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不狠,站不稳 > 第122章 聚散有时

我不狠,站不稳 第122章 聚散有时

作者:墨涵元宝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2:41: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庆城县三日之后,就已经没有新的死亡病例上报了。

即便出现大头瘟症状的病患,病情也逐渐被控制住。

梁嫤让县丞安排识字之人,誊抄预防药方“加味甘桔汤”和医治药方“普济消毒饮”。并外敷药方“三黄二香散”。四下流传。

并派人前往旁的郡县,将药方送往各地。

并详细叙述,如何应对已经爆发的瘟疫。

详细并以专业的语言,叙述大头瘟的表象,脉象,派发各处官府,让官府下发出去,好叫医者及众人辨别。

庆城县的县丞和百姓一开始,也不信服梁嫤。按她所说执行,不过是因为她后头站着李玄意而已。

可当庆城县的疫情。急速被控制下来。

李玄意也前往别的地方,安排部署军队之时,众人才发现。

控制瘟疫的核心是梁嫤,不管有没有李玄意站在她身后,她都是一样的沉稳冷静,不慌不忙。即便面对质疑,仍旧是一脸的淡定。

当一个又一个被医好的病患,走出隔离区的时候,梁嫤的名头已经越来越响亮。

“师父,我决定了,不光学梁氏三十六针,我要跟您学医!”上官夕跟在正在检查病患的梁嫤身边,蒙着简易的“口罩”说道。

梁嫤看了她一眼。“你连学行针都静不下心,学医可是更加枯燥无聊的!”

“那也不怕,师父您不知道,这种被人敬仰,被人崇拜,被人感激的感觉实在太好了!现在外面都叫您菩萨娘娘呢!”上官夕一脸艳羡的说道。

梁嫤脚步一晃。险些没站稳,“菩萨……好夸张的称呼!”

“怎么是夸张呢!您可知当您让人誊抄散发医治大头瘟的药方时,多少人说您无私高尚?就连那个钱太医,都暗地里说,以前小看了您呢!”上官夕抢着说道。

梁嫤检查完病患,走出病房,脱去套在衣服外头的“白大褂”,头顶的冠巾,脸上的“口罩”。反复净了手,才走出隔离的院子。

上官夕也弄干净自己。跟在她身边,“师父你教我切脉吧?师父你会悬丝切脉么?师父……”

梁嫤四下观察着,想着对付瘟疫的事儿,根本没听上官夕在说什么。

庆城县地方小,交通不算便利,且这里的瘟疫基本上已经有所缓解。

接下来,她还是要到吴郡去。以吴郡为中心,向各地发布什么措施,也更为便利。

她和上官夕一路走到衙门口。

衙门口支着的药棚,还在向民众们施药。

梁嫤眼睛微眯,还是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有些人,喝了药。汤碗会随手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大概是想下次来就不用再从家里带来。

然后旁的没带碗来的人,就会顺手占便宜般,拿了旁人的碗去领药汤。

还有人手上脏兮兮的就去领药汤,喝完了,拿脏手往嘴上一抹,就了了。

讲究卫生,到了这里,好似只是一句空话。

让这众多普通的百姓注意起卫生来,简直是无稽之谈。

她在京城时,所见京城的上层社会,还是十分讲究这些的,餐前必有丫鬟奉上净水,帕子。餐后也有帕子,漱口水。

可这里……

梁嫤微微摇了摇头,还是这种观念,不够深入人心。

她正想着,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从她和上官夕身边不远处,大摇大摆的经过。

呸的一口浓痰,就吐在了路边。

梁嫤眉头蹙起,心头莫名的有些无力。

如何才能让这种讲卫生的观念深入人心呢?从根源上控制病毒病菌的传播,才能有效的控制瘟疫的蔓延。

大头瘟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但这厢治疗着,那厢蔓延着,谈何控制?

“师父,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上官夕上前拽了梁嫤的袖角道。

梁嫤回头看她一眼,“你说什么?”

上官夕一阵无语凝噎望她。

梁嫤板着脸,迈步入衙门。

正瞧见县丞的夫人领着个三四岁的孩童,在衙门后头的院子里玩儿。

县丞夫人见梁嫤行来,连忙拽起幼童,朝她行礼,“见过梁刺史!”

梁嫤点了点头,“你们玩儿,我去寻县丞。”

夫人牵着幼童退到一边。

小孩子笑道:“阿婆,你给瑶瑶唱新教的歌谣吧?就是昨日唱的那个!”

县丞夫人低声哼唱起来。

梁嫤猛的站定脚步,回头看着县丞夫人,及她手中牵着的孩子。

县丞夫人被梁嫤的目光惊的一愣,口中的歌谣也停了下来。

梁嫤看着她道:“不用停,你继续唱,我觉得很好听!”

“这是我老家的歌谣,老一辈儿的都会唱,唱来哄孩子也是便宜的!”县丞夫人有些不好意思道。

梁嫤点了点头,原地站着,听了几句。

县丞夫人似乎因着她在,有些紧张不自在,几次唱走了音。

梁嫤却心头一阵松快,恍如被人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一般。

“阿夕,你也会唱歌谣么?”梁嫤辞别了县丞夫人,和上官夕一道往里走。

上官夕点头道:“会呀,我小时候,我娘也教过我的!”

说着,她便轻哼起来。

上官夕年纪小,声音稚嫩,哼唱起歌谣来,音调软软糯糯甚是悦耳可爱。

梁嫤忽而想起,当年导师他们被派往印尼的医疗援助队,在印尼异常贫困的地区,也面临过当地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卫生习惯,那里的人莫不要说餐前便后洗手了,上厕连带厕纸的习惯都没有。左手随便一抹,讲究点的拿个石头土坷垃一抹,就算了事。哪怕是刚如厕出来,就吃东西,他们也断然不会想起去洗手。

导师他们刚去的一段时间,为了纠正当地人这些恶习,几乎伤透了脑筋,几度崩溃。当面他们答应的好好的,说下次一定会注意!可下次依旧看不到他们从厕所出来会去洗手。

他们大概觉得左手如厕,右手吃饭,洗手干嘛?好麻烦……

现如今自己面临的情况也和导师他们当年差不多了吧?

后来导师说,他们用当地语言编了非常顺口的歌谣,甚至编了讲卫生的广场舞,教当地人传唱,下至刚会走刚会说话的孩童,上至七八十牙?掉光的老妪,全都传唱洗手歌,这才将讲卫生的习惯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

梁嫤寻到县丞,“请县丞命人张贴布告!”

县丞点头,“梁刺史有何事,要公之于众?”

“我们要向民间征集顺口的歌谣,将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杯盘碗盏不混用,饭前餐后要洗手等等习惯编撰与歌谣之中,让人传唱。凡入选歌谣,其编撰者赏纹银十两!”梁嫤说着,脸上终于微微露出笑容来。

县丞看着她的笑,被晃得一愣,呆了一会儿,才犹疑问道:“这样,有用么?下官已经派人四处巡逻,敲锣叮嘱大家,讲究卫生,收效甚微,这歌谣也没有个威慑力,只怕是……”

梁嫤笑了笑,“敲锣警示,虽有威慑力,却容易激起百姓逆反之心,这些小事都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咱们不可能派人全天候盯着百姓。他不想做,便是听到警示,一样不照做,咱们也没有办法。可歌谣是可以深入人心,并且广为传唱的东西。连小孩子都可以张口就来。一旦这种习惯扎根与生活,根深蒂固,他想不做,他旁边的人也会提醒他做!倘若为父亲的饭前不洗手,做儿子的去提醒,县丞说,他会不会觉得脸上一臊,转而去将手洗干净呢?”

县丞闻言,连连点头,“梁刺史说的有理,下官这就去办。”

梁嫤点点头,“不仅咱们这里要征集。请县丞向其他疫区送书信,让他们也都向百姓征集歌谣。越多人参与越好,单是编撰歌谣这件事,就会让许多人将卫生重视起来。”

县丞连连点头称是。

县丞和师爷商量着写布告,修书与其他疫区之事。夹住肠才。

梁嫤在盘算着离开庆城县的日子。

这里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且她和三位太医不用都留在这里。

只命一人留下,继续医治就好。她已经将大头瘟的症状,对治方法极尽详细的书写下来了。便是没有过医治经验的大夫,只要医术不是太差,应对起来,应该也问题不大。

且她已经召集了附近的诸多大夫,在隔离的院子里,尽快上手。熟悉并区分大头瘟和疑似病情。

她是时候去往吴郡了。

且给上官夕的家人的信中,也说的是,他们会在吴郡停船靠岸。嫂索我不狠,站不稳

如今却是在淮南郡耽误了这么久,不知上官夕的家人,到了吴郡没有?

又停了一日,庆城县在打理清扫控制之下,已经没有新增病例。

梁嫤让县丞招来县里大小官员,鼓励众人众志成城,再接再厉,顺便告诉众人,她要离开的消息。

一时间,衙门里骤然安静下来。

众人包括县丞在内,都有些不舍的看着她。

从她刚到庆城县时,众人的不屑,质疑,嘲笑,到如今看到她在为庆城县,为整个江东控制瘟疫所做的努力,并且真的行之有效的控制住了瘟疫,救活了众多已经感染大头瘟,原以为会必死无疑的人。

不舍在每个人心头弥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