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狭路相逢 > 第七十三章

[明]狭路相逢 第七十三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2:56: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起大夫的地位问题,一定不要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待古代的问题。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要想体会它的深意,只有效仿朱由检穿越一把才能真的做到。每个时期都有一些变化,而后世与当下朱由检所处的时代,其中隔阂最深的内容也包括了对于科学与人文的理解。

好大夫确实受到大家的尊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治国上有影响官员的能力。有了疫情发生,朝廷组织一批大夫去救灾,遇上一个为百姓考虑的好官,那么他对大夫的要求高一些,也会听一些专业意见,为的是救百姓于生死边缘。当然也不要自说自话地忽视了他是个有私心的人,要是救活多一点的人,未尝不是政绩。那么有了利益,救人就不纯粹。大夫又没有官职在身,他们是平民,必须要听上头官员的吩咐,像是演绎些神医把官员脸打的啪.啪响的故事,只能当做故事一笑而过。

何况好官多不多很难说,但是明哲保身的人更多。那些被派去治疗瘟疫的官员,很多时候都是炮灰。他们没有什么人脉,只能领了这份注定埋死人的差事。这些人没有多大的救人的念头,都是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大家都知道其实救不了,那就走个过场,那些人死了也影响不到京城的大.佬们。

这样几种情况下,大夫们就是想尽力,但是现实不一定允许,他们没有让病患试药的权力,没有调配银两的权力,想要把死城变活,除非你有吴有性那样的天纵之资也不在乎身家性命,才能在这样不利于抢救治病的环境中,创造生白骨、活死人的奇迹。但是自古华佗、扁鹊、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这类的名医,一个王朝能有一两位就是天赐恩德了。所以,遇到瘟疫一城死绝不是稀罕的事情。

吴无玥接着前面的话继续说,“不是我危言耸听,不知道隐之有没有发现,大明目前正快要面临一场大劫:疫病。”

是啊疫病!朱由检被吴无玥的话一惊,却也马上想起了那场在史上记载的并不明晰的明末鼠疫,大明到底亡于何物,天灾?**?还是所有加成在一起的聚变反应。

“疫病每朝每代都有,死的人也不计其数,比起无法控制的洪水与干旱,疫病并不是没有预防的办法。”吴无玥道出一个简单的道理,“要百姓们要干净,水要烧开了喝。有了瘟鸡不要藏着掖着,要及时处理。勤洗手、勤沐浴都是预防感染的办法。但是这些需要改变的是整个大明百姓的意识,这一点要耗费很可能不是一朝一代,而是几百年的时间。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流民。

疾病的传播是带有流动性的,如果真的发生了就要控制住这些流动性。面对动物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对于人还是有办法的,就是减少不明户籍来源的流民。他们不是商人,没有什么收入,出入的地方多是脏乱之处。还有万一真的有了流窜的起义军出现,他们多也不会军纪严明,破坏力就更大。”

“所以最根本的是要遏制流民的产生,但在这之前,也要有一个防御体系,起码让大夫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让官员代替大夫去选择。无玥是这个意思吗?”朱由检看到吴无玥提议这事情最先试点的地方,就是要放在京城。京城说起来权贵多,关系复杂,要是换了别的试点还要考虑一下可行性,但这个试点不一样,若是在地方上,吃不饱穿不暖,谁有功夫来弄一个防灾体系。

人命贱不值钱,人命贵就怕死。京城的权贵比百姓怕死多了,所以多一个应急的防灾与医疗体系也相对容易下手。

吴无玥点头,“隐之对于京城的控制力比地方上大,所以拿这里做第一个尝试的地方,最为合适。”

“不只这样吧,你说了这是最合适,却没有说这里最稳妥。”朱由检从吴无玥的计划中看出了背后藏而不宣的深意,防灾体系包括了要整顿整个京城城市工程,意思就是说病菌滋生的下水道、脏乱差的外城区某些角落等等都是要包括在里面的,这涉及到的林林总总许多的细节,更加重要的是它也有意无意涉及到了千年以来的官职问题。谁去做设计者,是官员,还是有着专业眼光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