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室家 > 第十八章 欲离

室家 第十八章 欲离

作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2: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蓁蓁,你要说什么?”李氏吃了一点儿烤麻雀用布头擦了擦手问道。

沈清见李氏和志儿都好奇的望着她,这才开口道:“我不是给一对主仆带过路吗?陆公子为表达谢意送了我这个荷包。”沈清边说着边用布头擦了擦手,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来。

“好漂亮啊!”志儿不禁赞叹道。

这个荷包确实很漂亮。它是用宝蓝色的不知是什么的布料打的底,这种布料触手冰凉,很是滑润。上绣一只骄傲的开屏孔雀,下面还缀着一只小小的五彩络子。模样既简洁大方又不惹眼,很是适合贵族公子哥们平日里的佩戴。

李氏却听完沈清的一番话后皱起了眉头:“蓁蓁,娘不是告诉过你么?无功不受禄,带路是随手就可以做的事,怎么能收下别人的谢礼?这让人家把我们当成了什么人!”

沈清说道:“娘,我推拒过的,也是像您这样说的,可是那陆公子非要送给我,我如果再拒绝就显得有些……”

李氏又沉默了片刻,这才接过荷包来仔细的端详。

“怎么了娘?”沈清看李氏良久不说话疑惑地问道。

李氏叹了口气,道:“咱遇着贵人了……”她又停了一下,才说道:“这是苏绣,而且是锦绣坊的绣品。”

苏绣?沈清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她后世是听说过苏绣的,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而且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共称中国四大名绣。

“娘,锦绣坊是什么?”沈清疑惑地问道。

“锦绣坊是苏州最好的刺绣坊,绣品精细清雅,绣样逼真的令人咂舌。而且锦绣坊独有的吴氏双面绣可以绣出正反面完全不同的两种图案,这一直都是苏绣中的明珠。吴氏双面绣因为绣法更加繁琐精细,所以一副小的扇面都可绣达十天之久。因为这种绣法是只传子孙不传弟子的,所以它就更加难得了。锦绣坊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会向宫里进贡一匹绣品,所以在春秋两季市面上是很少看到锦绣坊的绣品的。即便有少量,那也要很贵了。”李氏徐徐的说道。

“娘,那这个荷包有什么特殊的吗?”沈清问道。她感觉李氏刚才看荷包的时候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惊奇。

李氏又摩挲了几下荷包,开口道:“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吴氏传人的手笔。你看,这底部有丝线绣的隐隐的‘吴氏’。看到了吗?”李氏对着烛光稍稍的摇了摇荷包。

沈清只看到有一丝光亮一闪而过,却始终看不到字。

“娘,哪儿有字啊?”志儿揉了揉眼睛问道。

沈清也疑惑地看向李氏。

“在太阳光底下你们就会看到了!”李氏笑呵呵的说道。

“那娘你怎么能看到呢?”沈清疑惑地问道。

“呵呵,娘的绣娘师傅就是年纪大了从锦绣坊出来的,她曾教过我怎么辨认吴氏子孙的绣品。而且娘常年盯着绣品看,这些再看不出来那不就让人笑掉大牙了嘛!”李氏笑笑道。

“娘,那如果咱把它当掉……能当多少银子呢?”沈清有些犹豫的问道。

李氏又认真的摩挲了几下,叹了口气道:“如果在秀水县当的话,死当也就十几两银子,活当有六七两就已经不错了……”

“那如果不在秀水县当呢?”沈清问道。

“如果在京城当的话,死当可高达二十两银子,活当也要十五两左右。”李氏回答道。

“怎么差这么多!”志儿一下子惊呼起来。

李氏笑着摸了摸志儿的头,说道:“猴子占山称霸王,你也没治不是?他们只会以绣线和面料的好坏来给你算银子的。”

“娘,如果咱租个小院子的话,一个月要花多少银子呢?”沈清突然问道。

“在秀水县如果只是个小院子的话,一个月三百文应该就够了。”李氏答道。

沈清算了一下,问道:“娘,那这样的话,咱是不是就可以离开了?”

“是。”李氏微笑着说完,一下子把两个孩子给搂到了怀里。

“娘,你是说咱要离开余家吗?真的吗?”志儿咧着嘴问道。

“是啊,咱可以离开了……”李氏微笑着亲了一下志儿的额头。

“哇!太好了!终于可以吃饱饭了!”志儿高兴的欢呼起来。

“嘘……”沈清猛地捂上了志儿的嘴。

李氏爱怜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看着沈清问道:“蓁蓁,这荷包谁送给你的?”

沈清迷惑的看了李氏一眼,说道:“陆绍齐陆公子。”

“陆公子?”李氏听着蹙起了眉头。

“娘,你认识么?”沈清问道。

李氏缓慢的摇了摇头:“他没说他父亲的名号么?”

“我没问。”沈清答道。

“姓陆的我倒认识两三家,不过应该不在山东。”她顿了顿又说道:“即是有缘以后定还会相见的。”

沈清笑着点了点头,却也没往心里去。

※※※※※

“她们说了什么?”余启明坐在炕上问道。

余刘氏进屋后忙搓了搓手,一下子爬上了炕,“她们说话声儿太小了,没大听清。不过也模模糊糊的听着了一些。”

“你就别在这儿吊人胃口了!都听到些啥了?”余启明皱着眉头说道。

余刘氏往被窝里掖了掖手,说道:“我就听见些啥吴氏?啥公子的。还有那死小子叫了几声儿,说的啥‘怎么差这么多!’‘以后可以吃饱饭了!’之类的。当家的,你说她们在搞些啥啊?会不会有啥猫腻儿啊?”

“啥猫腻儿?她们能有啥猫腻儿!我听着这意思……她们好像找着出路了……”余启明皱着眉头说道。

余刘氏一听就急了眼:“那咋办啊!她们要走咱总不能拦着吧!当家的,你可得想个法子!过了这村儿可没这店儿了!这李寡妇多好拿捏啊……”

“拿捏!拿捏!你光知道拿捏!唉……我怎么娶了你这婆娘!”余启明说道。

“我咋了?我还给你生了三个儿子呢!你们老余家的老祖宗不得感激死我!”余刘氏拧了一下余启明道。

“行了行了,你待掐死我!咱还是赶快想个法子吧,我估计这李寡妇明天就会开口了……”余启明说道。

“有啥法子恁……哎?当家的,你看这样行不行……”余刘氏想了半天趴到余启明耳朵上嘀嘀咕咕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沈清就醒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她开开门闻着外面的空气都觉得比往日新鲜。

“娘,我帮您烧火吧!”沈清洗了把脸跑到厨房问道。

李氏正在往锅里放着饼子,闻言笑着道:“你会烧么?”

“万丈高楼平地起!啥事儿都是要有个开头的!娘你教教我不就成了?”沈清坐在小板凳上笑着说道。

“哪儿有万丈的高楼,你这小鬼头就在这儿糊弄你娘吧!去去,才多大啊,别让火再烧着你!”李氏把沈清从板凳上拉起来自己坐在了上面。

沈清吐了吐舌头道:“娘,我今年可也七周岁了呢!您可不能再这么惯着我了!”

“好好,这还是娘的错了!呐,过来烧吧!我先放下话啊,这和你们烤麻雀可不一样!”李氏笑着站了起来说道。

“我知道!”沈清笑嘻嘻的重又坐在了板凳上。

李氏就在哪儿边剥着白菜叶边看沈清烧火,好像是在等沈清自动放弃一般。

沈清熟练地拿起火石点起了火,就慢慢的往里面放引火草,等引火草烧着了后就往里面放了些干枝拉起了风箱。

“娘,你快先切着菜吧!”沈清慢慢地拉着风箱对李氏说道。

“我闺女真厉害!”李氏惊讶的看了沈清一眼,就快速的剥起了白菜叶子。

沈清小时候也是学过烧火的,她可还有她爸教的烧火密招呢!爸?爸爸现在怎么样了呢?沈清看着灶膛里的火陷入了沉思。

“蓁蓁!想啥呢?叫了你好几声儿都没听着?”李氏边往灶膛里添着木枝边问道。

沈清摇了摇头,笑道:“嘻嘻,刚才想以后的好吃的了!娘,你去切菜,我来吧!”

“傻孩子!小心点儿,别烧着手了啊!”李氏说着就用盆子里的水洗了把手。

两人一起做饭确实快,没一会儿就做好了。

沈清帮李氏把饭菜端到了堂屋的桌子上,不一会儿人都陆陆续续的来了。

等众人吃完了饭,李氏才开口:“伯父伯母,您们今儿上午有事儿么?我想和您们说一些事情。”

余春成听完这话一下子乐了起来:“大翠,你是……”

“咳咳!”余启明朝着余春成瞪了一眼后笑着说道:“今儿上午么?哎呦,今儿伯父约了你宋伯父商量地里的事儿……大翠,你要不等等?”

“好吧!那伯父,麻烦您今儿晚上腾出些时间来吧!”李氏想了想说道。

“好!”余启明笑了笑站起来出了屋门。

余刘氏今儿早上意外的没有对她们母子冷嘲热讽,这让沈清不由得提高了警惕。余启明怎么会没问是什么事情直接就拒绝了呢?

沈清和李氏一起把碗筷端到了厨房后,看余刘氏提着一篮鸡蛋出了门,就急急地和李氏说了声儿跟在余刘氏的身后快步走了出去。

她跟着余刘氏绕了好几条胡同,才走到了一户人家前。

沈清在拐角处看见余刘氏进了门,就悄悄地挪到了那户人家门前。余刘氏来马媒婆家干什么呢?难道是为了余春成?为了余春成更不能来马媒婆家了,马媒婆在槐树村的名声儿可不怎么好。

她皱着眉头想了想,伸头看了看里面没人就蹑手蹑脚的跑到了窗户底下。想了想,又悄悄地绕到了堂屋后头,趴在了墙根底下。

“大妹子,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快收着,讲这些虚礼做啥!”是余刘氏的声音。

“你说你可真不实诚!来就来呗,还带啥东西!”是一个大约三四十岁的女人声音,这应该就是那个马媒婆了。不过这马媒婆声音可真大啊,不愧是做媒婆的。

“十六也还是年呢!大兄弟呢?出去了?”

“去串门子去了!大嫂子,你可是稀客,来,先吃点儿果子!”

“你不用忙活了,家里都有!大妹子,今年的生意咋样?”

沈清听着余刘氏和马媒婆聊了一些有的没的,她听着都有些烦了起来。

“大妹子,我今儿可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有事儿要来求大妹子呢!”

“嫂子直说就行,只要是我马婆子能办到的我一定尽力而为!”

******

ps:今天的更o(n_n)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