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田闲居 > 第176章 拜访七爷

花田闲居 第176章 拜访七爷

作者:知牧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0: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吃过午饭,单老师傅照例要歇半个时辰的晌觉。文氏让留兰也歇一会儿,下午带她去易家主宅拜会易安之。留兰觉得精神尚可,且吃得十二分饱,躺着也睡不着,秦川已经回芳桂斋了,她只好跑去找罗柳说话。

罗柳性情与她母亲相仿,很容易让人觉得亲近。两个人坐在窗下叽叽咕咕,说来说去就说到了易安之身上。

罗大娘原来在易家老祖宗院里做过一段时日的二等丫鬟,后来与另一个丫鬟起了口角,虽然对方有错在先被发卖了出去,她也因为被对方用打碎的茶碗划破了手,手背上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被打发到厨房。后来偶然遇上了跟着单老师傅进府的罗四孝,觉得他是个老实可靠的,自己求到易老祖宗面前,才被放了出来。

罗大娘被放出来的时候,易安之也才刚出生不久,关于他的事,罗大娘也知道的不多,告诉罗柳的就更少了,但有件事,罗柳去还是知道的,那边是易安之的病。

易安之身有不足之症,留兰一直都知道,彼时在得福楼,易安之也曾正面提起过这事,说是自娘胎里带出来的,但他具体有什么病,却不知道。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病症,不过是生在富贵之家才被夸大了,可据罗柳所说,他这病生的很是蹊跷,夏天怕热,见不得明晃晃的日头,冬天怕冷,禁不得半丝寒风,因此只能春秋两季出门,且稍一受热或受凉,便咳个不停。

留兰回头想想,她少有的几次见到易安之,还真是春秋两季,冬夏季节还真没见他的人影。不过这样的病症,她还真是听都没听说过。以前倒是有个天生畏寒的女同学,夏天别的女孩子都穿裙子了她还包得严严实实的,可这既怕冷又怕热连门都不敢出的,还真没见过。

不过这也不算她孤陋寡闻,以易家之富,为易安之请到的名医都数不过来了,都没一个知道他这到底是什么病,于是十几年来,每到冬夏季节。易安之只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听起来真是蛮可怜的。

于是乎,留兰便带着对易安之的一腔怜悯之心。跟着文氏进了易家主宅。

易家主宅坐落于南阳河北岸,与南岸繁华商业中心隔河相望,却丝毫不染喧闹,可谓动中求静之所,青州富家大族也多聚居于此。至于城中新贵,则选择靠近天云山的城之东南。

易家主宅如今分为东西二府,易老祖宗跟着长子易伯襄住东府,二老爷易仲襄一家住西府。易安之自然是跟着易老祖宗住在东府的。

罗四孝在东府门前停了车,又帮着找门房说明了情况,烦请他进去通报一声。不多时,便有个小厮迎了出来,留兰也是认得了。正是几次替易安之到上林镇送信的詹佑。

詹佑带着文氏和留兰入了东府,刚转过门前照壁,留兰就被里头的繁华似锦晃了下眼。一墙一瓦,一檐一柱,一桥一廊。皆精巧细致,既彰富贵。又显清幽。

留兰牵着文氏的手,跟着詹佑兜兜转转,又是游廊,又是假山,又是曲桥的,最后停下来的时候,都不知道是在易府的哪个方位了。心下猜着这大概是易府最偏僻的院落了,前后院落倒是挺大,房舍也有数间,书房卧房厨房等一应俱全,只是安静的有些过了,连个人影儿都没见着,只有东厢耳房廊下一只红泥小火炉,炉上铜壶噗腾噗腾冒着热气,倒与园门顶上“静微”二字贴合。

詹佑了然笑道:“七爷怕是又去书房了,只要在书房,便把人都赶出去,嫌他们聒噪。”

这算怪癖不?

留兰腹诽一句,脚步跟着转向书房。

“七爷,文夫人与沈小姑娘到了。”詹佑立在阶下,毕恭毕敬地回道。

沈姑娘就沈姑娘吧,非得沈小姑娘。留兰又一声腹诽,听得书房内一声“快请进!”,声音低沉好像经过了重重阻隔才传出来的。

詹佑先一步踏上台阶推开门,抬手请文氏和留兰,“七爷当不得风,怠慢了。”

“是我们冒昧来访,扰了七爷的清静。”文氏且笑着,不曾迟疑进了门,詹佑在身后又把门掩上了,留兰回头看了一眼,门框上竟然钉了厚厚的毛毡,把门缝都挡住了,一丝风都进不来。

屋子里也暖融融的,却不见火盆、熏笼等物,估计是烧着地龙,也不知道燃了什么香,倒有一股子清雅之气,并不觉得闷。

易安之从一道浅雕山水木屏风后转出来,告了声罪,请她们入座,詹佑则径自转去与书房想通的左边耳房,倒了茶来。

茶自然是好茶,留兰虽然说不上什么门道来,但观茶色、闻茶香也知道这茶必定差不了,可易安之盏中的,却不像是普通的茶,茶色乳白,该又是她孤陋寡闻了。

看脸色,便可知易安之身体有恙,不过这也没办法,任是身体再健康的人,不能见阳光也不能见风,面色估计都好不到哪里去。

文氏也因此不好过多打扰,只得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易安之也当场给了答复。上林镇那边,他已经用名下的另一处铺子,与易四奶奶换了锦绣坊,也就是说,锦绣坊如今已经是在他的名下了,他们可以继续租用,品香坊则仍持续之前的合作。他们在青州城开店面,他也可以着人帮忙打听,如果能租到合适的铺面,也省了给牙行的中介费。

接下来又谈了些与芳桂斋有关的话题,文氏便起身告辞,易安之只将她们送过了门前的屏风,依旧是詹佑送她们出府。

留兰跟着詹佑出了东府大门,忍不住多问了一句,“詹佑哥哥,七爷喝的茶怎么是白色的?”

詹佑看她一脸的天真,笑着为她解惑,“七爷喝的,不是寻常的茶,是雪耳茶,是由雪耳用天云山的泉水煮了,加冰糖炖烂,加入去渣的茶水泡制而成,润肺止咳。”

留兰这才恍然,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等马车离开易府,过了桥才寻思过来,质量上乘的银耳称为雪耳,这东西在前世虽然营养丰富,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但不见得珍贵,可在这时候,可是属于山珍海味级别的,易安之竟然拿来当茶喝,又是山泉水又是冰糖又是茶的,一杯接一杯的喝下来,一天岂不得好几两银子。而锦绣坊的租金,加品香坊的二成股份,生意再好,他也才能得五十多两,还不够他喝一个月雪耳茶的,那他与他们的合作,又是为的什么?

这样想着,便问了出来,文氏深深看了她一眼,低声答道:“易家的产业,以酒楼和珍味阁为主,另也有点心铺、酱菜馆、干果山货商行、海货商行等,其他各处的产业已经分到各府独立经营,只有青州城的珍味阁总店、望江楼、一家海货馆仍属于公中的,另外有芳桂斋是易老祖宗名下的,一家福地酒楼、一家不算大的小食馆是在易七爷名下的,但易老祖宗存有私心,青州城里的这些产业,怕是要全部留给易七爷的,可这么做,势必引起其他人的不满。芳桂斋是老祖宗的嫁妆,她愿意留给谁,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海货馆、福地酒楼、小食馆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比起易家在京城、府城的产业不算什么,可珍味阁和望江楼可是日进斗金的。易七爷病弱之躯,想保住这些,自然是要费些心思的。”

留兰听了这番话不由愣了,这算哪跟哪儿,如果她是易家的人,也会觉得易老祖宗偏心。可她不了解易家在别处的产业是个怎样的情况,别人得到的到底是多是少,但客观来讲,望江楼、珍味阁的生意再好,毕竟是在县城,府城怕都比不上,更逞论京城。易安之出不得远门,又得花钱治病,易老祖宗把家门口的产业留给他,倒也无可厚非。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这么想的。尤其是易大老爷和易二老爷,据说易家如今的商业版图,就是他们二位在易老太爷的带领下开拓出来了,平白无故的给了别人,心里不舒服也很正常。海货馆、福地酒楼、小食馆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应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吧。

如此说来,易安之的所作所为就说得通了,他需要助力,而这种助力是他在亲朋之间寻不到的,恐怕向外寻找助力的过程中也受到了重重阻力,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在他们还没有能力成为他的助力之前,先有所施,让他们感念与他,又有所取,日后也不算是携恩图报,免得引起她们的反感。所谓放长线钓大鱼,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只不过他选择的这条鱼,是条非常聪明的鱼,早早的看穿了他的心思,但既然双方各有所得,顺水推舟岂不更好?文氏能安心接受易安之的施与,自然也做好了日后成为他的助力的准备。

只是,易安之就不怕,他这条鱼钩放出去,咬钩的只是一条对他毫无作用的小鱼吗?或者说该佩服他的识人之能?

留兰突然觉得,她之前的某些想法还是太过简单了,上林镇这个井口,分明还不算大,她这只小青蛙,是时候跳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