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名门淑媛 > 第四十九章 喜讯(二)

名门淑媛 第四十九章 喜讯(二)

作者:寒塘映冷月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3:0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士褚执意不肯撤军,甚至下了军令围攻夏辰烨几人,而廖准所招纳来的人自然不愿看到自己的首领受到伤害,便罔顾王士褚的军令待在原地不肯上前,有一部分人甚至阻止了其他人的进攻,两方人马就这样胶着地僵持着。

夏辰烨对于这样的局势似乎甚是不耐烦,利剑挨近了廖准的脖子,对王士褚下了最后通牒。但急功近利的王士褚依然不顾廖准的生死,长臂一挥着令众将士上前围攻。夏辰烨趁其不备暗中点了廖准的穴道,看准了时机,将其退了出去,让他死在了众将士的乱刀之中。这一情景自然激起了廖准众部下的盛怒,他们纷纷拿起刀枪,准备同王士褚一方大干一场。

与此同时,不远处传来浩浩荡荡的马蹄声和上阵杀敌时才会出现的呐喊声,那震天动地的声响震慑了一干兵将,令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进攻。不多时,一队先锋骑率先到达营地,那随风飘扬的军旗上赫然写着一个“寇”字,这迎面而来的大军正是常年驻守北疆的老将军寇如海的军队。这寇如海已年过七旬,当年与老国公同为天朝不可或缺两员守疆大将,其威名早已远扬四海。廖准所招纳来的士兵大多来自北方,对于寇如海的名号有种莫名的敬畏,而冷无言和廖准都已死,没有主心骨的众人对于四皇子的忠诚远没有来时那般强烈,加之此番还未出师,将士便接二连三地遭逢杀害,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随着最有胆识的第一人放下了手中的兵刃,众多将士纷纷效仿,一并倒戈俯首归顺。

这样的局面无疑影响了王士褚这方的军心,接二连三的变故原本就令士兵们惶惶不安,加之威名远播的寇如海突然出现。他们不禁对此番起兵产生了置疑,脸上皆露出了迷惘的神色。而王士褚最是会见风使舵,一观望局势便觉四皇子大势已去,十分识时务地率先放下了兵刃,并立即下令退军数百里,与寇老将军的大军一同驻扎在沣江边,待宫中的局势明朗,若是皇上网开一面,不予追究此次贸然进京,便可分批渡河回原来的驻地。

乾元殿内的残局已经收拾干净。宫中的侍卫在玉允轩的首肯下离开了大殿,回到了自己所在的岗位。辉煌而又空旷的大殿内只余下了玉允轩和夏辰烨二人,迎面而来的风灌进了袖口。吹动了两人的衣衫与发丝,一时间竟有种萧索凄冷的错觉。尽管夏辰烨只用了寥寥数语道尽了城外的情况,但玉允轩心里十分清楚这几日他所经历的凶险,无论是单枪匹马潜进营帐暗杀,还是今晨带着十几人堂而皇之地闯进军营。都是将自己的命悬在了剑上,一旦有什么差池便是死无葬身之地。冷情的夏辰烨能够这般豁出性命,不仅仅是因为对于天朝的忠诚,更是源于他对玉允轩的兄弟情义。

玉允轩感激在心,伸手轻轻拍了拍夏辰烨的肩膀,不无感触地说道:“这次果真是惊险万分。若不是渝妃顾念她与父皇的旧情,多次以母子情分相要挟,多少扰乱了四皇兄的心绪。恐怕我们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拦截城外的大军,等到老将军赶到时,一切都已是枉然了。”

或许迎面吹来的风太过清冷,又或者宏伟的乾元殿太过空旷了,殿内的两人似乎都被静寂的环境影响了心情。拼尽了全力好不容易才除去眼前最大的障碍,心底竟然没有太多的喜悦感。夏辰烨素来情绪不溢于言表。此刻却深有感触说道:“成王败寇不过是一夕之间,一着不慎所面临的不是死亡,就是无尽的牢狱。”当他手握利剑刺进冷无言的胸膛之时,心底涌现的不是绝杀对手的快感,而是一种深切的惋惜。

闻言,玉允轩勾起一抹苦涩的笑意,摇头说道:“四皇兄那般傲气的人怎会甘心沦为阶下囚,方才他自知没有转圜的余地,便引剑自刎了。这样也好,如此伟岸而悲壮地死去总好过被黑暗的牢笼消磨了所有的锐气。”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眼底总是带着淡淡的不易察觉的忧伤。无论四皇子与玉允轩先前如何争锋相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始终都是有着血缘联系的亲兄弟。而四皇子自小就展现出来的才能和抱负一直都是玉允轩所敬佩的,如今兄长已逝,那些明争暗斗早已随风而去,剩下的只是难以言表的哀伤。

两人沉默了片刻,夏辰烨先那种英雄惜英雄的氛围中回过神来,适时地转移了话题,问道:“皇上如今是怎样的境况?”

提及自己的亲生父亲,玉允轩倒是收起了方才的忧伤,面色显得分外平静,淡淡地说道:“父皇的身体本就是强弩之末,如今遭逢这样的突变,更是备受打击,恐怕大限也就是这几日了。”也许在玉允轩的心目中,造成如今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当今的圣上,他的亲生父亲。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防止皇子们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他极端地宠溺七皇子,无形中为他树立了许多敌人,将天资聪颖的四皇子抛之军营历练,却又不给予他任何上位的机会,对于皇后膝下的六皇子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样的安排无疑让众位皇子无人有能力可以脱颖而出,同时又能相互牵制,那他便能安枕无忧地坐在龙椅之上。只可惜这位机关算尽的父亲太低估儿子们的野心和才能,才会酿成今日的大祸。

摆脱了对四皇子之死的哀伤,玉允轩恢复了往日的神色,从容地谈论着当下最为棘手的事:“尽管四皇兄已经死了,但他留下的势力并未连根拔起。再者宫中的局势尚不明朗,德妃与七皇弟那儿未有任何动静,但难保他们不会趁乱行事,一切都未有定数。你暂且还是留在寇老将军身边,看紧那八万叛军,以防他们再生异心。”

夏辰烨微微颔首,回道:“我明白。”停顿了片刻,他又说道:“这次进宫,老将军还让我给你带来一句话,俱往矣,不可回首。”寇如海年逾七旬仍坚守在北疆,完全是源于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忠心,他这大半辈子都耗在军营中,自然视所有的士兵为自己的亲人。这次愿意冒着无视国法的骂名和砍头的危险,没有圣旨传召便前来京城,不过是为了阻止一场无谓的内战,让这些背井离乡的将士们不要因为自相残杀而流血丧命。如今一场腥风血雨已然瓦解,寇如海自然希望朝廷能网开一面,让这些迷途知返的将士们可以回到驻地继续保家卫国。

闻言,玉允轩立时便明白了寇如海的意思,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若非情势所逼,我又怎会赶尽杀绝,你帮我回复老将军,我定会尽其所能,保我天朝战士周全。”如今的局势并不完全在玉允轩的掌握之内,虽然皇上即将西逝,但这个攻于心计的人在弥留之际会做出怎样决定并不能预料。再者,今日发生这样的事情,玉允轩首次在人前暴露了暗中的势力,但七皇子和德妃竟然不动声色,依然若无其事守在皇上面前侍奉汤药,也不知报了怎样的心思。加之沣江边那八万叛军人心难测,若是王士褚中途又起二心,率领一干将士再次反叛,那么他也只能为了大局而将之斩草除根。

闻言,夏辰烨自然也听出了其弦外之音,正所谓天威难测,储君之事尚无定论,刚刚经历了一场流血宫变的皇城在传位诏书还未面世之前,绝不可能真正安宁下来。他素来便不喜宫中的尔虞我诈,更不想过问关于储君之事,既然此番进宫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转身离去。

“辰烨。”望着夏辰烨硬挺的背影,玉允轩轻声问道:“你手臂上的伤可有大碍?”其实从看到夏辰烨的那一刻开始,玉允轩便察觉到他的左手一直僵硬着,而方才轻拍他的肩膀时便更加确定了他的手臂已经负伤。

夏辰烨停下脚步,下意识地抚上左手臂,脸上的线条柔和下来,转身回道:“无妨,不过是一点皮外伤。”昨夜与冷无言一战,胜负不过是伯仲间,他侥幸获胜,却也不可避免地被对方砍伤了手臂。

据天朝管史记载:云惠帝玄成十四年八月初七,四皇子允辙率领御林军,以武力闯进乾元殿,威胁惠帝传位与他,后被六皇子允轩擒获,四皇子见大势已去而引剑自刎。当月初九,惠帝立下传位诏书,策立六皇子玉允轩为太子,并于一个月后登基为帝。同一日,惠帝颁下下了一道圣旨,命七皇子允轼即刻前往封地银州,未经圣旨传召不得私自回京,德妃素来贤德,待帝君驾崩后,即刻殉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