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不狠,站不稳 > 第344章 绿萼梅

我不狠,站不稳 第344章 绿萼梅

作者:墨涵元宝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2:41: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桢儿,阿娘煮了好茶,你来尝尝。”梁嫤跪坐在席垫上,笑着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于东宫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日。

当初险些危及到太子子嗣的风浪,也渐渐平息下去。

一切好似没有什么不同。可一切又好似都不同了。

究竟是哪里变了。谁也说不上来。

“阿娘叫我来,就是让我来吃茶呀?”太子在梁嫤对面的席垫上跪坐下来。

梁嫤笑了笑,“阿娘请自己儿子吃茶,不行么?”

太子摇头,轻笑,“没有,自然是行的。”

他端起茶碗,浅饮一口。不禁眉头微蹙,“唔,太苦了!”

梁嫤笑了笑,“这茶虽苦,却是于身体有益的,你常常熬夜辛苦,喝点清苦的茶,疏泄内火,于身体十分有益。”

“多谢阿娘!”太子闻言,忍着苦。又喝了一大口。

瞧见阿娘也是小口小口喝着,连眉头都没有蹙一下,他不禁耐下心来品品茶中余味。苦涩之余,似乎确实有点不同的香味。

“听闻桢儿自小,记忆力便十分的好,《礼记•大学》桢儿一定背过吧?”梁嫤笑了熊,放下茶碗。

太子缓缓抬头,“是,儿背过。”

梁嫤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呃,后面是什么来着?”

梁嫤皱眉像是一时要显摆,却又想不起来般,面上有些许尴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太子缓声说道。

“对对,就是这段。”梁嫤笑着又端起茶碗。

太子面上却已经恍然,阿娘哪里是来请他吃茶的,分明是来教导他的。

“前几日,东宫的事情,叫阿娘费心了!”太子拱手弯身,向梁嫤失礼。

梁嫤笑了笑,“作为阿娘,我帮着自己的儿子,自然是应该的,费心也是应该的。可桢儿,你长大了,你是储君,你从六岁时被立为太子那一刻起,你就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阿娘相信,不用阿娘提醒,你也从来没有忘记过。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天下平。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相信这一定是你心中的愿景。”

太子垂眸没有说话。

终于,还是要说了么?

终于,还是要到了离别的时刻了么?

“阿娘相信,不管是一世一双人,还是齐人之福,你坐在这个位置上,心中一定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需要做什么。后宫安稳,是前朝安慰的前提,朝堂安稳,是天下安稳的前提。”梁嫤脸上一直带着笑脸,声音也十分柔和,并没有谈论起这个话题的沉重和严厉。

太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讨贞匠亡。

“便是你不舍,阿耶和阿娘也会放开手,让你自己去面对这一切。不是阿娘不愿为你的内宫你的事情操心,你长大了,桢儿。”梁嫤说完,又端起案几上的茶碗,抿了口茶水。

还真是苦,成长是苦,离别是苦。但若没有前头的苦涩,何以品尝后头余香?

“别放任自己的东宫,也别放任自己,你就是管不好,阿耶阿娘也是一样要离开的。所以,莫要为了留住我们而纵容。”梁嫤放下茶碗,笑着说道。

太子垂眸,没有作声。

东宫的事情平息以后,他一直什么都没做。

他以为自己的不作为,会让阿耶阿娘不放心,觉得他没有长大,而在京城多留些时候。

原来,他的不作为,阿娘也看在眼里。

他看了看面前苦涩的茶水,端起茶碗来将茶水进灌进口中。

苦,真是苦。

可这种苦涩好似真的是良药,自己喉中有些发干发痒,这茶水咽下,好似喉中的痒痛就立时被舒缓了。

“多谢阿娘!”太子笑了笑。

上官良娣一月禁足期满。

太子并未向上次一样,立即招幸她。

她只是去向太子妃请安之时赔了罪以后,便多数时间都呆在自己的寝殿中。

未向往常一般陪在太子妃身边。

太子妃如今已经有**个月的身孕了,身子越发沉重,她身边都是太子精挑细选出来伺候之人。不需要她前去卖好。

她在寝宫之中,专心读书练字。

她发现心静下来了,字自然就精进了。

原来写字,也不只是熟能生巧的事,心境,是比技巧更重要的东西。

宫女半夏倒是发现,自从禁足以后,主子的笑容倒是比以前更多了。虽然太子殿下来的时候却是比以前少了。

但这也未能影响主子的心情。

上官云瑶解了禁足的第三日。

傅良娣前来探望。

“妹妹真是好雅兴,练字呢?”傅良娣来到桌案边,垂眸笑道。

上官云瑶笑了笑,没做声。

“梁氏医案?妹妹这是打算学医呢?”傅良娣笑道。

“多知道些医理,总是好的。”上官云瑶缓声说。

傅良娣看了看窗外,轻叹了一声,“是啊,若不是皇后娘娘,太子妃上次可是……还好都过去了。平日里见到王良媛也是天真烂漫,怎么也想不到她竟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上官云瑶一直低头写字好似根本不为她的话所动。

傅良娣继续道:“听闻她以前和妹妹你还是闺中好姐妹呢?怎的会用如此阴狠的手段害人?还险些害了自己的堂姐!”

傅良娣以为上官云瑶总要跟着她抱怨两句。

却听闻道上官云瑶摇了摇头,“人都有想差的时候。害的太子妃生病,却是我的不是,怎能怪到她身上呢?”

傅良娣闻言,不又皱眉,停了片刻才挑眉道:“那妹妹是觉得,皇后娘娘对王良媛的处罚太重了?”

上官云瑶终于停下手中笔,侧脸看着站在桌案一旁的傅良娣,“傅姐姐说什么?王良媛?哪里有王良媛?”

傅良娣闻言一噎,讪讪笑了笑。

上官云瑶也笑了,“姐姐真是爱开玩笑。”

说完又低头去写字。

傅良娣略停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去。

两个人说话的事上官云瑶并没有告诉太子。

可两个人相处了多长时间,都说了些什么,说话的神态语气,最后却全然进了太子的耳朵。

太子当晚原本应该去傅良娣寝宫,却是没去。

傅良娣等到半夜,也不见人来,后来等不及,叫宫人去打听,才知道,太子歇在了崇文殿。

许是忙于公务吧。

太子勤勉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儿。傅良娣并未多想。

可第二日,东宫多出来的一位傅良媛,却是叫她大吃了一惊。

这位傅良媛也是傅家的女儿,闺名慧文,称为文娘。是她叔父家的幼女。

据说昨夜里,傅文娘在花园里偶遇太子,被太子殿下看重,昨夜招幸。太子殿下十分满意,这便封了良媛。

傅文娘前来向她请安的时候,她还有些愣怔。

怎的那般巧?

怎的昨日轮到她侍寝的时候,就遇见了傅文娘?

为何偏偏那么巧的也是她傅家的女儿?

宫女在一旁轻轻碰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笑道:“文娘起来吧,不必太客气,本就是自家姐妹,日后一起伺候太子殿下,更要尽心才是。”

傅文娘性子温婉,闻言颔首又福了福身才起来。

傅良娣笑的和煦,可心中有多别扭,只怕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只是巧合吧?

这傅文娘虽然温柔娴静,可相貌不算十分美艳,起码定是不如她的。

太子忽而招幸她,只是心血来潮吧?

不会有旁的意思在里头吧?想要提点她?警告她?

不会不会,她又没做什么,老实本分,怎么会失了太子的心呢?一定是她想太多,这就是个巧合而已。

赶在她侍寝的时候,招幸了傅家旁的女儿,并封了良媛,倘若只是巧合的话。

再次轮到傅良娣侍寝之时,临时改了傅文娘侍寝,就不是“巧合”能说得通的了。

傅良娣心中惊疑不定。

她究竟是哪里惹了太子不高兴了?

“姐姐也在啊?”傅文娘站在亭外向傅良娣打招呼。

风过凉亭,有些冷意。

傅良娣转过脸来,看着亭外站着的傅文娘,点了点头,“是啊,妹妹也来吹风么?”

傅文娘笑了笑,“不是,天寒,听闻落雪阁外头有一颗绿萼梅树,我去瞧瞧梅花开了没有。姐姐怎的在这里吹冷风?”

傅良娣看着她,“吹吹冷风,好让脑子清醒。绿萼梅要到腊月才能开呢,如今定然还没开。”

傅文娘笑道:“那去看看结了多少花苞也好。”

说完福了福身,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离去。

“绿萼梅现在怎么会开,真是没见过世面。”傅良娣身边的宫女低声道。

傅良娣轻嗤一声,“也不知怎的撞了大运,在家中的时候属她胆子最小,最怯懦,见到我低头敛目恭顺的很!如今却是一再夺我的恩宠!你瞧她跟我说话时那神态!好似有多了不得似的,不过是借着我的运气爬到了如今的位置,还以为能在我面前嚣张了?”

“良娣说的是呢!”宫女连忙奉承道,“良娣不过是念着她是自家姐妹,不然岂能容她得意?”

傅良娣,冷笑一声没说话。

晚间时候,却瞧见太子身边的宫人前来。

傅良娣甚是诧异。

“太子殿下有何吩咐?”傅良娣问道。

“殿下送礼给良娣。”宫人奉上一个长条形的匣子。

傅良娣双手接过,谢过宫人,让宫女给了赏钱。

心中激荡不已,太子人虽没来,却是让人送了礼来,是表示心中惦念着她的么?

傅良娣脸上满是笑意,抖着手打开太子让人送来的匣子。

“良娣快瞧瞧是什么好东西?”宫女也在一旁声音兴奋道。

可看到匣子里的一枝盛开的绿萼梅的时候,傅良娣和她身边的宫女都愣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