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良机天运 > 第二三章 万寿

良机天运 第二三章 万寿

作者:紫芋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的万寿节终于到了。

既紧张的准备之后,这场众望所期的正宴在宫廷举办,受邀参加的除了各个王爷及其子孙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大臣。

这些肱骨之臣真正说起来,跟皇家的关系密切,他们的表妹/女儿/孙女都有嫁入皇家的,若论皇亲国戚,他们也可以算是。他们本身又是掌控着不小权势的,多半还都是世家出身的,不管是为了以示恩宠,还是为了笼络人心,列位席上都是应该的。

这其中,有些不同的便是穆大将军。

穆大将军的发家史认真说起来也很是传奇。农家出身,粗通武艺,儿时生活的村庄被卷入战火,幸存下来的他机缘巧合得了一位将军的青眼,被带在身边培养,他又聪明又有几分才干,认真学字习武之余还不忘从那位将军身上学习兵法韬略。

后来那位将军的上司因为党争失利,很快退出了政治舞台。他的亲信,他提拔起来的人不约而同受到牵连,不复荣光。那位将军也不能够幸免,被一贬再贬,将军身边的亲信也是同样。

得到将军优待的穆大将军于那时也受了牵连,比起那些可能永不录用的却还好些,成为了军中的一名小兵。

这样的小兵在军中太多了,若无战事,可能永远这么碌碌无为,无法立功无法升迁,若有战事,他们也只是冲在前面的刀枪,断了折了都不会有人心疼其损耗。

不甘于这样的命运,穆大将军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钻营,那时候他的目标中绝对没有一个是大将军,想象固然有,但现实的目标却不会那么不切实际。

因前朝事对军权很是重视的大梁每隔几年都会有一次视察军中情况,当今皇帝壮年时于武勇上也颇有追求,想要一举灭掉东南小国,建立不世之功。又有年轻人的心性,曾做过微服私访军营的事情。

军中是何等情况,怎能容人随意进入?皇帝又哪里能够真的微服?

不过是上级知情,下级假装不知情的样子。

当时连下级都算不上的穆大将军观察力过人,很快发现了来营地中走动的这些人有些不同,正当他愁于怎样表现自己的时候,有小兵模样的人奋起刺杀,反应极快的穆大将军抢在别人前头扑上去救人。

皇帝的身边哪里能够没人保护?他的“救”实在有些多余,但这多余的举动因在危急时刻更显出了武勇和忠心,只因为上级的上级所以才这般卖命。显然给皇帝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即便皇帝只是随口嘉奖了几句。赏了些金银,但下头的人却愿意把这种嘉奖赏赐变成皇帝的“慧眼识人”。从此一步迈入青云的穆大将军得到了更多的照看,他的才干也很快被发掘,得到了进一步的栽培。奠定了成为大将军的基础。

而真正能够成为大将军,还是因为他娶了一位得力的夫人。

蔡家是世家大族,虽因沾了怀远王谋逆一事的边儿,不肖子孙畏惧皇帝发怒,毁了祠堂家谱各奔东西。流落东南的这一支见到皇帝并无深究蔡家之意,这才又抖起世家的威风来,同时跟在此地的一些世家子弟交好。

世家之间都有姻亲,这样广泛的姻亲确保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网不到决绝,不可断绝。

虽因皇帝的不喜。蔡家再没有能够在朝堂上一言九鼎的,但于普通人家来说,也仍是需要仰望的存在。

穆大将军娶了这位世家出身的夫人之后,也就相当于向世家靠拢了。蔡家到底还是世家,即便他们自己的实力不强。但有了姻亲的帮助,穆大将军的出头显然更容易了一些,他也不是那等没才干的草包,有了提拔的也能够很快展现出功绩来,一点点小功累积起来,终究让他成为了将军。

曾经嗤笑过蔡家见识短浅,见到一个有点儿才干的穷小子就想拢到自己家的,开始重新考量穆将军的意义。

得到了便宜的穆将军并没有知恩图报拉拢蔡家的意思,在他看来,自己的晋升是因为自己的才干,而不是蔡家为他打下的关系网,即便他确确实实利用了这些关系网,他也以为那些人早就想要重视自己,并不是因为蔡家的缘故。

在更有权势的世家伸出橄榄枝的时候,穆将军接住了,于是,夫人蔡氏生子难产,儿子生下来母亲就死了,不到一年,穆将军娶了新夫人,很快成为了穆大将军。

身为嫡子的穆宗清很长时间都以为新夫人才是自己的母亲,直到这位母亲怀了孕,他才知道真相,然后,可怜的新夫人被小妾暗算,孩子流产了不说,以后还再也不能生育了。

不能生育的女子即便是世家出身,也比那草根的丈夫矮了一截,虽这样一来打消了傲气的夫人更得宠爱了,但在穆大将军的心里,百年之后的子孙后代才是更应该关注的,于是培养嫡子的同时,一个个庶子也跟着出生。

认为有个嫡子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东西的新夫人对穆宗清重新好起来,事事关切,可谁料到穆宗清又得了那种怪病,知道病不能医治,这位嫡子很快就要死掉的新夫人转移了视线,开始想着是不是应该抱养庶子,后来不知怎样算计,又开始为穆大将军广纳侍妾,庶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她却从来没有抱养过一个,表面上看似乎还是穆宗清更为占优的样子。

这其中种种充斥着阴谋的宅斗不足为外人道,也唯有当事人才能够知晓一二。

穆大将军侍妾众多,但这其中并没有一个跟皇家沾边儿的。作为席上的“外人”,他的座位原应该是靠后的,可他手握兵权,于东南一带威名赫赫,是朝中倚重的重臣,座位便很特殊地设在了前头,是离皇帝最近的席位。

这样的席面上,龙子龙孙是要出场的,其他的大臣出场可以。子孙若无上头点名,是不能够携带的,于是轮到献寿环节,他们看热闹的居多,反正他们的寿礼是不能够远超皇子的,何必太在意这时侯的长短?

一张张礼单捡了重要的念了出来,皇子皇孙都到前面叩拜敬酒,皇帝时不时沾沾唇,笑意满满,子孙满堂的景象足以让任何一位老人心满意足。皇帝也是老人。于是他也满意着。只在满意之余感慨自己老了,越是热闹的场面越是觉得不久矣的失落。

献寿环节之后是歌舞,这是宫廷宴席必有的一段。皇帝的万寿节再怎么不同,这歌舞都是省不了的。热热闹闹的歌舞之后是戏曲。喜庆一堂的情景让上头不时看赏。

一听到“赏”字,底下的太监就把早就准备好的大钱往台上撒,漫天的钱雨落下,台上的人齐齐叩首称恩。

万寿节是从这一天的上午就开始的,宴会的时间也接近下午,各种环节都走过了一遍,大家的祝贺都过了,再后便当散席,各自归家。平复一天的劳累。谁想,就在众人神情松懈的时候,一抹银亮划过视线。

视野中除了银亮再无其他,这种感觉好像刹那间归于寂静,一瞬又或者更短的时间。

突然出现的人影手持利剑。执着的眼直盯着龙袍在身的皇帝,那柄剑也似长了眼睛一眼,剑尖朝着皇帝刺去,那速度太快,周围的人只是揉了揉眼睛的工夫,剑尖就已经来到了皇帝的面前。

“来人啊,有刺客!”

太监变了调子的高喊这时候没人会觉得难听。

重臣也意味着老臣,在场的重臣可没有几个是年轻的,体态矫健的这时候自己逃命都来不及,即便知道刺杀是冲着皇帝去的,若是及时救驾会有好处,但不会武功的顾着自己的命不敢上前。

“救驾――救驾――”

“大胆狂徒,竟然敢刺杀皇帝!”

乱糟糟中,有几个忠心耿耿的自觉武功不错,上前来挡剑。

宫中宴席是不准携带武器的,穆大将军随身的佩剑都被解了去,更何况那些原就属于文臣的,更是身无寸铁,唯有喊声更高一些,及早叫来人才是正事。

匆忙起身救驾的穆大将军捡起了一个死掉侍卫的刀,正要去拦那杀人无情的剑,心生警兆,侧身躲避,一柄宝刀划过面前,大开大合的刀霸气无双,杀气几乎要刺破面皮……

“好胆!”暴喝一声的穆大将军发力迎上这不知何时出现的第二个刺杀者,手中的刀却不禁用,只一刀,便被那宝刀劈成两截。

后出现的那名大汉身材高壮,结实的肌肉几乎突破单薄的衣衫,满面虬髯不需面巾便遮挡了半张脸,哈哈笑着再一刀劈来,那随意的架势并不减刀中霸气,杀气之外隐含着一些别的东西,却不容人品味。

冰冷的剑如同主人一般无情,前仆后继挡上去的侍卫挡不住他的剑,无论使用何种兵器,那些侍卫竟连一剑都挡不住,剑势几番停顿,留下一具具尸体,却杀气不减,明明有过停顿有过偏转,但那调过头来仍旧是一往无前的气势……

有人叫出了刺客的身份。

“刀王范均!”

“剑圣霍白!”

江湖人总被朝廷认为是乌合之众,但其中也有一些知名人士被一些明智的认为需要提防,性子恶劣多变的自不用说,更有一些不仅江湖人奉为神明,也被朝廷中学武功的那些暗暗崇拜着。

学刀的必然会知晓范均,此人号称一刀除恶,自出道以来,锄奸扫恶的事情做了不少,是当之无愧的正义之士,而其刀法精湛,少有敌手。从最初的有人挑战,到后来的闻名者莫不心怀敬意称其“刀王”,这个“王”指的不仅是他刀法已达巅峰,更指他的品性当王无愧。

学剑的必会知道霍白,霍白闻名也就十余年的事情,但他于剑法上的卓越却是各位大家公认的,至少他与人比剑从来都是胜者,甚至有说他一剑可挟天地之威,无人可敌。而那“剑圣”的“圣”字指的是他心中无情,宛若圣人,除剑之外,再无专注。于剑道上,已然可以称圣。

刀剑是兵器的主流。于是知晓他们名字的也就更多,纵有不信的,也把这名字记在了心中,而关于他们样貌的描绘,简单的描述并不能够让人一眼认出,但若是加上这样的刀剑,看到那刀剑上惊人的气势,除了刀王剑圣,还能有谁?

在那两个名字叫出之后,不少人莫名添了一股怯意。自己能够抵挡这样的人吗?又有一些心中充满豪情。若能抵挡一二。自己也是闻名江湖了!纵不能抵挡,与之拼斗一番,死亦无憾!

“刀王?剑圣?”

有皇子救驾的脚步慢了一丝,沉吟着。这两人不是早就失去踪影了吗?怎么突然冒出来行刺?若真是江湖传闻的那两人,他们又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正用断刃抵挡的穆大将军听到“刀王”之名,心中一凉,他也是用刀的,自然不会没听说过“刀王”的名声,但这个人为何会成为刺客?

“刀王范均,你是在替何人卖命?”

“昏君无道,当代天诛之!”范均回答得毫不迟疑,坚定的语气让人相信他是真的这么觉得的。

“荒唐!”有文臣叱出声来。若是他不要站在侍卫的后头,估计这句话还有些大义凛然的意思。

有人问:“剑圣,你为何刺杀皇帝?”

“天命之下,窃国者诛!”

长剑在斩杀一名侍卫之后仍朝目标进发,所有挡路的都被一剑斩杀。黑靴踩着鲜血,一步步前进的剑圣面容冰冷,脚步沉稳,长剑不时斩杀从旁边从后背攻来的人,目光却没有偏转,直盯着那个勉强镇定神色却在侍卫的掩护下不断后退的帝王。

年老的帝王白发苍苍,曾经威严的脸上遍布皱纹,衰老的斑块爬上了脸庞,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暮霭之气,即便穿着华贵无比的龙袍也无法遮掩,他已经老了,他即将死去……

复杂的心情有一瞬间的变化,有人很好地捕捉了这一丝走神,一剑刺中了他的身体,“我刺中了!”那侍卫还来不及欢呼庆幸,就被剑圣的剑抹过了咽喉,视线中最后的一幕便是那不顾流血,不曾迟疑走过的脚步。

鲜艳的血花盛开在白衣上,这无疑给了很多人一种可能胜利的信号。

既然有人能够刺中,我也可以!抱着这样的想法,鼓起勇气的侍卫再度扑上来,用数量填平了质量的不足。

一阵刀剑乱砍之中,总有能够刺中身体的,伤痕一点点增多,已有的伤一点点增大,白衣上的鲜血越来越多,几乎要被染成红衣,然而剑圣的目光不变,依然向着皇帝进发。

皇帝的神情却变了,恐惧之外有了一种敬佩,“剑圣,刀王,你们也是成名已久的人物,刺杀朕,你们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只要你们现在罢手,朕可以饶你们一命!”

“哈哈,你不要妄想了,我们来了便没想着活着离开!”刀王范均一刀砍在了穆大将军的肩膀上,因为被穆大将军牵制,他的身上也受了其他侍卫造成的创伤,鲜血滴在地上,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回刀一旋,周围的侍卫纷纷倒地,有退得及时的逃出命来,却也让包围圈有了空隙,趁着这场地一空的短暂时机,范均一跃而起,他那强壮的身材跃起了一人的高度,踩在一人的肩膀上,顾不得理会那向上而来的刀剑,舍生忘死地直扑皇帝所在,这中间,剑圣十分有默契地助了他一臂之力。

霸气无比的一刀抓准了一个间隙,擦过四个侍卫的衣袖,扎入一个侍卫的胸前,透体而出的刀尖奋力冲入退步不及时的皇帝的胸膛,因为刀的长度不够,并未造成穿透的伤势,即便如此,刀王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算你命大。”吐着血的刀王,被刀剑扎满身体的刀王,看到那被人扶着的皇帝,看到他生机未绝的样子,听着旁边人喊“太医”的焦急语气,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回望一眼,气绝身亡。

任他武功高绝,却到底敌不过千军万马。

被围困的剑圣拒不受俘,为了减少侍卫的伤亡,他最终也落了一个乱刃加身,伤重而死的结局。

最后,侍卫统领清点死者的尸体,三百人的数字任谁都要嗔目结舌,仅仅两个人,力敌三百人,其武功之高也足以让人惊叹了。这还没有算上受伤的人,数百人围困还能够让他们伤到皇帝,这样的武力怎能不让人心惊?

宴席的地上,一地血红一地尸体,打翻的杯盘碗碟,一地狼藉。

“查,给朕狠狠地查!”受伤的皇帝在清醒之后发出声嘶力竭的怒吼,是他小看那些江湖人了,这些人若是都来行刺的话,那被盯住的感觉足以让皇帝也脊背发冷,不得安枕。

听闻寝殿内传出的命令,日趋稳重的七皇子露出了一个孩子气顽皮的笑容,“郑王,你说会是什么人能够指使那样的人物来行刺?”

“本王也很想知道。”四皇子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移开那盯着红色立柱的眼,扫视了一圈周围窃窃私语的兄弟子侄,目光所及之处,声音渐消,“此事必要彻查!”说完,大步离去。

“查,一定要狠狠查,看是哪个狗胆包天的,竟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来!”吊儿郎当的风流皇子跟着表态,说完这一句厉色有余的话,后一句却转了向,“本王倒要看看,是哪个迫不及待想要做皇帝的,竟然如此狠绝!”

这一句话好似把幕后主使者限定在了自家兄弟的身上,讥诮的目光掠过众人不满的神情,自白道:“反正这事与本王无关,本王是不怕查的,就看你们怕不怕了!敢做这样的事,可要把屁股擦干净才好!”

挂着嘲讽笑颜而去的皇子全不在乎自己撂下了怎样容易惹来波浪的话,那种神情,仿佛连天下都没看到眼中。

“你这话是怎么说的?本王也没做,本王也不怕!”丢下这么一句话,有一位皇子紧跟着离开,同时离开的还有几位龙孙,与其尴尬地站在那里等消息,倒不如借着这个时机去查,未必一定要查刺客的事情,查出旁的污垢来,以皇帝如今的气愤,也不会宽宥,只会重办,这可是扳倒其他人的好机会。

皇帝的椅子只有一把,为此而来的争斗却不会只有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