。所谓呼啦啦似大厦倾,所有人能挺直了背脊在屋顶下顶着,它还能倒得慢点。结果只有往外跑的。门挤死了出不去,就爬窗;窗也堵住了,就死命推。把墙都推倒,大厦砸在他们头上更快,他们死得更惨。

麻料大跌,简竹怡然欣赏着这一片哀嚎。

他搭了一座大房子,请客人们进来,关上门,然后把房梁抽了,就期待着欣赏这片惨状。

――到底笑好听还是哭好听?曾经狐君觉得人类的笑声真美啊,一片赞扬真叫他陶然哪!随后他被关到了地底,据说是为了人类好。人类的安宁福祉!他为城相时致力保护的人类福祉!多讽刺。他也希望人间充溢着幸福,永永远远。但如果这幸福要把他镇压到地底才能维护,而他只不过发明了薄薄白白的坚韧物色……这幸福未免也太霸道了!

“你知道你炼出来的是什么东西?”洪峻当时脸色发白,“这比刀剑更甚!古圣人折毁了这片大地上的刀剑。而你,又铸了一把!”

跟简竹一起埋到地底的,除了君赐十二幅天水碧袍,还有他炼制的可怕纸品。

埋在地下的第一个十年,他想,如果有谁来救他,他将给这人无边富贵。

可是没有人来。

第二个十年里,他想,如果有谁来救他,那人想往哪里去,他就跟随到哪里去,哪怕为此打破十二城受圣谴也在所不惜!

可是仍然没有人来。

第三个十年里,他想,如果可以……如果老天恩准他逃离这恐怖的囚禁,他愿意立刻躲入深林中。从此再也不过问人事。

可是依旧没有人来。

再后来,不知过去多少年,他已经失落了时间。阿星把他放出来时,他问了年代。自己都诧异:怎么只有两代人吗?在深深的地底,他怎么好像,已经熬过了无边的轮回。

在那没有光线、没有声音、没有衡量标准的地狱中,时间没有尽头,他失落了对时间的把握,像是往无底黑暗中永恒坠落下去。

在那无尽的坠落中,他发誓,不论谁救他,他将报恩,然后令人世大乱。

觉城琼波一啸。不过天灾。他要让这些人类知道什么叫**。

觉城的十二大岛守,都在急着等信。

远远近近,它们有的直接受到琼波大海啸的波及,有的是间接发现那边应该有大灾发生。所以岛守们都很着急,一来是等更详细的灾情报告、二来等城君的指示。

京地是设在觉城中心的大岛。这样一来。各地的情况,能尽快传到京中。

城君本应坐守京岛。

但女君裳在作贵媛的时候,就讲究深入民间。即位后,她也经常在各地视察。有时候,即使君前侍卫军,都不知道她在哪里。

这会儿三大尹问侍卫军君主在何处,侍卫军也叫苦。

城君裳这不是又到外头去了嘛!搞不好就是在海滨、再搞不好。就是在琼波附近。再再搞不好……

千万别是卷到海啸里了!千万千万!

――话说她要是真被卷到海啸里,怎么办?伤心哀悼的话先别论,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君位人选问题啊!

云裳和云轩姑侄争位时,就曾经差点酿成大动荡。云裳一死,岂不又要出大祸?

幸亏云裳早有安排。她立了个宝匣,声称储君已在匣中。具体事宜。除了战神李一鱼之外,还有民部大尹等寥寥几位亲信知情。

那匣中名字,写的是云轩。

云裳在位,云轩必须远走;云裳若有个意外,云轩却是最好的继承人。

这几位知情人都同意云裳的判断。但出于各种考虑。他们都不希望云裳出事,换成云轩。

他们焦急的寻找云裳下落,同时封锁消息,以免大灾之后,立刻发生政局的大动乱,搀杂别有用心者在里头搅局……觉城当不起!

同时他们也不得不盘算着……莫非要去安城接回公子轩了?

幸亏公子轩离得不远,接起来方便。

幸亏云裳一直把公子轩保护得好好的,要接,如同探囊取物般。

“真是位绝世的好君主,安排死后事,如同生后事一样稳妥。”民部大尹不觉感慨,“就是对自己的性命太不当回事儿了。老天也太不眷顾!唉!公子怎如媛。轩怎如裳……”

“民尹又在叨念什么老话?”含着笑意的声音,很带些沙哑,听惯了,入耳却更觉慰美。

民部大尹豁然举目,但见念念之中的君主,云裳,一身憔悴、两肩风霜。那憔悴却如同尘灰,只不过是入世时沾染上的,丝毫无损她骨子里的威仪风采,似乎她只要耸耸肩,就可以像抖落尘色霜色一般,将憔悴也抖去。

她个子并不很高,但民部大尹总觉得非举目,不足以望清她。

而他甚至并不是常常有勇气在她面前举目。

“您、您回来了。”他无限庆幸、与埋怨,都在这一句中。

却与深闺女子对良人的态度相近。

臣子事君,痴心深处,原与女子侍夫之道相近。

云裳点头:“可不是回来了。”

李一鱼就侍立在云裳身后,真想说:“这次回来,可真不容易!”又想说:“险而又险,全靠老天开眼,赐回我们一个囫囵的君主。安城那枚备子,总算不必再用。”还想说:“这次回来,吸取教训,以后都不必再涉险了!千万千万!老天又不见得每次都垂怜。”

但他也知道,在君主后面信口胡言,大逾臣子的本分,更知道就算说出口来,云裳也不过温和驳回:“怎见得躲在深宫中就不受天灾。若只躲在深宫中,这君主又做来何用。换谁来躲不一样?”

句句在理,叫人只有垂头聆训的份。

李一鱼跟随云裳以来,忍不住也劝过几次,那还是在她践天台、正君位之前。得了她几次回复,了解了她的心思,以后不再劝。

云裳已对民部大尹道:“灾情信报?”

民部大尹,会合吏部大尹、工部大吏,早已有满堂的奏章汇集在这儿。

倒不是写了这么多文字,把一堂都塞满,而是这世界里纸笔不便,麻纸怎经得起揉搓,又在混乱时刻,越发不妥。觉城例来有个“鱼皮纸”,是将不好吃的鱼皮剥制下来,在上面刻字,随船送抵各方,万一粮食不继时,还能把它烹了吃。

这种鱼皮纸,刻起来也慢,而且不平整,写不了太多东西。琼波一啸,各地派来的,就都以口信为主。

记性好的信使们,背了一大篇汇报在心里,一些数据,记不了许多,这才记在鱼皮纸上,随身携带,供君主查阅。

云裳要看信报,民部大尹就会齐另两位大尹,将所有信使济济一堂,站了个满。时间紧迫,云裳自然不用一个一个信使听回来。早有伶俐的孔目,先把所有信使们的信息一个个听过,择其总,汇其要,等云裳一声叫,便提纲契领的说给了云裳。

云裳立在她惯常的座位上,听着。

那座位是一整块黛色石头凿出来,用岛上的草织成座席,要说价格真真的不值什么钱,但云裳习惯了这石座的曲线,人们也习惯了看到云裳在这张座位上,听取各地汇报、并发布命令。

她其实,往往不是坐着,而只是站在这座位面前,一边听,一边在沙面上划记号。

在那块黛石前,有个沙鼎,鼎里盛满细腻海沙。云裳听取汇报时,习惯在这沙鼎上或是做立体模型、或是划出抽象的标记。

那些标记除了她自己,恐怕没人能懂。它们能够良好地帮助她记忆。

听完孔目的汇总报告之后,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问题。

孔目记得不同的问题分别由谁回答。云裳提完问题之后,他就叫相应的信使上来。相应的信使再把相应的数据向云裳详细报告。

有时云裳问的问题同时涉及几个方面,几个信使同时站上来回报。七嘴八舌,她也不怕吵。偶有人偏题,她三言两语,又能把重点拉回来。

不过半天,她就对整个局势有了初步掌控。

“诚然是避难所制度救了蓝兰岛,又何尝不是蓝兰岛救了避难所制度。”她第一句总结,是对三位大尹发了这样感慨。

三位大尹感同身受。

避难所的制度,涉及三个部。官员们要由上而下把这制度建立起来,于是要吏部牵头协调;这个制度少不得民众的理解支持,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也要随时听取民意,免得执行中反而发生扰民伤民事件,于是民部强势介入;至于避难所地点的选取、建筑的形态,少不得要工部把关与指导。

这三个部在携手推行的过程中,一种深刻的感受就是:困难!

而蓝兰岛的抗灾政绩,因祸得福,反而可以帮忙把这困难解决了。

在三位大尹奉云裳的命,推行避难所的一开始,就有很多地方持抵制态度,理由无非是:劳民伤财,真的发生灾难未必能有多大用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