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花田闲居 > 第011章 清明时节

花田闲居 第011章 清明时节

作者:知牧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0: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留白毕竟还小,一句话就把文泽卖了。文清眼瞅着他,却反手扭住了文泽的耳朵,她毫无预兆的出手,动作又快,饶是文泽滑溜的跟水里的鱼似的,也没能多过去,“唉,姐,疼,疼,快松手!”

“你还知道疼?说,你又干什么坏事了?还带着留白,你又皮痒了是吧?”文清一手叉腰,另一只手里的勺子对着文泽的鼻子指指点点,倒真有几分长姐的严厉。

“没,没,真没干坏事,我发誓,我们真没干坏事,等过两天,过两天我就告诉你,留白也发誓…”文泽护着自个儿的耳朵,单手举着发誓。

“哦,我也发誓。”留白听话的跟着学,但看神情很明显他不知道为了什么发誓。

文泽虽然整日里不着家,但也从来不惹是生非,不像村里那些跟他一般大的皮孩子一样天天有人找上门,这又正儿八经的立誓,文清也算信了他,松开了手。

留兰没想到看上去温婉可人的文清竟还有这么威风的时候,紧紧捂住了嘴才没笑出声儿来。

等白氏和文氏回来,摆开桌子吃饭,文清把绣坊的事儿说了,文氏细细问过了,可梁怀全家就说了那几句话,梁怀全也只是路过,不见得知道详情。

“要不,下午我去趟镇上,打听打听?”文氏和白氏商量。

白氏开始有些犹豫,但想想那些个绣品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一针一线费工夫绣出来的,虽说现在不缺那些钱,但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缺了,也点头答应了。

吃过了饭,文氏换了身衣裳出门去镇上。以她的脚程,光来回路上都得花一个半时辰还多,估摸着回来天都黑了,临走前嘱咐白氏不要一个人下地,还特意嘱咐了留兰看好她娘,白氏笑着把她推出了门,才不放心的走了。

文氏果然傍黑才回来,绣坊的事也打听出来了。

那家绣坊原是青州城里的大户范家在上林镇上的产业,年前被当作嫁妆的一部分被范家的二姑娘带进了婆家,在青州城的首屈一指的富家大户易家,但绣坊原来的管事还是留在范家的,绣坊换了易家的人做管事。

绣坊的人事变动,恰好是白氏不利于行的时候,两边忙着理帐,怕有人趁机冒领银钱,才定了非本人不能领钱的规矩。至于后来为什么又说没欠下白氏等人的钱,还没查清楚,恰好这几天易家的某个主子从青州城到了镇上,碰上被欠了钱的人上门讨说法,发话说不出三五天一定查清楚,让大家伙耐心等几天,等查清楚了必定给个明确的说法。

白氏这次到镇上,在绣坊留了名姓,而且之前也送了不少的绣活,绣坊里也都认得她和白氏,只说让她回家等着,不出五天铁定给她个准信儿,她得了这话才放心的回来了。

留兰在一旁悄没声儿的听了,心想这易家的人倒挺有经商的头脑,若因此事坏了绣坊的名声,弹丸之地单凭悠悠众口都能让这家绣坊关门大吉。

只是这道理多数人都明白,在利益面前还能守住本分的却是少数人,却也因此才有了闲言碎语,家长里短,这日子才过的有味道。

才两三天的功夫,留兰的变化已被白氏等人完全接受了,这比她预计中的快了许多,其中的原因她也仔细分析过了,最关键的是她的变化正是他们乐于见到的,或者说是他们长久以来的期盼,当然也少不了沈子林的功劳,这让留兰对他的好奇感倍增,想对他做一番深刻的探究。

但基于风险依然存在,她还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从她收集到的信息里不难判断,之前的留兰与沈子林的亲近程度远胜于家里的其他人,如果她贸贸然去问沈子林的事,必然引起怀疑,更何况她已经拿沈子林当做挡箭牌了。

至少不必刻意掩饰了,留兰心情也跟着舒畅了许多。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要禁火吃冷食,还要准备祭祖扫墓,届时要修整坟墓,焚化纸钱,在坟头上培上新土,压些纸钱,折几支嫩绿的新柳枝插在坟上,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如果坟上没有纸钱,则被视为断了香火的孤坟。

这些天留兰也慢慢了解了一些情况,这地方,处于青州、寿阳、广丰三个县城交界处,三不管地带,当年梁、唐、吕三家的老祖宗流落至此地,伐林开荒,一代代繁衍下来,形成了村落。村外河面上有一座石桥,也不知道什么年月搭建的,且石桥是当初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因此最初的村子叫石桥村。

后来人丁逐渐旺盛,到了百余户,慢慢的按姓氏分成了三个村子,相互之间隔着两三里地。但在官府户版上,仍然登记为石桥村,里正轮流做,现时轮到唐石桥村。

同宗同源,因此村里的人都很重视清明节这一天。另外两个石桥村留兰不了解情况,但看梁石桥村,虽然小一辈儿的都不大清楚他们的属于宗族的哪一支,却新建了族谱一辈一辈的延续着,族长的地位在村子里也是很高的,对官府任命的里正是被动的服从,对族长却是主动的信从。

清明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碌异常,忙着准备隔天的饭食和祭祖扫墓用到的纸钱、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等物,还要蒸食供奉在亲人墓前的贡品。

沈家和文家是外来户,除了文氏的干娘石婆和去年才入土的沈子林,再没有别的人可以祭拜,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少。前一天晚上,文氏已经托了梁怀全去镇上的时候买纸钱、香烛之类的时候,顺便帮忙捎一些回来,也用不着再多跑一趟。

这一天,白氏和文氏都留在家里,准备隔天的吃食。

要准备的吃食只有两样,却颇费功夫。

一样是青团。一大早文氏就出门采了新篙的嫩芽、荠菜和新芦叶。这些东西满野地里都是,且都是初生的新芽,鲜嫩的很。

篙芽和糯米粉揉在一起,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糯白粘稠的米粉染成了青荧荧的颜色,包上豆沙馅儿,揉成比鸡蛋略小一些的团子,垫上洗净的新鲜芦叶上笼蒸熟。

留兰跟在文氏屁股后边,却只能帮忙把篙芽芦叶择干洗净了,看着文氏一道工序接一道工序,细致精心,隐约间还带着几分虔诚,不敢贸然插手。

青团一出锅,厨房里登时香气弥漫,留兰忍不住尝了,青绿的松软的皮儿,不甜不腻,带着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有一点儿黏,却不粘牙,清甜的豆沙更是入口即溶。

另一样是鸡蛋。清明节要吃的鸡蛋也很讲究:将荠菜整株带根洗净,将鸡蛋的稍微敲破一点使之更加入味,煮好的鸡蛋带着浓浓的荠菜香味。

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舍得做这么精细的吃食,家境好的趁着过节做几个解解馋,家境差些的也只能是冷锅冷灶啃冷馍。

糯米粉和豆沙馅儿都是梁怀全家自家磨了送来的,做好的青团也包了一半给他家送去。家里虽养着十来只鸡,鸡蛋也不能尽着吃,以前是存着换钱,现在是存着给白氏补身子,文清每天都会记得给白氏做一个鸡蛋,荷包蛋或者白煮蛋,留兰伤刚好那几天也享受过这待遇,后来她主动拒绝了。

留兰回味着唇齿间青团的味道,闻着空气里的香气,想起来很矫情的一个形容:春天的味道。

上一世的小时候,清明节还玩儿过碰鸡蛋,长大了清明节唯一的福利是放假三天,没想到一个原以为会很凄凉的节日,竟然也能过得这么有味道,清明节一过,冬天的寒冷污浊退去,迎来了春天的讯息,新的一年从生机盎然开始,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既包含着人们对过去的缅怀,又预示着日子也会蒸蒸日上。

留兰有那么一瞬间,甚至有那么种感觉:她能来这里好像也赚了。

“快了快了,马上就到了,再坚持一下,别撒手……”

“哎呀,哥你太快了,我跟不上……”

院子里传来的大呼小叫打断了留兰的感慨,她舔着手指头出了厨房,文泽和留白抬着一个大木盆,差几步就要到厨房门口了,终因为留白体力不支,重重的落在了地上,要不是文泽躲得快,怕要结实的砸在他的脚上。

“文泽,大家都在忙,你又瞎闹!”文清也闻声跑了出来。

“我没闹!”这回文泽倒是理直气壮了,“姐,你快来看!”

留兰凑近了木盆去看,里边的东西她认识,田螺,以前没少吃,轻轻一啜,满口溢香。

文氏也摔着手上的水走了过来,“又瞎捣鼓的啥?我瞅瞅。哟,清明螺,怎么把它给忘了,还这么些,都是你们俩摸的啊?”

“这还多,还有呢。”梁怀谷一手提着一只木桶进来,和木盆放在一起,“都在我那儿养了两天了,泥沙都吐尽了,盆里的尾尖也剪了,只等着下锅了,这两天他俩尽捣鼓这个了,这两桶里的还没来得及拾掇呢……”

****

勤勤恳恳,每天两张,收藏和推荐却少得让知心惊胆战,给知点儿信心吧,文慢热,可以先收了养肥再看・・・点击、推荐、收藏各种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