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无凤何鸣 > 第三十九章 两团圆

无凤何鸣 第三十九章 两团圆

作者:小时了了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3: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在皇**里赏灯一直到亥时才散去,回宫路上,我仰看皓月当空,静谧的月色如美人的丝发一般从天际飞泻而下,周遭的喧闹早已淡去。戌时陛下和赵光义就去神殿祭祖了。申兰点亮了宫灯,独照亮了脚下的一方土地,恰到好处的没有打破如斯的月夜。

我心下空空的,不愿回宫,对着夜色倒是很愿意欣赏美景,于是走起路来不急不慢的,又信步绕了一圈才往宫里走。才到宫门前,老远就看见一盏明灯和我迎面而来,越走越近,恍惚发现那盏灯上刺目的两个字“卿卿”,顿时停了脚步。赵光义怎么会在此?来人越来越近,见我驻足不动,来人轻唤一声“青青”。声音带着疑问,带着眷恋,带着温柔随着夜风,徐徐吹入我耳畔。“陛下。”。

赵匡胤确定是我后,快步上前来,拉着我痴痴笑着,“是一直在等朕么?”。我这才明白过来,自己饶圈子,只是不愿独自留在宫里苦等,他中午许诺晚上会来,可我却还是有些怕,怕希冀太多成空,怕期盼太久成梦,怕苦守太深成怨。他瞧着我低头笑而不语,心下明了了,在点破就变得索然无味了,伸手揽着我的肩头,在额前轻轻烙下一个吻。

回到宫里,内侍提着食盒一路小跑过来,我眼前一亮,“五味元宵?”。他点点头,我瞥了眼申兰,又道:“陛下赏的就是青青的了。”。“嗯。”。“青青记得陛下说过要少食,一来夜深恐不好消化,二来青青许了申兰赏她一晚元宵。”。赵匡胤看向申兰,又看向我才道:“这碗是你的,要自个吃还是赏人都随你。”。我立刻招手叫申兰端着元宵下去,申兰又是谢了恩才高高兴兴地捧着碗出去了。我下意思的咽了咽口水,结果被赵匡胤看见了,大笑起来,摇着头,一只手点了点我道:“还是个馋猫。这样吧,朕这还有一碗。”。

我看着食盒,果然还有一层,下面另有一碗元宵。刚伸手去端,就被赵匡胤拍了一下,我疑惑的看向他,他自顾自地端出青瓷碗,放到自己面前,一边舀着元宵一边道:“给朕说说你的谜面是。”。我专注的看着他想也不想的道:“没有灯谜。”。他动作停了停,然后直接将勺中的元宵送入口中,一点一点的品尝起来。我张了张嘴,气鼓鼓的瞪着他。等他吃完了很是满足的道:“是山楂的。谜面。”。我眼看他又要舀起一个元宵,一把握住他的手道:“说了说了,早不说晚不说。”。他愣了愣,我趁他跑神,快速接过他的勺子,将一颗元宵放入口中。一下子口中温度骤高,我又被烫着了。

他边笑边说:“怎么就是教不会呢?”。我努力嚼了嚼,唤着凉气,把元宵咽了下去。然后烧心的揉着胸口,道:“还不是怕陛下跟青青抢么。”。他伸手附在我的手上,帮我揉着胸口,身体凑近我道:“你想叫朕许你什么?”。声音魅惑,动作暧昧,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低着头蹭进他怀里,柔柔的说道:“许我一个孩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还有五天,李牧就会来为我施针,我心底唯独舍不掉的就是和他的现在。那日他说他想要一个我们的孩子,我心里不是没有欢喜,我爱他当然愿意为他生儿育女。记忆里的事不可逆转,眼前的事却是伸手可触。

虽然记不起全部,可那日在大殿上,明知道我正在失去的是自己的孩子,却仍旧心里念着他,回看到他的一瞬间我只觉得再多的苦,也没有生生离了他来的更苦。那一刻我才清明,我太压抑自己了,可就算我再怎么克制,怎么压制,一颗心向着他就是向着他,即便是原来的我也早已爱上赵匡胤了。五天后,当一切都回到最初的时候,我想即便还有恨,可有了一个孩子,我和他就可以重新开始。

赵匡胤炽热的身体将我团团围住,他说的对,每一次都是他暖化了我。我紧紧拥着他就像他紧紧拥着我一般。

上元节一过,年味也就越来越淡然了,不过新春伊始,仍旧累着许多的是要忙。赵匡胤之前忙的不可开交,就是为了推行前唐的科举制度,从登基之初起,他就有心实行一套完善的科举制度,他是明君,懂得礼贤下士,更懂如何广纳贤士。

开宝八年,在赵匡胤的不断改革下,科举制度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一整套程序,其形式大致效仿隋唐,但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他明白文人与武将有着天生的不同,功名面前武将可抛头颅洒热血,但到了文人这里,就往往会变成勾心斗角的小九九。几经推敲,他制定了特奏名,首创殿试制度。

特奏名,顾名思义就是为特殊之人而开先河,这些人就是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落第的举人,他们中有一时不得志的,有不肯趋炎附势的,有一根筋的。但无论是那种,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人才,落榜只是一时的。赵匡胤颁布圣旨,诏曰,当这些落地举人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可不经省试,由礼部特别奏名,直接参加殿试,分别等第,并赐给出身或官衔。

此诏一出,深得民心。民间因为特凑名是赵匡胤特别推恩,故又唤做恩科。

这几日,朝前朝后都为着恩科的事忙的热火朝天。我立在院子里,面朝垂拱殿的方向,嘴角上扬着,大地春回,大雁北归。申兰小声在我身后道:“娘娘,李御医到了。”。我黯然低下头,回身进了屋里。

芝兰领着李牧立在门外,我示意他们进来。然后李牧吩咐了申兰和芝兰几句,跪在我面前道:“娘娘可准备好了?”。“恩。”。“一会等药煎好了,娘娘喝下后尽量放松。”。“好,本宫记下了。”。李牧打开药箱,拿出一方绢帕道:“微臣还需在为娘娘把一次脉。”。我摊出右手,静等着他号完脉。须臾后他点了点头,申兰端着碗进来,浓稠的药汁看上去好似苦情的断肠水一般,饮下去便可断了相思断了肠。我伸手接过碗,惨笑一下摇头尽数喝了下去。什么味也尝不出来,只觉得心苦,口也苦。

药效很强,不一会我便身心舒缓,李牧命人撤去矮几将我放平在榻上,芝兰捡了两个还算牢靠的宫女守在门外,一展屏风挡在门口,隔绝了风口上的春风,也隔绝了外面无数的眼睛。衣衫褪去后,我只一件单衣裹身的平躺着,李牧神情难得的肃穆,我笑道:“大人尽管施针,旁的事本宫安排妥当。”。李牧凝重的点了点头,“谢娘娘周全。”。

赵匡胤的暖阁里,内侍上前回禀了几句,赵匡胤脸色变得不再好看,半饷他单手扶额道:“随她吧。”。

整整三个时辰,奉华宫内寂寂无声,立在枝上的鸟儿本事欢愉,可渐渐地也被这样的肃静寒着了,抖了抖羽毛,拍着翅膀飞走了。

我平静的接受着李牧每一次的下针,时而是隐隐刺痛,时而是切肤的痛。李牧聚精会神,申兰和芝兰立在一旁也是大气不出。李牧拔下最后一支针后,徐徐叹出一口气,道:“娘娘感觉如何?”。申兰拿过被子盖在我身上扶起我上半身,喂了我一口水。我润了润唇看着李牧摇头道:“不太好。”。

“娘娘今夜怕会不好睡,还请姑娘为娘娘点些沉香安神。”。芝兰道:“是,大人。”。我看着已是疲惫不堪的李牧道:“有劳大人,接下来还有很多事需大人费心。大人快回去休息吧。”。李牧点了点头,“娘娘这几日切勿动气。微臣先告退了。”。

尽人事听天命,我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的事就是慢慢等,等那些记忆一点一点的重新恢复。门廊上还挂着一盏宫灯,三层十三面,每个角上都挂着穗子,十二面是字画,一个面上写着“卿卿”二字。上元节赵匡胤从赵光义那得的彩头,却在上元节夜里被赵匡胤当做赏赐的玩意留在我宫里。

我看了看更漏,对申兰道:“梳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