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田闲居 > 第013章 田野风光

花田闲居 第013章 田野风光

作者:知牧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0: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半下午的时候顾氏过来串门,把昨儿晚上盛螺蛳的碗送了回来,碗里滚着三个鹅蛋,硕大的个儿,文泽、留白顾不上文氏的吆喝,不由分说的抢了去,抱着爱不释手。留兰也分了一个,但她的反应可比文泽留白淡定多了。

三个女人凑在一起说了会子话,话题还是梁恩婷的亲事。梁恩婷还有个哥哥恩民,比恩婷大三岁,也是个好的,模样端正,忠厚老实,顾氏家境在梁石桥村也算是好的,顾氏也早早的托了媒人,可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

当娘的给儿子挑媳妇,往往是眼界高的,留兰估摸着梁恩民一直没娶上媳妇,跟当娘的要求高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也难怪,她养的这一儿一女在梁石桥村也算是拔尖儿的,闺女又早早的定下了好人家,更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顾氏一番似抱怨如犯愁的唠叨,其实是有目的的:她看上了文清,但因为文清年龄还小,家里又是个特殊的,不好明着提,拐弯抹角的探口风来着。

文氏自然也能明白顾氏意思,但她没那个意思,也只装傻充愣的听她念叨,不时安慰几句不痛不痒的。

送走了顾氏,收起晒着的棉衣棉被,叠好了放进床头的木头柜子里,天又傍黑了。

晚饭照旧是青团鸡蛋,不能动烟火,连水都不能烧,太阳一落下去,四下里还是冰冰凉,吃过饭,都早早的上床歇下了。

这一晚,整个梁石桥村梁石桥村显得格外的安静,想起“百鬼出没”的说法,留兰不由自主的靠近了白氏一些,也攥紧了留白的小手,捏的他在睡梦中嗯哼一声,显然是被攥疼了。

白氏感觉到留兰的异样,探过胳膊将她揽近了些,轻轻拍打着。心里担心着留兰又回到以前的样子,又想起白日里在亡夫坟前的恸哭,文氏支开了文泽和留白,也陪着她落了泪,许是也是想起了日子的坎坷难过,两个女人都是一儿一女,文清文泽还好些,一个早熟一个懂事,留兰留白却是一个柔弱一个幼小,以后的日子,少不得两人相互扶持,苦难同当。尽想着,眼泪又无声的落了下来。

白氏尽量忍着,留兰还是从她异样的呼吸里知晓了她的情绪。心里琢磨了半天,才轻轻说了一句:“娘,爹说了,咱们都要好好的。”

白氏的身子明显僵了一下,停了半响儿,才接话:“留兰说的对,留白,文清文泽,还有你文姨,你谷子哥,都要好好的,快些睡吧……”

前一天还是大好的晴天,阳光普照大地,隔日清晨出门,地面儿上湿漉漉的,树梢上、草尖儿上都挂了点点水珠,耀着新出的太阳晶晶亮。

原来是细密春雨无声入夜,万物在春夜的静谧下悄然生长。

呼吸着清新的,带着雨后的泥土香与青草香的空气,留兰觉得她越来越喜欢这地方了。以往在城市里生活,对季节的感知只剩下身上衣物的增减,更有甚者冬穿夏装的大有人在,四季变幻的趣味都被淹没在匆匆忙忙有限循环的生活中。

如今还算是有初来乍到的新奇感,完全缺乏娱乐条件的乡村生活过得久了或许也会枯燥,但是不怕,这一世她至少是健康的,有机会有条件去寻找她想要的生活,就要从现在开始积蓄力量,她会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不怕会无聊。

雨虽然下的不大,但田间的小路还是有些泥泞,下地也不好干活。晾了一个上午,晌午吃完饭,文氏白氏带着四个孩子下地,搭把手一气把豆子点上。

留兰的头上虽然还包着绷带,但有文清作证她的伤口已无大碍,也被允许跟着出门。

梁石桥村三面环山,但东西两侧各有唐石桥村、吕石桥村,因此只有村南边直接挨着群山,海拔不算太高,但一座连一座,连绵不断,最高峰看上去很远,天大晴的时候也只能看到高耸入云的轮廓,群山中自然也有零散的山民居住,山外的人不知道山里的人是怎样的生活,只知道山里的人都想着往山外走。

村外地势西高东低。

西边称西坡,坡上低缓的地方修着一块块不规则的梯田,随意种些豆子、红薯之类,坡上阳光虽好,但水源不足,浇水只能是用扁担挑水上坡,因此往往疏于打理,基本上处于能长多少算多少的状态,再往坡上走就进了树林子,越往深里去树林越密,杂树越多,潜藏着未知的危险,据说是和南面的群山连在一起的。

村里人多在树林子外围打柴,捡一些山货之类,鲜少往深里走,尤其是孩子们,都被三令五申不得往深山里去,据说是有一去不复返的人。

坡北边有条小河,虽称其为河,其实不过是条小溪流。

像这样源自群山中的深涧,一路蜿蜒,汇入淞江的小溪流随处可见,所以连名字都没有。河面最宽的地方也不过二十多米,秋冬枯水季节水面很浅,最深的地方大约能过成人的腰,夏季雨水多,又汇集了山上淌下来的泉水,水面能涨到很高,甚至能没过石桥。

水源丰富,坡下平坦的地方种的麦子长势也喜人,眼看着又是一个丰收年。当然也是相对而言的,这些土地虽然肥沃,但缺肥少药,又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靠天打粮,收成多少,全看老天爷的心情。

东边叫东洼,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比东坡上土质肥沃,庄稼长得好,打粮多,遇上老天爷风调雨顺的年岁,收成很是可观,也能买个好价钱。

对农事,留兰之前没有半点儿接触,一时半会儿也理解不了很透彻。按着文氏的说法,这里差不多一年两季作物:前一年秋天播种能越冬的小麦,来年夏天收了小麦接茬种别的农作物,一般是西坡下种红薯、豆子之类,秋天红薯成熟后,晒成红薯干或卖给磨粉子的磨成粉,也可以存放在地窖里留作口粮;豆子可以可以卖给油坊榨油,经济价值相对来说比较高。东洼里则灌水种水稻,但能种水稻的良田少之又少。

坡上的土地大多是各家开荒开出来的,冬天大多什么都不种,只在开春之后才播种一些作物,现在坡上长着的也还都是小幼苗。

这样的农作物混种方式,留兰很是迷惑,只能初步猜测这地方大约是处在南方以北或者北方偏南的地理位置,具体在哪儿也不好问,这似乎不该是一个七岁的女娃娃该问的问题。

文家的三亩地在西坡的西南角上,离水源最远,旁边就是一片杂树林子,地底下树根盘绕,抢了地里的养分,抽穗、收获都要晚上几天,连留兰这样的农业文盲看了都觉得愁得慌。

但看到坡上属于沈家的地里种的目前为止还不为人知的果子树,留兰又眼前一亮:青梅!

之前听白氏说这些果子树冬天开花,花落结果的时候,留兰就有些怀疑是梅子类的果树,但能在这里看到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夏湿冬干、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的青梅,仍然感觉有些意外。而且照此推断,这里的气温到冬天也不至于太低,一早一晚还感觉冷,大概是已经脱了冬天最厚重的衣物,再者是她还没适应全球变暖前的气候。

青梅在秋天落叶,去年夏末沈子林将它们从山林里移植出来,入了秋却落光了叶子,还曾被取笑过。

腊月里青梅开花,花谢后结果,初时果子颜色青青的,和叶子的颜色差不多,大概到四月下旬酸梅基本成熟,颜色呈淡黄色,但味道酸而有点苦,难以入口。芒种前后,果色变成黄色,味道就会大不一样,酸中带甜,但也不像桃李之类的水果,想吃多少吃多少,吃多了可是会倒牙。

留兰之所以会对青梅有所了解,是因为它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她无聊的时候翻阅外公的医书,翻到青梅,联想到夏日凉饮酸梅汤,才仔细研究了一番,还尝试过自制酸梅汤。

留兰欢呼雀跃的穿梭在梅林中,突然生出“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理由的感慨”――沈子林将这些原本生活在山中密林里、不为人所知的果子移植出来,说不得就是为了等待她的到来,如今只有她才识得这是青梅,也只有她才知道这些不在秋天收获的、因为酸涩被人弃之不食的果子会带来什么,由不得她不兴奋。

留兰仰着脸站在树下,忍不住抬手抚摸带着细小绒毛的青果子。

“这东西吃不得,又酸又苦,吃了舌头都吐不出来。”梁怀谷还以为留兰要摘来吃,走过来轻轻打掉她的手。

“这些东西,往林子深处走才有,落了满地也不见得有人去捡,即使捡了也吃不了,太酸,倒牙。也不知道师父干嘛当宝贝似的,满林子的都被他找出来了,统共找了十来棵,死了三棵,被我拉回去当柴烧了。”

留兰心想要么沈子林和她一样也是穿过来的,要么是他不像土生土长在这里的人那么孤陋寡闻,前者让留兰不知道该庆幸还是该惋惜她在沈子林死了之后才来,后者验证了她关于沈氏夫妇藏有身世之谜的猜想,还有一种比较迷信的可能:老天冥冥中自有安排,这一种可能也有站住脚的例证:连她都能穿过来,还有什么不可能。

************

求推荐啊求推荐啊求推荐啊~~~~~上气不接下气的求推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