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唐婉宁的奶奶是孙氏的同村,算起来还是孙氏的远房姑姑,也难怪孙氏对她的事这么清楚。
“婉宁的爷爷是家里的老大,他娘却是个偏心的,心里只有老二,他前头没了,他娘后头就把婉宁的奶奶和她爹赶出来了,幸得她娘家就是做豆腐的,还出了钱让她来镇上开了家豆腐坊,熬尽了她的心血才有了现在的样子,婉宁的爹是个老实人,她娘是九香姑姑挑的,也是个不弱的,却没强过阎王爷去,没想到这两个闺女随了九香姑姑和她们的娘,硬是把豆腐坊撑起来了。”
原来在唐婉宁的笑靥如花下,还藏了这么多的辛苦,留兰捧着饭碗叹了口气,“但愿婉宁姐姐以后能嫁个好丈夫。”这算是对这个时代的女子最好的祝福了吧。
“肯定不会差,她姐姐香宁,嫁的就不错,秦夫子的儿子秦焕,也是个秀才,比他爹学问还大呢,说不定能成为有一个举人老爷呢。”孙氏满脸的骄傲,好像说的是她的女婿一般,留兰也开始幻想文雅书生和豆腐西施的邂逅,是怎样的浪漫情景。
可转眼孙氏又叹了口气,“婉宁这也十五了,上门提亲的也不少,可她总也不应,旁人说让她招个上门女婿吧,她爹又不应,说是随着闺女的心意来,不想委屈了她,这么拖下去,可不好。”
这也最好了,想想那些想当上门女婿的人,肯定不会怀有好意,要么贪恋婉宁的美色,要么看上了他们家的豆腐坊。
留兰因为喜欢唐婉宁,忍不住有了这样的想法,唐婉宁一定要找个真心待她的才行。
“哎,那个醉鱼干我还一口都没吃呢。怎么就没了!”只顾着听孙氏说话,桌上的菜已经没了大半,盛着醉鱼干的盘子更是一干二净了,那可是西邻的连掌柜送的,据说要先把鱼灌醉了再腌制,也属于不传秘方。
“有好吃的当然抢着吃了,谁让你光听姥姥说话。”文清故意揶揄她,“你吃这个吧,这是姥姥腌的茄子,可好吃了。”
留兰恨恨的夹起文清夹给她的茄子填进嘴里。嚼了两口,咸中带甜,还带着微微的酸味儿。竟然真的很好吃。
“你姥姥腌的茄子,虽然比不如醉鱼干、甜酱八宝菜和五香豆干有名气,也是用了八角、茴香、花椒、薄荷、桂皮等八味香料腌出来的,最下饭了,来。留兰今日也辛苦了,多吃点儿。”李珊也给她夹了一筷子,只是硬憋着才没笑出来。
“还有这个,也是姥姥做得黄豆炖咸菜。”文泽也跟着起哄。
“要不二姐吃这个吧,也是姥姥做的,可香了。”还是留白贴心。没夹咸菜,却夹了一块肥肠,肥肠炖豆腐。可是寻常人家饭桌上的美味。
可惜留兰两世为人,对肥肉都却之不恭,肥肉的概念,包括肥肠在内的油腻的东西
大家被留白认真、留兰纠结的样子逗得笑了起来,姐弟俩无意间成了大家下饭的佐料。
笑声中。闻彻的筷子悄悄伸到留兰的饭碗里,是一块醉鱼干。碰上留兰的眼神,却又微红了俊面,“快吃吧,香着呢。”
留兰夹起醉鱼干轻轻咬了一口,果然带着醉人的酒香,还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
连掌柜的万家酒馆开在街口,铺面不大,但酒香醉人,连掌柜的身世和同福客栈的佟掌柜差不多,寡妇带着小姑子,万家酒馆的名字听着大气,其实是她的短命丈夫姓万。万氏是上林镇的大族,连掌柜的夫家当年也是小有家财,才能在街口的位置开起酒馆来。
连掌柜这些年为保住酒馆与族中一些亲戚打万家酒馆的主意的亲戚斗智斗勇,好好一个温婉小娘子被逼成了泼辣寡妇。如今还有人不死心,只等着连掌柜的小姑子万晓云嫁了人,理所当然的把酒馆收为己有。
可惜万晓云都十七了还迟迟未嫁,有恶意中伤的,说是连掌柜为占着万家酒馆故意挡着不让嫁,其实是万晓云跟着连掌柜,也长成了一只呛口小辣椒,那些个别有用心的人根本不敢打她的主意。
“那些个亲戚,在晋山大哥病了好几年,差点儿把酒馆卖了,全靠着连嫂子才撑下来的时候,没一个说自己是亲戚的,这会儿倒是都冒出来了。”小万氏对本家那些人的作为也很是不以为然,虽然说是本家,数十代繁衍下来,不过是祖上同宗罢了。
“哎,不说这些了。”李珊挥挥手中的筷子换了个话题,“这东家西邻的留兰都认得了,再往里走,还认得不?”
“只知道是什么铺子,不认得人,也没走那么远。”毕竟她年纪还小,文氏虽不把她拘在家里,也不许她一个人走的太远,她只偷偷走远了看过两次,没敢多做停留。
“不认得没关系,住得久了就慢慢熟悉了。不过往东边数第六家,你可别去。”
李珊说的极为认真,文清几个都不明白她的意思,留兰可听说了不少的事,第六家的香料铺子,姓邵的老板娘原来是青州城某个大户老爷躲着家里养的外室,如今已是明日黄花,又没能生下一子半女,被打发到镇上来对她不闻不问,虽在这么好的地段而开了家香料铺子,但生意一直不好,生计艰难,原来身边还有个小丫鬟伺候着,也被她卖了,近两年更有水性杨花、勾三搭四的名声在外,街面儿上上哪一个不知道这些事。
邵娘子其人留兰早就听说了,但她与时人的思维不同,只叹此间女子的身不由己,李珊这样提醒她也没有诋毁邵娘子的意思,只是提醒她,她虽然年纪还小,和邵娘子那样的走得近了,也会影响她的声誉,她也不会因为什么愤世嫉俗做出有违时俗、挑战此间道德底线的事来,因此也没问为什么,只乖乖应了声:“好,不会去的,以后也不会经常出门,我还要做生意呢。”
她说的是实话,却又引得大家都笑了,“哟,你还会做生意呢。”
她当然――不会做生意,以前也没做过生意,只有八岁的留兰也不可能会做生意,即便是筹划搬家这段日子文氏和白氏已经认可了她的聪慧,她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急功近利,就算已经不用担心被怀疑,这也是不可取的,只好甜甜一笑,“我可以学啊,文姨,珊姨,还有娘,还有姥姥,舅舅,你们都可以教我啊,我很聪明的,一学就会,说不定哪天我就比你们厉害了。”
“呵!口气不小!”被点到名的李明听到甜甜的小声儿叫他舅舅,感觉很受用,“不过我可不会做生意,教不了你。”
“你不会,那咱俩一起学。”留兰觉得她每一句话都是真心诚意的,却总被误解为童言稚语,比如李明,平日里也只是给人家打零工,日后铺子里生意忙起来,光指望一帮女人孩子可不行,总得有男人撑着才行。
世道如此,她犯不着背道而驰,瞧瞧连掌柜和邵娘子,就知道女人抛头露面做生意有多难了,文氏等人虽然是有些手段,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她既然能想到,必须得防患于未然才成。
李明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日后小万氏也要在这边帮忙的,夫妻每天下工后双双把家还也很不错,但要想让他安心留在店里,就得给他实打实的安排任务才行,目前她还没有想到具体的任务。
“快些吃吧,就剩你自己了,光知道说话。”文清敲了一下留兰的筷子,催着她赶紧吃饭。
“在镇上住,就一样不好,想吃个菜叶子都得买,耽误工夫;去的晚了,还买不着新鲜的,尤其是热天,那些卖菜的有粗心大意的,挑过来都晒蔫儿了,不买吧,还没得吃。”孙氏看着干净的碗盘,不觉得她做的菜好吃,反而觉得做得少了。
梁恩民摆摆手,“这个咱不怕,回头我天天给你们送菜来,保证是刚从地里拔出来的。”
“你哪有那些工夫,还得跟你爹多做竹器呢。”白氏笑道,“好好做,多攒些钱,过两年你们也搬到镇上来,开个竹器作坊,恩婷嫁过来了回娘家也方便。”
“这倒不用,这竹子做的东西不是吃食,不怕搁久了变坏,在家里做好了拉过来也成,左不过十几里路。我爹已经相中了一头小牛,等出了满月就拉回来,到时候咱们也有牛车了,到镇上来还不方便,一天一趟不行,就两天一趟,断不了你们吃菜。”梁恩民美滋滋的畅想着,“回头让我娘再留出一块地来多种些菜,咱们吃不了也可以卖。”
他只是随口一说,留兰却为之眼前一亮:话说如果真那样,日后扩大果园和菜园的规模,开个卖新鲜蔬果的铺子也是不错。可惜现在保鲜水平不高,这个似乎不怎么好实现。
“也就是这么说说,还要种粮食呢,哪能种那么些菜。再说我们那菜园子也不小,都丢给你娘照应着了,她哪能忙得过来。”文氏也说。
“可不是随便说说!”梁恩民一拍大腿,拉开了长篇大论的架势。。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520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
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求粉红~~~求求求求求,牧之上气不接下气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