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良机天运 > 第七七章 色彩

良机天运 第七七章 色彩

作者:紫芋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日之后,韶韵还是多观察了天香几天,多了那一缕绿色的气似乎并没有对她产生什么影响,笑容依旧温柔,说话的声音依旧是温和的,行止坐卧,也没有什么与平常不一样的地方,性格上……

说实话,她对天香并不是很了解。韶韵这个人,是讨厌一个人,必然就要无视其存在的那种。以前对天香她虽说不上讨厌,却总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思,时起时落的心情决定了忽近忽远的态度,并没有无视掉她的存在,却也是疏忽日久,连眼神都碰不到一起的距离短时间内想要观察出一点儿不一样的,自然很难。

而绿色气柱的原主人张侗张捕头,这人于韶韵而言也是陌生的,韶志口中的“小白脸”说得多了,韶韵对其印象似乎也就剩下一个“小白脸”,其他的都不了解。

再回想一下,似乎以前韶志说其不好的时候,也总是说他借着裙带关系成了捕头,而他到底做了什么事不好?是克扣了捕快的钱财,还是索取了不正当的贿赂,都没有。于是,这一声“小白脸”的斥骂就显得空洞了许多。

长久地注意一个人,不管那人是好是坏,留下的印象必然是会加深的。

等到回到合阳县的时候,对天香仍然纠结着就不说了,而对张侗,莫名多了一分改观,这个人,其实并不是韶志所说的那么一无是处的,他有责任心,有善心,又随和好相处,若以客观的角度来说,也算是个好人吧!

这样想的时候,莫名有些对不住自家爹爹的感觉。

觉得他不喜欢的人好,这种,算是一种感情上的背叛吗?

呃,为什么这句话听起来有些不合时宜呢?

一行人到了合阳县自然是要分开的。天香她们要直接回家,张捕头他们要去县衙复命,韶韵想了想,抓准时机,重新把那缕绿色的气揪了下来,还给了张侗,这种不明效果的东西能够不用还是不用的好吧!

超出常规的力量必然有超出常规的限制。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但这样随便“换气”的做法肯定是会对自己造成一些影响的吧!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还可能是没有,三分之一的几率。韶韵不想赌。

平平安安的生活才是她所期望的。能够更有钱过得更舒适她绝不会拒绝。但如果付出的代价要求太多,她就不一定会接受了。这种自己都不知道会有什么效果的异能,未必会是一件好事。

韶韵经常会把自己陷于一种古怪的矛盾之中。说她悲观吧,她从来不惮把事情往最坏的地方想。说她乐观吧,她可以在面对恶劣的状况时也不丧失希望,猛然面对一个新的世界却能够淡然自处,而不是像很多穿越主角大喊大叫,在一开始就暴露出异类的信息。

如果交流无障碍,就算不明白特定词语的意思,但难道不能够从那些胡乱喊叫的话语中得出一些“真相”吗?本土人士并不是智障人士啊!

真正有了这一份经历才明白以前看的多开头是多么地不靠谱,各种胡编乱造各种谎话连篇,令人无语的是本地人竟然还都信了。是穿越者的智商太高,还是本地人的智商太低?

每每想到这里,韶韵总是无数次感激自己是俗称的婴儿穿,或者说是忘了喝孟婆汤的重生,不然的话。活泼开朗的小孩儿一下子变成自闭儿童,聪明灵慧的小孩儿一下子变成无知失忆,压力很大很不好装啊!

但即便有了这个慢慢接触信息慢慢整理慢慢理解的过程,韶韵的开始还是很难。幸而李氏也没有什么带孩子的经验,不然大约早就能够发现自己的女儿有些自闭的倾向了。

听得懂的话不代表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最初接触文言文的时候恐怕少有几个学生天赋异禀能够在不看译文的情况下一下子通篇看懂,同样是汉字还会有这样的问题,不一样的文化空间和背景,不一样的历史和传承,了解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最初,韶韵总有一种紧迫感,她就像是标准的穿越女一样一来就想要了解一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王朝,王朝的历史如何,自家身份如何,社会上的重大新闻等等等等。这些能一照面,一个章节就交代的事情,到了韶韵这里,却足足花了三年的时间也只弄明白了小半。

类似历史上古代的某个封建朝代,“大梁”这个词还是长大以后才听说补充上的,像是正常人见面打招呼有可能会说“吃饭了没”,却不会莫名其妙跟同国的人来一句“我是中国人”。这种话显然不是家庭必须用语,也不是邻里交谈的主题。

而时间就更令人郁闷了,谁会一上来就说“今年是某某年”啊?就算真的有说,人家来一个“辛酉年”“甲午年”,你知道哪个是哪个啊!

不说年份,只说月日吧!合阳县的平民没有几个种地的,或者说种地的都在乡下,这样一来,春分秋分什么的,需要看叶子绿了叶子黄了来判断不?春夏秋冬的四季,不是写作文,需要一开头就来一句“春天来了”吗?

习俗节日不一样,于是,想要从六一判断六月的思路也就行不通了,首先你还要先弄明白那个节日是怎么回事,但事实上很多人庆祝的时候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再有一条更麻烦的,古代的许多节日都没有经过规范,因为不需要规定法定节假日这样的说法,于是,有的节日于某一地区的人来说是这样庆祝的,原因是这样的,而对另一个地区来说,同样是这个节日,叫法不一样,庆祝的原因仪式也不一样。

想想秦朝之前未曾统一文字轨道的时候是怎样的吧!有些节日就是这么个意思,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过法,就好像普通话和方言,同样都是这个国家的语言,但说起来却有了细小的不同。

好吧,不说年月日。说说时分秒吧!大的不好说,小的总好说了吧!这个了解起来总不会太困难吧!

不困难才怪!平民百姓家里不是懵懂不知时的,不然也就不会有十二个时辰的说法,不会有午时子时的区分了。但,古代的纯朴体现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久的看天度日的经历让大家从刀耕火种迈入了农业文明,一代一代的,好像让身体里都遗留下来通过太阳光线判断时间,通过体内的生物钟规律作息的基因。

韶韵要做的就是习惯。再让习惯成为自然。没有手表的年代。动不动就问“几点了”显然有些可笑。大家区分时间的方法通常都是“啊,快要做饭了”,“天都黑了,该回去了”。“太阳都照老高了,还不起床?”

不是没有日晷漏壶那样的存在,前者占地方更合适摆放的位置是钦天监,后者富贵人家常用,平民百姓家比较少见,而漏刻顶多也就把时间精确到刻。

那种精确到几秒的时间对一般人来说没有意义,不需要在计算跑步时间的时候精确到秒,那么秒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利用不上的时间也就没有特别叙述出来的必要。

地点的问题就更有意思了,怎么说呢?该怎么跟人表述这样一个问题“这里是哪里?”呢?

看着简单的问题被一个从小生长在这里的人问出来就有些意思了。站在椭圆的地球上,有多少人会去想这地球竟然是圆的呢?

“这儿是咱家,隔壁是邻居家……”不重视方位的幼教启蒙,连“东西南北”都不会教,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多少人能够问出“山的那边还有什么呢?”

如同左右的定义都是一代传给一代经过不少人的努力才成为约定俗成才固定下来的,在这个比较早的时期,没有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时期,要求平民懂得地理知识,有些为难人了吧!他们都还分不清左右手呐!

而历史,几几年发生什么事,前朝是几几年灭掉的,大梁是几几年建立的,这种概念化的问题对平民真的有意义吗?也许有,比如说前朝战乱啊,那会儿人都到处逃亡,没个能落脚的地方啊,后来大梁建立了,这才好了些,至少安定了啊。

对偏远地区远离战乱的人来说,这样的安定可能是隔了一段时间才会被送过来的消息,他们的感触就更不大,好像那避居在桃花源的人一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多少人会去管到底是哪个皇帝当政呢?

封建王朝奉行的愚民政策之下,除了那些愿意为国为民奉献满腔热血的读书人之外,剩下的平民都是俯首为牛,任凭差遣。

周围的人都不理会的事情,你该怎么理会呢?

韶韵用了三年来面对这个问题,又用了两年多来努力扩大自己接触外界的触角,可惜韶志只是个捕快,还是个不上进的捕快,不能够从他这里探听更多朝廷的变化,反倒是周围邻居闲话的时候能够知道更多社会上的新闻,当然这个社会指的是合阳县以及周边地区,更远的地方,也许也会有些故事传来,但其中的真假就很难保证了。

鸡毛蒜皮的八卦曾经是韶韵倾听的主题,而后来她在获得韶志关注的同时,也开始从韶志的废话抱怨之中提取有关朝廷的新闻。

韶韵就好像是一个不知道疲倦的信息处理器,一边接收着一边分析着,而直到了某一天再一次为所知甚少而烦躁起来的时候灵光一闪,幡然醒悟——我要知道那么多做什么呢?

既然不打算挑战社会的主旋律——男尊女卑,不打算当女强人建立商业帝国什么的,那么,按照这个时候的普遍规律,等到十几岁的时候嫁人就是她的当务之急了。

这之前的时间,自我修养,探听消息,努力找个略有薄产、能干有为、人品靠得住、能够对自己好的丈夫,就是她能够做的最有用的事了。

现在的大梁虽然因为皇帝的年纪渐老而失去了活力,多了江湖和盗匪的烦乱,但再怎样的乱也是朝廷需要操心的事情,跟一个普通人有多大关系呢?跟一个平民女子有多大关系呢?

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匹夫”显然不是“匹妇”,“有责”所指的是男人,而不是女人。

她一个女人,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女人,就算碰上了兴亡之时,又能够做什么呢?她不是怀疑女人中没有强者,武则天那可是真实的历史,不是穿越者创造的新闻,但她自己不是,于是,大国,小家,她能够顾虑到的只有后者。

何况,现在也还算太平,没有什么兴亡,匪患似乎有些,江湖人也闹腾得欢,但总的来说还是平稳居多,不然大梁早就换了皇帝了,也不会有合阳县现在的平静生活。

所以,天塌下来自有高个顶着。她又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何必操那么大的心?

想通了这些,韶韵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不再为了所知甚少而烦恼,谁没有个无知的时候啊!比起周围那些只会流鼻涕吵着要糖吃的小孩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已经可以称作“渊博”了吧!

丝毫没有发现自己用来作比的对象是怎样的不合适,此举是怎样的欺负人,大学生跟学龄前比知识渊博,姑娘你真是不嫌丢人!

明确目标之后,韶韵就开始提前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于是乎,一场不为人知的“选丈夫”计划就暗暗开始了。

作为一个虚岁七岁的女孩儿想到这些,不得不说,姑娘,你很有前瞻性,已经跑在了起跑线前,至少比那些还在为了绣花苦恼,成天想着多吃糖的小丫头片子强了许多。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韶韵也确定了自己以后的路线是种田风,所以,面对异能,她不是没有欣喜激动,却因为不甚了解,谨慎起见,卡住了自己偏离轨道的**。

全然陌生的固然能够带来新鲜感和刺激感,但熟悉的更能给人安全感和稳定感,韶韵胆子小,追求的一向是后者。在没有明确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的时候,这样的异能还是能不用就不用的好,就当是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的异能吧!

咳,的确是增添了一些色彩,别人看不到的色彩,纯观赏性,于是,上天给了自己这样的一双眼,难道是为了让自己发现生活的色彩吗?囧,发现生活的色彩,为毛总感觉这像是一句广告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