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明]狭路相逢 > 第一百十一章

[明]狭路相逢 第一百十一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2:56: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如同众位卿家所言,当下不宜再兴兵事,故而对于那些叛乱的流民,朕也打算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朱由检好似接受了大臣们的意见,修养生息这四个字说出来,传统解决办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减免农税,但其实朱由检登基之后,农税没有涨过而一直在减少中,“虽然朕免去了百姓的税收,也在早两年让他们开始种植了土豆等作物,但是天公不作美,这两年也不过是勉强糊口而已。眼下要安置这些流民,不让他们再次误入歧途,朕想着不如把他们迁到胶州湾去。”

此话一出,朝中的诸位大臣想起来了那是早年间信王的封地,那个地方也不是十分适合种植作物,而那一带也早就成为了皇帝的私产,招募过军士把守,只知道陆氏商队在那一带做的生意很大,多半都是从事药材生意,还会供应军需。

“朕还不曾登基之时,在胶州湾有一块封地,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毗邻大海,那里也是也适合出海谋生。为了封地上的百姓能更好地应对大海上的风浪,朕也想着造几艘大船,保证他们的出行安全,总不能为了捞一条鱼就把命搭上了。”

朱由检说着这些话像是在说一个荒诞不羁的故事,“在陆地上的人对于大海了解的还是不够,原来大船被风吹着就会随波逐流飘到远方。蒙惠者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也。朕却希望能知道背后的所以然。观大明的地势,海岸线之长足以让人要去思考大海的问题。不是光依靠海禁二字就能解决的,隆庆开关后,大明也接触到了大海上的事物,虽然后来的倭寇与海盗又使得大明对外的认识产生了阻碍,但是被打开了一角就要看个明白。

这几年沿海一带还是有着海禁,不过福建厦门却打开了一角。去年东南一带的战事诸位也都知晓了,郑芝龙归顺朝廷之后,几大海盗之间的斗争却还是纠缠不断,荷兰在此战中于我朝有利,厦门地方还请对其进行加赏。为什么会有海上战争,天下之事来来往往都逃不过利益二字。荷兰人远渡重洋来到大明是总抱着目的,就是为了来挣钱的。你们说说能有多大的利益值得冒这样的风险呢?”

底下的大臣们知道这是要对海贸动手了,但是皇上我们没有武装力量,这个吃不饱的年代里面,哪有这样的手段去与那些番邦人争夺。厦门没有出动过官军吗?当初何尝不想剿灭了郑芝龙、李旦集团,但是事实证明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只能妥协,招安了郑芝龙,让他与其他的海盗也好、番邦人也好,两厢缠斗。

“皇上,海上多是凶险之事,茫茫大海难望前路,万不可以拿百姓的性命去冒险。”

“皇上周大人所言甚是,我朝沿海地带百年来受到了倭寇的侵扰,不可开放海禁,不然会让他们去而复返,乃是重燃战火之师。”

“够了。”朱由检瞪了说话的两人一眼,以为他不知道东南利益集团每年能在厦门与荷兰人换到多少钱吗,只要有有百分之十的利润,资本就蠢蠢欲动;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忘乎所以。相对而言,海上贸易就是那种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即便下一秒要上断头台都在所不惜,性命在资本的面前微不足道。

“朕不是傻子,都说大海多是凶险之事,那么请问东南一带富的流油是怎么一回事情?与荷兰人做生意的商人眼中不是没有凶险,而是他们更能看到背后随之而来的财富。朕不与你们计较,在生意里头赚了多少钱,能凭此发家也是一种本事。但是天下断然没有吃独食的可能!

从前说要海禁是沿海的兵防抵御不了外敌,只能竖壁清野,但是现在说海禁就不单单是为了这一点了吧。难道一定要朕把难听的话说出来,在东南捞了一笔的人不想其他人沾染这种利益,才会心心念念的继续海禁,还用我们的海船比不过他们来当做借口,成祖当年下西洋的伟业都被你们糟蹋。你们要把祖先的曾经的功绩埋到楼阁之上,朕却不能做那个忘记过去的人。

凡是要用证据来说话,朕已经把这些年来东南一带赚了多少钱,都给你们估了一个数,等下就好好看看吧。在这里面还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当年隆庆开关,却是不对东瀛开放贸易。这些年来,海盗也好,番人也好,反而都利用这一点从中做倒卖的生意,牟取暴利。当年之所以不与东瀛通商,都是因为倭寇侵边之痛,不能与侵犯过大明的敌人通商。不与他们商通是一种惩罚,可是就偏偏有人利用了这一点,大发其财。

诸位都是饱读经文之人,俗话堵不如疏。既然走私的事情拦不住,那么我们只有规范了海贸的规章。两件事情你们要好好议一下,一是议定对东瀛开放官方的贸易,朕说一句粗俗的话,既然是曾经侵犯大明的人,那么他们就应该要赔偿给我们银子,断然没有把利润让到外人手中的道理。

二来则是你们说了因为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海船,所以才不能去海上贸易,这个问题不用你们操心了,朕为了你们解决了。在为了能帮助胶州湾一带的百姓有个体面的生活,能顺利出海捕鱼,朕也大方地自己造了几艘船,一不小心就造成了能远航的海船。

不是还有大臣说海中会遇到海怪这样的可怖事情,所以船上也都配上了火炮。已经出去了几次,上个月正月的时候,还在台湾与郑芝龙的海船舰队相遇了,听闻他们也是觉得朕的这支海队不错。

朕曾经就说过了,有好事情要大家分享。所以听了这个消息,朕就想着与其让流民活在没有粮食的地方,不如一同出海去看看,也能做些生意。他们也不是良民,早就没有了田地,没有那么多的牵挂。

你们若也想去看看,朕也是欢迎的。”

等下皇上,你喘口气,慢慢说,这次是要带我们一起玩吗?

什么叫做一不小心造成了远航的大船,还有正月与郑家的商队遇上了,两厢友好地称赞对方,确定不是用火炮点亮了天空嘛?

许多人低着的头眼中已经闪起了光芒,其实他们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那种跑一次就够吃喝几十年的生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